《醫學啟源》~ 卷之上 (3)
卷之上 (3)
1. (五)脾之經,脾脈本在肌肉,足太陰,濕,己土。
經曰:脾者,土也,諫議之官,主意與智,消磨五穀,寄在(胸)中,養於四旁,旺〔於〕四季,正主長夏,與胃為表裡,足太陰(陽明),是其經也。扁鵲云:脾病則面黃色痿,實則舌強直,不嗜食,嘔逆,四肢緩;虛則多澼喜吞,注痢不已。又脾虛,則精不勝,元氣乏力,手足緩弱,不能自持。
其脈來似流水,曰太過,病在外(也);如鳥距,曰不及,病在內。太過令人四肢沉重,言語謇澀;不及令人中滿,不食乏力,手足緩弱不遂,涎引口中,四肢腫脹,溏泄不時,夢中飲食。脾脈來而和柔者,如雞踐地,曰平;來實而滿,〔稍〕數,如雞舉足,曰病;又如鳥之啄,如鳥之距,如〔屋〕之漏,曰死。
白話文:
經書上說:脾臟就像土一樣,是諫議之官,負責掌管主意和智慧,消化磨碎五穀,位於胸腔之中,依靠四肢,旺盛於四季,主宰長夏,與胃臟相表裡,足太陰(陽明)經是它的經脈。扁鵲說:脾臟生病,就會面色發黃,身體消瘦,脾臟實證則舌頭僵硬,不愛吃東西,嘔吐反胃,四肢乏力;脾虛則經常口渴,喜歡吞口水,腹瀉不止。此外,脾虛還會導致精氣不足,元氣虛弱,手腳無力,難以自持。
脾臟的脈象如果像流水一樣,就叫「太過」,病症在外;如果像鳥的腳趾一樣,就叫「不及」,病症在內。「太過」會導致四肢沉重,言語遲緩;「不及」則會讓人感到腹部脹滿,沒有食慾,手腳無力,動作不靈活,口水流出,四肢腫脹,腹瀉不止,睡夢中也會感覺在吃東西。脾臟的脈象如果平和柔和,像雞踩地一樣,就叫「平」;脈象實滿,稍微快速,像雞抬腳一樣,就叫「病」;脈象如果像鳥啄食,像鳥的腳趾,像屋頂漏水一樣,就叫「死」。
中風則翕翕發熱,狀如醉人,腹中〔煩〕滿,皮肉〔瞤瞤〕(而起),〔其脈〕阿阿然〔緩〕,曰平;〔反〕弦急者,肝〔來〕克脾也,真鬼相遇,大凶之兆也。又微澀〔而〕短者,肺乘於脾,不治自愈;又沉而滑者,腎來乘脾,亦〔為不〕妨。又浮而洪,心來生脾,不為疾耳。
脾病色黃體重,失便,目直視,唇反張,爪甲青,四肢沉,吐食,百節疼痛不能舉,其脈〔當〕浮大而緩,〔今〕反〔弦〕急,其色青,死不治。又脾病,其色黃,飲食不消,〔心〕腹脹滿,體重節痛,大便〔硬〕,(小便)不利,其脈微緩而長者,可治。脾氣虛,則大〔便滑〕,小便〔利〕,汗出不止,五液注下,為五色注痢下也。
白話文:
中風時會發熱,像喝醉酒一樣,肚子裡像是塞滿了東西,皮膚肌肉會顫抖,脈搏跳動緩慢,稱為平脈;如果脈搏弦急,就是肝氣侵犯脾臟,是凶兆。脈搏微澀而短,代表肺氣侵犯脾臟,可以自行痊癒。脈搏沉而滑,代表腎氣侵犯脾臟,也不會有大礙。脈搏浮而洪,代表心氣生脾,不是疾病。
脾臟病變的人,面色黃,身體沉重,排便不暢,眼睛直視,嘴唇外翻,指甲青,四肢沉重,嘔吐食物,全身關節疼痛難以活動,脈搏應該浮大而緩,但如果脈搏弦急,面色青,那就無法治癒。還有,脾臟病變的人,面色黃,飲食不消化,心腹脹滿,身體沉重,關節疼痛,大便乾燥,小便不利,脈搏微緩而長,這種情況可以治療。脾氣虛弱的人,會大便稀軟,小便頻繁,出汗不止,五種體液會流失,導致五色痢疾。
又積在其中,久不愈,四肢不收,黃疸,食不為「肌膚」,氣〔滿〕脹喘喘而不〔定〕也。脾實則時夢築牆垣蓋屋,盛則夢歌樂,虛則夢飲食不足。厥邪客於脾,則夢大澤丘陵,風雨〔壞屋〕。脾脹則善噦,四肢急,體〔重〕,不食善〔噫〕。脾病〔日昳慧〕,平旦甚,日中持,下晡靜。
脈急甚,則瘛瘲;微急,則膈中不利,食不下而還出。緩甚,則痿厥;微緩,則風痿,四肢不〔收〕。大甚,〔則〕暴僕;微大,〔則痹疝〕,氣〔裹大膿血〕在腸胃之〔外〕。小甚,則寒熱作;微小,則消〔癉〕。滑甚,則頹疝;微滑,則蟲毒,腸鳴中熱。澀甚,則腸㿗;微澀,則〔內〕潰下膿血。
白話文:
如果病氣積聚在身體裡很久不癒,就會導致四肢無力、皮膚發黃、吃下去的食物無法轉化為營養、呼吸急促不順暢。脾臟功能強盛,則會夢到築牆蓋屋;脾臟功能旺盛,則會夢到唱歌跳舞;脾臟功能虛弱,則會夢到飲食不足。邪氣入侵脾臟,則會夢到大澤丘陵、風雨摧毀房屋。脾臟腫脹,則容易反胃、四肢僵硬沉重、不愛吃東西、容易打嗝。脾臟病症在下午最嚴重,清晨較輕,中午維持,傍晚減輕。脈搏急速,則容易神志不清;脈搏微速,則消化不良,吃下去的食物會吐出來;脈搏緩慢,則容易痿厥;脈搏微緩,則容易四肢無力;脈搏強勁,則容易暴斃;脈搏微強,則容易氣血不通;脈搏微弱,則容易發燒;脈搏微弱,則容易消瘦;脈搏滑利,則容易疝氣;脈搏微滑,則容易蟲毒,腸鳴且伴隨腹熱;脈搏澀滯,則容易腸胃潰瘍;脈搏微澀,則容易腹瀉膿血。
脾脈至,大而虛,則有積。脾(氣)絕,則十日死。唇焦枯無〔紋理〕,(面)青黑者,脾先(死)。脾病,面黃目赤〔者〕,〔可治〕;青黑色入口,半年死;色如枳實〔者〕,一(日)死,吉凶休咎,皆〔見〕其色出〔於〕部〔分〕也。又口噤唇青,四肢重如山,不能自持,大小便利無休歇,飲食不入,七日死。
又唇雖痿黃,語聲〔囀囀〕者,尚可治。脾病,(水)氣久不去,腹中痛鳴,徐徐熱汗出,其人〔本意寬〕緩,(今反急,怒語而鼻笑),不能答人,此不過一(日),禍必至矣。又脾中寒熱,則使人腹中痛,不下食,病甚〔舌〕強語澀,轉〔筋〕卵〔縮〕,〔陰股〕腹中引痛,身重,不思食,膨脹,變則水泄不能臥者,十死不治。
白話文:
脾經脈氣虚弱,就會積聚病症。脾氣完全消失,十天就會死亡。嘴唇乾枯無紋,面色青黑,是脾臟先衰竭的徵兆。脾臟病變,臉色發黃,眼睛發紅,可以治療;但如果面色青黑,並且蔓延至口部,半年就會死亡;如果面色像枳實一樣,則一天就會死亡。病情的吉凶,都可從臉色變化觀察出來。
此外,如果嘴巴緊閉,嘴唇發青,四肢沉重如山,無法支撐自己,大小便失禁,飲食無法下嚥,七天就會死亡。
然而,如果嘴唇雖然萎黃,但說話聲音還能發出,仍然可以治療。脾臟病變,水氣積久不消,腹中疼痛鳴響,緩慢地冒出熱汗,病人原本性格溫和,但現在變得焦躁不安,說話語氣急促,還伴隨鼻孔發出笑聲,無法回答別人,這種情況最多一天,就會有危險。
另外,如果脾臟寒熱交替,就會導致腹痛,無法進食,病情嚴重時舌頭僵硬,說話困難,肌肉抽筋,陰部和腹部牽引疼痛,身體沉重,不想吃東西,腹部腫脹,甚至水瀉不止,無法躺下,這種情況十死無生。
脾〔土〕熱,則面黃目赤,〔季〕脅痛滿;寒則吐涎沫而不食,四肢痛,滑泄不已,手足厥,甚則戰慄如瘧也。臨病之時,切要〔明〕察脈證,然後投藥,此脾臟虛實寒熱,生死逆順脈證之法也。
《主治〔備〕要》云:是動則病舌本強,食則嘔,胃脘痛,腹脹善噫,得後與氣,則快然〔如〕衰,身體皆重。主脾所生病者,舌本痛,體不能動搖,食不下,煩心,心下急痛,寒瘧,溏瘕泄,水閉黃疽,不能臥,強立,股膝內腫厥,足大指不用。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白朮;脾(虛則)以甘草、大棗之類補之,實則以枳殼瀉之,如無他證,虛則以錢氏益黃散,實則以瀉黃散。心乃脾之母,炒鹽補之;肺乃脾之子,桑白皮瀉之。
白話文:
脾臟如果熱,就會出現臉色發黃、眼睛紅腫,肋骨部位疼痛和脹滿;如果脾臟寒,就會吐口水而不願吃東西,四肢疼痛,拉肚子不止,手腳發冷,嚴重時還會像瘧疾一樣發抖。在病人患病時,一定要仔細觀察脈象和症狀,才能對症下藥。這是判斷脾臟虛實、寒熱、生死、逆順等症狀的脈證方法。
《主治備要》記載:脾臟病變時,活動就會感到舌根僵硬,吃東西就想吐,胃脘疼痛,肚子脹氣愛打嗝,稍微活動後就感到疲乏無力,全身沉重。脾臟病變的症狀還包括舌根疼痛,身體無法活動,吃不下東西,煩躁不安,心窩急痛,寒瘧,腹瀉,水腫,黃疸,無法平躺,強行站立,大腿和小腿內側腫脹發冷,大腳趾無力。如果脾臟濕氣重,就應該吃一些苦味的食物來乾燥脾臟,比如白朮;脾臟虛弱,就應該用甘草、大棗等補脾;脾臟實證,就應該用枳殼來瀉脾。如果沒有其他症狀,脾臟虛弱就用錢氏益黃散,脾臟實證就用瀉黃散。心是脾的母親,用炒鹽補心;肺是脾的兒子,用桑白皮瀉肺。
2. (六)胃之經,足陽明,濕,戊土。
胃者,脾之腑也,又名〔水〕谷之海,與脾為表裡。胃者,人之根本,胃氣壯,則五臟六腑皆壯(也),足陽明是其經也。胃氣絕,五日死。實則中脹便難,肢節痛,不下食,嘔逆不已。虛則腸鳴脹滿,滑泄。寒則腹中痛,不能食〔冷〕物。熱則面赤如醉人,四肢不〔收〕持,不〔得〕安眠,語狂㲋亂,便硬者是也。
病甚則腹脅脹滿,嘔逆不食,當心痛,(下上)不〔通〕,惡聞香臭,嫌人語,振寒,善欠伸。胃中熱,〔則〕唇黑;熱甚,則登高而歌,棄衣而走,顛狂不定,汗出額上,鼽〔衄〕不止。虛極則四肢腫滿,胸中短氣,穀不化,中滿也。胃中風,則溏泄不已;胃不足,則多飢,不消食。
白話文:
胃的生理功能與疾病
胃是脾的腑,也叫做「水穀之海」,與脾臟互為表裡。 胃是人體的根本,胃氣強壯,五臟六腑便會強壯。足陽明經是胃的經絡。胃氣消失,五天就會死亡。
胃實證:
- 中部脹滿,排便困難。
- 四肢疼痛,不願進食,嘔吐不止。
胃虛證:
- 腸鳴腹脹,大便稀溏。
- 腹部疼痛,不能食用冷食。
胃熱證:
- 面色潮紅,像喝醉酒一樣。
- 四肢無力,無法安眠,言語狂亂,大便乾燥。
胃熱證嚴重時:
- 腹部兩側脹滿,嘔吐不止,不願進食,心痛,上下不通,厭惡香臭,不喜歡聽到人說話,發冷,常打呵欠。
- 嘴唇發黑。
- 熱度加重時,會登高唱歌,脫衣服亂跑,精神恍惚,額頭出汗,鼻出血不止。
胃虛極證:
- 四肢腫脹,胸悶氣短,食物無法消化,腹部飽滿。
胃中風證:
- 大便稀溏不止。
胃不足證:
- 經常感到飢餓,食物難以消化。
病人鼻下平,則胃中病,渴者可治。胃脈搏堅而長,其色〔黃赤者,當病折髀〕。其脈弱而散者,病食〔痹〕。右關上浮而大者,虛也;浮而短澀者,實也;浮而微滑者,亦〔實〕也;浮而遲者,寒也;浮而數者,熱也。此胃〔腑〕虛實寒熱,生死逆順脈證之法也。
《主治備要》云:是動則病〔淒滄〕振寒,善〔呻〕數欠,顏黑,病至則惡人與火,聞木聲則惕然而驚,心欲動,〔獨〕閉戶〔塞牖而〕處,甚則登高而歌,棄衣而走,賁響腹脹,是為骭厥。《脈訣》云:右關上,脾胃脈之所出也,先以輕手得之,是胃,屬表;後以重手得之,是脾,屬裡。
白話文:
病人鼻子下面平坦,就代表胃部有病,口渴的可以治療。胃脈搏動堅實有力且持續時間長,脈色黃赤,應該患有骨折。脈搏虛弱散亂,是飲食痺症。右手關脈浮起且大,是虛證;浮起而短促澀滯,是實證;浮起而微滑,也是實證;浮起而遲緩,是寒證;浮起而快速,是熱證。這些都是觀察胃部虛實寒熱,判斷生死逆順脈象的方法。
《主治備要》中記載,這種病症會伴隨著身體顫抖寒冷,容易嘆氣發出呻吟聲,臉色發黑,病情加重時會厭惡人與火,聽到木頭的聲音會驚恐不安,想要活動但獨自關閉房門窗戶躲避,嚴重時會登上高處唱歌,脫掉衣服亂跑,腹部鼓脹發出響聲,這就是骭厥。 《脈訣》中記載,右手關脈是脾胃經脈的起點,先用輕輕的手觸摸到的是胃脈,屬於表;後用重手觸摸到的是脾脈,屬於裡。
脾合肌肉,脾脈循肌肉而行,持脈指法,如九菽之重,按至肌肉,脈道如微風輕揚柳梢者為緩;又稍稍加力,脈道敦實者為大,此為緩大,脾家不病〔脈〕之狀也。脾脈本部在肌肉,若出於肌肉之上,見於皮毛之間者,是其浮也;入於肌肉之下,見於筋骨之分者,是其沉也。
白話文:
脾臟與肌肉相合,脾經循行於肌肉中。用手指按脈時,力道應該像九粒豆子的重量,按到肌肉上,脈道應該像微風輕輕吹拂柳枝般,輕柔而緩慢,這就是「緩」脈;如果稍微加點力,脈道就會變得堅實,這就是「大」脈。緩而大的脈象,是脾臟沒有病症的表現。
脾經的本脈在肌肉之中,如果脈象浮出肌肉表面,出現在皮毛之間,就是「浮」脈;如果脈象沉入肌肉之下,出現在筋骨交界處,就是「沉」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