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啟源》~
1. 卷之上
2. 一、天地六位臟象圖
3. 二、手足陰陽
4. (一)手足三陰三陽
注云:肝、心、脾、肺、腎,皆屬陰,五臟也。膽、胃、三焦、膀胱、大腸、小腸,皆屬陽,六腑也。分而言之,手足皆有三陰三陽是也。
白話文:
註釋說:肝臟、心臟、脾臟、肺臟、腎臟,都屬於陰性,這些都是人體的五臟。膽囊、胃、三焦(一種中醫概念,並非特定器官)、膀胱、大腸、小腸,都屬於陽性,這些則是人體的六腑。如果具體來說,手和腳都有各自的三陰經和三陽經。
5. (二)手三陰三陽
肺寅燥金手太陰,大腸卯燥金手陽明;心午君心手少陰,小腸未君火手太〔陽〕;包絡戌相火手厥陰,三焦〔亥〕相火手少陽。
白話文:
在寅時,肺部屬燥金,是手太陰經的一部分;在卯時,大腸也屬燥金,是手陽明經的一部分。在午時,心臟作為君主之官,歸屬於手少陰經;小腸在未時,與君火相連,是手太陽經的一部分。在戌時,包絡(心包)屬相火,是手厥陰經的一部分;三焦在亥時,與相火相關,屬於手少陽經。
肺部在一天中的寅時,其性質為乾燥如金,歸屬於手太陰經脈;大腸在卯時,同樣有乾燥如金的特性,歸屬於手陽明經脈。心臟在午時,作為身體的主宰,歸屬於手少陰經脈;小腸在未時,與心臟的火熱性質相呼應,歸屬於手太陽經脈。在戌時,包絡(心包)具有類似火的熱力,歸屬於手厥陰經脈;三焦在亥時,與火的熱力相呼應,歸屬於手少陽經脈。
6. (三)足三陰三陽
胃辰濕土足陽明,脾巳濕土足太陰;膀胱申寒水足太陽,腎酉寒水足少陰;膽子風木足少陽,肝醜風木足厥陰。
歌曰
手經太陽屬小腸,膀胱經屬足太陽;
肝足厥陰手包絡,胃足陽明手〔大腸〕;
膽屬少陽足經尋,三焦手內少陽臨;
脾足太陰手經肺,腎足少陰手是心。
白話文:
【胃辰濕土足陽明】,【脾巳濕土足太陰】:胃和脾分別屬於足部的陽明和太陰經脈,胃在辰時活動力最強,脾在巳時活動力最強,它們都與濕土相關。
【膀胱申寒水足太陽】,【腎酉寒水足少陰】:膀胱和腎分別屬於足部的太陽和少陰經脈,膀胱在申時活動力最強,腎在酉時活動力最強,它們都與寒水相關。
【膽子風木足少陽】,【肝醜風木足厥陰】:膽和肝分別屬於足部的少陽和厥陰經脈,膽在子時活動力最強,肝在醜時活動力最強,它們都與風木相關。
歌曰:
【手經太陽屬小腸】,【膀胱經屬足太陽】:手部的太陽經脈與小腸相連,足部的太陽經脈則與膀胱相連。
【肝足厥陰手包絡】,【胃足陽明手大腸】:肝與足部的厥陰經脈及手部的包絡經脈相連,胃則與足部的陽明經脈及手部的大腸經脈相連。
【膽屬少陽足經尋】,【三焦手內少陽臨】:膽與足部的少陽經脈相連,而手部的三焦經脈也與少陽經脈相連。
【脾足太陰手經肺】,【腎足少陰手是心】:脾與足部的太陰經脈及手部的肺經脈相連,腎則與足部的少陰經脈及手部的心經脈相連。
7. 三、五臟六腑,除心包絡十一經脈證法
夫人有五臟六腑,虛實寒熱,生死逆順,皆見形證脈氣,若非診(切),無由識也。虛則補之,實則瀉之,寒則溫之,熱則涼之,不虛不實,以經調之,此乃良醫之大法也。
白話文:
人體內有五臟六腑,其虛弱、充實、寒冷、燥熱等狀態,以及生命危機、生理正常與否,都會在身體外在的症狀和脈象上顯現出來,如果不是透過診斷(如把脈),是無法辨識這些狀況的。虛弱的時候就應該補養,過盛的時候就應該疏導,感到寒冷的時候應當保暖,感覺燥熱的時候就該降溫,既不虛弱也不過盛的情況下,就依照經絡來調整身體,這就是優秀醫生會遵循的重要原則。
8. (一)肝之經,肝脈本部在於筋,足厥陰,風,乙木也。
經曰:肝與膽為表裡,足厥陰(少〔陽〕)也。其經旺於春,乃萬物之始生也。其氣軟而弱,軟則不可汗,弱則不可下。其脈弦長曰平,反此曰病。脈實而弦,此為太過,病在外,令人忘忽眩運;虛而微,則為不及,病在內,令人胸脅脹滿。凡肝〔實〕則兩脅下引痛,喜怒,虛〔則〕如人將捕之。
其氣逆則頭痛、耳聾、頰赤,其脈沉而急,浮之亦然,主脅〔支〕滿,小便難,頭痛眼眩。脈急〔甚〕主惡言,微急氣在〔胸脅下〕。緩甚則嘔逆,微緩水痹。大甚內癰吐血,微大筋痹。〔小甚多飲〕,微小痹。滑甚㿗疝,微滑遺尿。澀甚流飲,微澀瘲攣。肝之積氣在左脅下,久而不去,發為咳逆,或為〔痎〕瘧也。
虛夢花草茸茸,實夢山林茂盛。肝病旦〔慧、晚〕甚、夜靜。肝病頭痛目眩,脅滿囊縮,小便不通,十日死。又身〔熱〕惡寒,四肢不舉,其脈當弦而急;反短澀者,乃金剋木也,死不治。又肝中寒,則兩臂不舉,舌燥,多太息,胸中痛,不能轉側,其脈左關上遲而澀者是也。
肝中熱,則喘滿多嗔,目痛,腹脹不嗜食,所作不定,夢中驚悸,眼赤,視物不明,〔其〕脈左關陽實者是也。肝虛冷,則脅下堅痛,目〔盲〕臂痛,發寒〔熱〕如瘧狀,不欲食,婦人則月水不來,氣急,其脈左關上沉而弱者是也。此寒熱虛實,生死逆順之法也。
《主治備要》云:是動則病腰痛,甚則不可俯仰,丈夫〔㿗〕疝,婦人小腹腫,甚則嗌乾,面塵脫色,主肝所生病者,胸中嘔逆,飧泄狐疝,遺溺閉癃病。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甘草。肝欲散者,急食辛以散之,川芎。補以細辛之辛,瀉以白芍藥之酸。肝虛,以陳皮、生薑之類補之。
經曰:虛則補其母。水能生〔木〕,水乃肝之母也。苦以補腎,熟地黃、黃柏是也。如無他證,惟不足,錢氏地黃丸補之。實則芍藥瀉之,如無他證,錢氏瀉青丸主之,實則瀉其子,心乃肝之子,以甘草瀉之。
白話文:
【一】肝臟相關經絡,其主要影響的部位在肌肉組織,對應的是足厥陰肝經,與風象及五行中的乙木相聯。
【經典指出】:肝臟與膽相互影響,共同構成足厥陰(少陽)系統。春季是肝經最旺盛的時候,正如同萬物開始萌芽生長。肝氣質地柔軟且薄弱,因此不可過度發汗或瀉下。若脈象呈現弦長狀態,表示肝臟健康正常;反之則可能有問題。如果脈象實硬且弦,代表肝氣過旺,病症表現於外,會讓人產生忽視事物、頭暈目眩等症狀;若脈象虛弱且微弱,則表示肝氣不足,病症表現於內,常見胸脅脹滿的現象。肝臟過旺時,兩脅下方會感到疼痛,情緒容易起伏;肝氣不足時,會感覺到彷彿有人要抓自己。
【若肝氣逆亂】會出現頭痛、耳鳴、臉頰紅赤等症狀,脈象下沉且急促,即使輕按也能感受到,常伴隨脅肋脹滿、排尿困難、頭痛眼花等問題。脈象過於緊急,可能導致胡言亂語;稍微緊急則表示胸脇下有氣。若脈象緩慢過度,可能會引起嘔吐,稍微緩慢則可能導致水濕痹阻。脈象過大,可能內生癰腫,甚至吐血,稍微大則會引起筋骨痹痛。脈象過小,可能使人大量飲水,稍微小則可能引發痹痛。脈象滑潤過度,可能引發疝氣,稍微滑潤則可能導致尿牀。脈象過於滯澀,可能引發飲水失調,稍微滯澀則可能引起抽搐。肝臟積聚的氣在左脅下,長期不消散,可能導致咳嗽或瘧疾。
【肝氣虛弱時】會做看到花草叢生的夢境,肝氣旺盛時則夢見茂密的森林。肝病在早晨較清醒,夜晚病情加重,夜深人靜時病情穩定。肝病患者會有頭痛、眼睛昏花、脅脅脹滿、睪丸收縮、小便不暢等症狀,若持續十天仍未改善,可能危及生命。若身體發熱卻怕冷,四肢無力,脈象應當弦且急,反而短而澀,表示金剋木,治療困難。若肝臟受寒,雙臂無法抬舉,舌頭乾燥,常感歎氣,胸中疼痛,翻身困難,左關脈遲緩且澀滯。
【肝臟過熱】會喘息困難,易怒,眼睛疼痛,腹部脹滿,食慾不佳,行為不定,夢中驚恐,眼睛紅赤,視物模糊,左關脈陽實。
【肝臟虛寒】會感到脅下堅硬疼痛,眼睛模糊,手臂疼痛,發冷發熱如同瘧疾,不想吃東西,女性月經不來,呼吸急促,左關脈沉且弱。
以上描述了肝臟的寒熱虛實、生死順逆的法則。
《主治備要》提到:肝臟受損時,可能導致腰痛,嚴重時無法彎腰或挺直,男性可能有疝氣,女性可能有小腹腫脹,嚴重時會喉嚨乾燥,面色灰暗,與肝臟相關疾病包括胸中嘔吐、飧泄、狐疝、尿失禁、閉鎖性疾病。肝臟受苦於緊繃,可以食用甘味食物來緩解,如甘草。肝臟需要散發能量時,應急食辛辣食物以助其散發,如川芎。補肝用細辛,瀉肝用白芍。肝虛時,可用陳皮、生薑等食物補充。
經典指出:虛弱時應補充母親的元素。水能滋養木,所以水是肝臟的母親。苦味食物可以補腎,如熟地黃、黃柏。若無其他症狀,僅是肝臟不足,可以使用錢氏地黃丸補充。若肝臟實火旺盛,可使用白芍藥來瀉肝。若無其他症狀,可以使用錢氏瀉青丸。實火旺盛時,可以瀉其子,心臟是肝臟的子,可以使用甘草來瀉心。
9. (二)膽之經,足少陽,風,甲木。
經曰:膽者,中清之腑也,號曰將軍,決斷出焉。能喜怒剛柔,與肝為表裡也,足少陽是其經也。虛則傷寒,恐畏頭眩,不能〔獨〕臥;實則傷熱,驚悸,精神不守,臥起不定,玄水發,其根在膽。又肝咳不已,則傳邪入膽,嘔青汁也。又膽有水,則從頭腫至足也。膽病則善太息,口苦,吐宿汁,心中慼慼恐,如人將捕之,咽中介介然數〔唾〕。
又睡臥則脅下痛,〔口〕苦,多太息。邪氣客於膽,則夢鬥訟,脈在左關上浮而得之者,是〔其〕部也。膽實熱,則精神不守。膽熱則多腫,膽冷則多眠。又左關上脈陽微者,膽虛;陽數者,膽實;陽虛者膽絕也。以上皆虛實寒熱,生死脈證之法也。
《主治備要》云:是動則病口苦,善太息,胸脅痛,不能轉側,甚則面微有塵,體無膏澤,足外反熱,是為陽厥。是主膽所生病者,頭痛頷腫,目銳眥痛,缺盆中腫痛,腋下腫,馬刀挾癭,汗出振寒,瘧,胸、肋、脅、髀、膝,外至脛、絕骨、外踝前及諸節皆痛。《脈訣》云:左關,肝與膽脈之所生也。
先以輕手得之,是膽,屬表;後以重手取之,是肝,屬裡也。肝合筋,肝脈循經而行。持脈指法,如十二菽之重,按至筋平,脈道如箏弦者,為弦;脈道迢迢者,為長。此弦長,乃肝家不病之狀也。肝脈本部在筋,若出筋上,見於皮膚血脈之間者,是其浮也;入於筋下,見於骨上,是其沉也。臨病細推之,舉一知十之道也。
白話文:
【經典說】膽,是身體中負責淨化和保持清潔的器官,它被稱為將軍,負責做出決定和判斷。它掌控著情緒的喜怒哀樂,與肝臟互為表裡,相互影響,其運作遵循足少陽經脈。如果膽的功能虛弱,可能會導致感冒,感到害怕並頭暈,甚至無法獨自睡覺。如果膽功能過度強烈,可能會導致熱感,引起驚慌和心悸,精神難以集中,睡眠質量下降,並且可能出現黑色水樣物質,其根源在膽。此外,如果肝咳嗽不止,邪氣可能傳入膽,導致嘔吐綠色汁液。再者,如果膽中有水,可能導致全身從頭到腳的浮腫。膽功能異常的人會常常歎息,感到口苦,嘔吐隔夜的食物,內心充滿恐懼,好像隨時會被人抓走,咽喉部位有異物感,頻繁地吐口水。
當睡覺時,可能會感到側腹疼痛,口苦,且常常歎息。當邪氣侵入膽時,會做爭執或訴訟的夢,這種情況可以在左手關脈上感受到。膽過熱,會導致精神難以集中。膽過熱會引起腫脹,膽過冷會使人嗜睡。左手關脈上,陽氣微弱表示膽虛,陽氣旺盛表示膽實,陽氣極度衰弱表示膽功能嚴重損壞。以上所述,都是膽功能異常,寒熱,生命體徵和診斷方法。
根據《主治備要》的記載,如果膽功能失調,可能會導致口苦,頻繁歎息,胸脅疼痛,難以翻身,嚴重時面部可能出現灰塵般的色斑,身體缺乏光澤,腳外側反常地發熱,這就是所謂的陽厥。膽功能異常所導致的疾病包括頭痛,頜部腫脹,眼睛疼痛,鎖骨區域腫痛,腋下腫脹,像刀割一樣的疼痛,以及頸部旁邊的腫塊,出汗伴隨寒顫,瘧疾,胸部,肋骨,大腿,膝蓋,小腿,腳踝前部以及各個關節的疼痛。《脈訣》指出,左手關脈是肝和膽脈的起源地。
輕輕觸摸可以感受到膽的脈搏,屬於外在表現;用較大的力氣按壓可以感受到肝的脈搏,屬於內部狀況。肝與筋相連,肝脈沿著經絡運行。握脈的方法,應該像握著十二粒豆子一樣輕,按下直到達到筋的位置,如果脈搏像箏弦一樣,就是弦脈;如果脈搏長而遙遠,就是長脈。弦脈和長脈,都是肝臟健康良好的象徵。肝脈本部在筋上,如果出現在筋上方,皮膚和血管之間,表示其浮動;如果深入到筋下方,靠近骨頭,表示其下沉。在臨牀診斷中仔細分析,可以舉一反三,瞭解更多的診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