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入門》~ 卷首 (3)
卷首 (3)
1. 天地人物氣候相應圖
凡五日為一候,三候為一氣,二氣為一月,六十日為一氣,三月為一時,四時為一歲,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以為期歲之數。
凡五日一候變者,土化也。五日足而候不變者,即一候生災。四月陽土,育生萬物;十月陰土,收藏萬物。土也者,萬物之所以成始而成終也。
腦者髓之海,諸髓皆屬於腦,故上至腦,下至尾骶,髓則腎主之。
膻中名氣海,在兩乳之間,為氣之海也,氣所居焉,能分布陰陽。氣者生源,乃命之主,故為人父母,不可損也。
膈膜在心肺之下,與脊、腸、腹周迴相著,如幕不漏,以遮蔽濁氣,使不上熏於心肺。
闌門、神闕,津液滲入膀胱,穢濁流入大腸。
人之一身,經絡臟腑,百骸九竅,盡皆貫通。足太陽行身之背,足陽明行身之前,足少陽行身之側。外有感傷,內有傳變,今小繪圖,以便熟玩。
白話文:
[天地人物氣候相應圖]
每五天是一個氣候單元,稱為一候;三個候組成一個更大的氣候單元,稱為一氣;兩個氣則構成一個月;六十天則形成一個完整的氣候循環,稱為一氣;三個月則組成一個季節;四個季節就是一年。地球繞太陽一週,共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度,這就是一年的長度。
每隔五天,氣候就會有所變化,這是因為土地的性質在轉換。如果過了五天氣候還沒有變化,那就表示這一候可能會有災難發生。四月是陽氣旺盛的季節,土地滋養萬物生長;十月是陰氣聚集的季節,土地讓萬物進入收藏的狀態。土地,是萬物生命週期的開始與結束。
腦部是骨髓的海洋,所有的骨髓都連接到腦部,因此,從頭部到尾骶骨,骨髓的運作由腎臟負責管理。
膻中,又被稱為氣海,位於兩乳之間,是氣息的海洋,氣息在此居住,能平衡陰陽能量。氣息是生命的來源,是我們生命的主宰,所以我們必須好好保護它,就像尊重我們的父母一樣。
膈膜位於心臟和肺部下方,緊密地附著在脊椎、腸胃和腹部周圍,像帷幕一樣防止髒污氣體滲透,保護心臟和肺部不受污染。
闌門和神闕,水分會由此滲入膀胱,髒污則流入大腸。
人體內的經絡、臟腑、骨骼和各個孔穴,全部都是互相聯通的。足太陽經脈行走在身體後方,足陽明經脈則行走在身體前方,足少陽經脈則行走在身體側面。外部的傷害或內部的疾病轉移,現在我用簡單的圖畫來表示,方便大家理解。]
2. 釋方
以程氏為主。漢魏尚實,以藥品名方,不必釋也。唐宋後,方尚奇而名好異,苟不知立名之義,將何以用其方耶?
三生飲,三藥皆生用也。
急救稀涎散,稀,化而少也。風痰壅盛,急用此化痰救之。
三建湯,三種盡出建平也。
烏藥順氣散,人氣順則安,氣逆者必烏藥之辛以順之。
星香散,二藥偶方之制以通喉也。
星附湯,三藥奇方之制以達下也。
排風湯,排,推也。用藥推去其風也。
左經湯,左,佐也:經,脈絡也。血少經滯,手足攣搐,用藥佐之也。
三化湯,三藥化痰、化滯、化風也。
防風通聖散,預防風疾,通靈如聖。
玉真丸,言如玉之白也。
一字散,古方一錢四字,一字二分半也。
三痹湯,風寒濕三氣合而為痹也。
四神丸,四藥有神驗也。
五苓散,五件以苓為主。
抵當湯,蓄血住於下焦,用藥擠去,邪不能抵當也。
瀉清丸,瀉東方青色肝木也。
三一承氣湯,三方合為一也。
白通湯,蔥白之辛以通陽也。
六一順氣湯,一方可兼六方。
大柴胡湯,泄熱之功大也。
五積散,積寒、積食、積氣、積血、積痰,五者之積可散也。
小柴胡湯,力小而和緩也。
藿香正氣散,言能正氣之不正也。
黑奴,釜底煤黑色;奴,小麥奴也。
紫雪,丁香、麝香熬膏色紫,藥屑如雪。
桃花散,言其色如之。
雄黃銳散,丸如小指尖銳,納穀道中也。
雙解散,表裡俱解。
霹靂散,如雷之擊動陽氣也。
調中湯,瀉胃火以和胃氣也。
六和湯,六腑不和,用此以和之也。
六一湯,一名天水散,取「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之義也,又名益元散者,除中熱以益元氣也。
誘行丸,夏月服之不渴,誘人行路。
大順散,熱因熱用,從治之法也,故謂大順;冷飲者,不傷肺也。
一清飲子,諸熱能一一清之。
桂苓甘露飲,桂甘辛,苓甘淡,止渴如甘露也。
來復丹,一陽之氣來復也。
二氣丹,硝石氣寒為陰,硫磺氣熱為陽,以二氣理二氣也。
腎著湯,濕氣附著於腎,方能去之。
三和湯,血秘、氣秘、風秘,三者皆可和也。
七氣湯,治七情之氣也。
清燥湯,治肺金之火,清其乾燥,則生化之源滋潤而達也。
神保丸,言藥之效,如神保全也。
導滯通幽湯,導引腸中積滯,使通幽門而下也。
鹽煎散,用鹽引入腎也。
越鞠丸,鞠,郁也。藥能發越其鬱結之氣。方多誤為越曲。
雞舌香散,藥氣如雞舌之香也。
分心氣飲,分開心胸間鬱氣也。
流氣飲子,流行滯氣也。
蟠蔥散,蔥能通氣,蟠曲其蔥,入藥為引。
白話文:
這個說法主要以程氏的觀點為主。漢朝和魏朝注重實際,直接用藥材名稱來命名藥方,不需要特別解釋。唐朝和宋朝之後,藥方名稱開始追求奇特和與眾不同,如果不知道命名的含義,又怎麼能正確使用這些藥方呢?
三生飲:因為這三種藥都使用生的。
急救稀涎散:稀,是指將痰液化解,使其變少。當風痰壅盛時,緊急使用此方來化痰救治。
三建湯:因為這三種藥材都產自建平這個地方。
烏藥順氣散:人的氣順暢就平安無事,如果氣逆,就必須用烏藥的辛散之性來順氣。
星香散:因為這兩種藥材配伍可以疏通喉嚨。
星附湯:這三種藥材的奇特配伍可以使藥力下達。
排風湯:排,是推開的意思。用藥把風邪推出去。
左經湯:左,是輔助的意思;經,指的是經絡。當血少經絡不通,導致手腳攣縮抽搐時,用藥來輔助治療。
三化湯:這三種藥材可以化痰、化積滯、化風。
防風通聖散:用來預防風邪疾病,使身體通暢如同聖人一般。
玉真丸:形容丸藥像玉一樣潔白。
一字散:古時的方子,一錢分為四個單位,每個單位是二分半。
三痹湯:因為風、寒、濕三種邪氣合在一起而導致痹症。
四神丸:因為這四種藥材有神奇的療效。
五苓散:因為這五種藥材以茯苓為主。
抵當湯:因為瘀血積聚在下焦,用藥將瘀血排出,使邪氣無法抵抗。
瀉清丸:用來瀉肝的邪火,肝在五行中屬木,顏色為青色。
三一承氣湯:因為是三個方子合為一個方子。
白通湯:因為用蔥白的辛散之性來通陽氣。
六一順氣湯:因為一個方子可以兼具六個方子的功效。
大柴胡湯:因為它有強大的泄熱功效。
五積散:因為它能散寒積、食積、氣積、血積、痰積這五種積聚。
小柴胡湯:因為它的藥力較小而和緩。
藿香正氣散:因為它能糾正不正之氣。
黑奴:因為藥渣像鍋底的煤炭一樣黑;奴,指的是麥麩。
紫雪:因為丁香、麝香熬製的藥膏顏色呈紫色,藥末像雪花。
桃花散:因為它的顏色像桃花一樣。
雄黃銳散:因為藥丸像小指尖一樣尖銳,放入肛門中。
雙解散:因為可以同時解除表邪和裡邪。
霹靂散:因為它像雷霆一樣快速地激發陽氣。
調中湯:因為它能瀉胃火,使胃氣調和。
六和湯:因為當六腑不和時,可以用此方來調和。
六一湯:又名天水散,取自「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的寓意。又名益元散,因為它能去除體內熱邪,從而補益元氣。
誘行丸:因為在夏天服用後不會口渴,可以引誘人多走路。
大順散:因為它是用熱藥來治療熱病,屬於「從治」的方法,所以稱為「大順」;冷飲此藥,不會損傷肺氣。
一清飲子:因為它能將各種熱邪一一清除。
桂苓甘露飲:因為桂枝味辛、茯苓味淡、甘草味甘,可以止渴如同甘露。
來復丹:因為它能使陽氣恢復。
二氣丹:因為硝石氣寒屬陰,硫磺氣熱屬陽,用陰陽二氣來調理陰陽二氣。
腎著湯:因為它能去除附著在腎臟的濕氣。
三和湯:因為它能調和血秘、氣秘、風秘這三種閉結。
七氣湯:因為它能治療由七情所導致的氣機失調。
清燥湯:因為它能治療肺金的燥熱,清除乾燥,從而使人體生化之源得到滋潤。
神保丸:因為它能像神一樣保全身體健康。
導滯通幽湯:因為它能導引腸中積滯,使其通過幽門排出。
鹽煎散:因為用鹽來引導藥力入腎。
越鞠丸:鞠,通「鬱」,意思是鬱結。藥能使鬱結的氣機疏通開來。這個方名很多人誤寫為「越曲」。
雞舌香散:因為藥的氣味像雞舌的香味。
分心氣飲:因為它能疏散心胸之間的鬱悶之氣。
流氣飲子:因為它能使滯礙的氣機流動起來。
蟠蔥散:因為蔥能通氣,將蔥捲曲放入藥中作為引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