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從正

《儒門事親》~

回本書目錄

1. 卷一

2. 七方十劑繩墨訂一

方有七,劑有十,舊矣。雖有說者,辨其名而已,敢申昔人已創之意而為之訂。夫方者,猶方術之謂也。《易》曰:方以類聚。是藥之為方,類聚之義也。或曰:方謂五方也。其用藥也,各據其方。如東方瀕海滷斥,而為癰瘍;西方陵居華食,而多頵腄贅癭;南方瘴霧卑濕,而多痹疝;北方乳食,而多藏寒滿病;中州食雜,而多九疸食癆中滿、留飲、吐酸、腹脹之病。蓋中州之地,土之象也,故脾胃之病最多。

其食味、居處、情性、壽夭、兼四方而有之。其用藥也,亦雜諸方而療之。如東方之藻帶,南方之丁木,西方之姜附,北方之參苓,中州之麻黃、遠志,莫不輻輳而參尚。故方不七,不足以盡方之變;劑不十,不足以盡劑之用。劑者,和也。方者,合也。故方如瓦之合,劑猶羹之和也。

方不對病,則非方;劑不蠲疾,則非劑也。七方者,大、小、緩、急、奇、偶、復也;十劑者,宣、通、補、瀉、輕、重、滑、澀、燥、濕也。

夫大方之說有二:有君一臣三佐九之大方,有分兩大而頓服之大方。蓋治肝及在下而遠者,宜頓服而數少之大方;病有兼證而邪不專,不可以一、二味治者,宜君一臣三佐九之大方。王太僕以人之身三折之,上為近,下為遠。近為心肺,遠為腎肝,中為脾胃。胞䐈膽亦有遠近。

以予觀之,身半以上,其氣三,天之分也;身半以下其氣三,地之分也。中脘,人之分也。又手之三陰陽,亦天也,其氣高;足之三陰陽,亦地也,其氣下;戊己之陰陽,亦人也,其氣猶中州。故肝之三服,可並心之七服;腎之二服,可並肺之七服也。

小方之說亦有二,有君一臣二之小方,有分兩微而頻服之小方。蓋治心肺及在上而近者,宜分兩微而少服而頻之小方,徐徐而呷之是也。病無兼證,邪氣專,可一、二味而治者,宜君一臣二之小方。故腎之二服,可分為肺之九服及肝之三服也。

緩方之說有五。有「甘以緩之」之緩方,糖、蜜、棗、葵、甘草之屬是也。蓋病在胸膈,取甘能戀也。有丸以緩之之緩方。蓋丸之比湯散,其氣力宣行遲故也。有品件群眾之緩方。蓋藥味眾,則各不得騁其性也。如萬病丸,七、八十味遞相拘制也。有無毒治病之緩方。蓋性無毒則功自緩矣。

有氣味薄藥之緩方。蓋藥氣味薄,則長於補上治上,比至其下,藥力已衰。故補上治上,制之以緩。緩則氣味薄也。故王太僕云:治上補上,方若迅急,則上不任而迫走於下。制緩方而氣味厚,則勢與急同。

急方之說有五。有急病急攻之急方,如心腹暴痛,兩陰溲便閉塞不通,借備急丹以攻之。此藥用不宜恆,蓋病不容俟也。又如中風牙關緊急,漿粥不入,用急風散之屬亦是也。有湯散蕩滌之急方,蓋湯散之比丸,下咽易散而施用速也。有藥性有毒之急方。蓋有毒之藥,能上湧下泄,可以奪病之大勢也。

有氣味厚藥之急方。藥之氣味厚者,直趣於下而氣力不衰也。故王太僕云:治下補下,方之緩慢,則滋道路而力又微,制急方而氣味薄,則力與緩等。

奇方之說有二。有古之單方之奇方,獨用一物是也。病在上而近者,宜奇方也。有數合陽數之奇方,謂一、三、五、七、九,皆陽之數也。以藥味之數皆單也。君一臣三,君三臣五,亦合陽之數也。故奇方宜下不宜汗。

偶方之說有三。有二味相配之偶方,有古之複方之偶方。蓋方之相合者是也。病在下而遠者,宜偶方也。有數合陰陽之偶方,謂二、四、六、八、十也,皆陰之數也。君二臣四,君四臣六,亦合陰之數也。故偶方宜汗不宜下。

複方之說有二。方有二方三方相合之複方,如桂枝二越婢一湯。如調胃承氣湯方,芒硝、甘草、大黃,外參以連翹、薄荷、黃芩、梔子以為涼膈散。是本方之外,別加餘味者,皆是也。有分兩均劑之複方。如胃風湯各等分是也。以《內經》考之,其奇偶四則,反以味數奇者為奇方,味數偶者為偶方。

下復云:汗者不以奇,下者不以偶。及觀仲景之制方,桂枝湯,汗藥也,反以三味為奇;大承氣湯,下藥也,反以四味為偶。何也?豈臨事制宜,復有增損者乎!考其大旨,王太僕所謂汗藥如不以偶,則氣不足以外發。下藥如不以奇,則藥毒攻而致過,必如此言。是奇則單行、偶則並行之謂也。

急者下,本易行,故宜單;汗或難出,故宜並。蓋單行則力孤而微,並行則力齊而大,此王太僕之意也。然太僕又以奇方為古之單方,偶為複方,今此七方之中,已有偶又有復者,何也?豈有偶方者,二方相合之謂也;複方者,二方四方相合之方歟!不然,何以偶方之外,又有複方者歟?此「復」字,非「重複」之「復」,乃「反復」之「復」。

何以言之?蓋《內經》既言奇偶之方,不言又有重複之方,惟云「奇之不去則偶之,是為重方」。重方者,即複方也。下又云:「偶之不去,則反佐以取之。所謂寒熱溫涼,反從其病也。由是言之,復之為方,反復,亦不遠《內經》之意也。

所謂宣劑者,俚人皆以宣為瀉劑,抑不知十劑之中,已有瀉劑。又有言宣為通者,抑不知十劑之中,已有通劑。舉世皆曰:春宜宣,以為下奪之藥,抑不知仲景曰,大法春宜吐,以春則人病在頭故也。況十劑之中,獨不見湧劑,豈非宣劑,即所謂湧劑者乎!《內經》曰:「高者因而越之」,「木鬱則達之」。宣者,升而上也,以君召臣曰宣,義或同此。

傷寒邪氣在上,宜瓜蒂散。頭痛,蔥根豆豉湯。傷寒懊憹,宜梔子豆豉湯。精神昏憒,宜梔子厚朴湯。自瓜蒂以下,皆湧劑也,乃仲景不傳之妙。今人皆作平劑用之,未有發其秘者。予因發之,然則為湧明矣。故風癇中風,胸中諸實痰飲,寒結胸中,熱蔚化上,上而不下,久則嗽喘滿脹,水腫之病生焉,非宣劑莫能愈也。

所謂通劑者,流通之謂也。前後不得溲便,宜木通、海金沙、大黃、琥珀、八正散之屬;裡急後重,數至圊而不便,宜通因通用。雖通與瀉相類,大率通為輕,而瀉為重也。凡痹麻蔚滯,經隧不湍,非通劑莫能愈也。所謂補劑者,補其不足也。俚人皆知山藥丸、鹿茸丸之補劑也。

然此乃衰老下脫之人,方宜用之。今往往於少年之人用之,其舛甚矣。古之甘平、甘溫、苦溫、辛溫,皆作補劑,豈獨硫黃、天雄然後為補哉!況五臟各有補瀉,肝實瀉心,肺虛補腎。《經》曰:東方實,西方虛,瀉南方,補北方。大率虛有六:表虛、裡虛、上虛、下虛、陰虛、陽虛。

設陽虛則以乾薑、附子,陰虛則補以大黃、硝石。世傳以熱為補,以寒為瀉,訛非一日。豈知酸苦甘辛鹹,各補其臟。《內經》曰:精不足者,補之以味。善用藥者,使病者而進五穀者,真得補之道也。若大邪未去,方滿方悶,心火方實,腎水方耗,而驟言鹿茸、附子,庸詎知所謂補劑者乎!

所謂瀉劑者,泄瀉之謂也。諸痛為實,痛隨利減。《經》曰:實則瀉之。實則散而瀉之。中滿者,瀉之於內。大黃、牽牛、甘遂、巴豆之屬,皆瀉劑也。惟巴豆不可不慎焉。蓋巴豆其性燥熱,毒不去,變生他疾。縱不得已而用之,必以他藥制其毒。蓋百千證中,或可一、二用之。

非有暴急之疾,大黃、牽牛、甘遂、芒硝足矣。今人往往以巴豆熱而不畏,以大黃寒而反畏,庸詎知所謂瀉劑者哉!

所謂輕劑者,風寒之邪,始客皮膚,頭痛身熱,宜輕劑消風散,升麻、葛根之屬也。故《內經》曰:因其輕而揚之。發揚所謂解表也。疥癬痤痱,宜解表,汗以泄之,毒以熏之,皆輕劑也。故桂枝、麻黃、防風之流亦然。設傷寒冒風,頭痛身熱,三日內用雙解散及嚏藥解表出汗,皆輕劑之云爾。

所謂重劑者,鎮縋之謂也。其藥則硃砂、水銀、沉香、水石、黃丹之倫,以其體重故也。久病咳嗽,涎潮於上,咽喉不利,形羸不可峻攻,以此縋之。故《內經》曰:重者,因而減之。貴其漸也。

所謂滑劑者,《周禮》曰:滑以養竅。大便燥結,小便淋澀,皆宜滑劑。燥結者,其麻仁、郁李之類乎!淋澀者,其葵子、滑石之類乎!前後不通者,前後兩陰俱閉也,此名曰三焦約也。約,猶束也。先以滑劑潤養其燥,然後攻之,則無失矣。

所謂澀劑者,寢汗不禁,澀以麻黃根、防己;滑泄不已,澀以豆蔻、枯白礬、木賊、烏魚骨、罌粟殼。凡酸味亦同乎澀者,收斂之意也。喘嗽上奔,以虀汁、烏梅煎寧肺者,皆酸澀劑也。然此數種,當先論其本,以攻去其邪,不可執一以澀,便為萬全也。

所謂燥劑者,積寒久冷,食已不飢,吐利腥穢,屈伸不便,上下所出水液,澄沏清冷,此為大寒之故,宜用乾薑、良薑、附子、胡椒輩以燥之。非積寒之病,不可用也。若久服,則變血溢、血泄、大枯大涸、溲便癃閉、聾瞽痿弱之疾。設有久服而此疾不作者,慎勿執以為是。

蓋疾不作者或一、二,誤死者百千也。若病濕者,則白朮、陳皮、木香、防己、蒼朮等。皆能除濕,亦燥之平劑也。若黃連、黃柏、梔子、大黃,其味皆苦。苦屬火,皆能燥濕,此《內經》之本旨也。而世相違久矣。嗚呼!豈獨姜附之儔,方為燥劑乎?

所謂濕劑者,潤濕之謂也。雖與滑相類,其間少有不同。《內經》曰:辛以潤之。蓋辛能走氣、能化液故也。若夫硝性雖咸,本屬真陰之水,誠濡枯之上藥也。人有枯涸皴揭之病,非獨金化為然。蓋有火以乘之,非濕劑莫能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