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鑒本草》~ 燥

回本書目錄

1.

【地黃粥】

滋陰潤肺,及妊娠下血、胎下目赤等疾。用生地黃搗汁,每煮粥米二合,臨熟入地黃汁一合,調勻,空心食。食久,心火自降,清涼大益人。

【蘇麻粥】

治產後血暈、汗多便閉、老人血虛風秘、腹滿不快、噁心吐逆。用真蘇子、麻子各五錢,水淘淨,微炒如泥,水濾取汁,入米煮粥。

【人乳粥】

潤肺通腸,補虛養血。用肥壯人乳,候煮粥半熟,丟下人乳代湯煮熟,攪勻食之。

【甘蔗粥】

用甘蔗搗汁,入米煮粥,空心食之,能治咳嗽虛熱、口乾舌燥、涕吐稠黏等症。

【小麥湯】

治五淋不止、身體壯熱、小便滿悶。用小麥一升,通草二兩,水煎漸飲,須臾即愈。

【甘豆湯】

用黑豆二合,甘草二錢,生薑七片,水煎服,治諸煩渴、大小便澀,及風熱入腎。

【藕蜜膏】

治虛熱口渴、大便燥結、小便閉痛。用藕汁、蜜各五合,生地黃汁一升,和勻微火熬成膏,每服半匙,漸含化下,不時可用。忌食煎汁。

【四汁膏】

此膏清痰化熱、下氣止血。用雪梨、甘蔗、藕、薄荷各等分搗汁,入瓦鍋慢火熬膏頻服。

【梨膏】

清火滋陰。用好黃香大梨搗汁,入上白洋糖、飴糖熬膏,隨時挑服。痰多者加川貝母末。

【蒸柿餅】

大柿餅放飯鍋內蒸極爛,空心熱服,最能清火涼血。凡有大便燥結、痔漏便血等症,便宜多食。

白話文:

【地黃粥】

滋養陰液,潤澤肺部。對於孕婦產後出血、胎兒出生後眼睛發紅等疾病,可以使用生地黃搗成汁。每次煮粥時,加入兩合米,快煮熟時加入生地黃汁一合,攪拌均勻,空腹食用。長期食用可以降低心火,使身體清涼,對身體非常有益。

【蘇麻粥】

治療產後因失血過多導致的暈眩、多汗、便秘,以及老年人因血虛引起的風秘、腹脹不舒服、噁心嘔吐等症狀。使用真蘇子和麻子各五錢,用水洗淨,稍微炒過,磨成泥狀,用水過濾取汁,加入米煮成粥食用。

【人乳粥】

潤澤肺部,疏通腸道,補充虛弱,滋養血液。選用健康強壯婦女的乳汁,在粥煮至半熟時,加入人乳代替水煮熟,攪拌均勻後食用。

【甘蔗粥】

用甘蔗搗汁,加入米煮成粥,空腹食用。能治療咳嗽、虛熱、口乾舌燥、鼻涕濃稠等症狀。

【小麥湯】

治療小便淋漓不止,身體發熱,小便不暢等症狀。使用小麥一升,通草二兩,加水煎煮後慢慢飲用,很快就能痊癒。

【甘豆湯】

使用黑豆二合,甘草二錢,生薑七片,加水煎服,治療各種煩躁口渴、大小便不暢,以及風熱入侵腎臟引起的疾病。

【藕蜜膏】

治療因虛熱引起的口渴,大便乾燥,小便不暢等症狀。使用藕汁和蜂蜜各五合,生地黃汁一升,混合均勻後用小火熬成膏狀。每次服用半匙,慢慢含化吞服,可隨時服用,忌食煎汁。

【四汁膏】

此膏可以清除痰液,化解熱邪,順降氣機,止血。使用雪梨、甘蔗、藕、薄荷各等份,搗碎取汁,放入瓦鍋用小火熬成膏狀,頻繁服用。

【梨膏】

清熱降火,滋養陰液。使用優質黃香大梨搗汁,加入上好的白糖或麥芽糖熬成膏狀,隨時挑取食用。痰多者可加入川貝母末一起熬製。

【蒸柿餅】

將大柿餅放在飯鍋內蒸至軟爛,空腹熱食。最能清除火氣,涼血止血。凡是有大便乾燥、痔瘡出血等症狀的人,可以多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