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綸

《明醫雜著》~ 卷之一 (7)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一 (7)

1. 化痰丸論

痰者,病名也。人之一身,氣血清順,則津液流通,何痰之有?惟夫氣血濁逆,則津液不清,熏蒸成聚而變為痰焉。痰之本水也,原於腎;痰之動濕也,主於脾。古人用二陳湯為治痰通用者,所以實脾燥濕治其標也。

然以之而治濕痰、寒痰、痰飲、痰涎則固是矣,若夫痰因火上,肺氣不清,咳嗽時作,及老痰、郁痰結成黏塊,凝滯喉間,吐咯難出,此等之痰,皆因火邪炎上、熏於上焦,肺氣被郁,故其津液之隨氣而升者,為火熏蒸凝濁鬱結而成,歲月積久,根深蒂固,故名老、名郁,而其原則火邪也,病在上焦心肺之分,咽喉之間,非中焦脾胃濕痰、冷痰、痰飲、痰涎之比,故湯藥難治,亦非半夏、茯苓、蒼朮、枳殼、南星等藥所能治也。惟在開其鬱,降其火,清潤肺金,而消凝結之痰,緩以治之,冀可效耳!今制一方於後。

天門冬(去心),黃芩(酒炒),海粉,橘紅(各一兩),桔梗,連翹,香附(杵碎淡鹽水浸炒,各五錢),青黛(另研),芒硝(另研,各三錢),栝蔞仁(取肉另研,一兩)

上為細末,煉蜜入薑汁少許,和藥杵極勻,丸小龍眼大,噙化一丸。或嚼爛,清湯細嚥之。或丸如黍米大,淡薑湯送下五、六十丸。

愚按前方味屬甘苦鹹寒之劑,雖能軟堅、開鬱、化痰、降火,而不無損胃之禍乎!若脾土太過,氣滯鬱熱而生痰者,用之得宜;若脾土不及,氣痞虛熱而生痰者,用之必致中滿吞酸、肚腹腫脹、小便不利而歿。治者審之!

一男子素不善調攝,唾痰,口乾,飲食不美。服化痰行氣之劑,胸滿腹膨,痰涎愈盛;服導痰理脾之劑,肚腹膨脹,二便不利;服分氣利水之劑,腹大脅痛,睡臥不得;服破血消導之劑,兩足皆腫,兩關脈浮大,不及於寸口。

余以脾土虛而生痰,朝用金匱加減腎氣丸,夕用補中益氣湯煎送前丸,月餘諸症漸退,飲食漸進;再用八味丸、補中益氣湯,月餘乃能轉側,又兩月而能步履;卻服十全大補湯、還少丹,又半載而康。後稍失調理,其腹仍脹,隨服前藥即愈。

一武職,形體魁梧,素不圍爐,不喜熱食,行則喘促。自謂氣實老痰,服碑記丸攻伐之。診其脈洪數,重按全無。余謂命門火衰,脾肺虛寒,與八味丸一服,痰喘稍止,數服全止,遂能親火,喜熱飲食。蓋碑記丸出自西域,況方外人所制者。經云西域水土剛強,其民不衣而褐薦,其民華色而脂肥,故邪不能傷其形體,其病生於內,其治宜毒藥。由此觀之,恐不可概用也。

太倉陸中舍,以腎虛不能攝水,肚腹脹大,用此丸未數服而歿於京。今之專門治蠱者,即此方也。又名黑丸子,用之無不速亡。

機房蔡一,素不慎起居,患症同前,更加手足逆冷,惡寒飲食。余用補中益氣湯加附子一錢,先回其陽,至數劑諸症漸愈。余因他往,或用峻厲之劑,下鮮血甚多,亦致不起。

若此等老痰,飲酒之人多有之。酒氣上升為火,肺與胃脘皆受火邪,故鬱結而成。此方用天麥冬、黃芩泄肺火也,海粉、芒硝咸以軟堅也,栝蔞仁潤肺清痰,香附米開鬱降氣,連翹開結降火,青黛降鬱火,故皆不用香燥之劑。

愚按前症若飲食少思,或胸膈不利者,此中氣虛弱也,宜用補中益氣湯為主,中氣既健,其痰自運化;若腎氣虧損,津液難降,敗濁為痰者,乃真臟之症,宜用六味地黃丸為主,腎氣既壯,津液清化,而何痰之有哉!亦有因脾胃虧損,中焦氣虛,不能運化而為痰者,亦有因峻厲過度,脾氣愈虛,不能運化,津液凝滯而為痰者。凡此皆當健脾胃為主。

白話文:

痰,這是一種病症名稱。人體內的氣血若是清澈順暢,那麼體內的津液就會流通,怎麼會產生痰呢?只有當氣血混濁且運行受阻,津液也就無法保持清澈,經過蒸騰聚集後就轉變成痰。痰的本質是水,源自腎臟;痰的活動與濕氣相關,由脾臟主管。古人在治療痰的通用方法是使用二陳湯,這是為了使脾臟更健康,減少濕氣,以治標的方法來處理。

然而,這種方式對於濕痰、寒痰、痰飲、痰涎的治療確實有效,但如果是因為火氣上衝,肺部氣血不淨,導致經常咳嗽,或是長年累積的老痰、鬱結成塊的痰,黏滯在喉間,吐出困難,這些痰都是由於火氣旺盛,影響上焦,肺部氣血受阻,因此原本應該隨著氣血上升的津液,在火氣的蒸騰下,凝結成混濁的痰,長期積累,根深蒂固,因此被稱為老痰、鬱痰,其根本原因是火氣過旺,疾病出現在心肺部位,咽喉之間,並非脾胃的濕痰、冷痰、痰飲、痰涎可以相比,因此,一般的藥物很難治癒,也不是半夏、茯苓、蒼朮、枳殼、南星等藥物能夠解決的。唯有解開鬱結,降低火氣,滋潤肺部,消除凝結的痰,緩慢地進行治療,或許才能見效。現有一個配方如下:

天門冬(去心)、黃芩(酒炒)、海粉、橘紅(各一兩)、桔梗、連翹、香附(搗碎,用淡鹽水浸泡炒熟,各五錢)、青黛(另研)、芒硝(另研,各三錢)、栝蔞仁(取出果肉,另研,一兩)

以上藥材磨成細末,加入少量薑汁和蜂蜜,充分攪拌均勻,製成小龍眼大小的丸藥,含服一丸使其溶解。或者嚼碎,用清水細細嚥下。也可以製成黍米大小的丸藥,用淡薑湯送服五十到六十丸。

我認為這個配方是甘苦鹹寒的藥物組合,雖然能軟化堅硬的痰塊,解開鬱結,化痰降火,但是可能會對胃部造成損傷!如果脾臟功能過強,氣滯鬱熱而產生痰,使用這種配方是適當的;但如果脾臟功能不足,氣虛鬱熱而產生痰,使用這種配方必然導致胃脹、吞酸、腹部腫脹、小便不通暢,甚至可能致命。醫生在治療時必須謹慎判斷!

有一個男子,平時不注重調養身體,經常吐痰,口乾舌燥,飲食無味。服用化痰順氣的藥物,結果胸悶腹脹,痰液反而更嚴重;服用導痰理脾的藥物,肚子脹大,排泄不順;服用分氣利水的藥物,腹部增大,脅痛,無法睡好覺;服用破血消導的藥物,雙腳都腫脹,手腕兩側的脈搏浮大,但不及寸口。

我認為他是因為脾臟虛弱而產生痰,早晨服用金匱加減腎氣丸,晚上服用補中益氣湯煎煮前一種藥丸,一個多月後,各種症狀逐漸減輕,飲食逐漸改善;再服用八味丸和補中益氣湯,一個多月後,他能夠翻身,再過兩個月就能走路;之後服用十全大補湯和還少丹,半年後完全康復。後來稍微失調,他的腹部再次脹大,只要服用之前的藥物就能痊癒。

有一個武官,身材魁梧,從不靠近火爐,不喜歡熱食,行走時呼吸急促。他自己認為是氣血充足,產生老痰,服用碑記丸進行攻擊性治療。診斷他的脈象洪大快速,但是用力按壓卻沒有反應。我認為他的命門火氣衰弱,脾肺虛寒,給他服用八味丸一次,痰喘稍微停止,多次服用後完全停止,他開始能夠靠近火源,喜歡熱食。碑記丸出自西域,那裡的人製造的藥物。經典上說,西域的水土堅韌,當地居民不穿衣服,只披毛毯,他們皮膚光澤,脂肪豐厚,所以邪氣無法傷害他們的身體,他們的疾病是由內而生,治療應該使用劇烈的藥物。由此看來,這種藥物恐怕不能普遍使用。

太倉的陸中舍,因為腎虛無法控制水分,腹部脹大,使用這種藥丸沒幾次就死在京師。現在專門治療蠱毒的人,就是使用這個配方。又被稱為黑丸子,使用它的人無不迅速死亡。

機房的蔡一,平時生活不規律,病情與前一個人相同,再加上手腳冰冷,怕冷,飲食無味。我使用補中益氣湯加上一錢附子,先恢復他的陽氣,多次服用後各種症狀逐漸改善。我因為其他事情離開,有人使用劇烈的藥物,導致大量鮮血排出,最終無法挽救。

像這樣的老痰,喝酒的人常見。酒氣上升成為火氣,肺部和胃部都受到火氣影響,因此鬱結成痰。這個配方使用天麥冬、黃芩來降低肺火,海粉、芒硝用以軟化堅硬的痰塊,栝蔞仁滋潤肺部,清除痰液,香附米解開鬱結,降低氣血,連翹解開結塊,降低火氣,青黛降低鬱結的火氣,所以這裡都不使用辛辣的藥物。

我認為,如果飲食少,或者胸部不舒適,這是中氣虛弱的表現,應該使用補中益氣湯作為主要治療,中氣強健後,痰自然會消失;如果腎氣虧損,津液難以下降,產生混濁的痰,這是真正的臟器問題,應該使用六味地黃丸作為主要治療,腎氣強壯後,津液清澈,哪裏還會有痰呢!也有因為脾胃虧損,中焦氣虛,無法運化而產生痰,也有因為劇烈的藥物使用過度,脾氣更虛弱,無法運化,津液凝結而產生痰。對於這些情況,都應該以健脾胃為主要目標。

2. 備用要方(暑症)

若夏月傷暑,發熱,汗大泄,無氣力,脈虛細而遲。此暑傷元氣也,服後方。

人參,黃耆(蜜炙),麥門冬(去心),白芍藥,陳皮,白茯苓(各一錢),黃連(炒),甘草(炙,各五分),黃柏(三分),白朮(一錢五分),香薷,知母(各七分)

上薑、水煎,食前溫服。

愚按東垣先生曰:暑熱之時,無病之人,或避暑熱,納涼於深堂大廈得之者,名曰中暑,其病必頭痛惡寒,身形拘急,肢節疼痛,煩熱無汗,為房室陰寒之氣所遏,(名曰中暍以大順散)熱藥主之,若行人或農夫於日中得之者,名曰勞役中熱,其病必苦頭痛,躁熱,惡熱,肌熱,大渴,汗泄,懶動,為天熱外傷肺氣,以蒼朮白虎湯涼劑主之。若人元氣不足,用前藥不應,宜補中益氣湯主之。

大抵夏月陽氣浮於外,陰氣伏於內,若人飲食勞倦內傷中氣,或酷暑勞役外傷陽氣者,多患之,法當調補元氣為主,而佐以解暑。若中暍者,乃陰寒之症,法當補陽氣為主,少佐以解暑。故先哲多用薑、桂、附子之類,此推《內經》舍時從症之良法也。今患暑症歿,而手足指甲或肢體青黯,此皆不究其因,不溫補其內,而泛用香薷飲之類所誤也。

夫香薷飲乃散陽氣導真陰之劑也,須審有是症而服,亦何患哉?若人元氣素虛,或犯勞過度而飲之者,適所以招暑患病也。(其暑熱傷元氣而類風症者,見第四卷首治驗。)

若夏秋暑熱,因過用冷物茶水傷其內,又過取涼風傷其外,以致惡寒發熱,胸膈飽悶,或飲食不進,或兼嘔吐、泄瀉,此內外俱傷寒冷也。

人參,乾薑(炒紫色),厚朴(姜水炒),陳皮,羌活,枳實,白茯苓(各一錢),白朮(一錢五分),甘草(炙,五分)

上薑、水煎,食前溫服。

愚按前症如未應,宜用藿香正氣散;若內外已解,寒熱未退,或飲食未進,宜用六君子湯。《保命集》云:霍亂屬陽明症,宜用和中、平胃、建中,或四君子湯輩。脈浮自汗,四君子加桂枝主之;脈浮無汗,四君子加麻黃。吐利轉筋,脅下痛,脈弦者,木剋土也。用平胃散加木瓜,或建中加柴胡、木瓜;吐利轉筋,腹中痛,體重,脈沉而細者,四君子加白芍藥、良薑。

吐利而四肢拘急,脈沉而遲,屬少陰,四君子加薑、附、厚朴;吐利而四肢厥冷,脈微緩,屬厥陰,建中加歸、附。吐利頭痛而身熱;多欲飲水者,五苓散;寒多不欲飲水者,理中丸主之。元戎云:太陰症霍亂者,理中加橘紅;吐下腹痛,手足逆冷,理中加熟附;吐利後轉筋者,理中加火煅石膏一兩。

進士劉華甫,夏月食生冷果品患前症。余用附子理中湯,一服頓安。

上舍徐民則,夏月入房及食冰果麵食而患腹痛。余曰:此陰寒之症也,須用附子理中湯以回陽。不信,別用二陳、枳實、黃連、香薷飲之類而死。

若夏暑在途中,常服以壯元氣,清熱驅暑,服之免中暑、霍亂、泄瀉、痢疾等症。

人參(一錢二分),白朮(一錢五分),五味子(十粒,杵碎),麥門冬(去心),白芍藥(炒),白茯苓(各一錢),知母(炒),陳皮,香薷(各七分),黃芩(炒三分),甘草(炙五分)

上薑、水煎,食前溫服。

愚按前症若人元氣虛弱,宜用補中益氣去柴胡、升麻,加麥門、五味,或少加炒黑黃柏,人參養氣湯亦可用。

一儒者,季夏患泄瀉,腹中作痛,飲食無味,肢體倦怠。余用補中益氣湯、八味地黃丸,月餘而痊。後彼云:每秋間必患痢,今則無恙何也?余曰:此閉藏之月,不遠幃幕,妄泄真陽而然。前藥善能補真火,火能生土,脾氣生旺而免患也。

若遇勞倦辛苦用力過多,即服後方一、二服,免生內傷發熱之病。此方主於補氣。

黃耆(二錢半,蜜炙),人參,麥門冬(去心),陳皮(各一錢),白朮,炙草,五味(各五分)

上薑、棗、水煎,食前溫服。勞倦甚,加熟附子四、五分。

愚按前論開世俗之蒙瞶,濟無窮之夭枉。內附子若素畏寒飲食者,尤宜用;若素喜寒飲食者,以肉桂或炮姜代之亦可,但世所鮮用耳!

一婦人因勞役,發熱,倦怠,唾痰,欲嘔,或以為火症,用清熱化痰等藥,反大便不實,無氣以動。余以寒涼復傷中氣,形病俱虛,用前方加附子治之而痊。後復勞,經水數日不止,眾以為附子之熱所致,用四物、芩、連、槐花之類,涼而止之,前症愈甚,更加胸膈痞滿,飲食日少。余仍用前方,去門冬,更加茯苓、半夏、炮姜,數劑漸愈,又用當歸芍藥湯而經止。

但四肢逆冷,飲食難化,不時大熱,此命門真火衰,脾土虛寒之假熱也。用八味丸半載而痊,又服六味丸三載而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