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醫雜著》~ 卷之二 (1)
卷之二 (1)
1. 泄瀉
泄本屬濕,然多因飲食不節,致傷脾胃而作。須看時令,分寒熱、新久而施治。治法:補脾消食、利小便。亦有升提下陷之氣,用風藥以勝濕;亦有久泄腸胃虛滑不禁者,宜收澀之。
主方
白朮(二錢),白茯苓,白芍藥(炒,各一錢五分),(以上三味乃泄瀉必用者),陳皮(一錢),甘草(炙,五分)
若傷食瀉黃,或食積,加神麯、麥芽、山楂各一錢,黃連(炒)七分。若腹中窄狹,再加厚朴、枳實以消停滯。
白話文:
腹瀉本質上屬於濕邪,但大多是因為飲食不規律,損傷脾胃而引起的。治療時需根據季節、寒熱、發病時間長短等因素來制定方案。治療方法包括補脾消食、利尿。另外,對於下陷的氣機,可以用辛溫發散的藥物來祛除濕邪;對於久瀉導致腸胃虛弱,滑利不禁的患者,則需要使用收澀止瀉的藥物。
常用藥方:白朮二錢,白茯苓、白芍(炒)各一錢五分(以上三味是治療腹瀉必用的藥物),陳皮一錢,甘草(炙)五分。
如果因食物積滯而引起瀉瀉伴有黃疸,或者食物積滯,可以加神麴、麥芽、山楂各一錢,黃連(炒)七分。如果腹中感覺狹窄,可以再加厚朴、枳實以消導積滯。
愚按前症若飲食已消而泄瀉未止,此脾胃之氣傷也,宜用五味異功散;若泄瀉而腹中重墜,此脾胃之氣下陷也,宜用補中益氣湯;若服克滯之劑而腹中窄狹,此脾氣虛痞也,宜用六君子湯;若脅脹少食,善怒,瀉青,此脾虛肝所乘也,宜六君子加柴胡、升麻、木香;若少食體倦,善噫,泄黃,此脾虛色陷也,宜用六君子加升麻、柴胡。
大凡諸症若脾脈弦長者,肝木乘脾土也,當補脾平肝;若脾脈沉弦者,寒水侮脾土也,當溫中補腎。夫黃連、枳實雖消停滯、開痞悶。若人脾胃充實,暴患實痞,宜暫用之;若人屢患屢服,或脾胃虛痞者而用之,則脾胃反傷而諸症蜂起矣。故東垣先生云:脾胃實者,用黃連、枳實瀉之;虛者,用白朮、陳皮補之。
白話文:
如果之前的症狀,飲食已經消化,但腹瀉仍未止住,這是脾胃之氣受損,應該用五味異功散;如果腹瀉且腹中沉重下墜,這是脾胃之氣下陷,應該用補中益氣湯;如果服用消滯的藥物後,腹中感覺狹窄,這是脾氣虛弱,應該用六君子湯;如果肋骨脹痛、食慾不佳、容易發怒、大便稀薄發綠,這是脾虛肝氣乘脾,應該在六君子湯的基础上加柴胡、升麻、木香;如果食慾不佳、身體疲倦、容易打嗝、大便稀薄發黃,這是脾虛氣血不足,應該在六君子湯的基础上加升麻、柴胡。
總之,如果脈象弦長,說明肝氣乘脾,應該補脾平肝;如果脈象沉弦,說明寒氣損脾,應該溫中補腎。黃連、枳實雖然能消停滯、開痞悶,但如果脾胃充實,突然患上實痞,可以短期服用;如果經常患病,或者脾胃虛弱,就不要再用黃連、枳實,否則會傷脾胃,導致其他症狀加重。所以東垣先生說:脾胃實者,用黃連、枳實瀉之;虛者,用白朮、陳皮補之。
須分病之虛實、人之南北而治之。後仿此。
若小便赤澀短少,加豬苓、澤瀉各一錢,以分利之。夏月加茵陳七分,山梔仁(炒)四分。
愚按前症若津液偏滲於大腸,大便瀉而小便少者,宜用此藥分利;若陰陽已分而小便短少者,此脾肺氣虛而不能生水也,宜用補中益氣湯加麥門、五味;陰火上炎而小便赤少者,此肺氣受傷而不能生水也,用六味地黃丸加麥門、五味;腎經陰虛,陽無所生,而小便短少者,用滋腎丸、腎氣丸;腎經陽虛,陰無所化,而小便短少者,用益氣湯、六味丸。
白話文:
要根據病人虛實、地域不同來制定治療方案,以下的治療方法也以此類推。
如果小便顏色深紅、量少、排尿困難,可以加入豬苓、澤瀉各一錢,來促進排尿。夏天可以加入茵陳七分,山梔仁(炒)四分。
我認為,如果前面提到的症状是因為津液過度滲入大腸,導致大便稀薄、小便量少,就應該使用這些藥物來促進排尿。如果陰陽失調,小便量少,這是因為脾肺氣虛,無法生津液,應該使用補中益氣湯加入麥門冬、五味子;如果是陰火上炎,小便顏色深紅、量少,這是因為肺氣受損,無法生津液,應該使用六味地黃丸加入麥門冬、五味子;如果是腎經陰虛,陽氣不足,導致小便量少,應該使用滋腎丸、腎氣丸;如果是腎經陽虛,陰氣不足,導致小便量少,應該使用補中益氣湯、六味地黃丸。
若誤用滲泄分利,復傷陽氣,陰無所生,而小便不利,或目睛凸出,腹脹如鼓,或腿膝腫硬,或皮膚斷裂者,先用滋腎丸、益氣湯。每見元氣虛而復用澤瀉、豬苓之類,因損真陰,以致前症益甚者,急投金匱加減腎氣丸,多有復生者。若反服牽牛、大黃峻劑而通之,是速其危也。
若口渴引飲,加乾薑一錢五分,人參、麥門冬各一錢,升麻四分,烏梅肉五個。
白話文:
如果錯誤使用具有導滲和利尿效果的藥物,反而傷害了陽氣,導致陰液無法生成,出現小便不利的情況,或者眼睛突出,腹部脹滿得像鼓一樣,或者腿部和膝蓋腫脹僵硬,或者皮膚出現裂縫等症狀時,應首先使用滋腎丸和益氣湯進行治療。如果發現原本元氣虛弱的情況下,還使用了澤瀉、豬苓等類似藥物,導致真正陰液受到損傷,使先前的症狀加重時,應緊急投用金匱加減腎氣丸,往往能輓救生命。但如果相反地服用了強力的牽牛、大黃等類藥物來通便,這會加速危機的到來。
如果出現口渴想喝水的情況,可以加入乾薑十五分(古制量),人參、麥門冬各十分(古制量),升麻四分(古制量),烏梅肉五個進行治療。
愚按前症若胃氣傷而內亡津液者,用七味白朮散;胃氣弱而津液少者,用補中益氣湯;氣血俱虛而津液少者,用十全大補湯;腎虛津液短少者,用六味地黃丸;腎水不足而虛火上炎者,用加減八味丸。若腎水不足之人患泄瀉,或服分利之劑過多而患口渴者,若不用前藥以固其本源,則肺腎復傷,多變小便不利、肚腹水腫等危症矣。
憲副屠九峰,先瀉而口渴,尺脈數而無力,恪用解酒毒、利小便之劑,不應。余曰:此腎陰虧損,虛火熾盛,宜急壯水之主,不然必發疽而不能收斂也。不信,別服降火化痰之劑,果患疽而歿。
白話文:
古人認為,如果胃氣受損,導致內部津液流失,可以用七味白朮散;如果胃氣虛弱,津液不足,可以用補中益氣湯;如果氣血雙虛,津液不足,可以用十全大補湯;如果腎虛導致津液不足,可以用六味地黃丸;如果腎水不足,虛火上炎,可以用加減八味丸。
如果腎水不足的人患有腹瀉,或者服用利尿藥物過多導致口渴,如果不服用以上藥物來固本,那麼肺腎都會受損,容易出現小便不利、肚子腹水腫等危症。
憲副屠九峰,先腹瀉後口渴,脈象浮數無力,服用解酒毒、利尿的藥物無效。我說這是腎陰虧損,虛火旺盛,應該緊急滋陰,否則會出現癰疽,難以癒合。他不相信,改服降火化痰的藥物,結果果然患上癰疽,最終去世。
若夏秋之間濕熱大行,暴注水瀉,加黃連、蒼朮、澤瀉各一錢,升麻、木通各五分。發熱作渴,加乾薑、石膏各一錢。黃疸小便赤,加茵陳一錢,山梔、木通各五分。
愚按東垣云:若值秋燥行令,濕熱少退,體重節痛、口舌乾燥,飲食無味,二便不調,不欲飲食,或食不化,兼灑淅惡寒,悽慘面惡,此肺之脾胃虛而陽氣不伸也,用升陽益胃湯治之。前症若濕熱內作,脾胃不能通調而致者,宜用此藥分利之;濕熱已去,脾胃虛弱而致者,宜用六君子、當歸調補之;濕熱已去,脾氣下陷而致者,宜用補中益氣湯升舉之。
白話文:
如果夏季和秋季之間濕熱盛行,導致突然腹瀉,可以加入黃連、蒼朮、澤瀉各一錢,升麻、木通各五分。如果發燒口渴,可以加乾薑、石膏各一錢。若出現黃疸,小便發紅,則加入茵陳一錢,山梔、木通各五分。
東垣先生說:如果遇上秋季乾燥的季節,濕熱消退不快,身體沉重關節疼痛、口舌乾燥、飲食無味、大小便不順暢、不想吃東西,或者吃不下,伴隨着微微發冷、臉色蒼白,這是因為肺脾胃虛弱,陽氣不足。可以用升陽益胃湯治療。如果上述症狀是濕熱內盛,脾胃失調導致,就應該用這個藥物來通利濕熱。如果濕熱已經消失,脾胃虛弱導致,則應該用六君子湯、當歸來調補。如果濕熱已去,脾氣下陷導致,則應該用補中益氣湯來升舉脾氣。
其黃疸若小便不利,四肢沉重,渴不欲飲,此濕勝於熱,用大茵陳湯;大便自利,茵陳梔子黃連湯;若往來寒熱,身黃者,宜用小柴胡加梔子;若因勞傷形體,飲食失節,而身黃者,用小半夏湯。蓋黃疸為內傷不足之症,宜調補脾胃元氣為主,若妄用驅逐,復傷元氣,多致不起。
若久瀉脾胃虛弱,飲食難化,加黃耆(炙)、人參各一錢,神麯、麥芽各一錢二分,木香(煨)、乾薑(炙)各五分。
白話文:
黃疸的辨證論治與方藥:
如果黃疸患者小便不暢,四肢沉重,口渴卻不願喝水,這是濕邪較重於熱邪,應使用大茵陳湯;如果大便溏瀉,可以服用茵陳梔子黃連湯;若患者出現寒熱往來,身體發黃,則應服用小柴胡加梔子湯;如果因勞累傷身、飲食不節而導致黃疸,則可以用小半夏湯。
總之,黃疸是內傷不足的病症,治療應以調理脾胃元氣為首要目標。若不慎使用驅逐藥物,反而會傷及元氣,導致病情難以控制。
如果黃疸患者伴隨久瀉,導致脾胃虛弱,飲食難以消化,可以在上述方劑中加入黃耆(炙)、人參各一錢,神麴、麥芽各一錢二分,木香(煨)、乾薑(炙)各五分。
愚按前症或作嘔,或飲食少思,屬脾胃虛弱,用四君子加半夏、木香;或兼作嘔,或腹作痛,屬脾胃虛寒,用六君子加炮薑、木香。若麥芽善損腎,神麯善化胎消腎,不宜輕用。大抵此症多由泛用消食利水之劑,損其真陰,元氣不能自主持,遂成久泄。若非補中益氣湯、四神丸滋其本源,後必胸痞腹脹、小便淋瀝,多致不起。
若久瀉腸胃虛滑不禁,加肉豆蔻、訶子皮、赤石脂各一錢,木香(煨)、乾薑(炙)各五分。
愚按東垣先生云:中焦氣弱,脾胃受寒冷,大便滑瀉,腹中雷鳴,或因誤下,末傳寒中,復遇時寒、四肢厥逆,心胃絞痛,冷汗不止,此腎之脾胃虛也,用沉香溫胃丸治之。竊謂前症若脾胃虛寒下陷者,用補中益氣湯加木香、肉豆蔻、補骨脂;若脾氣虛寒不禁者,用六君子湯加炮薑、肉桂;命門火衰而脾土虛寒者,用八味丸;若脾腎氣血俱虛者,用十全大補湯送四神丸,若大便滑利,小便閉澀,或肢體漸腫,喘嗽唾痰,為脾腎氣血俱虛,宜用十全大補湯送四神丸;若大便滑利,小便閉澀,或肢體漸腫,喘嗽唾痰,為脾腎虧損,宜用金匱加減腎氣丸。
白話文:
以前遇到嘔吐、食慾不振或思考力下降的情況,多半是脾胃虛弱,可以服用四君子湯加上半夏、木香;如果同時伴隨嘔吐或腹痛,則是脾胃虛寒,可以使用六君子湯加上炮薑、木香。麥芽容易傷腎,神麴善於化解胎兒,也容易傷腎,因此不宜輕易使用。大多數這種情況都是因為過度使用消食利水的藥物,導致真陰受損,元氣不足以維持,最終導致久瀉。若不及时服用補中益氣湯或四神丸滋補本源,就會出現胸悶腹脹、小便淋漓,甚至危及生命。
如果久瀉导致腸胃虛弱,難以控制,可以加肉豆蔻、訶子皮、赤石脂各一錢,木香(煨)、乾薑(炙)各五分。
東垣先生說:中焦氣虛,脾胃受寒,大便溏瀉,腹中雷鳴,可能是誤服瀉藥,寒邪入侵,又遇寒邪,導致四肢厥逆、心胃絞痛、冷汗不止,这是肾虚脾胃虛弱引起的,可以用沉香温胃丸治疗。我认为,如果脾胃虚寒下陷,可以使用補中益氣湯加木香、肉豆蔻、補骨脂;若脾氣虛寒難以控制,可以使用六君子湯加炮薑、肉桂;命門火衰,脾土虚寒,可以使用八味丸;如果脾肾气血俱虚,可以使用十全大补汤送四神丸。如果大便溏泻,小便闭塞,或肢体逐渐肿胀,咳嗽痰多,则是脾肾气血俱虚,宜用十全大补汤送四神丸;如果大便溏泻,小便闭塞,或肢体逐渐肿胀,咳嗽痰多,则是脾肾亏损,宜用金匮加減腎氣丸。
若飲酒便泄,此酒積熱瀉也,加黃連(炒)、茵陳、乾薑各一錢,木香五分。
愚按前症若酒濕未散,脾氣未虛,宜用此藥分利濕熱;若濕熱已去,中氣被傷,宜用六君子調補中氣,若誤服克伐分利之劑,胸膈漸滿,小便短小,或腿足與腹漸腫者,急用加減金匱腎氣丸調補脾胃,多有生者。夫酒性大熱,乃無形之物,無形元氣受傷,當用葛花解醒湯分消其濕,往往反服大熱酒症丸,重瀉有形陰血,使陽毒大旺,元氣消亡,折人長命。《金匱要略》云:酒疸下之,久而為黑疸。
每見善飲服酒症丸者,多患疸症,不悟其因,反服分利化痰,以致變症而歿者多矣(詳見《奇效方》。)
白話文:
如果你喝酒就拉肚子,這是因為酒積熱導致的。可以用黃連(炒)、茵陳、乾薑各一錢,木香五分來治療。
以前遇到這種情況,如果酒濕未散,脾氣未虛,可以用這些藥分利濕熱;但如果濕熱已去,中氣被傷,就應該用六君子湯來調補中氣。如果錯誤地服用克伐分利藥物,導致胸膈漸滿,小便短小,或腿足與腹漸腫,就必須緊急用加減金匱腎氣丸來調補脾胃,這樣才能保命。
酒性大熱,無形無質,無形元氣受傷,應該用葛花解醒湯來分消酒濕。但有些人卻反覆服用大熱酒症丸,導致有形陰血大量流失,陽毒旺盛,元氣消亡,加速死亡。《金匱要略》中提到,酒疸下之,久而為黑疸。
我經常看到一些愛喝酒的人,服用酒症丸後,大多患上黃疸病,卻不明白原因,反而繼續服用分利化痰藥物,最終病情加重而死亡。這在《奇效方》中有詳細記載。
秀水卜封君,善飲,腹痛,便泄,服分利化痰等劑,不應。其脈滑數,皮膚錯甲。余謂此酒毒致腸癰而潰敗也,辭不治。不信,仍服前劑,果便膿而歿。
光祿柴黼庵,善飲,泄瀉,腹脹,吐痰,作嘔,口乾。余謂脾胃氣虛,先用六君子加神麯,痰嘔已止,再用補中益氣加茯苓、半夏,瀉脹亦愈。
舊僚錢可久,素善飲,面赤,痰盛,大便不實。余以為腸胃濕痰壅滯,用二陳、芩、連、山梔、枳實、乾葛、澤瀉、升麻一劑,吐痰甚多,大便始實。此後日以黃連三錢,泡湯飲之而安。
若寒月溏泄,清冷腹痛,傷生冷飲食,加神麯、麥芽(炒)、乾薑(炙)各一錢,縮砂、益智、木香各七分。
白話文:
秀水縣的卜封君,嗜酒,肚子痛,拉肚子,服用過利水化痰的藥,都沒有效果。他脈象滑數,皮膚粗糙。我判斷這是酒毒導致腸癰潰爛,便拒絕醫治。他不相信,依然服用之前的藥物,結果拉出膿血而亡。
光祿寺的柴黼庵,嗜酒,拉肚子,肚子脹,吐痰,噁心,口乾。我判斷他是脾胃虛弱,先用六君子湯加神麴治療,痰嘔止住後,再用補中益氣湯加茯苓、半夏,瀉脹也治好了。
舊僚錢可久,平時也喜歡喝酒,面色發紅,痰多,大便不成形。我認為是腸胃濕痰壅滯,用二陳湯加黃芩、黃連、山梔、枳實、乾葛、澤瀉、升麻,服用一劑後,吐出很多痰,大便也成形了。此後每天用黃連三錢,泡水喝,就沒事了。
如果是在寒冷的月份裡,拉肚子,肚子痛,是因受寒或吃生冷食物引起的,可以加神麴、麥芽(炒)、乾薑(炙)各一錢,縮砂、益智、木香各七分。
愚按前症若脾腎虛寒,宜用四神丸;若脾腎虛脫,用六君、薑、桂,如不應,急補命門火以生脾土。
一儒者,小腹急痛,溏泄清冷,大便欲去不去。余謂此命門火衰而脾土虛寒也,用八味丸月餘而愈。向後飲食失宜,前症仍作,小腹重墜,此脾氣下陷也,用補中益氣湯而痊。
白話文:
我認為,如果患者出現脾腎虛寒的症狀,應該使用四神丸;如果脾腎虛脫,則應該使用六君、薑、桂,如果效果不佳,就需要急救補命門火以滋養脾土。
一位讀書人,出現小腹劇烈疼痛、腹瀉清冷、大便欲解不能解的情況。我判斷這是命門火衰導致脾土虛寒所致,於是給他服用八味丸,一個多月後痊癒。後來他飲食不節制,舊病復發,小腹沉重下墜,這是脾氣下陷的表現,於是給他服用補中益氣湯,最終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