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綸

《明醫雜著》~ 卷之一 (9)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一 (9)

1. 補陰丸論

人之一身,陰常不足,陽常有餘。況節欲者少,過欲者多,精血既虧,相火必旺,火旺則陰愈消,而勞瘵咳嗽、咯血、吐血等症作矣。故宜常補其陰,使陰與陽齊,則水能制火,而水升火降,斯無病矣。故丹溪先生髮明補陰之說,謂專補左尺腎水也。古方滋補藥皆兼補右尺相火,不知左尺原虛,右尺原旺,若左右平補,依舊火勝於水,只補其左制其右,庶得水火相平也。右尺相火固不可衰,若果相火衰者,方宜補火。

但世之人火旺致病者十居八九,火衰成疾者百無二三,且少年腎水正旺,似不必補,然欲心正熾,妄用太過,至於中年,欲心雖減,然少年所喪既多,焉得復實?及至老年,天真漸絕,只有孤陽,故補陰之藥,自少至老,不可缺也。丹溪先生髮明先聖之旨,以正千載之訛,其功盛哉!今立補陰丸方,備加減法於後。

黃柏(去皮酒拌炒褐色),知母(去皮毛酒拌炒忌鐵),敗龜板(酥炙透,各三兩),鎖陽(酥炙乾),枸杞子(各二兩),熟地黃(酒拌蒸忌鐵,五兩),五味子(一兩),白芍藥(酒炒),天門冬(去心,各二兩),乾薑(炒紫色,三錢),寒月加至五錢。

上為末,入煉蜜及豬脊髓三條,和藥末杵勻,丸桐子大。每服八、九十丸,空心淡鹽湯送下,寒月可用溫酒下。

愚按前症設若腎經陰精不足,陽無所化,虛火妄動,以致前症者,宜用六味地黃丸補之,使陰旺則陽化,若腎經陽氣燥熱,陰無以生,虛火內動而致前症者,宜用八味地黃丸補之,使陽旺則陰生;若脾肺虛不能生腎,陰陽俱虛而致前症者,宜用補中益氣湯、六味地黃丸培補元氣以滋腎水;若陰陽絡傷,血隨氣泛行而患諸血症者,宜用四君子加當歸,純補脾氣以攝血歸經。太僕先生云:大寒而盛,熱之不熱,是無火也;大熱而盛,寒之不寒,是無水也。

又云:倏忽往來,時發時止,是無水也;晝見夜伏,夜見晝止,不時而動,是無火也。當求其屬而主之:無火者,宜益火之源,以消陰翳;無水者,宜壯水之主,以鎮陽光,不可泥用沉寒之劑。

若有夢遺精滑病者,加牡蠣(童便煅)、,白朮各一兩,,山茱萸肉、椿根白皮(炒),各七錢。若有赤白濁病者,加白朮、白茯苓各一兩半,山梔仁、黃連(炒)各五錢。

愚按前症屬足三陰虧損所致,蓋腎主閉藏,肝主疏泄。若肝腎虛熱者,用四物加柴胡、山梔、山茱萸、山藥;脾胃氣虛者,用補中益氣加山茱、山藥;思慮傷脾者,兼用歸脾湯和山茱、山藥;肝腎虧損者,六味丸;真陽虛敗,八味丸;心腎不交,用萆薢分清飲;心氣虛熱者,清心蓮子飲。

朱工部素陰虛,勞則遺精,齒痛,用補中益氣湯加半夏、茯苓、芍藥、山茱、山藥治之少愈,更以十全大補加五味、麥冬悉愈。

白話文:

人身體的狀況,陰氣常常不足,陽氣常常有餘。更何況,懂得節制慾望的人很少,放縱慾望的人很多,精血虧損後,虛火必然旺盛。火旺盛則陰液更加耗損,就會導致勞累成疾、咳嗽、咯血、吐血等症狀出現。所以應該經常補養陰液,使陰陽平衡,這樣水就能夠制約火,使水上升、火下降,身體就不會生病了。因此,朱丹溪先生提出了補陰的理論,認為應該專門補養左腎的水。古代的滋補藥方常常同時補養右腎的相火,卻不知道左腎本來就虛弱,右腎本來就旺盛,如果左右腎一起補養,仍然會出現火盛於水的狀況,只有補養左腎而制約右腎,才能使水火達到平衡。右腎的相火固然不可以衰弱,如果真的是相火衰弱,才應該補火。

但是,世人因為火旺而生病的情況,十之八九都是如此,因為火衰而生病的情況,卻是百人中難有一二。而且,年輕人腎水正值旺盛,似乎沒有必要補養,但是由於慾望過於強烈,過度消耗,到了中年,雖然慾望減退,但年輕時的虧損已經很多,又怎麼能恢復充實呢?到了老年,先天真氣逐漸耗盡,只剩下孤陽,所以補養陰液的藥物,從年輕到年老,都不可缺少。朱丹溪先生闡發了古代聖賢的道理,糾正了千百年來的錯誤,他的功勞真是偉大啊!現在擬定補陰丸的藥方,並將加減使用的法則列在後面。

黃柏(去除外皮,用酒拌炒至褐色),知母(去除外皮和毛,用酒拌炒,忌用鐵器),酥炙過的龜板(要炙透,各用三兩),酥炙過的鎖陽(要炙乾),枸杞子(各用二兩),熟地黃(用酒拌後蒸,忌用鐵器,用五兩),五味子(用一兩),白芍藥(用酒炒),天門冬(去除中心,各用二兩),乾薑(炒至紫色,用三錢),寒冷時節可以加至五錢。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加入煉好的蜂蜜和三條豬脊髓,一起搗勻,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八、九十丸,空腹用淡鹽水送服,寒冷時節可以用溫酒送服。

我認為,如果上述症狀是因為腎經陰精不足,導致陽氣無法化生,虛火妄動而引起的,應該用六味地黃丸來補養,使陰氣旺盛,陽氣就能化生;如果腎經陽氣燥熱,陰液無法產生,虛火內動而引起的上述症狀,應該用八味地黃丸來補養,使陽氣旺盛,陰液就能產生;如果脾肺虛弱,不能夠產生腎精,導致陰陽俱虛而引起的上述症狀,應該用補中益氣湯、六味地黃丸來培養元氣,以滋養腎水;如果陰陽脈絡受損,血液隨著氣亂走,而產生各種出血症狀,應該用四君子湯加當歸,單純地補養脾氣,以使血液回到正常的經脈。太僕先生說:大寒時節反而很盛,感受不到熱,這是因為沒有火;大熱時節反而很盛,感受不到寒,這是因為沒有水。

又說:症狀突然出現,時好時壞,這是因為沒有水;白天出現,晚上消失,晚上出現,白天消失,並且不按時發作,這是因為沒有火。應該尋求疾病的根源,並針對它來治療。沒有火的人,應該滋養火的來源,來消除陰翳;沒有水的人,應該壯大水的根本,來鎮定陽氣,不可以盲目使用寒涼的藥物。

如果有夢遺精滑的病症,可以加入牡蠣(用童子尿煅燒)、白朮各一兩,山茱萸肉、椿根白皮(炒)各七錢。如果有赤白帶下的病症,可以加入白朮、白茯苓各一兩半,山梔仁、黃連(炒)各五錢。

我認為,上述症狀屬於足三陰經虧損所導致的,因為腎主封藏,肝主疏泄。如果肝腎虛熱的人,用四物湯加柴胡、山梔、山茱萸、山藥;脾胃氣虛的人,用補中益氣湯加山茱、山藥;思慮傷脾的人,同時用歸脾湯加山茱、山藥;肝腎虧損的人,用六味丸;真陽虛敗的人,用八味丸;心腎不交的人,用萆薢分清飲;心氣虛熱的人,用清心蓮子飲。

朱工部平素陰虛,勞累則遺精,牙齒疼痛,用補中益氣湯加半夏、茯苓、芍藥、山茱萸、山藥治療後稍微好轉,再用十全大補湯加五味子、麥冬後完全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