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綸

《明醫雜著》~ 卷之一 (5)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一 (5)

1. 內傷發熱

內傷發熱,是陽氣自傷,不能升達,降下陰分而為內熱,乃陽虛也,故其脈大而無力,屬肺、脾;陰虛發熱,是陰血自傷,不能制火,陽氣升騰而為內熱,乃陽旺也,故其脈數而無力,屬心、腎。經曰:脈大而無力為陽虛,脈數而無力為陰虛。無力為虛,有力為實。

愚按陽虛發熱者,宜用補中益氣湯以升補陽氣;陰虛發熱者,宜用六味地黃丸以培補陰血。總論二症,雖有陰陽氣血之分,實則皆因脾胃陽氣不足所致,其發熱,屬形病俱虛,余故禁服黃柏、知母,恐復傷陽氣耳!

閣老李序庵,有門生饋坎離丸,喜而服之。余曰:前丸乃黃柏、知母,恐非所宜服者。《內經》有云:壯火食氣,少火生氣。今公之肝、腎二脈數而無力,宜滋其化源,不宜瀉火傷氣也。不信,服將兩月,脾氣漸弱,發熱愈甚,小便澀滯,兩拗腫痛,公以為瘡毒。余曰:此肝、腎二經虧損,虛火所致耳!當滋補二經為善。

遂朝用補中益氣湯,夕用六味地黃丸,諸症悉愈。余見脾胃素弱,肝腎陰虛而發熱者,悉服十味固本丸與黃柏、知母之類,反泄真陽,令人無子,可不慎哉!

白話文:

[內部受傷導致的發燒]

內部受傷導致的發燒,是因為身體的陽氣受損,無法正常運行到身體各部位,反而下降到陰性部位產生內部的熱度,這顯示的是陽氣的虛弱。因此,脈搏會顯得大但無力,這通常和肺、脾兩個器官有關;而因陰虛導致的發燒,是因為陰血受損,無法控制體內的火氣,使得陽氣過度活躍,產生內部的熱度,這表示的是陽氣過剩,所以脈搏會快但無力,這通常和心、腎兩個器官有關。古籍記載:脈搏大但無力表示陽虛,脈搏快但無力表示陰虛。無力表示虛弱,有力表示實證。

對於陽虛導致的發燒,應該使用補中益氣湯來提升和補充陽氣;對於陰虛導致的發燒,應該使用六味地黃丸來滋養和補充陰血。總結這兩種症狀,雖然有陰陽氣血的不同,但實際上都是因為脾胃的陽氣不足所導致的,這種發燒屬於身體和精神都虛弱的情況,因此我禁止服用黃柏、知母,以免進一步傷害陽氣!

閣老李序庵,有學生送他坎離丸,他開心地服用。我說:那丸藥裡含有黃柏、知母,恐怕並不適合你服用。《內經》有提到:壯火會消耗氣力,微火則能生氣。現在你的肝、腎兩個部位的脈象快而無力,應該滋養它們的根源,而不是去消滅火氣傷害氣力。他不聽我的建議,持續服用了近兩個月,脾氣逐漸衰弱,發燒情況更嚴重,小便困難,兩側腰部腫痛,他以為是瘡毒。我說:這是肝、腎兩個部位的損耗,虛火所導致的!應該滋補這兩個部位纔是正確的做法。

於是早上他服用補中益氣湯,晚上服用六味地黃丸,所有的症狀都痊癒了。我看到那些脾胃本來就弱,肝腎陰虛而發燒的人,如果服用十味固本丸與黃柏、知母這一類的藥物,反而會洩露真正的陽氣,讓人無法生育,這豈能不小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