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綸

《明醫雜著》~ 卷之二 (9)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 (9)

1. 咳嗽

一儒者,咳嗽,用二陳、芩、連、枳殼,胸滿氣喘,侵晨吐痰,加蘇子、杏仁,口出痰涎,口乾作渴。余曰:清晨吐痰,脾虛不能消化飲食也;胸滿氣喘,脾虛不能生肺金也;涎沫自出,脾虛不能收攝也;口乾作渴,脾虛不能生津液也。用六君子加炮薑、肉果溫補脾胃,更用八味丸以補土母而安。

若咳嗽久肺虛,滋氣補血,加人參、黃耆、阿膠、當歸、生薑、天門冬、款冬花、馬兜鈴、芍藥(酒炒)之類;肺熱喘咳,去人參,用沙參,此兼補血氣也。

愚按肺屬金,生於脾土。凡肺金受邪,由脾土虛弱,不能生肺,乃所生受病。治者審之!

黃昏咳者,火浮於肺,不可正用寒涼藥,宜加五味子、五倍子、訶子皮斂而降之。

愚按前症屬脾肺氣虛,以致腎經陽虛陰弱,而虛火上炎,或房勞太過,虧損真陰為患。法當補脾肺、生腎水,不可專主於肺也。

若午後嗽者,屬陰虛,即勞嗽也。宜補陰降火,加川芎、當歸、芍藥、熟地、黃柏、知母、竹瀝、薑汁、天門冬、栝蔞仁、貝母,此專補陰血也。

愚按前症屬腎氣虧損,火炎水涸,或津液湧而為痰者,乃真臟為患也,須用六味地黃丸壯腎水滋化。源為主,以補中益氣湯養脾土生肺腎為佐。設用清氣化痰,則誤矣。

司廳陳國華,素陰虛,患咳嗽,自謂知醫,用發表化痰之劑,不應,用清熱化痰等藥,愈甚。余以為脾肺虛。不信,用牛黃清心丸,反加胸腹作脹,飲食少思。遂朝用六君、桔梗、升麻、麥門、五味補脾土以生肺金,夕用八味丸補命門火以生脾土,諸症漸愈。

中翰鮑羲伏,患陰虛咳嗽,服清氣化痰丸及二陳、芩、連之類,痰益甚,用四物、黃柏、知母之類,腹脹音啞,右關脈浮弦,左尺洪大。余朝用補中益氣湯加山茱、麥門、五味,夕用六味地黃丸加五味子,三月餘,喜其慎疾得愈。

若火鬱嗽,為痰鬱火邪在中,宜開鬱消痰,用訶子皮、香附(童便浸)、栝蔞仁、半夏曲、海石、青黛、黃芩,為末,蜜調為丸,噙化,仍服前補陰降火藥。失治則成勞。

愚按前症若因肺胃蘊熱,痰氣不利,宜用前藥;若因脾肺不清,氣鬱痰滯,用二陳加山梔、枳殼、桔梗;若因鬱結傷脾,氣血虛損,用濟生歸脾加山梔、桔梗;若因怒動肝火,脾土受克,用四君子加山梔、柴胡;若勞役失宜,傷損元氣,用補中益氣加山梔、桔梗。

一婦人不得於姑,患咳,胸膈不利,飲食無味。此脾肺俱傷,痰鬱於中。先用歸脾湯加山梔、撫芎、貝母、桔梗,諸症漸愈。

一婦人,咳嗽,脅痛,發熱,日晡益甚,用加味逍遙散加熟地治之而愈。後因勞役多怒,前症仍作,又少陽寒熱往來,或咳嗽,遺尿,皆屬肝虛火旺,陰挺,痿痹,用前散及地黃丸而痊。

白話文:

咳嗽

一位儒者咳嗽,服用二陳湯、黃芩、黃連、枳殼等藥物,但仍胸悶氣喘,清晨咳吐痰液,於是加用蘇子、杏仁。之後又出現口吐痰涎、口乾舌燥的症狀。我認為:清晨吐痰是脾虛導致無法消化食物;胸悶氣喘是脾虛導致無法滋養肺金;痰涎自出是脾虛導致無法收斂津液;口乾舌燥是脾虛導致無法生成津液。因此,我處方六君子湯加炮薑、肉桂溫補脾胃,並服用八味丸補益脾土。

如果咳嗽日久導致肺虛,則需滋陰補氣補血,加用人參、黃耆、阿膠、當歸、生薑、天門冬、款冬花、馬兜鈴、酒炒芍藥等藥物;若為肺熱喘咳,則去掉人參,改用沙參,此法兼顧補血氣。

我認為,肺屬金,其生長依靠脾土。凡是肺金受邪,都源於脾土虛弱,不能夠滋養肺金,因此而生病。治療者應當仔細辨證!

黃昏咳嗽者,是火邪浮於肺部,不可直接使用寒涼藥物,宜加五味子、五倍子、訶子皮斂肺降火。

我認為,之前的症狀屬於脾肺氣虛,導致腎經陽虛陰弱,虛火上炎,或者房事過度,損傷腎陰所致。治療應當補益脾肺、滋養腎水,不可專注於治療肺部。

如果午後咳嗽,則屬陰虛,也就是勞嗽。宜補陰降火,加用川芎、當歸、芍藥、熟地黃、黃柏、知母、竹瀝、薑汁、天門冬、栝樓仁、貝母等藥物,此法專門補益陰血。

我認為,之前的症狀屬於腎氣虧損,虛火上炎,津液虧損化為痰液,這是腎臟本身出了問題,必須使用六味地黃丸滋補腎水。以補中益氣湯養脾土生肺腎為輔助。如果只用清熱化痰的藥物,則會治療錯誤。

司廳陳國華,素體陰虛,患咳嗽,自以為懂得醫術,服用發表化痰的藥物,不見效,又服用清熱化痰的藥物,病情反而加重。我認為是脾肺虛弱。他不相信,服用了牛黃清心丸,反而導致胸腹脹滿,食慾不振。於是,我早晨讓他服用六君子湯、桔梗、升麻、麥冬、五味子,補益脾土以滋養肺金;晚上服用八味丸補益腎陽以滋養脾土,諸症逐漸痊癒。

中翰鮑羲伏,患陰虛咳嗽,服用清氣化痰丸及二陳湯、黃芩、黃連等藥物,痰反而更多,服用四物湯、黃柏、知母等藥物,出現腹脹、聲音嘶啞,右關脈浮弦,左尺脈洪大。我早晨讓他服用補中益氣湯加山茱萸、麥冬、五味子,晚上服用六味地黃丸加五味子,三個月後,因其謹慎求醫而痊癒。

如果屬於火鬱咳嗽,是痰火鬱結於內,宜開鬱消痰,服用訶子皮、童便浸泡的香附、栝樓仁、半夏曲、海石、青黛、黃芩研末,用蜂蜜調和做成丸劑含服,同時服用之前的補陰降火的藥物。如果失治,就會變成勞嗽。

我認為,之前的症狀如果因肺胃蘊熱,痰氣不順,則服用之前的藥物;如果因脾肺不清,氣鬱痰滯,則服用二陳湯加山梔子、枳殼、桔梗;如果因鬱結傷脾,氣血虛損,則服用濟生歸脾湯加山梔子、桔梗;如果因怒氣傷肝,肝火克脾,則服用四君子湯加山梔子、柴胡;如果因勞累過度,損傷元氣,則服用補中益氣湯加山梔子、桔梗。

一位婦女與婆婆關係不好,患咳嗽,胸膈不適,食慾不振。這是脾肺都受損,痰液鬱結於內。先服用歸脾湯加山梔子、川芎、貝母、桔梗,諸症逐漸痊癒。

一位婦女,咳嗽,脅肋疼痛,發熱,日晡時加重,服用加味逍遙散加熟地黃治療而痊癒。後來因為勞累和生氣,舊病復發,又出現少陽症寒熱往來,或咳嗽,遺尿等症狀,都屬於肝虛火旺,陰虛,出現陰道膨出、痿痹等症狀,服用之前的逍遙散及六味地黃丸而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