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醫雜著》~ 卷之五 (4)
卷之五 (4)
1. 小兒好睡
小兒時時好睡,乃脾虛困倦也,不必用溫膽湯。睡中驚動不安,是心血虛而火動也。蓋心虛則驚動,宜清心、安神、養血、降痰。又胸膈有痰,亦作驚動;又脾胃有傷,鬱滯不清,亦驚動不安。此又脾胃與痰所致,非由心血也。宜消食、化痰,食去痰除,則補脾胃。
愚按前症若因心脾氣虛有痰,宜用參、朮、茯苓、五味以補心氣;當歸、芍藥、棗仁以養心血;橘紅、半夏以開痰滯。若脾肺氣虛,胸膈有痰,用補中益氣湯以補中氣;用膽星、天竺黃以化痰涎。若因飲食停滯而作,用四君子湯以健脾胃;用山楂、神麯以消飲食。若因脾虛而好睡,用五味異功散以補脾氣;當歸、芍藥以生脾血。
白話文:
小孩總是愛睡覺,是因為脾虛導致倦怠,不需要用溫膽湯。睡覺時驚動不安,是心血虛弱導致心火旺盛,因為心虛就會驚動,應該清心、安神、養血、降痰。此外,胸膈有痰也會導致驚動不安;脾胃受損,鬱滯不清也會造成驚動不安。這兩種情況是由脾胃和痰引起的,不是由心血引起的。應該消食化痰,食去痰除,才能補脾胃。
我認為,如果前述症狀是由心脾氣虛、痰濕所致,應該用人參、白朮、茯苓、五味子來補心氣;當歸、芍藥、酸棗仁來養心血;橘紅、半夏來開痰滯。如果脾肺氣虛,胸膈有痰,可以用補中益氣湯來補中氣;用膽星、天竺黃來化痰涎。如果是飲食停滯所致,可以用四君子湯來健脾胃;用山楂、神麴來消食。如果是脾虛導致愛睡覺,可以用五味異功散來補脾氣;當歸、芍藥來生脾血。
若因母飲酒致兒醉好睡者,以甘草、乾葛煎湯解之;不應,用四君子湯。
楊永興子,七歲,停食吐瀉後好睡,睡中兼驚,久治不愈。余曰:好睡是脾氣虛困也,善驚是心血虛怯也。蓋心為母,脾為子也,此心火不能生脾土。用補中益氣湯及六味丸加鹿茸治之而愈。
白話文:
如果孩子因為母親喝酒而變得嗜睡,可以用甘草和乾葛煎湯解酒;若效果不佳,就用四君子湯。
楊永興的兒子七歲,停食吐瀉後變得嗜睡,睡夢中還會驚嚇,久治不愈。我說:嗜睡是脾氣虛弱,善驚是心血虛弱。因為心為母,脾為子,現在心火不能生脾土。用補中益氣湯和六味丸加鹿茸治療,最終痊癒。
2. 出痘發搐
小兒若因出痘而生驚搐,不必治驚。若身熱、耳冷、骫冷,疑似未明,古方服升麻葛根湯;痘已出及出完,調理氣血。只依丹溪痘瘡法,分氣血虛實,看紅紫淡白、稠密稀疏,及參時令用藥。常以脾胃為主,虛寒用陳文秀溫補法,實熱用解毒法,全在活法通變。
愚按小兒痘瘡,未出則補托之,已出及出完則調理之。更當察色、聽聲,辨其多寡、表裡、虛實而治之,庶不有誤。世皆宗丹溪、錢氏、陳氏三家之論,又必會而通之,與時宜之,不致膠柱而鼓瑟也。竊謂黑陷、耳骫冷、咬牙、吐瀉者,乃脾土虛敗,寒水反來侮土歸腎之惡候也。
白話文:
如果小孩因為出疹子而發生抽搐,不必特別治療抽搐。如果出現身體發熱、耳朵冰涼、腳底冰涼等症狀,且病情不明確時,可以按照古方服用「升麻葛根湯」;等到疹子已經出現在身上或是完全出完後,再進行調整氣血的工作。治療原則基於丹溪的痘疹理論,根據紅紫淡白、疹子的稠密稀疏等情況,以及考慮當時季節應使用的藥物,通常以調理脾胃功能為主。對於虛寒體質的小孩,可以使用陳文秀的溫補法;對實熱體質的小孩,則使用解毒法。所有的治療方式都需要靈活變通,適應不同的狀況。
我認為,對於小孩的痘疹,還未出現時應以補益和托出的方式進行治療,出現或完全出現後則轉為調理。更應該觀察孩子的面色、聆聽聲音,判斷疹子的數量、部位、是虛是實,這樣才能避免錯誤的診斷。世人普遍尊崇丹溪、錢氏、陳氏三家的理論,並必須結合這些理論,與當前的時節相適應,以免陷入僵化的理論中。我私下認為,出現黑色沈陷、耳朵冰涼、咬牙、嘔吐腹瀉等症狀,通常是脾臟功能衰弱、寒水侵擾脾腎的不良預兆。
用百祥丸瀉之,急以四君子、丁香、陳皮、木香、厚朴、炮姜,以溫補脾土,身熱飲水,黑陷復起,十救一二。蓋此症因脾土虛敗,寒水乘侮,故陳文秀先生云,若治寒水於既侮之後,何不保脾土於未敗之先?此發前人之未發,救後世之誤妄。況痘瘡發出、成膿、收靨,即癰疽起發、腐潰、生肌,皆脾土元氣使然。
若黑陷、寒戰、咬牙、泄瀉、喘嗽,即癰疽陽氣脫陷、寒氣內淫之陰症,急用異功散,倍參、耆、歸、朮、薑、附溫補脾胃,不可泥其日期,而行解毒、托裡等法。但見其虛弱,便宜滋補脾胃,以顧收靨。觀丹溪先生治一叟,發熱而昏倦,其脈大而似數,與參、耆、歸、朮、陳皮大料,二十劑而痘出,又二十劑而膿泡成,身無全膚,又六十劑而安,其義可見。
白話文:
服用百祥丸來瀉火,接著用四君子湯、丁香、陳皮、木香、厚朴、炮薑溫補脾土。病人發熱,喝水後黑陷(痘疹)又冒出來,十個人能救活一兩個。這是因為脾土虛敗,寒水乘虛而入。就像陳文秀先生說的,為什麼不先補脾土,等到寒水入侵後纔去治呢?這是在前人未提及的地方發揮了新觀點,避免了後世醫學的錯誤。而且痘瘡的發出、化膿、結痂,以及癰疽的形成、潰爛、癒合,都是依靠脾土的元氣。
如果出現黑陷、寒戰、咬牙、腹瀉、咳嗽,就說明癰疽的陽氣耗散,寒氣侵入身體,這是陰症。應該立即服用異功散,加倍使用人參、黃芪、當歸、白朮、生薑、附子溫補脾胃,不要拘泥於用藥時間,而應該積極解毒、託裡。只要病人虛弱,就應該滋補脾胃,以利於結痂。觀察丹溪先生治療一位老人的案例,老人發熱昏沉,脈象洪大而略快,醫生用人參、黃芪、當歸、白朮、陳皮、大料,二十劑藥後痘疹出現,又服用二十劑藥後膿泡形成,全身皮膚都潰爛,又服用六十劑藥後痊癒,這就是脾胃的重要性。
3. 益黃散治病
益黃散治脾胃虛冷,故用丁香暖胃,二皮理胃、消食化痰,訶子澀腸胃、止泄固氣,甘草和中,仍加白朮為當。若非虛冷,泄瀉清白及無食積者,去青皮、丁香,加白朮、茯苓可也。溫膽湯除痰止吐,加白朮、芍藥、黃連,便是制肝補脾之藥。
愚按益黃散乃溫補脾胃之劑也。若嘔吐。腹痛、泄痢清白,口鼻氣冷者,乃寒水反來侮土也,宜用錢氏益黃散。若因熱藥巴豆之類,或因暑熱、傷乳食,損其脾胃而成,吐瀉口鼻氣熱者,乃胃中氣虛風熱也,宜用東垣安胃散。
白話文:
益黃散主要用來治療脾胃虛冷,所以用丁香溫暖胃部,青皮理胃、消食化痰,訶子澀腸胃、止瀉固氣,甘草調和脾胃,並加入白朮作為主要的藥材。如果患者不是脾胃虛冷,而是泄瀉清白且沒有食積,則可以去除青皮、丁香,加入白朮和茯苓。溫膽湯則用來清除痰液和止吐,加入白朮、芍藥和黃連,就能起到制肝補脾的作用。
益黃散是一種溫補脾胃的藥方,如果患者出現嘔吐、腹痛、泄瀉清白、口鼻氣冷的症狀,表示寒水反來侵犯脾胃,應該使用錢氏益黃散。如果患者是因為熱藥、暑熱或傷乳食損傷脾胃導致吐瀉、口鼻氣熱,則表示胃中氣虛風熱,應該使用李東垣的安胃散。
4. 傷風流涕
小兒八歲以下無傷寒,雖有感冒傷風,鼻塞、流涕、發熱、咳嗽,以降痰為主,略加微解。凡散利敗毒,非幼稚所宜。或冒輕者,不必用藥,候二、三日,多有自愈。
愚按前症若手足冷,或腹脹,脾虛也,用六君子湯加升麻、柴胡;若腹脹,或氣喘,肺虛也,用四君子湯加柴胡、升麻。經云肺主氣而司皮毛,肺虛則腠理不密,外邪易感。凡發表之後,其邪既去,用補脾肺以實其表,庶風邪不能再入。往往表散之後,熱嗽不退,復行發表,多變壞症。
白話文:
八歲以下的孩子,就算感冒傷風,出現鼻塞、流鼻涕、發燒、咳嗽,也以化痰為主,稍微緩解即可。散寒解毒的藥物,不適合幼童使用。如果症狀輕微,不必用藥,等兩三天,大多能自然痊癒。
如果孩子手腳冰冷,或肚子脹,屬於脾虛,可以用六君子湯加上升麻、柴胡;如果肚子脹,或氣喘,屬於肺虛,可以用四君子湯加上柴胡、升麻。古書上說肺主氣,掌管皮膚毛髮,肺虛則毛孔疏鬆,容易受外邪入侵。因此,驅散外邪之後,要補脾肺來增強抵抗力,才能防止風寒再次入侵。很多時候,驅散風寒之後,熱咳不退,又繼續服用發散藥物,容易導致病情惡化。
吳江史玄年子,傷風,用表散化痰之藥,痰盛咳嗽,肚腹膨大,面色㿠白。此脾土虛不能生肺金也。余用六君子湯加桔梗,一劑頓愈。至三日前症仍作,鼻中流涕,此復傷風寒所致。用前藥加桑皮、杏仁、桔梗而愈。
史少參季子,喘嗽,胸腹膨脹,泄瀉不食,此飲食傷脾土,而不能生肺金也。用六君子湯,一劑,諸症悉愈。
史木川子,六歲,感冒咳嗽,發散過度,喘嗽,不食,用六君子湯加桔梗而愈。時四月,隨其父巡視耕種,忽發寒戰,仍復咳嗽,或用發表之劑,痰中有血。余曰:此成肺癰也。次日吐痰兼膿,用桔梗湯而愈。後元氣未復,大便似痢,或用五苓、黃連、枳實之類,痰喘、目札、四肢抽搐。余曰:此脾氣敗而變慢脾風也。辭不治,果然。
白話文:
吳江史玄年的兒子,得了傷風,用表散化痰的藥物,痰多咳嗽,肚子脹大,面色蒼白。這是因為脾土虛弱,不能滋養肺金。我用六君子湯加桔梗,一劑就痊癒了。過了三天,之前的症狀又出現了,鼻子流鼻涕,這是再次受到風寒所致。用之前的藥方加上桑皮、杏仁、桔梗,就治好了。
史少參的兒子,喘咳、胸腹膨脹、拉肚子、不愛吃東西,這是飲食傷了脾土,而不能滋養肺金。用六君子湯,一劑,所有症狀都痊癒了。
史木川的兒子,六歲,感冒咳嗽,發散藥用過度,喘咳、不愛吃東西,用六君子湯加桔梗就治好了。當時是四月,他跟著父親巡視耕種,突然發冷發抖,又開始咳嗽,有人用發表的藥物,痰中帶血。我說:這是已經發展成肺癰了。第二天,他吐了痰和膿,用桔梗湯就治好了。之後元氣還沒恢復,大便像痢疾一樣,有人用五苓、黃連、枳實之類的藥物,結果出現痰喘、眼皮發腫、四肢抽搐。我說:這是脾氣敗壞,轉變成慢性的脾風了。我不願意治療,果然就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