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綸

《明醫雜著》~

回本書目錄

1. 卷之五

2. 臍風

小兒初生百日內臍風,方書率用南星、殭蠶等風藥,多不效,當作胎毒,瀉陽明火邪。馬牙亦是胎毒,用針挑破桑樹白汁塗之。桑汁主小兒鵝口及口瘡、舌上瘡,神效。初生小兒,時時與看,頻敷桑汁,不然,舌硬緊,漸至撮口,難治。

愚按曾世顯云:嬰兒一七之內,腹肚脹硬,臍畔浮腫,口撮不開,攢眉而叫,名臍風。或因剪臍帶少短,或因束縛不緊牽動,風入臍中,或因鐵器斷臍,冷氣入內,傳於脾絡,致舌強唇青,手足微搐,不能吮乳,啼聲似鴉,喉痰潮響,急掐破口泡,去其毒水,以艾灸臍中,亦有復生者。治法多端,無如灸法,或以天南星一錢,生薑自然汁調灌,為妙。

白話文:

【臍風】

在新生兒出生百日內若出現臍風的情況,古書上大多建議使用南星、殭蠶等祛風藥物,但這種方法往往效果不佳。應將此症視為胎毒,需清除陽明經絡中的火邪。馬牙現象也是胎毒的一種表現,可用針輕輕挑破後,塗抹桑樹的白色汁液。桑汁對於小兒鵝口瘡、口腔潰瘍和舌頭上的傷口有神奇的療效。對新生兒應時常檢查,頻繁地塗抹桑汁,否則舌頭會變硬且緊縮,進而導致口脣緊閉,治療起來就會困難許多。

我根據曾世顯的說法,新生兒在出生後的首個星期,如果腹部腫脹堅硬,臍周圍浮腫,嘴巴緊閉無法張開,皺眉啼哭,這種情況就被稱為臍風。可能是因為剪臍帶時留得太短,或是包紮不夠緊密而使臍帶移動,讓風邪進入臍部;也可能是使用鐵器斷臍,導致寒氣進入體內,影響到脾臟的運作,造成舌頭僵硬、嘴脣發青、手腳微弱抽搐,無法正常吸吮母乳,啼哭聲像烏鴉叫,喉嚨中有痰音,此時應立即刺破嘴裡的水泡,排出有毒的液體,並以艾草灸燒臍部,有的新生兒因此而獲救。治療臍風的方法眾多,但最有效的莫過於灸療,或者可以用一錢量的天南星,以生薑的自然汁液調和後灌服,效果非常好。

3. 變蒸

小兒不時變蒸,變者異常也,蒸者發熱也,所以變換五臟,蒸養六腑。須待變蒸多遍,氣血方榮,骨脈始長。

愚按錢仲陽先生云:小兒在母腹中,乃生骨氣,五臟六腑成而未全;自生之後,即長骨脈,五臟六腑之神智,自內而長,自下而上,故生後三十二日一變蒸,始即智意異前。蓋人有三百六十五骨,除手足中四十五碎骨外,有三百二十數。自生下,骨一日十段而上之,十日百段,三十二日,計三百二十段為一變,亦曰一蒸。

骨之餘氣,一自腦分入齦中,作三十二齒,則齒數當與變日相合。然而齒有不及三十二數者,由變不足其常也;有或二十八日即止長二十八齒,以下仿此,但不過三十二之數。凡一周遍,乃生虛熱諸病,如是十周則小蒸畢也。計三百二十日生骨氣,乃全而未壯也。故初三十二日一變生腎生志,六十四日再變生膀胱,其發耳與骫冷,腎與膀胱俱生於水,水數一,故先變主之。九十六日三變生心喜,一百二十八日四變生小腸,其發汗出而微驚,心為火,火數二。

一百六十日五變生肝哭,一百九十二日六變生膽,其發目不開而赤,肝主木,木數三。二百二十四日七變生肺聲,二百五十六日八變生大腸,其髮膚熱而汗,或不汗,肺者金,金數四。二百八十八日九變生脾智,三百二十日十變生胃,其發不食,腹痛而吐乳。此後乃齒生,能言,知喜怒,故云始全也。

太倉云,氣入四肢長碎骨,於十變後六十四日長其經脈,手足受血,故能持物,能立,能行也。經云變且蒸,謂蒸畢而足一歲之日也。師曰:不汗而熱者發其汗,大吐者微止,不可余治。全嬰方云:變蒸者,長氣血。變者上氣,蒸者發熱也。輕則體熱,虛驚,耳冷,微汗,唇生白泡,三日可愈;重者寒熱,脈亂,腹疼,啼叫,不能乳食,食而即吐哯,五日方愈。其候與傷寒相似,但以唇上白泡驗之。

亦有受胎氣壯實,不熱不驚,或無證候而暗變者。竊謂此症小兒所不能免,不必服藥。古方以黑散子、紫丸子主之,非惟臟腑不能勝受,抑且反傷氣血,慎之慎之!嘗見一小兒,至二變發熱有痰,或治以抱龍丸一粒,卒至不救,可以驗矣。然父母愛子之心勝,稍有疾病,急於求醫,而醫者不究病情,率爾投劑,殊不知病因多端,見症相類,難以卒辨,況古人稟厚,方多峻厲之劑,緩服可也。

白話文:

[變蒸]這現象指的是嬰兒成長過程中的生理變化,「變」指的是身體的異常變化,「蒸」指的是體溫升高。這是為了促進五臟(心、肝、脾、肺、腎)的成熟,以及滋養六腑(膽、胃、小腸、大腸、膀胱和三焦)的發展。必須經歷多次的變蒸,孩子的氣血才能旺盛,骨骼和脈絡才能完全成長。

錢仲陽先生指出,嬰兒在母體中時,骨骼和五臟六腑已形成,但尚未完全成熟。出生後,開始長骨骼,五臟六腑的功能和智慧從內向外,從下向上逐漸發展,因此出生32天後會有一次變蒸,此時孩子的智力和行為會與之前不同。人體共有365塊骨頭,除了手腳的45塊細小骨頭外,剩餘的320塊骨頭,自出生起每天長10段,10天長100段,32天後長320段,完成一次變蒸。

骨頭剩下的生長氣息會從腦部分散到牙齦中,形成32顆牙齒,牙齒的數量應該與變蒸的次數相符。然而,有些孩子長不到32顆牙齒,那是因為他們的變蒸次數不足。每完成一次變蒸週期,孩子可能會出現一些虛熱等病症,這種情況會持續10個週期,也就是320天,骨氣才會完全長好,但仍未達到壯年狀態。

在32天時,第一次變蒸會讓腎臟開始運作,並影響記憶力。64天時,第二次變蒸會讓膀胱開始運作,影響耳朵和體溫。腎和膀胱都屬於水系統,水的數字代表1,所以它們最先發生變蒸。96天時,第三次變蒸會影響心臟,讓孩子開始產生喜悅的情緒。128天時,第四次變蒸會影響小腸,使孩子開始出汗並偶爾驚嚇。心臟屬火,火的數字代表2。

160天時,第五次變蒸會影響肝臟,讓孩子開始哭泣。192天時,第六次變蒸會影響膽囊,使眼睛紅腫。肝臟屬木,木的數字代表3。224天時,第七次變蒸會影響肺部,讓孩子開始發聲。256天時,第八次變蒸會影響大腸,使皮膚發熱,可能出汗也可能不出汗。肺部屬金,金的數字代表4。288天時,第九次變蒸會影響脾臟,讓孩子開始產生智慧。320天時,第十次變蒸會影響胃部,使孩子開始不想吃東西,腹部疼痛並嘔吐乳汁。之後,孩子開始長牙齒,能說話,懂得喜怒,因此可以說是完全成熟了。

太倉先生表示,氣血進入四肢會長出細小的骨頭,在第十次變蒸後的64天,會增長經脈,手腳得到血液供應,因此孩子能夠拿東西,站立和行走。經典裡提到的「變且蒸」,是指完成一次變蒸後,就等於過了一年的時間。醫生說,如果孩子不出汗但體溫高,應讓他出汗;如果孩子嚴重嘔吐,應稍微停止治療,避免進一步的幹預。《全嬰方》說,變蒸是為了增加氣血。變指的是上氣,蒸指的是發熱。輕度的變蒸會讓孩子體溫升高,虛弱驚嚇,耳朵冷,輕微出汗,嘴脣上長白泡,通常三天就能康復;重度的變蒸會導致孩子寒熱交加,脈搏紊亂,腹部疼痛,啼哭不止,無法吃奶,吃了就吐,通常需要五天才能康復。這種症狀和感冒很像,但可以透過檢查嘴脣上的白泡來區別。

也有一些胎氣壯實的孩子,不會發熱和驚嚇,或者沒有任何症狀就默默完成變蒸。我認為這種現象是嬰兒無法避免的,不需要特別服用藥物。古代的療法是使用黑散子和紫丸子,但這些藥物不僅對五臟六腑造成負擔,還可能傷害氣血,務必要小心。我曾經看過一個孩子,在第二次變蒸時發熱並有痰,有人用抱龍丸治療,結果不幸身亡,這就是一個例子。然而,父母疼愛孩子的心太強烈,一旦孩子生病,就會急忙尋求醫生的幫助,而醫生往往不深入瞭解病情,隨便開藥,卻不知道疾病的成因很多,症狀也很類似,很難立刻判斷,何況古人體質較好,藥方往往比較強烈,應該緩慢服用才對。

4. 潮熱

小兒潮熱,或壯熱不退,多是變蒸及五臟相勝。不必用藥;又多是飲食停積鬱熱,由中發外,見於肌表。只理其中,清陽明之熱而表熱自除。不可認作外感,輕易發汗,用小柴胡輕利等藥重傷其內。又潮熱不退,恐是出痘,亦當審察,勿便用藥。

愚按前症若因飲食停積,或腹痛、吐瀉,或肚腹膨脹,宜用保和丸以消導健脾;若飲食既消,或腹痛不食,或肚腹膨脹,宜用四君子以保養胃氣;若因誤行汗下,損傷元氣,宜用參、耆、歸、朮、陳皮、甘草以補中氣。大凡傷食,脾胃必損,宜固胃氣,庶無變症。若寅、卯、辰時熱者,屬肝經也;巳、午、未時熱者,屬心經也;申、酉、戌時熱者,屬肺經也;亥、子、丑時熱者,屬腎經也。當詳其虛實而治之。

凡屬虛熱、實熱,投以攻補之劑,其病既不增減,乃是病根深固,而藥力未能及耳!須宜多服,功力既至,諸病悉退,切不可改為別治。設或藥不對症,禍在反掌,慎之!

李閣老子,患潮熱,飲食如故,自申、酉時甚,至子、丑時方止,遍身似疥,大便秘結,小便赤澀,熱渴飲冷。余以為脾胃實熱,傳於肺與大腸。先用清涼飲四劑,結熱始退;又用四物湯加柴胡、黃連數劑,其瘡漸愈。彼欲速效,另用槐角丸之類,諸症益甚,遂求於施院長,亦用四物湯加柴胡、黃連,加桃仁、赤芍藥,至百劑而愈。(施院長名鑑字銀臺弟。)

白話文:

小孩出現潮熱,或者高燒一直不退,這大多數是因為生長過程中的生理現象,或是五臟之間的互相制約造成的。這種情況通常不需要特別用藥。另外,很多時候潮熱是由於飲食消化不良,食物積滯在體內產生熱氣,然後從身體內部散發到表面,導致體溫升高。這種情況,只要調理好消化系統,清除消化道的熱氣,表面的熱氣自然就會消失。千萬不要誤以為這是感冒,隨便就使用像小柴胡這樣的藥物來發汗,這樣會嚴重傷害小孩的身體。

接下來,如果潮熱持續不退,有可能是因為要出疹子或者水痘,這種情況也需要仔細觀察,不要隨便用藥。

如果潮熱是由於飲食過量或者消化不良引起,或者伴有腹痛、嘔吐、腹瀉,或者肚子脹大,可以使用保和丸來幫助消化和健脾。如果飲食已經正常,但是還是有腹痛、不想吃東西,或者肚子脹大的情況,可以使用四君子湯來調理胃氣。如果因為錯誤的治療方法,比如過度發汗或者瀉下,導致元氣受損,可以使用人參、黃耆、當歸、白朮、陳皮、甘草等藥物來補充中氣。

通常來說,消化不良會損傷脾胃,所以需要好好保護胃氣,這樣才能避免病情惡化。如果在寅、卯、辰時段發熱,表示可能和肝臟有關;巳、午、未時段發熱,可能和心臟有關;申、酉、戌時段發熱,可能和肺部有關;亥、子、醜時段發熱,可能和腎臟有關。要根據具體情況來進行治療。

對於虛熱和實熱,使用了攻補的藥物後,如果病情沒有改善,這表示病情根深蒂固,藥力還未達到病竈。這種情況下,需要繼續服用藥物,等到藥力足夠,所有症狀都會消失,千萬不要換其他療法。如果藥物選擇不對,可能會帶來更大的災難,必須要小心。

李閣老先生的兒子,出現潮熱,食慾依然旺盛,但到了申、酉時段,病情加重,到了子、醜時段才稍微緩解,全身像有疥癢,大便乾硬,小便顏色偏紅且排尿困難,非常口渴想喝冷水。我認為這是脾胃實熱,影響到了肺部和大腸。我先讓他喝了四劑清涼飲,然後大便的熱結開始逐漸消失;再讓他喝幾劑四物湯,加上柴胡和黃連,他的皮膚問題也開始慢慢好轉。但他想要快速見效,自行使用了槐角丸之類的藥物,結果症狀反而更嚴重了。最後他去尋求施院長的幫助,施院長也是使用了四物湯加上柴胡和黃連,並額外添加了桃仁和赤芍藥,經過一百劑的治療,最終痊癒。(施院長名叫鑑,字銀臺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