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醫雜著》~ 卷之一 (18)
卷之一 (18)
1. 枳朮丸論
其神麯、麥芽,雖助戊土,以腐熟水穀,麥芽一味,余嘗以治婦人喪子,乳房脹痛欲成癰者,用一、二兩炒熟,煎服即消,其破血散氣可知矣。丹溪云麥芽消腎,《婦人良方》云神麯善下胎,皆克伐之功多而補益之功少,亦不宜輕用。
唐儀部胸內作痛月餘,腹亦痛,左關弦長,右關弦緊,面色黃中見青。此脾胃虛弱,肝邪所乘,以補中益氣湯加半夏、木香,二劑而愈;又用六君子湯,二劑而安。
李儀部常患腹痛,余以補中益氣湯加山梔即愈。一日因怒,肚腹作痛,胸脅作脹,嘔吐不食,肝脈弦緊,面色青黃。此肝乘脾也,仍用補中益氣吞左金丸,一服即愈。
若人性多氣惱,夾氣傷食,氣滯不通,加川芎、香附(炒)各七錢,木香、黃連(姜炒)各五錢。
愚按前症若因中氣虛弱,不能運行者,宜用六君子加山梔、木香;如不應,送保和丸。
太守朱陽山,因怒腹痛作瀉,或兩脅作脹,或胸乳作痛,或寒熱往來,或小便不利,或飲食不入,嘔吐痰涎,神思不清。此肝木乘脾土,用小柴胡加山梔、炮薑、茯苓、陳皮、制黃連,一劑即愈。(制黃連,即黃連、吳茱萸等分,用熟水拌濕,罨二、三日,同炒焦,取黃連。後仿此。)
陽山之內,素善怒,胸膈不利,吐痰甚多,吞酸噯腐,飲食少思,手足發熱,所服非芩、連、枳實,必檳、蘇、厚朴。左關弦洪,右關弦數。余以為肝火血燥,木乘土位也。朝用六味地黃丸,以滋養肝木,夕用六君子加當歸、芍藥,以調補脾土,不月而愈。後因恚怒,前疾復作,或用二陳加石膏,服之吐涎如湧,外熱如灼,脈洪大按之如無。
余曰:脾主涎,乃脾損發熱而涎泛溢也。用六君子加薑、桂,一服即睡覺,而諸症頓失,又數劑而康。若服理氣化痰等藥,必變腹脹、喘促、腿浮膝腫、淋瀝等症,急用濟生加減腎氣丸救之,多有得生者。詳見各方。
若胸膈不利,過服辛香燥熱之藥,以致上焦受傷,胃脘乾燥,嘔吐,噎膈,反胃,加黃連(姜炒)、山梔仁(炒)各五錢,白芍藥、當歸各一兩,桔梗、生甘草、石膏各三錢。胸膈頑痰膠結,及大便燥秘,再加芒硝五錢。
愚按王安道先生曰:內膈嘔逆,食不得入,是有火也;若病而吐,食入反出,是無火也。治法:若脾胃氣虛而胸膈不利者,用六君子湯壯脾土生元氣;若辛熱之劑而嘔吐噎膈者,用四君子加芎、歸,益脾土以抑陰火;胃火內格而飲食不入者,用六君子加芩、連清熱養胃;若病嘔吐,食入而反出者,用六君子加木香、炮姜溫中補脾;若服耗氣之劑,血無所生,而大便燥結者,用四君子加芎、歸補脾生血;若火逆衝上,食不得入者,用四君子加山梔、黃連清熱養血;若痰飲阻滯而食不得入者,用六君子加木香、山梔補脾化痰;若脾胃虛寒,飲食不入或入而不化者,用六君子加木香、炮姜溫補脾胃。更非慎房勞、節厚味、調飲食者,不治;年高無血者,亦不治。
白話文:
枳朮丸論
神麴和麥芽雖然能幫助脾土運化水谷,但麥芽單味藥,我曾經用它治療婦女產後喪子,乳房脹痛快要化膿的病症,用一到二兩炒熟煎服,就能消腫,可見它破血散氣的功效很強。丹溪先生說麥芽能消腎,《婦人良方》說神麴善於下胎,這些都說明它們攻伐之功多,補益之功少,所以不宜輕易使用。
唐朝儀部員外郎胸部疼痛一個多月,腹部也痛,左關脈弦長,右關脈弦緊,面色黃中帶青。這是脾胃虛弱,肝邪乘犯所致,我用補中益氣湯加半夏、木香,兩劑就痊癒了;又用六君子湯,兩劑就安穩了。
李儀部員外郎經常腹痛,我用補中益氣湯加山梔子就治好了。有一天他因為生氣,肚子痛,胸脅脹滿,嘔吐不進食,肝脈弦緊,面色青黃。這是肝氣犯脾,我還是用補中益氣湯加左金丸,一服就好了。
如果病人性情急躁,容易發怒,導致氣機阻滯,傷及脾胃,可用補中益氣湯加川芎、香附(炒)各七錢,木香、黃連(薑汁炒)各五錢。
我個人認為,前面提到的病症,如果因為中氣虛弱,氣血運行不暢,應該用六君子湯加山梔子、木香;如果效果不好,再用保和丸。
太守朱陽山,因為生氣腹痛瀉痢,有時兩脅脹滿,有時胸乳疼痛,有時寒熱交替,有時小便不利,有時飲食不入,嘔吐痰涎,神志不清。這是肝木克伐脾土,我用小柴胡湯加山梔子、炮薑、茯苓、陳皮、制黃連,一劑就好了。(制黃連的製作方法:黃連和吳茱萸等量,用熱水拌濕,捂二三日,再同炒焦,取出黃連,以後以此類推。)
朱陽山平時就容易生氣,胸膈不舒暢,吐痰很多,吞酸噯腐,飲食減少,手足發熱,他服用的藥物如果不是黃芩、黃連、枳實,就一定是檳榔、蘇子、厚朴。左關脈弦洪,右關脈弦數。我認為這是肝火血燥,肝木克伐脾土。早晨服用六味地黃丸滋養肝木,晚上服用六君子湯加當歸、芍藥,調補脾土,不到一個月就痊癒了。後來他又因為憤怒,舊病復發,我就用二陳湯加石膏,服藥後吐出很多涎液,感覺外熱如灼,脈洪大,按之如無力。
我說:脾主涎液,這是脾虛導致發熱,涎液泛溢。我用六君子湯加生薑、桂枝,一服藥他就睡著了,所有症狀都消失了,又服幾劑就康復了。如果服用理氣化痰等藥物,病情會變成腹脹、喘促、腿腫膝腫、小便淋瀝等症狀,必須用濟生加減腎氣丸急救,才能保住性命。詳細內容請參閱各方劑的說明。
如果胸膈不舒暢,過度服用辛香燥熱的藥物,導致上焦受損,胃脘乾燥,嘔吐,噎膈,反胃,應該加黃連(薑汁炒)、山梔仁(炒)各五錢,白芍藥、當歸各一兩,桔梗、生甘草、石膏各三錢。如果胸膈頑痰膠結,大便乾燥秘結,再加芒硝五錢。
我個人認為,王安道先生說:內膈嘔逆,飲食不入,是有熱;如果已經生病了,還嘔吐,吃下去的食物又吐出來,是沒有熱。治療方法:如果脾胃氣虛,胸膈不舒暢,用六君子湯益脾土,生元氣;如果是服用辛熱藥物導致嘔吐噎膈,用四君子湯加川芎、當歸,益脾土以抑制陰火;胃火內盛,飲食不入,用六君子湯加黃芩、黃連清熱養胃;如果生病嘔吐,吃下去的食物又吐出來,用六君子湯加木香、炮薑溫中補脾;如果服用耗氣的藥物,血氣不足,大便乾燥秘結,用四君子湯加川芎、當歸補脾生血;如果火逆衝上,飲食不入,用四君子湯加山梔子、黃連清熱養血;如果痰飲阻滯,飲食不入,用六君子湯加木香、山梔子補脾化痰;如果脾胃虛寒,飲食不入或入而不化,用六君子湯加木香、炮薑溫補脾胃。更要謹慎房事勞累,節制厚味飲食,調養飲食,否則不予治療;年紀大,血氣不足者,也不予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