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綸

《明醫雜著》~ 卷之一 (13)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一 (13)

1. 勞瘵

府庠王以道,元氣素弱,丙午、丁未二年,以科場歲考積勞致疾,至十二月間,其病盛作,大熱,淚出隨凝,目赤面黯,揚手露胸,氣息沉沉幾絕,脈洪大鼓指,按之如無,舌乾捫之如刺。此內真寒而外假熱也,遂先服十全大補湯。余曰:既服此湯,其脈當收斂為善,少頃熟睡,覺而惡寒增衣,脈頓微細如絲,此虛寒之真象也。余以人參一兩,加熟附三錢,水煎頓服而安。

夜間脈復脫,余以參二兩,熟附五錢,仍愈。後以大劑參、朮、歸身、炙甘草等藥,調理而安。

上藥此敬臣所親試者,雖昏瞶中固知必此藥然後可治,必立齋然後能識此病,能用此藥,因尊信服之,卒致痊愈。向使誤投寒涼之劑,能不殆哉!今留餘生,皆立翁所賜也。感激之餘,因附數語於藥案之末,以告世之患者。

一男子吐血,遇勞即作。余以為勞傷肺氣,血不歸源。與補中益氣加麥門、五味、山藥、熟地、茯神、遠志,服之而愈。

一男子咳嗽吐血,熱渴痰盛,盜汗,遺精。余以為腎水虧損,用地黃丸料加麥門、五味,以壯水而愈。後因勞怒,忽紫血成塊上湧。先用花蕊石以化之,又用獨參湯以補之,仍用前藥調理遂愈。後每勞則咳嗽有痰吐血,脾肺腎三脈皆洪數,用補中益氣加貝母、茯苓、山茱、山藥、麥門、五味,與前藥間服而愈。

一星士談命良久,不時吐血一、二口。余謂此勞傷肺氣,與補中益氣湯加麥門、五味、山藥、熟地、茯神、遠志,服之而愈。

一童子,年十四歲,發熱,吐血。余謂宜補中益氣以滋化源。不信,乃用寒涼降火,前症愈甚。或謂曰童子未室,何腎虛之有?參、耆補氣,奚為用之?余述丹溪先生云:腎主閉藏,肝主疏泄,二臟俱有相火,而其繫上屬於心,心為君火,為物所感,則相火翕然而起,雖不交會,而其精亦已暗耗矣,又褚氏精血篇云:男子精未滿,而御女以通其精,則五臟有不滿之處,異日有難狀之疾。正此謂也。

遂用補中益氣湯及地黃丸而痊。

一婦人,素勤苦,冬初咳嗽,吐痰,發熱,久而吐血,盜汗,經水兩月或三月一至,遍身作痛,或用清熱化痰等藥,口噤,筋攣。余用加減八味丸及補中益氣加麥門、五味、山藥治之,年餘而痊。

一婦人,年將七十,素有肝脾之症,每作則飲食不進,或胸膈不利,或中脘作痛,或大便作瀉,或小便不利。余用逍遙散加山梔、茯神、遠志、木香而愈。後因憂思吐紫血成塊,每作先倦怠,後煩熱,以前藥加炒黑黃連三分,吳茱萸二分,頓愈。復因怒,吐多色赤,躁渴垂死。

乃用人參一兩,白朮、白茯苓、當歸各三錢,陳皮、炮黑乾薑各二錢,炙甘草、木香各一錢,一劑頓止。

若咳嗽盛,加桑白皮、馬兜鈴、栝蔞仁各七錢,五味子十粒。

白話文:

勞瘵

一位王姓學子,原本元氣就比較虛弱,在丙午、丁未兩年因科考連年辛勞而致病。到了十二月病情加重,發高燒,流淚凝固,眼睛紅腫,臉色暗淡,舉手露出胸膛,呼吸微弱幾乎斷氣,脈搏洪大有力,按下去卻像沒有脈搏一樣,舌頭乾燥,摸起來像針刺一樣。這是內在真寒而外在假熱的症狀,於是先服用十全大補湯。我說:服藥後脈象應該會收斂才是好的徵兆。不久他熟睡,醒來後覺得更冷,加了衣服,脈搏變得細弱如絲,這就是虛寒的真正表現。我用人參一兩,加熟附子三錢,煎水讓他一次服下,病情就緩和了。

晚上脈搏又變弱,我用人參兩兩,熟附子五錢,病情再次好轉。之後用大劑量的人參、白朮、當歸、炙甘草等藥調理,最終痊癒。

以上藥方都是我親自試驗過的,即使在昏迷中,我也知道只有這些藥才能治療,只有靜心才能辨識此病,才能用這些藥,因為他相信並服用,最終痊癒。如果誤用寒涼的藥劑,豈能不危險!如今我得以保全性命,都是老師的功勞。感激之餘,特將此記錄於藥案末尾,告誡天下患者。

一個男子吐血,勞累就發作。我認為是勞累損傷肺氣,導致血液不能迴流。於是給他服用補中益氣湯,再加入麥冬、五味子、山藥、熟地黃、茯神、遠志,服藥後痊癒。

一個男子咳嗽吐血,口渴痰多,盜汗,遺精。我認為是腎水虧損,用地黃丸的藥材,再加麥冬、五味子,以滋補腎水而痊癒。後來因為勞累動怒,突然吐出紫色的血塊。先用花蕊石化解血塊,再用獨參湯補氣,並繼續服用之前的藥物調理,最終痊癒。之後每次勞累就會咳嗽、痰多、吐血,脾肺腎三條經脈都脈象洪數,於是服用補中益氣湯,再加貝母、茯苓、山茱萸、山藥、麥冬、五味子,與之前的藥物間隔服用而痊癒。

一位算命先生,講解命理很久,時不時地吐血一兩口。我認為這是勞累損傷肺氣,給他服用補中益氣湯,再加入麥冬、五味子、山藥、熟地黃、茯神、遠志,服藥後痊癒。

一個十四歲的男孩,發燒吐血。我認為應該用補中益氣湯滋補元氣。他不相信,用了寒涼的藥降火,病情反而加重。有人說,孩子還沒結婚,哪來的腎虛?人參、黃耆補氣,為什麼要用?我解釋說,丹溪先生說:腎主閉藏,肝主疏泄,兩個臟器都有相火,而它們都上屬於心,心為君火,受到外邪影響,相火就會興起,即使沒有房事,精氣也會暗耗。褚氏的《精血篇》也說:男子精氣未滿,就與女子交合,精氣就會虧損,日後容易生病。這正是這個道理。

於是用補中益氣湯和地黃丸,最終痊癒。

一位婦女,平時勞累辛苦,冬天開始咳嗽、咳痰、發燒,久而久之吐血,盜汗,月經兩個月或三個月才來一次,全身疼痛。曾用清熱化痰的藥物,結果導致口噤、筋攣。我用加減八味丸和補中益氣湯,再加麥冬、五味子、山藥治療,一年後痊癒。

一位將近七十歲的婦女,素有肝脾方面的疾病,每次發作就食慾不振,或者胸膈不舒服,或者胃脘疼痛,或者大便溏瀉,或者小便不利。我用逍遙散,再加山梔子、茯神、遠志、木香治療而痊癒。後來因為憂思吐出紫色的血塊,每次發作都先倦怠,然後發熱,在之前的藥方中加入炒黑黃連三分,吳茱萸二分,很快就痊癒。又因為生氣,吐出很多鮮紅色的血,口渴,快要死了。

於是用人參一兩,白朮、白茯苓、當歸各三錢,陳皮、炮黑乾薑各二錢,炙甘草、木香各一錢,一劑就止住了。

如果咳嗽厲害,再加桑白皮、馬兜鈴、栝樓仁各七錢,五味子十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