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醫雜著》~ 卷之二 (4)
卷之二 (4)
1. 咳嗽
咳謂有聲,肺氣傷而不清;嗽謂有痰,脾濕動而生痰。咳嗽者,因傷肺氣而動脾濕也。病本雖分六氣五臟之殊,而其要皆主於肺。蓋肺主氣而聲出也。治法須分新久虛實。新病風寒則散之,火熱則清之,濕熱則瀉之;久病便屬虛屬郁,氣虛則補氣,血虛則補血,兼鬱則開鬱。滋之、潤之、斂之,則治虛之法也。
主方
杏仁(去皮尖),白茯苓(各一錢),橘紅(七分),五味子,桔梗,甘草(炙,各五分)
白話文:
咳嗽與痰咳的辨證論治
咳嗽,是指發出聲音的咳,是由於肺氣受損而無法正常清氣所致。痰咳,是指咳出痰液,是由於脾臟濕氣過盛,導致生痰所致。咳嗽通常是因為肺氣受損而影響脾臟,導致濕氣增生。
雖然疾病的根源可以分為六氣和五臟的病變,但治療咳嗽的關鍵在於肺。因為肺主氣,聲音從肺發出。
治療咳嗽的方略,需要根據疾病的發病時間、性質和患者虛實進行區分。
- 新病,若由風寒引起,則需散寒;若由火熱引起,則需清熱;若由濕熱引起,則需瀉熱。
- 久病,通常屬虛或鬱。若為氣虛,則需補氣;若為血虛,則需補血;若兼有鬱結,則需開鬱。
- 滋補、潤燥、收斂,是治療虛證的常用方法。
主方
杏仁(去皮尖),白茯苓(各一錢),橘紅(七分),五味子,桔梗,甘草(炙,各五分)
春多上升之氣,宜潤肺抑肝,加川芎、芍藥、半夏各一錢,麥門冬、黃芩(炒)、知母各五分。
春若傷風,咳嗽鼻流清涕,宜辛涼解散,加防風、薄荷、黃芩(炒)、麥門冬各一錢。
愚按前症若因風寒所傷,咳嗽聲重,頭痛,用金沸草散;咳嗽聲重,身熱,頭痛,用局方消風散。蓋肺主皮毛,肺氣虛則腠理不密,風邪易入,治法當解表兼實肺氣;肺有火則腠理不閉,風邪外乘,治宜解表兼清肺火。邪退即止,若數行解散,則重亡津液,邪蘊而為肺疽、肺痿矣。
白話文:
春季養生方
春季氣候多上升之氣,宜潤肺抑肝。 可用以下藥材:川芎、芍藥、半夏各一錢,麥門冬、黃芩(炒)、知母各五分。
若春季感受風寒,出現咳嗽、鼻流清涕症狀,宜用辛涼解散之法。 可加防風、薄荷、黃芩(炒)、麥門冬各一錢。
愚按: 若前述症狀因風寒所致,咳嗽聲重,伴隨頭痛,可用金沸草散。若咳嗽聲重,伴隨身熱,頭痛,則可用局方消風散。
蓋因肺主皮毛,肺氣虛則腠理不密,風邪易入,治療應以解表兼實肺氣為原則。 若肺有火,則腠理不閉,風邪外乘,治療宜解表兼清肺火。
邪氣退散即停止用藥,若反覆使用解散方,則易耗損津液,導致邪氣積聚,最終演變成肺疽、肺痿。
故凡肺受邪不能輸化,而小便短少,皮膚漸腫,咳嗽日增者,宜用六君子湯以補脾肺,六味丸以滋腎水。
一儒者,素勤苦,惡風寒,鼻流清涕,寒慄,嚏噴,服祛風之藥,肢體麻木,倦怠,痰涎自出,殊類中風。余以為風劑耗散元氣,陰火乘其土位也。遂以補中益氣湯加麥門、五味治之而安。
一儒者,每至春咳嗽,用參蘇飲之類乃愈。後復發,仍用前藥,反喉喑,左尺洪數而無力。余以為腎經陰火刑剋肺金,以六味丸料加麥門、五味、炒山梔及補中益氣湯而愈。
白話文:
因此,如果肺部受到邪氣侵襲,無法正常運作,導致小便減少、皮膚腫脹、咳嗽加重,應該使用六君子湯來補益脾肺,六味丸來滋養腎水。
一位讀書人,平時勤奮勞累,容易受風寒侵襲,出現流清鼻涕、發冷、打噴嚏的症狀,服用祛風藥後,四肢麻木、疲倦、痰液自出,很像中風。我認為祛風藥耗損了元氣,導致陰火趁虛而入。於是用補中益氣湯加上麥門冬、五味子治療,病情就緩解了。
另一位讀書人,每年春天都會咳嗽,服用參蘇飲之類的藥物就會痊癒。後來又復發,仍然服用以前的藥物,反而出現喉嚨嘶啞、左側脈搏洪大無力。我認為腎經陰火剋制了肺金,所以用六味丸的藥材加上麥門冬、五味子、炒山梔子和補中益氣湯,最終治好了。
夏多火熱炎上,最重,宜清金降火,加桑白皮、知母、黃芩(炒)、麥門冬、石膏各一錢。
愚按王太僕云:壯水之主,以制陽光。前症若喘急而嗽,面赤潮熱,其脈洪大者,用黃連解毒湯;熱躁而咳,用梔子仁湯;咳唾有血,用麥門冬湯。俱兼以六味丸,夏月尤當用此,壯腎水以保肺金。
嘉興周上舍,每至夏患咳嗽,服降火化痰之劑,咳嗽益甚,脾肺腎脈皆浮而洪,按之微細。余曰:此脾土虛不能生肺金,肺金不能生腎水,而虛火上炎也。朝用補中益氣湯,夕用六味地黃丸而痊。後至夏,遂不再發。
白話文:
夏天陽氣旺盛,容易導致火熱上炎,因此要清熱降火,可用桑白皮、知母、黃芩、麥門冬、石膏各一錢。
據王太僕所言,應以滋陰補腎來制衡陽氣。若出現喘促咳嗽、面紅潮熱、脈象洪大,可用黃連解毒湯;若熱躁咳嗽,可用梔子仁湯;若咳嗽帶血,可用麥門冬湯。以上方劑皆可配合六味丸使用,尤其夏季更應如此,以滋養腎水來保護肺金。
嘉興周上舍每年夏天都會咳嗽,服用降火化痰的藥物後,咳嗽反而加重,脾肺腎三脈皆浮而洪,按之微細。我判斷這是脾土虛弱無法生肺金,肺金又無法生腎水,導致虛火上炎。因此,早上用補中益氣湯,晚上用六味地黃丸,治癒了他的咳嗽。之後,他再也沒有在夏天發作過。
一男子,夏月唾痰或嗽,用清胃火藥,不應。余以為火乘肺金,用麥門冬湯而愈。後因勞復嗽,用補中益氣湯加桔梗、山梔、片芩、麥門、五味而愈。但口乾,體倦,小便赤澀,日用生脈散而痊。
秋多濕熱傷肺,宜清熱瀉濕,加蒼朮、桑白皮各一錢,防風、黃芩、山梔(炒)各五分。
愚按前症若咳而身熱,自汗,口乾,便赤,脈虛而洪者,用白虎湯;身熱而煩,氣高而短,心下痞滿,四肢困倦,精神短少者,香薷飲;若病邪既去,宜用補中益氣加乾山藥、五味子以養元氣,柴胡、升麻各二分以升生氣。
白話文:
一位男子,夏季時常吐痰或咳嗽,使用清胃火藥卻無效。我認為是火氣乘犯肺金,便使用麥門冬湯,病症痊癒。後來因為勞累又咳嗽,便用補中益氣湯加上桔梗、山梔、片芩、麥門冬、五味子,再次痊癒。但是他依然口乾、體倦、小便赤澀,每天服用生脈散,才完全康復。
秋季濕熱較多,容易傷及肺部,應當清熱瀉濕,可以加入蒼朮、桑白皮各一錢,防風、黃芩、山梔(炒)各五分。
我觀察到,如果患者咳嗽且身體發熱、自汗、口乾、小便赤紅,脈象虛弱而洪大,應該使用白虎湯;如果患者身體發熱、煩躁、呼吸急促,心下痞滿,四肢乏力,精神不濟,應該使用香薷飲;如果病邪已經去除,應該使用補中益氣湯加上乾山藥、五味子以滋養元氣,柴胡、升麻各二分以升發元氣。
冬多風寒外感,宜解表行痰,加麻黃、桂枝、半夏、乾薑、防風各一錢。肺金素有熱者,再加酒炒黃芩、知母各五分。若發熱,頭痛,鼻塞聲重,再加藁本、川芎、前胡、柴胡各一錢。
愚按果系前症,若風寒外感,形氣病氣俱實者,宜用麻黃之類,所謂從表而入自表而出;若形氣病氣俱虛者,宜補其元氣,而佐以解表之藥,若專於解表,則肺氣益虛,腠理益疏,外邪乘虛易入,而其病愈難治矣。若病日久,或誤服表散之劑,以致元氣虛而邪氣實者,急宜補脾土為主,則肺金有所養而諸病自愈。
白話文:
冬天容易受到風寒外感,應當解表化痰,可以用麻黃、桂枝、半夏、乾薑、防風各一錢。如果本身肺部有熱,可以再加酒炒黃芩、知母各五分。如果發燒、頭痛、鼻塞聲音沉重,可以再加藁本、川芎、前胡、柴胡各一錢。
我認為,如果真是以上這些症狀,如果風寒外感,身體和氣血都比較虛弱,應該用麻黃之類的藥,從表皮入手,再從表皮排出;如果身體和氣血都很虛弱,應該補益元氣,再輔以解表藥物。如果單純使用解表藥,會導致肺氣更加虛弱,毛孔更加疏鬆,外邪更容易乘虛而入,病情更加難治。如果病程較長,或者誤服解表藥物,導致元氣虛弱而邪氣實盛,就應該急需補脾土為主,這樣肺部就會得到滋養,各種病症自然會痊癒。
若人老弱,或勞傷元氣,而患前症,誤用麻黃、枳殼、紫蘇之類,而汗出亡陽者,多患肺癰、肺痿,治失其宜,多致不起。
一男子,神勞,冬月患咳嗽,服解散之劑,自以為便。余曰:此因肺氣虛弱,腠理不密,而外邪所感也。當急補其母,是治本也。始服六君子湯,內去參、術,反加紫蘇、枳殼之類,以致元氣益虛,生肺癰而歿。
太守錢東圩,先患肩疽,屬足三陰虛,火不歸源,用壯水之主以制陽光而愈。余曰:瘡疾雖愈,當屏去侍女,恐相火一動,其精暗流,金水復竭,必致變症。後果喘嗽,痰出如湧,面目赤色,小便淋澀,又誤認為外感風寒,用麻黃表散,汗出不止。迎余視之,其脈已脫,惟太衝未絕。
白話文:
年老體弱或因勞累傷了元氣而患有感冒,如果錯誤地使用麻黃、枳殼、紫蘇等藥物,導致大量出汗耗損陽氣,很容易患上肺癰、肺痿,治療方法不當,大多會導致死亡。
有一個男人,長期勞神,冬天患咳嗽,服用散寒解表藥物,自以為治好了。我說:這是因為肺氣虛弱,身體腠理疏鬆,外邪入侵造成的。應該趕緊補益肺氣,才是治本之法。他一開始服用六君子湯,卻把人參、白朮去掉,反而加了紫蘇、枳殼等藥物,結果元氣更加虛弱,患上肺癰而死。
太守錢東圩,以前患肩疽,屬於足三陰虛,體內火氣不歸於腎,用壯水之主來制約陽火而痊癒。我說:雖然瘡疾痊癒,但應該避免侍女靠近,以免相火一動,精氣外泄,金水再次耗竭,導致其他疾病。後來他果真出現咳嗽喘息,痰液如湧,面色發紅,小便淋澀,又錯誤地認為是外感風寒,服用麻黃等藥物解表,汗出不止。我前去查看時,他的脈搏已經微弱,只有太衝脈還有一點跳動。
余曰:此脾虛不能攝涎,腎虛不能生水,肺虛不能攝氣,水泛為痰,虛寒之症也。辭為難治,勉以益火之源以消陰翳而愈。繼又勞傷神思,外邪乘之,仍汗出亡陽,以致不起。
若有痰,加半夏、枳殼;風痰,再加南星(薑汁炒);濕痰脾困少食,加白朮、蒼朮;有痰而口燥咽乾,勿用半夏、南星,宜加知母(蜜水拌炒)、貝母、栝蔞仁、黃芩(炒)。
愚按前症若因脾氣虛而為濕痰者,宜用補中益氣湯;若因腎經虛熱而口燥咽乾者,宜用六味丸。
若夏月熱痰,或素熱有痰,加黃芩、黃連、知母、石膏。
白話文:
我說:這是脾臟虛弱不能收攝津液,腎臟虛弱不能生津,肺臟虛弱不能收攝氣息,導致水氣上泛形成痰,屬於虛寒的病症。這種病症很難治療,只能勉力用益火之源來消除陰寒而痊癒。接着又因勞損傷神思,外邪乘虛而入,又汗出損傷陽氣,以致昏迷不起。
如果有痰,就加半夏、枳殼;如果是風痰,再加南星(用薑汁炒);如果是濕痰脾胃困乏食慾不振,就加白朮、蒼朮;如果有痰並且口乾舌燥,就不要用半夏、南星,應該加知母(用蜜水拌炒)、貝母、栝蔞仁、黃芩(炒)。
我愚見認為:之前所說的病症,如果是因為脾氣虛弱而導致濕痰,應該服用補中益氣湯;如果是因為腎經虛熱而導致口乾舌燥,應該服用六味丸。
如果是夏季熱痰,或者平時體質偏熱又生痰,就加黃芩、黃連、知母、石膏。
愚按前症若心火乘肺,輕則用麥門冬湯,重則用人參平肺散;若上焦實熱用涼膈散,虛熱用六君子湯;中焦實熱用竹葉石膏湯,虛熱用竹葉黃耆湯;下焦虛熱用六味丸。
一武職,因飲食起居失宜,咳嗽吐痰,用化痰止嗽之藥。時仲夏,左尺洪數而無力,胸滿,面赤,唾痰腥臭,自汗。余曰:腎虛水泛為痰,而反重亡津液,得非肺癰乎?不信,仍服前藥。翌日吐膿,脈數,右寸為甚。用桔梗湯一劑,數脈與膿頃減,又二劑,將愈,佐以六味丸而痊。
白話文:
我認為,如果之前症狀是心火上炎導致肺熱,輕症用麥門冬湯,重症則用人參平肺散;如果是上焦實熱,可以用涼膈散,如果是上焦虛熱,則用六君子湯;中焦實熱用竹葉石膏湯,中焦虛熱用竹葉黃耆湯;下焦虛熱則用六味丸。
有一位武官,由於飲食起居不當,出現咳嗽吐痰,因此服用化痰止咳的藥物。當時正值仲夏,他左邊足部的脈象洪大无力,胸部满闷,面部发红,吐出的痰液腥臭,而且自汗。我判断,这是肾虚导致水液泛滥成痰,反而导致津液大量流失,难道是肺痈吗?他不相信,仍然服用之前的药。第二天,他吐出脓液,脉象变得很快,尤其是右手的寸关尺脉。我便使用桔梗湯,服用一剂后,脉象和脓液都减少了一些,再服两剂,病症便快要痊愈了,最后辅以六味丸,病彻底痊愈了。
上半日咳者,胃中有火,加貝母、石膏、黃連;五更咳者,同上。
愚按前症若胃中熱甚為患者,宜用本方泄之;若胃中微熱為患者,當用竹葉石膏湯清之;若胃中虛熱所致者,須用補中益氣湯補之;俱少佐以治痰之劑。其五更咳嗽者,當作脾虛宿食為痰治之。
一儒者,咳嗽,用二陳、芩、連、枳殼,胸滿氣喘,侵晨吐痰,加蘇子、杏仁,口出痰涎,口乾作渴。余曰:清晨吐痰,脾虛不能消化飲食也;胸滿氣喘,脾虛不能生肺金也;涎沫自出,脾虛不能收攝也;口乾作渴,脾虛不能生津液也。用六君子加炮薑、肉果溫補脾胃,更用八味丸以補土母而安。
白話文:
早上咳嗽的人,胃里有火,可以用貝母、石膏、黃連治療;凌晨咳嗽的人,也用同樣的藥物。
如果患者胃火很旺,應該用上面的藥物瀉火;如果胃火不旺,可以用竹葉石膏湯清熱;如果是胃虛導致的熱症,則應該用補中益氣湯補氣,同時加一些化痰藥物。凌晨咳嗽的人,應該是脾虛導致的宿食化痰,需要調理脾胃。
一位讀書人咳嗽,用了二陳湯、黃芩、黃連、枳殼,但胸悶氣喘,清晨吐痰,於是加了蘇子、杏仁,口裡還一直流口水,口乾舌燥。我說,清晨吐痰,是脾虛無法消化食物;胸悶氣喘,是脾虛無法生肺金;口水一直流,是脾虛無法收攝津液;口乾舌燥,是脾虛無法生津。應該用六君子湯加炮薑、肉果溫補脾胃,再用八味丸補脾土,這樣才能治好。
若咳嗽久肺虛,滋氣補血,加人參、黃耆、阿膠、當歸、生薑、天門冬、款冬花、馬兜鈴、芍藥(酒炒)之類;肺熱喘咳,去人參,用沙參,此兼補血氣也。
愚按肺屬金,生於脾土。凡肺金受邪,由脾土虛弱,不能生肺,乃所生受病。治者審之!
黃昏咳者,火浮於肺,不可正用寒涼藥,宜加五味子、五倍子、訶子皮斂而降之。
白話文:
如果咳嗽很久導致肺虛,就要滋陰補氣、補血,可以加入人參、黃耆、阿膠、當歸、生薑、天門冬、款冬花、馬兜鈴和酒炒芍藥等藥材。如果肺熱導致喘咳,就不要用人參,改用沙參,這樣也能兼顧補血氣。
我個人認為,肺屬於金,由脾土所生。凡是肺金受到邪氣侵襲,都是因為脾土虛弱,無法滋養肺金,導致肺金生病。治療時一定要仔細辨證!
如果在黃昏時咳嗽,說明火氣上浮到肺部,不能直接使用寒涼藥物,應該加入五味子、五倍子和訶子皮來收斂降火。
愚按前症屬脾肺氣虛,以致腎經陽虛陰弱,而虛火上炎,或房勞太過,虧損真陰為患。法當補脾肺、生腎水,不可專主於肺也。
若午後嗽者,屬陰虛,即勞嗽也。宜補陰降火,加川芎、當歸、芍藥、熟地、黃柏、知母、竹瀝、薑汁、天門冬、栝蔞仁、貝母,此專補陰血也。
愚按前症屬腎氣虧損,火炎水涸,或津液湧而為痰者,乃真臟為患也,須用六味地黃丸壯腎水滋化。源為主,以補中益氣湯養脾土生肺腎為佐。設用清氣化痰,則誤矣。
白話文:
我認為前述症狀屬於脾肺氣虛,導致腎經陽虛陰弱,虛火上炎,或是房事過度,損傷真陰所致。治療方法應該以補脾肺、生腎水為主,不可單純針對肺部。
若患者在下午咳嗽,屬於陰虛,也就是勞嗽。應當補陰降火,加入川芎、當歸、芍藥、熟地、黃柏、知母、竹瀝、薑汁、天門冬、栝蔞仁、貝母,專門補益陰血。
我認為前述症狀屬於腎氣虧損,火熱耗損津液,或津液上涌形成痰液,是內臟受損的表現,必須用六味地黃丸滋補腎水化痰。補益腎水是根本,再以補中益氣湯補益脾土以滋養肺腎作為輔助。如果使用清熱化痰的方法,就是錯誤的。
司廳陳國華,素陰虛,患咳嗽,自謂知醫,用發表化痰之劑,不應,用清熱化痰等藥,愈甚。余以為脾肺虛。不信,用補氣,反加胸腹作脹,飲食少思。遂朝用六君、桔梗、升麻、麥門、五味補脾土以生肺金,夕用八味丸補命門火以生脾土,諸症漸愈。
中翰鮑羲伏,患陰虛咳嗽,服清氣化痰丸及二陳、芩、連之類,痰益甚,用四物、黃柏、知母之類,腹脹音啞,右關脈浮弦,左尺洪大。余朝用補中益氣湯加山茱、麥門、五味,夕用六味地黃丸加五味子,三月餘,喜其慎疾得愈。
若火鬱嗽,為痰鬱火邪在中,宜開鬱消痰,用訶子皮、香附(童便浸)、栝蔞仁、半夏曲、海石、青黛、黃芩,為末,蜜調為丸,噙化,仍服前補陰降火藥。失治則成勞。
白話文:
陳國華先生天生體質偏虛寒,長期咳嗽,自以為懂得醫術,就用發散風寒、化痰止咳的藥物,結果沒效果,後來又用清熱化痰的藥,反而更嚴重。我判斷他應該是脾肺虛弱,但他不信,吃了補氣的藥,反而胸腹脹滿,食慾不振,精神不濟。於是,我早上用六君子湯加桔梗、升麻、麥冬、五味子補脾土以生肺金,晚上用八味丸補命門火以生脾土,他的症狀逐漸好轉。
鮑羲伏先生也是陰虛咳嗽,服用清氣化痰丸、二陳湯、黃芩、黃連等藥,痰反而更多,後來又用四物湯、黃柏、知母等藥,結果腹脹、聲音沙啞,右關脈浮弦,左尺脈洪大。我早上用補中益氣湯加山茱萸、麥冬、五味子,晚上用六味地黃丸加五味子,經過三個多月,他謹慎地遵醫囑,病情終於痊癒。
如果咳嗽是由於火鬱造成的,也就是痰火積聚在體內,應該開鬱消痰,可以用訶子皮、香附(童便浸泡)、栝蔞仁、半夏曲、海石、青黛、黃芩,研磨成粉末,用蜂蜜調成丸子,含服慢慢化掉,並配合之前補陰降火的藥物。如果治療不當,就會變成勞損。
愚按前症若因肺胃蘊熱,痰氣不利,宜用前藥;若因脾肺不清,氣鬱痰滯,用二陳加山梔、枳殼、桔梗;若因鬱結傷脾,氣血虛損,用濟生歸脾加山梔、桔梗;若因怒動肝火,脾土受克,用四君子加山梔、柴胡;若勞役失宜,傷損元氣,用補中益氣加山梔、桔梗。
一婦人不得於姑,患咳,胸膈不利,飲食無味。此脾肺俱傷,痰鬱於中。先用歸脾湯加山梔、撫芎、貝母、桔梗,諸症漸愈。
一婦人,咳嗽,脅痛,發熱,日晡益甚,用加味逍遙散加熟地治之而愈。後因勞役多怒,前症仍作,又少陽寒熱往來,或咳嗽,遺尿,皆屬肝虛火旺,陰挺,痿痹,用前散及地黃丸而痊。
白話文:
古人認為咳嗽、胸悶、食慾不振等症狀,可能是因為肺胃積熱、脾肺虛弱、脾胃鬱結、肝火旺盛或勞損元氣等原因引起。針對不同原因,可以選擇不同的藥物治療。例如,如果因脾肺虛弱導致痰鬱,可以使用歸脾湯加山梔、撫芎、貝母、桔梗等藥物;如果因肝火旺盛導致咳嗽、脅痛、發熱等症狀,可以使用加味逍遙散加熟地黃等藥物。
若痰積、食積作咳嗽者,用香附、栝蔞仁、貝母、海石、青黛、半夏曲、軟石膏、山楂、枳實、黃連(姜炒),為末,蜜調噙化。
愚按前症若因飲食停滯胃口濕熱所化者,宜用本方;若因脾胃氣虛而痰積滯,用六君子加枳殼、木香;若因脾胃氣虛而食積滯,用六君子加神麯、麥芽。夫早間吐痰咳嗽,屬食積;喘促咳嗽,屬肺氣虛火旺。大抵當助胃壯氣為主,不可專攻其痰。
若勞嗽見血,加阿膠、當歸、芍藥、天門冬、知母、貝母、桑白皮,亦於前肺虛、陰虛二條擇用。大抵咳嗽見血,多是肺受熱邪,氣得熱而變為火,火盛而陰血不寧,從火上升,故治宜瀉火滋陰,忌用人參等甘溫之藥。然亦有氣虛而咳血者,則宜用人參、黃耆、款冬花等藥,但此等症不多耳!
白話文:
如果痰積、食積導致咳嗽,可以將香附、栝蔞仁、貝母、海石、青黛、半夏曲、軟石膏、山楂、枳實、黃連(用薑炒過)研磨成粉末,用蜂蜜調和後含化。
我認為,如果上述症狀是因為飲食停滯、胃口濕熱所導致的,就應該用這個方子;如果因為脾胃氣虛而造成痰積滯留,就應該用六君子湯再加上枳殼、木香;如果因為脾胃氣虛而造成食積滯留,就應該用六君子湯再加上神麴、麥芽。總之,早晨吐痰咳嗽,屬於食積;呼吸急促咳嗽,屬於肺氣虛火旺。治療上,應該以幫助胃部、增強氣血為主,不能單純針對痰症。
如果勞累引起的咳嗽伴隨吐血,可以再加上阿膠、當歸、芍藥、天門冬、知母、貝母、桑白皮,也要根據之前提到的肺虛、陰虛兩種情況選擇用藥。一般來說,咳嗽帶血多半是肺部受到熱邪侵襲,氣機受熱轉化為火,火氣旺盛導致陰血不安,從火氣上升而造成出血,因此治療應該以瀉火滋陰為主,避免使用人參等甘溫性質的藥物。但也可能出現氣虛導致咳血的情況,這種情況就應該使用人參、黃耆、款冬花等藥物,不過這種情況比較少見。
愚按前症亦有勞傷元氣,內火妄動而傷肺者;亦有勞傷腎水,陰火上炎而傷肺者;有因過服天門、生地寒藥,損傷脾胃,不能生肺氣而不愈者;有因誤用黃柏、知母之類,損傷陽氣,不能生陰精而不愈者。凡此皆脾肺虧損,而腎水不足,以致虛火上炎真臟為患也。須用補中益氣湯補脾土而生肺金,用六味地黃丸滋腎水而生陰精,否則不救。
一武職,素不慎起居,吐痰,自汗,咳嗽,發熱。服二陳、芩、連、山梔之類,前症不減,飲食少思;用四物、二陳、芩、連之類,前症愈甚,反添胸膈不利,食少,晡熱;加桑皮、杏仁、紫蘇之類,胸膈膨脹,小便短少,用四苓、枳殼之類,小便不通,飲食不進。余視之,六脈洪數,肺腎二部尤甚。
白話文:
以前遇到的症狀,有的是因為勞累傷了元氣,內火妄動傷了肺;有的是因為勞累傷了腎水,陰火上炎傷了肺;有的是因為過度服用天門冬、生地等寒涼藥物,損傷了脾胃,導致無法生發肺氣而無法痊癒;有的是因為錯誤使用黃柏、知母等藥物,損傷了陽氣,導致無法生發陰精而無法痊癒。總之,這些都是脾肺虧損、腎水不足,導致虛火上炎,損害了臟腑。必須用補中益氣湯補益脾土,生發肺金;用六味地黃丸滋養腎水,生發陰精,否則無法救治。
這位武職人員,平日不注意起居,出現了吐痰、自汗、咳嗽、發熱的症狀。他服用二陳湯、黃芩、黃連、山梔子等藥物,症狀沒有減輕,而且食慾不振,思考能力下降;接著又服用四物湯、二陳湯、黃芩、黃連等藥物,症狀反而加重,出現胸悶、食慾不振、午后發熱等症狀;後來又加了桑皮、杏仁、紫蘇等藥物,胸悶加重,小便減少;最後服用四苓散、枳殼等藥物,小便不通,食慾不振。我觀察他的脈象,發現六脈洪數,其中肺腎兩部脈象尤為明顯。
余曰:脾土既不能生肺金,而心火乘之,必變肺癰之症也。不信,仍服前藥,後吐痰唾膿,復求治。余曰:胸膈痞滿,脾土敗也。已而果歿。
因咳而有痰者,咳為重,主治在肺;因痰而致咳者,痰為重,主治在脾。但是食積成痰,痰氣上升,以致咳嗽,只治其痰,消其積,而咳自止,不必用肺藥以治咳也。
愚按前論治法最是。仍分六淫、七情及五臟相勝、脾肺虛實以治之,否則恐成肺癰之症。
一男子,脾胃不和,服香燥行氣之劑,飲食少思,兩脅脹悶;服行氣破血之藥,致飲食不入,右脅脹痛,喜手按之。余曰:乃肝木克脾土,而脾土不能生肺金也,用滋化源之藥,四劑諸症頓退。余又曰:火令在邇,當再補脾土以養肺金。不信,後復作吐膿而歿。
白話文:
我說:「脾土既然無法生肺金,而心火乘虛而入,必然會轉變成肺癰的病症。」他不相信,依然服用之前的藥物,之後就吐痰帶膿,又來求醫。我說:「胸膈痞滿,是脾土敗壞了。」結果他真的就去世了。
因為咳嗽而有痰的人,咳嗽較為嚴重,主要治療要針對肺部;因為痰而導致咳嗽的人,痰較為嚴重,主要治療要針對脾臟。但是如果飲食積累成痰,痰氣上行,導致咳嗽,只要治療痰,消除積食,咳嗽就會自然停止,不需要用治療肺部的藥物來治療咳嗽。
我認為前面的論述治法最為精確。還是要區分六淫、七情以及五臟相剋、脾肺虛實來進行治療,否則可能會演變成肺癰的病症。
一個男子,脾胃不和,服用香燥行氣的藥物,結果食慾不振,兩肋脹悶;又服用行氣破血的藥物,導致飲食不進,右肋脹痛,喜歡用手按壓。我說:「這是肝木克脾土,而脾土又無法生肺金,應該使用滋補化源的藥物。」服用了四劑藥物後,各種症狀就消失了。我又說:「火氣逼近,應該再補脾土以滋養肺金。」他不相信,結果後來又發作,吐膿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