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彥純

《玉機微義》~ 卷十四 (4)

回本書目錄

卷十四 (4)

1. 論傷寒雜病分二科

王海藏云世之治傷寒有法,療雜病有方,是則是矣,然猶未也。吾謂治雜病亦有法,療傷寒亦有方,方即法也,法即方也,豈有異乎?要當全識部分,經絡,表裡,臟腑,豈有二哉?以其後世才智之不及古也,所以分傷寒雜病為二門,故有長於此而短於彼者,亦有長於彼而短於此者。逮夫國家取士,分科為七,宜乎愈學而愈陋,愈專而愈粗也。

試以傷寒雜病二科論之,傷寒從外而之內者,法當先治外而後治內,雜病從內而之外者,法當先治內而後治外,至於中外不相及,則治主病,其方法一也,亦何必分之為二哉?大抵雜病之外不離乎表,傷寒之內不離乎里,表則汗,里則下,中則和,不易之法也。劑之寒熱溫涼在其中矣。

白話文:

王海藏認為,治理傷寒有方法,治療雜病有方子,這當然正確,但這還不夠。他認為,治理雜病也有方法,治療傷寒也有方子,方子就是方法,方法就是方子,有什麼不同嗎?重點是要全面理解整體、脈絡、表裏、五臟六腑,哪有兩種呢?只是後代的才智不如古人,因此將傷寒和雜病分別分為兩個領域,所以有人在這方面優秀而在那方面不足,有人在那方面優秀而在這方面不足。

等到國家選拔人才時,分為七個科目,這就導致學得越多反而越淺薄,專注於某個領域卻變得粗疏。

以傷寒和雜病兩個領域來看,傷寒是由外而內的,應該先治療外再治療內;雜病是由內而外的,應該先治療內再治療外。如果內外沒有關聯,那麼治療主要的疾病,方法都是一樣的,為什麼要把它們分為兩類呢?大致上來說,雜病以外的都屬於表,傷寒以內的都屬於裡,表用發汗,裡用下藥,中間用調和,這是不易之法。藥方中的寒熱溫涼等性質就在其中。

餘風產二條目疾,瘡腫,小兒等科,各自專門,無怪其工之陋且粗也,也是以知證不知脈,知藥不知源,是豈真知而全識哉?耳熟目厭,習壞,多經涉久,誤合則病愈,不契則疾甚,所嘗見所嘗聞者,粗有曉會,其所未嘗見未嘗聞者,則有所不知也。此繼述而不及創物者遠矣。

嗚呼!天之所錫,其智識有限量故耶?哀哉!庸夫以衣食迫以口舌爭,視學業如仇讎,專妒忌為能幹,誤人性命,恬不知恤,甘為忍人,不顧陰理,其教之有所失耶?時世之有所俾然耶?抑疾者之不幸而有所自致耶?

謹按漢張仲景推充內經傷寒脈證論例立法,雖因證傳變而不離即病之傷寒也,至宋之李有托,時世之異,乃別立方,用參蘇藿香正氣之類,而遺即病之傷寒,使世俗因之,往往失仲景意,況與雜病分二科,專傷寒者尚不能備曉其通變,主雜病者而不能遍識其彷彿,宜乎其教之乖誤,為疾之不幸,使人不能無憾恨也。

白話文:

古人對於風濕、腫瘤、兒科等各個領域的疾病都有專門的診斷和治療方法,這就是為什麼他們在這些領域的專業技能會被認為是精確且全面的。然而,如果一個人只知道病症但不知道脈象,或者知道藥物卻不瞭解其來源,這就難以稱得上真正全面的知識了。人們對於常見病症的熟悉和對特定案例的記憶,可能只限於已知範圍,對於未知或罕見的情況則可能會感到迷茫。這種現象表明,後世的醫學知識並未完全接續前人的經驗。

唉!上天賦予的智慧和知識,是有其限制的嗎?悲哀啊!普通人為了生活和生存的需要,把學習視為仇敵,專門嫉妒他人,導致錯誤地處理人命,卻毫不關心,甚至甘願成為冷血之人,不顧陰間的道理。這是教育的問題嗎?還是時代環境的影響呢?還是疾病本身的不幸導致了這樣的結果呢?

嚴格來說,漢代張仲景根據《內經》和《傷寒脈證論》建立了診療原則,即使病情變化也始終遵循傷寒的原則。到了宋代,李有託因應時代的不同,另立新的診療方法,使用如藿香等調理氣機的藥物,但卻忽略了傷寒的基本原則,使得社會普遍誤解了他的意思。加上傷寒和雜病分為兩個領域,專注於傷寒的醫生可能無法全面理解其變化,而專注於雜病的醫生也可能無法完全認識傷寒的特點,因此產生了許多誤解和錯誤,令人感到遺憾和不滿。

噫!仲景推充內經大法,可謂無窮之惠,人猶不知其例,三百餘法,備即病傷寒之傳變,宋醫所論為時氣變法,非真傷寒也,故其方不多,且病從外而之內者,不離乎風寒暑濕其間傳變者,余傷寒皆輕,從內而之外者,不離乎內傷七情其間壞異者,非傷寒之重,故有輕重不同,因分二科。

大抵學者要於診候之際,辨內外之感,傷寒表裡之輕重,雜病傷寒脈證所異,傷寒雜病治法不殊。不殊者,雜病之外不離乎表,傷寒之內不離乎里,所異者,傷寒從外而之內,雜病從內而之外,外感法仲景,內傷法東垣,六氣推充乎劑張,雜病融會乎諸氏,萬法歸吾一心,一心貫乎萬法,不致得此而失彼,為二科之分遺乎世之識誚也。

白話文:

啊!張仲景推廣了內經的大法則,可說是無限的恩惠,但人們仍不瞭解其中的規則,三百多種方法,涵蓋了熱病、傷寒等疾病的轉變。宋代的醫學家所討論的是時令氣候的變化法則,這並非真正的傷寒症狀,因此他們的治療方法相對較少。病情由外而內發作的,通常與風、寒、暑、濕等自然因素有關;由內而外的病情變化,通常與內傷七情(怒、喜、思、悲、恐、驚、憂)有關。這些病情並非真正的傷寒症狀,所以有輕重之別,因此可以分成兩個類別。

大致上,學習者在診斷病狀時,要區分內外的影響,分辨傷寒表裏的輕重程度,以及熱病和傷寒脈象的差異,但對於治療的方法卻是一致的。一致的治療原則是:熱病以外,主要關注表層問題,傷寒以內,主要關注內部問題。但二者之間的差異在於,傷寒是由外而內的影響,熱病是由內而外的影響。外感疾病遵循張仲景的理論,內傷疾病遵循東垣的理論,六氣(風、寒、暑、濕、燥、火)貫穿在所有治療方法之中,熱病和其他疾病都融合在眾多理論之中。所有的治療方法都集中在我的心中,我的思想貫穿在所有方法之中,不會因為獲得一種方法而忽視另一種方法,避免了二個類別的分野被世人誤解或批評。

2. 發表之劑

麻黃治傷寒惡風寒發熱身疼無汗

麻黃(六錢) 桂枝(四錢) 甘草(炙二錢) 杏仁(二十個)

上㕮咀水煎如法服

按此太陽經藥也

葛根湯治傷寒惡寒項背強几几無汗惡風或下利

葛根(四錢) 麻黃 生薑(各三錢) 桂枝 芍藥(各二錢) 甘草(炙二錢) 大棗(三枚)

上㕮咀水煎如法服之

白話文:

【麻黃】治療傷寒時,出現畏風寒、發燒、身體疼痛,且無汗。

用法:【麻黃】六錢、【桂枝】四錢、【甘草】炙後二錢、【杏仁】二十個。以上藥材切碎後加水煎煮,按照方法服用。

這是一種針對太陽經的藥方。

【葛根湯】治療傷寒時,出現畏寒、頭頸部僵硬、無汗、畏風或腹瀉。

用法:【葛根】四錢、【麻黃】、【生薑】各三錢、【桂枝】、【芍藥】各二錢、【甘草】炙後二錢、【大棗】三枚。以上藥材切碎後加水煎煮,按照方法服用。

按此出太陽例陽明藥也

柴胡桂枝湯治傷寒發熱潮熱脈弦自汗或渴或利

桂枝(二錢) 黃芩 人參 白芍(各一錢半) 甘草(炙一錢) 半夏(一錢) 生薑(一錢)柴胡(四錢) 大棗(二枚)

上㕮咀水煎服

按此出太陽例少陽經藥也

桂枝治傷風寒發熱自汗鼻鳴乾嘔者

桂枝 白芍 生薑(各三錢) 甘草(炙二錢) 大棗(二枚)

白話文:

根據這些古籍中醫的描述:

  1. 柴胡桂枝湯,適用於治療傷寒引致的發熱、潮熱,脈象呈弦狀,有自汗現象或是口渴、腹瀉的情況。配方為:桂枝(兩錢)、黃芩、人參、白芍(各一又半錢)、炙甘草(一錢)、半夏(一錢)、生薑(一錢)、柴胡(四錢)、大棗(兩枚)。所有材料先用粗磨法研磨後,加水煎煮服用。

  2. 桂枝湯,適用於治療風寒引致的發熱、自汗、鼻塞、打噴嚏及乾嘔的情況。配方為:桂枝、白芍、生薑(各三錢)、炙甘草(二錢)、大棗(兩枚)。

上㕮咀水煎如法服

按此出太陽例太陰經藥也

麻黃附子細辛湯治感寒脈沉或微細反發熱或但欲寐者

麻黃 細辛(各四錢) 附子(炮二錢半)

上㕮咀水煎

按此少陰經藥也

當歸四逆湯治感寒手足厥冷脈細欲絕者

當歸 桂枝 白芍 細辛(各三錢) 大棗(三枚) 甘草(炙) 通草(各二錢)

上㕮咀水煎

按此厥陰經藥也

以上六經治寒之例隨脈證加減變法自有仲景論例茲不詳錄

白話文:

  1. 上等的藥材經過研磨後,用水煎煮,依照方法服用。

  2. 此方是針對太陰經的藥物,按照治療太陽經的方式來使用。

  3. 麻黃附子細辛湯用於治療因感受寒冷引起的病症,脈搏沈或微細,反而出現發熱的情況,或者只想睡覺的症狀。其中的藥物包括:麻黃、細辛(各四錢)、附子(炮製二錢半)。

  4. 此方是針對少陰經的藥物,用於治療因感受寒冷導致的手腳冰冷,脈搏細弱,接近消失的情況。藥物包括:當歸、桂枝、白芍、細辛(各三錢)、大棗(三枚)、甘草(炙)、通草(各二錢)。

  5. 此方是針對厥陰經的藥物,用於治療因感受寒冷導致的病症。藥物包括:當歸、桂枝、白芍、細辛(各三錢)、大棗(三枚)、甘草(炙)、通草(各二錢)。

  6. 以上對於治療寒氣的方子,根據脈象和症狀的變化,可以進行加減變換,其詳細的理論出自張仲景的著作,這裡就不詳細列出了。

桂枝麻黃各半湯治傷寒見風脈發熱自汗或無汗

桂枝(二錢) 白芍 生薑 甘草(炙) 麻黃(各一錢半) 大棗(二枚) 杏仁(十二個)

上㕮咀水煎

按此足太陽手足太陰手少陰經藥出太陽例治風寒之劑也

夫仲景論以上六經藥然其中有發表解肌溫經不同蓋風寒有淺深榮衛有虛實故也學者審此則用藥湯液之源可得而悉又表裡變誤詳見小兒門葛根升麻湯下

謹按傷寒與夫時行寒疫皆宜從仲景以上法然立春以後立秋以前非有時行暴寒而致病者宜從韓祗和法較脈證治之元戎云韓氏十四藥以經絡求之各有部分輕重緩急自有所宜運氣加臨各極其當因時在其中矣不必分至之遠近寒暑之盛衰而謂之因時也但方世俗罕用今附入濕門

白話文:

【桂枝麻黃各半湯】此方為治療傷寒病症時見到的風脈發熱,無論是自汗還是無汗。配方包括:桂枝(兩錢)、白芍、生薑、炙甘草、麻黃(各一錢半)、大棗(二枚)、杏仁(十二個)。所有成分均需切細,然後用水煎煮。

根據此方,它遵循了足太陽、手足太陰、手少陰經路線,用於治療風寒的藥物。張仲景在討論這六經藥物時指出,這些藥物有發散、解肌和溫經的不同作用,這是因為風寒的嚴重程度和榮衛的虛實不同。學習者如果能理解這些差異,就能夠更全面地掌握使用藥物和湯劑的原則。

張仲景的方法適用於以上六經的藥物,但風寒的嚴重程度和榮衛的虛實有所不同,因此,治療時需要具體分析脈象和症狀。韓祗和的十四種藥物根據經絡來區分,每種藥物對應不同的部分、輕重和急緩,適合不同的情況。運用了氣候因素,各藥物均能達到最佳效果,不必過分考慮時間的遠近和季節的變化是否符合治療原則,只要根據當時的情況來選擇藥物即可。

除了傷寒,時行寒疫等病症也適用張仲景的治療方法。立春後至立秋前,若沒有突然的寒風侵襲導致疾病,可以參考韓祗和的治療方法,根據脈象和症狀進行治療。韓氏十四種藥物通過分析經絡,能夠精確地定位問題所在,並根據輕重緩急選擇最合適的藥物。這種治療方式並不會受到時間遠近和氣候強弱的影響,關鍵在於根據當下的情況來選擇藥物。

最後,為了擴大療效範圍,本文還將濕病一類的病症納入了討論。

海藏云韓氏微旨可汗一篇有和解因時法言傷寒之脈頭小尾大傷風之脈頭大尾小李思訓保命新書亦分寸尺與韓氏同非若前人總言尺寸脈俱浮而緊尺寸脈俱浮而緩緊則為傷寒無汗緩則為傷風自汗又有傷寒有汗者有傷風無

白話文:

《海藏》中提到韓氏微旨的一篇論述,主要談論了傷寒和風寒的辨別方法。在脈象上,傷寒的脈象表現為脈頭小尾大,風寒的脈象則為脈頭大尾小。這與李思訓的《保命新書》中的脈象理論相吻合,同樣將脈象分為寸、尺兩部分,與韓氏的理論一致。但不同於先前醫學理論中普遍認為脈象皆浮緊或浮緩的說法,韓氏理論指出脈象既可浮緊,也可浮緩,其中浮緊代表傷寒無汗,浮緩代表風寒自汗。此外,還有一種情況是存在傷寒有汗者和風寒無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