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機微義》~ 卷四 (1)
卷四 (1)
1. 攻下之劑
病機二聖散治大風癘疾
大黃(半兩) 皂角刺(三錢燒灰)
上將皂角刺一二個燒灰研細,煎大黃半兩湯調下二錢,早服樺皮散中煎升麻湯下瀉青丸晚服二聖散,此數等藥皆為緩疏泄血中風熱也。
三因通天再造散治大風惡疾
鬱金(半錢) 大黃(一兩炮) 白牽牛(六錢半生半炒) 皂角刺(一兩經年黑大者)
上為末,每服五錢,日未出面東,以無灰酒調下。
按以上二方並厥陰例藥也。
雜方
元戎生眉散
桑寄生 南星 半夏 沒藥(各一錢)
上為細末,生薑自然汁調成膏子,先用自然銅擦過,次以此塗之。
子和一方半夏生用羊糞燒焦各等分為末,生薑汁調塗。
渫洗藥
何首烏 荊芥 防風 馬鞭草 蔓荊子
上為粗末,每二兩水一斗煎十數沸,得藥力無風處渫洗。
本事方蓖麻法治癘風十指攣曲節間疼不可忍漸至斷落
蓖麻(去皮) 黃連(銼各二兩)
上以小瓶入水一升同浸,春夏三日,秋冬五日,後用蓖麻子一粒擘破面赤,以浸藥水吞下,平旦服,漸加至四五粒,微利不妨水少,更添水,忌動風物累用得效。
按寶鑑以此二味用銀石器著水大碗煮水盡即添熬三日二夜,取出只用蓖麻陰乾切作四段計五粒二十段作一服荊芥湯下用治諸癇病。
白話文:
[攻下的藥物]
【病機二聖散治療嚴重的風濕性疾病】
使用大黃半兩與皁角刺三錢(燒成灰),先將皁角刺燒成灰後研磨成細粉,再用煎好的大黃湯調合二錢的藥粉服用。早上服用樺皮散中的升麻湯來輔助瀉青丸,晚上則服用二聖散。這些藥物的作用都是緩慢地疏解血液中的風熱。
【三因通天再造散治療嚴重的疾病】
使用鬱金半錢、大黃一兩(炮製)、白牽牛六錢半(一半生一半炒)以及皁角刺一兩(一年以上的黑色大刺)。將所有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五錢,需在日出前面向東方,用無灰酒調合服用。
以上兩個配方都是根據厥陰類型的疾病開出的藥方。
【雜方】
【元戎生眉散】
使用桑寄生、南星、半夏、沒藥各一錢。將所有藥材磨成細末,用生薑的自然汁液調和成膏狀,先用自然銅擦拭患處,再塗上膏狀藥物。
【子和一方】
使用半夏與羊糞(燒焦)等量,磨成粉末,用生薑汁調和塗抹。
【渫洗藥】
使用何首烏、荊芥、防風、馬鞭草、蔓荊子。將藥材磨成粗末,每次使用二兩的藥材加入一斗的水煎煮十幾次,待藥力充分釋放後,在無風的地方進行洗滌。
【本事方蓖麻法治癘風】
使用蓖麻(去皮)、黃連(切片)各二兩。將藥材放入小瓶中,加入一升的水浸泡,春夏三日,秋冬五日。之後,每日早晨空腹時,將一粒蓖麻子掰開,臉色紅潤後,用浸泡藥材的水吞下,可逐漸增加至四五粒,即使有輕微的腹瀉也無妨。若水量不足,可添加更多的水,避免食用可能引發風病的食物。重複使用可見效。
根據寶鑑記載,使用這兩種藥材,放入銀石器皿中,加入一大碗水煮至水分蒸發完畢,再添加水繼續熬煮三天兩夜。取出後,將蓖麻晾乾,切成四段,五粒共二十段作為一次的用量,用荊芥湯送服,可用於治療各種癇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