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彥純
《玉機微義》~ 卷九 (1)
卷九 (1)
1. 治風熱之劑
元戎胡桐淚散治足陽明經虛風熱所襲流傳牙齒攻注牙齦則致腫結妨悶,甚者與齦間津液相搏化為濃汁,宜用此藥。
胡桐淚 石膽礬 黃礬 蘆薈 升麻(各半兩) 麝香 亂髮灰(各一錢) 硃砂 細辛 當歸身 川芎 牛膝(各二錢半)
上為末,先以甘草湯漱口後,用藥少許敷之,以常用少許擦牙,去風熱消腫化毒,牢固永無牙宣疳血之病。按此足陽明厥陰藥也。
犀角升麻湯治陽明經受風熱,口唇頰車連牙腫痛。
犀角(七錢半) 升麻(五錢) 防風 羌活(各三錢半) 川芎 白芷 白附子 黃芩(各二錢半) 甘草(一錢半)
上㕮咀水煎服。
按此手足陽明太陽藥也。
白話文:
[治療風熱的藥方]
元戎胡桐淚散能治療因足陽明經脈虛弱,遭受風熱侵襲,導致熱氣流傳至牙齒,熱氣灌注於牙齦,引起腫脹結塊,令人感到憋悶。嚴重時,會與牙齦間的唾液結合,轉化為膿汁。這種情況下,應使用此藥。
藥材包括:胡桐淚、石膽礬、黃礬、蘆薈、升麻(各15克)、麝香、亂髮灰(各3克)、硃砂、細辛、當歸身、川芎、牛膝(各7.5克)。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先用甘草湯漱口,再取少量藥粉塗抹於患處,也可日常取少量藥粉擦拭牙齒,可去除風熱,消除腫脹,化解毒素,使牙齒堅固,永遠不會有牙齦出血和牙周病的困擾。此藥適用於足陽明和厥陰經脈。
犀角升麻湯能治療因陽明經脈受到風熱影響,導致口脣、頰部連同牙齒腫痛。
藥材包括:犀角(22.5克)、升麻(15克)、防風、羌活(各10.5克)、川芎、白芷、白附子、黃芩(各7.5克)、甘草(4.5克)。
將以上藥材切碎,用水煎煮服用。
此藥適用於手足陽明和太陽經脈。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