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彥純

《玉機微義》~ 卷四 (1)

回本書目錄

卷四 (1)

1. 攻下之劑

三因七物厚朴湯,治腹滿發熱,脈浮數,飲食如故,脹滿者為熱脹。

厚朴(炒一兩) 甘草(炙) 大黃(煨,各三錢) 枳實(炒半兩) 桂心(一分)

上為末,每四大錢,入薑棗煎。嘔者,加半夏。

按:此治熱之劑,陽明例藥也。

簡易是齋推氣丸,治三焦痞塞,氣不升降,腹脹。

檳榔 陳皮 黃芩 大黃 枳實 黑牽牛(等分)

上為末,煉蜜丸梧子大。每五、七十丸,臨睡湯下,量虛實與服。

楊氏消脹丸。

木香 黑牽牛 蘿蔔子(炒) 檳榔

上等分為末,水糊丸梧子大。每三十丸。

宣明肉豆蔻丸,治食痼腹脹如鼓,不食者,病可下。

肉豆蔻 檳榔 輕粉(各一錢) 黑牽牛(一兩半,服頭末)

上為末,糊為丸,如綠豆大。每服十丸、二三十丸,煎連翹湯下,食後日三服。

按:此並氣分藥也。

雞屎醴散,治心腹脹滿,旦食不能暮食,致令胃逆鼓脹證。

大黃 桃仁 雞屎糟(乾者,等分)

上為末。每一、二錢,水煎入姜,食前服。

按:此血分藥也。

東垣沉香海金沙丸,治一切積聚,脾濕腫脹,肚大青筋,羸瘦。

海金沙(一錢半) 沉香(二錢) 牽牛末(一兩) 輕粉(一錢)

上為末,獨蒜如泥為丸,如梧子大。每三十丸,煎白沸燈芯通草湯,量虛實與服。

海金沙散,治脾濕太過,腹脹如鼓。

(方見濕門)

按:此二方,治濕之劑也。

沉香交泰丸,治濁氣在上,干擾清陽之氣,菀而不伸,以為䐜脹。

沉香 白朮 當歸(各三錢) 厚朴(制五錢) 枳實(炒) 吳茱萸(洗) 白茯苓 澤瀉 陳皮 青皮 木香(各二錢) 大黃(酒浸一兩)

上為末,湯浸蒸餅為丸,梧子大。每五十,加至七十丸,溫湯送下。

按:此分消之劑也,氣血之藥。

三花神佑丸,治一切腫病,大腹實脹,喘滿。

(方見濕門)

按:此治濕熱之藥也。

白話文:

[攻下的藥物]

「三因七物厚朴湯」,用於治療腹部飽滿、發燒、脈搏快速,但食慾未減,腹部漲滿是因為體內有熱氣造成的漲滿。

藥方包含:厚朴(炒過的一兩)、甘草(炙過的)、大黃(煨過的,各三錢)、枳實(炒過的半兩)、桂心(一分)。

將這些藥材磨成粉末,每次取四大錢,加入薑和棗一起煎煮。如果患者有嘔吐現象,則可以加入半夏。

說明:這是一種用來治療熱症的藥方,是陽明經常用藥。

「簡易是齋推氣丸」,用於治療三焦堵塞,氣機不順,導致腹部脹滿。

藥方包含:檳榔、陳皮、黃芩、大黃、枳實、黑牽牛(等份)。

將藥材磨成粉末,加入煉蜜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五到七十粒,睡前服用,根據身體狀況調整劑量。

「楊氏消脹丸」。

藥方包含:木香、黑牽牛、蘿蔔子(炒過的)、檳榔。

將藥材等份磨成粉末,用水糊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十粒。

「宣明肉豆蔻丸」,用於治療食滯導致的腹部脹大如鼓,無法進食的情況。

藥方包含:肉豆蔻、檳榔、輕粉(各一錢)、黑牽牛(一兩半,取其粉末)。

將藥材磨成粉末,製成綠豆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十到三十粒,用煎好的連翹湯送服,飯後每天服用三次。

說明:以上皆是針對氣分的藥物。

「雞屎醴散」,用於治療心腹脹滿,早上吃的食物到了晚上還無法消化,導致胃部反覆鼓脹的症狀。

藥方包含:大黃、桃仁、雞屎糟(乾燥的,等份)。

將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到二錢,用水煎煮後加入薑,飯前服用。

說明:這是一種針對血分的藥物。

「東垣沉香海金沙丸」,用於治療各種積聚,脾臟濕氣過重導致的腹部腫脹,肚子大且有青色靜脈,身體瘦弱。

藥方包含:海金沙(一錢半)、沉香(二錢)、牽牛末(一兩)、輕粉(一錢)。

將藥材磨成粉末,加入碾碎的獨蒜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十粒,用煎好的白沸燈芯通草湯送服,根據身體狀況調整劑量。

「海金沙散」,用於治療脾臟濕氣過重,腹部脹大如鼓。

藥方詳情請參考濕門部分。

說明:這兩個方子都是用來治療濕氣的藥方。

「沉香交泰丸」,用於治療濁氣在上,幹擾清陽之氣,導致氣機受阻,造成腹部脹滿。

藥方包含:沉香、白朮、當歸(各三錢)、厚朴(製過的五錢)、枳實(炒過的)、吳茱萸(洗過的)、白茯苓、澤瀉、陳皮、青皮、木香(各二錢)、大黃(酒浸泡過的一兩)。

將藥材磨成粉末,用湯浸蒸餅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五十到七十粒,用溫水送服。

說明:這是一種用來分消的藥方,屬於氣血的藥物。

「三花神佑丸」,用於治療各種腫脹疾病,包括腹部實脹、呼吸困難。

藥方詳情請參考濕門部分。

說明:這是一種用來治療濕熱的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