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彥純

《玉機微義》~ 卷一 (1)

回本書目錄

卷一 (1)

1. 理氣之劑

嚴氏五噎散治五噎食不下嘔啘痰多咽喉噎塞

人參 半夏 桔梗(炒) 白豆蔻 木香 杵頭糠 白朮 畢澄茄 沉香 枇杷葉 乾生薑(各一兩) 甘草(炙半兩)

上細末,每服二錢,入生薑七片,煎服。

五膈散治五膈胸膈痞悶諸氣結聚肋脅脹滿痰逆噁心

枳殼(炒) 木香 青皮 大腹子 白朮 半夏曲(炒) 丁香 天南星 乾薑(炒) 麥櫱(炒) 草果仁(各一兩) 甘草(炙半兩)

上細末,每服二錢,水煎入姜。

局方五膈寬中散治七情四氣傷於脾胃以致胸膈痞滿停痰氣逆遂成五膈之病

青皮 陳皮 丁香(各四兩) 厚朴(制一斤) 甘草(炙五兩) 白豆蔻(一兩) 香附子(炒) 砂仁 木香(各三兩)

上為末,每服二錢,姜鹽湯點服。

按以上三方並太陰陽明經藥也。

謹按反胃諸方,古方悉是香燥大熱之藥,皆不足為法,今姑存其一二。至於丹溪所言補血益陰潤燥和胃調中等藥,雖無其方,自宜隨證用之。觀其立論,則思過半矣。

雜方

燒針丸

(方見小兒門)

白話文:

[理氣之劑]

嚴氏五噎散,適用於五種噎食不下的症狀,如頻繁嘔吐、痰多、咽喉堵塞等情況。

成分包含:人參、半夏、炒桔梗、白豆蔻、木香、杵頭糠、白朮、畢澄茄、沉香、枇杷葉、乾生薑各一兩,以及炙甘草半兩。

使用方法: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二錢,加入七片生薑一起煎煮服用。

五膈散,適用於五種膈阻胸悶、胸口痞悶、各種氣結聚於肋脅脹滿、痰逆噁心的症狀。

成分包含:炒枳殼、木香、青皮、大腹子、白朮、炒半夏曲、丁香、天南星、炒乾薑、炒麥櫱、草果仁各一兩,以及炙甘草半兩。

使用方法: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二錢,用水煎煮後加入薑服用。

局方五膈寬中散,適用於因七情四氣影響脾胃導致胸膈痞滿、痰氣逆流,進而形成五膈病的患者。

成分包含:青皮、陳皮、丁香各四兩,厚朴一斤,炙甘草五兩,白豆蔻一兩,炒香附子、砂仁、木香各三兩。

使用方法: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粉,每次服用二錢,用薑鹽湯沖泡服用。

以上三方均適用於太陰陽明經的治療。

根據古方,反胃的處方多屬香燥大熱的藥物,這些並不適合所有情況,僅暫存一二以供參考。丹溪提出的補血益陰、潤燥和胃、調中等藥物,雖然沒有具體的配方,但應根據具體病情使用。從他的論述中,可以得到很多啟發。

此外,還有一個名為燒針丸的雜方,此方可在小兒門找到詳細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