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彥純
《玉機微義》~ 卷五 (1)
卷五 (1)
1. 治熱之劑
局方清心蓮子飲
調胃承氣湯,治消中熱在胃,而能飲食,小便赤黃。
方並見熱門。
三因真珠丸,治心虛煩悶,積熱煩渴,口乾舌燥,引飲無度,小便或利或不利。
知母(一兩一分),黃連,苦參,玄參,鐵粉,牡蠣(各一兩),硃砂(二兩),麥門冬(去心),天花粉(各半兩),金箔,銀箔(二百片)。
上為末,煉蜜入生栝蔞汁少許,丸如梧子大,用金銀箔為衣,每二三十丸,先用栝蔞根汁下一服,次用麥門冬熟水下,病退日二服。
按此心胃經藥也。以上三方,有輕重之殊,宜選使。
白話文:
【治療熱症的藥方】
局方清心蓮子飲與調胃承氣湯,主要針對胃部有熱,患者雖能進食但小便呈現赤黃色的症狀。具體配方詳見熱門方劑。
三因真珠丸,適用於心神虛弱、煩躁不安、內熱積聚、口渴口乾、舌頭乾燥,喝水量大的人,以及小便可能頻繁也可能不暢的情況。藥方成分包括:知母(1兩一分)、黃連、苦參、玄參、鐵粉、牡蠣(各1兩)、硃砂(2兩)、麥門冬(去心)、天花粉(各半兩),以及金箔和銀箔(各200片)。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粉末,加入煉蜜和少量生栝蔞汁,搓揉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再以外層包裹金銀箔。每次服用20-30丸,先用栝蔞根汁送服一次,接著再用煮過的麥門冬水送服。病情改善後,每日可服用兩次。
此藥方主要作用於心臟和胃部,以上三種方劑的藥效強弱不一,應根據實際情況選擇使用。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