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機微義》~ 卷二十六 (1)
卷二十六 (1)
1. 諸經敘脹所因
針經曰夫脹者皆在於臟腑之外,排臟腑而廓胸脅脹皮膚,故命曰脹。或厥氣在下,榮衛留止,寒氣逆上,真邪相攻,兩氣相搏,乃合為脹也。
按論中備五臟六腑發脹為諸證,宜玩本文。
內經曰:諸腹脹大皆屬於熱。腹滿䐜脹,支鬲胠脅下厥上冒過,在太陰陽明,乃寒濕鬱遏也。
原病式曰:腹脹大,鼓之如鼓氣,為陽,陽為熱,氣甚則如是也。
白話文:
針灸經典說,所謂「脹」,指的是臟腑以外的部位,脹滿感會擴散到胸脅,甚至表現在皮膚上。脹滿的原因可能是厥氣下沉,導致營衛氣血停滯,寒氣上逆,真氣和邪氣互相搏鬥,最終形成脹滿。
五臟六腑發脹的病症很多,應該仔细研讀本文。
《內經》提到,腹部脹大,大多屬於熱症。腹部滿脹,甚至伴隨着胸脅疼痛,寒濕鬱遏導致的脹滿,多屬於太陰陽明經絡。
《原病式》中說,腹部脹大,鼓起來像鼓一樣,說明是陽氣盛,陽氣屬熱,氣盛就會導致這種情況。
2. 脈法
針經曰其脈大堅以澀者脹也
脈經曰關上脈虛即脹內;遲而滑者脹;脈盛而緊者脹。
嚴氏曰脹脈浮者易治,虛者為難。
白話文:
針經提到,脈搏大、堅硬且有澀感的,表示有脹滿的症狀。
脈經說明,關脈若虛弱,則表示有脹滿的症狀;脈搏緩慢且滑動的,也表示有脹滿的症狀;脈搏強大且緊繃的,也是脹滿的症狀。
嚴氏認為,浮現的脈搏較容易治療,而虛弱的脈搏則較難處理。
3. 論脹分三因
陳無擇云臟氣不平勝乘相因為病,如怒傷肝,肝克脾,脾氣不正,必脹於胃,名曰勝克;怒乘肺,肺氣不傳,必脹於大腸,名曰乘克;憂思結聚,本臟氣鬱,皆內所因。或冒寒暑風濕,隨經絡傳至陽明,致脹者,屬外因;飲食飢飽,生冷甜膩,聚結不散,或作胚塊,膨脹滿悶,屬不內外因也。
按此論,肝木勝乘脾肺為脹滿,即東垣所謂脾胃之上不足,火木大勝致脹也。此不言火,況怒傷肝者豈無火動耶?所出大半夏湯,以桂附中加參歸以調血氣,言其脈弦遲,恐非肝氣克脾臟閉腑郁病也。
白話文:
陳無擇認為,臟腑氣機失衡,彼此相剋或相乘,就會導致疾病。例如,怒氣傷肝,肝氣克脾,脾氣失調,就會導致胃脹,稱為「勝克」;怒氣乘肺,肺氣不暢,就會導致大腸脹,稱為「乘克」;憂慮思慮過度,導致臟腑氣機鬱結,這些都是內因。此外,外感寒暑風濕,沿著經絡傳至陽明經,也會導致脹滿,屬於外因;飲食不節,飢飽不均,生冷甜膩,導致氣機聚結不散,甚至形成腫塊,膨脹滿悶,屬於不內外因。
根據此論,肝木勝乘脾肺導致脹滿,就如同東垣所言「脾胃之上不足,火木大勝致脹」。雖然文中未提及火,但怒傷肝,必然伴隨著火氣升騰。所出「大半夏湯」以桂附中加參歸以調和血氣,可見其脈象弦遲,恐非單純肝氣克脾,而是臟腑閉塞、氣機鬱結所致。
4. 論腹脹屬濕
內經云:太陰所至為蓄滿,又云:太陰所至為中滿,霍亂吐下,又云:諸濕腫滿皆屬脾土。
按發明辨云:脾為陰中之太陰,又云:脾為陰中之極陰,乃為坤元,亙古不遷之土。天為陽也,火也,地為陰也,水也在人則為脾,同陰水之化。脾有餘則腹脹,食不化,故無陽則不能化五穀。脾盛乃大寒為脹滿,故脈經云:胃中寒則脹滿。大抵此病皆水氣寒濕為之也。治宜大辛熱之劑。
如土久於雨水中則為泥矣,豈能生化萬物?必待和風暖日,濕去陽生,自然長生矣。脾濕有餘無陽則不能化五穀,所以宜辛熱治之,必愈然亦有輕重。
白話文:
《內經》記載,太陰主宰蓄滿,太陰所至也會導致中滿,引發霍亂吐瀉。又說,所有濕腫滿皆屬脾土。
《發明辨》中提到,脾是陰中之太陰,也是陰中之極陰,為坤元,亙古不變的土。天為陽,為火,地為陰,為水,而脾在人體中就如同陰水之化。脾氣過盛則腹脹,食不消化,因為沒有陽氣就無法消化五穀。脾盛導致大寒,引發脹滿,因此《脈經》說,胃中寒則脹滿。總之,這種病症都是水氣寒濕造成的。治療應以大辛熱之劑。
就像土壤長時間浸泡在雨水中就會變成泥土,無法孕育萬物。只有在和風暖日,濕氣消散,陽氣生長,才能自然滋生万物。脾濕過多,缺乏陽氣,就無法消化五穀,所以要用辛熱藥物治療,必定能治癒。當然,治療的程度要根據病情輕重而定。
5. 論腹脹有熱有寒屬外感
東垣曰經云諸腹脹大屬熱,此乃八益之邪,有餘之證,自天外而入,感風寒之邪,傳入於裡,寒變為熱,作胃實,日晡潮熱,大渴引飲,譫語,是太陽陽明並病,大實大滿者,大承氣湯下之,少陽陽明微滿實者,小承氣湯下之,五常正大論云,下之則脹已是也。假令痎瘧為脹滿,亦有寒脹熱脹,是天之邪氣,傷暑而得之,不即時發,至秋暑氣衰絕而瘧病作矣,知其寒已,局方交加飲子是也。
豈不聞素問及靈樞經中說,內虛不足,中寒濕令人中滿,及五臟六腑俱有脹滿,更以脹家寒熱多少較之,胃中寒則脹滿,陰陽應象論云,濁氣在上則生䐜脹,針經云,脹取三陽,三陽者,足太陽膀胱寒水為脹,與通評虛實論中說,腹暴滿按之不下,取太陽經絡者,胃之募正,同五臟生成論云,腹滿䐜脹(云云見前),胃中寒濕菀遏故也,脈經所謂胃中寒則脹滿也,又厥論云,太陰之厥則腹滿䐜脹,後不利,不欲食,食則嘔,不得臥,按所說寒脹多如此。
白話文:
李東垣說,經書上說所有腹部脹大的症狀都屬於熱證,這是因為八邪中的益邪,也就是過多的邪氣,從天外侵入,感觸風寒之邪,傳入體內,寒氣轉變為熱氣,導致胃部積實,出現下午潮熱、口渴引飲、神志不清等症狀,這屬於太陽和陽明經脈同時患病,屬於實證,如果腹部脹滿厲害,就應該用大承氣湯來瀉下,如果少陽和陽明經脈略微脹滿,就應該用小承氣湯來瀉下。五常正大論說,瀉下之後,腹部脹滿的症狀就消失了。假設瘧疾引起腹部脹滿,也會有寒脹和熱脹之分,這是因為天上的邪氣傷暑而導致的,沒有及時發作,等到秋季暑氣衰退,瘧疾就發作了,知道是寒證,就要服用局方交加飲子。
難道沒有聽說過素問和靈樞經中所說,內虛不足,體內寒濕就會令人腹部脹滿,以及五臟六腑都有脹滿的症狀嗎?更要根據寒熱程度來判斷,胃中寒就會脹滿。陰陽應象論說,濁氣上行就會產生腹脹。針經說,脹滿要取三陽經,三陽經中足太陽膀胱經屬寒水,會導致腹脹。通評虛實論說,腹部暴滿,按壓下去不會凹陷,就要取太陽經絡,因為胃的募穴在太陽經。五臟生成論說,腹部滿脹,是因為胃中寒濕鬱結。脈經說,胃中寒就會腹脹。厥論說,太陰經厥證就會導致腹滿腹脹,之後排便不暢,不想吃東西,吃了就嘔吐,不能躺下。根據以上所說,寒脹大多是這樣的症狀。
湯液醪醴論中說,中滿治法當開鬼門,謂發汗也,潔淨府,利小便也,又云,中滿者,瀉之於內,謂脾胃有病,當今上下分消其氣,下焦如瀆,氣血自然分化,不待泄滓穢,如或大實大滿,大小便不利,從權以寒熱藥下之。
白話文:
《湯液醪醴論》提到,當中間的氣體過多時,治療的方法應該是打開「鬼門」,也就是發汗。同時,要保持體內清潔,讓小便順暢。又進一步說明,如果出現中間的氣體過多的情況,應該在內部進行排泄,指的是對於脾胃有病的情況,應該通過調節,使上半身和下半身的氣息分別得到舒緩。下焦像是水道一樣,氣血自然會得到分離,無需等待排泄糞便或廢物。如果出現非常實滿、大小便不順暢的情況,可以根據情況使用寒熱藥物來進行下洩治療。
6. 論腹脹屬內傷所致
東垣曰:或傷酒、濕面及味厚之物,膏粱之人,或食已便臥,使濕熱之氣不得施化,致令腹脹滿,此亦是熱脹。調經篇云:因飲食勞倦,損傷脾胃,始受熱中,末傳寒中,皆由脾胃之氣虛弱,不能運化精微,而致水穀聚而不散而成脹滿,此寒濕鬱遏而脹也。醪醴論中治法謂:先瀉其血絡,後調其真經,氣血平,陽布,神清,此治之正也。
或曰:諸腹脹大皆屬於熱者,何也?此乃病機總辭。假令外傷風寒有餘之邪,自表傳裡,寒變為熱而作胃實腹滿,仲景以承氣湯治之。亦有膏粱之人,濕熱鬱於內而成脹滿者,此熱脹之謂也。大抵寒脹多而熱脹少,治之者宜詳辯之。
白話文:
東垣曰:
有些人因飲酒過量、食用油膩厚味食物,或食後即臥,導致濕熱之氣無法正常運化,進而造成腹部脹滿,這就是所謂的熱脹。
《調經篇》中記載:由於飲食勞累損傷脾胃,初始感受熱邪,最終演變為寒邪入侵,皆因脾胃之氣虛弱,無法運化精微物質,導致水穀積聚不散而形成脹滿,這是寒濕鬱結而導致的脹滿。
《醪醴論》中治療方法指出:應先瀉去血絡,後調和真經,使氣血平調,陽氣布散,神志清明,此為治療之正道。
或曰:
為何所有腹脹都屬於熱證?
這只是概括性的病機描述。
假使外感風寒邪氣過盛,由表傳入裡,寒邪轉化為熱而導致胃實腹滿,仲景以承氣湯治療。
也有些人因飲食油膩,濕熱鬱結於內而導致腹脹,這就是熱脹。
總而言之,寒脹較多,熱脹較少,治療時應細心辨證。
7. 論鼓脹屬濕熱
丹溪曰:心肺陽也,居上;腎肝陰也,居下;脾居中,亦陰也,屬土。經曰:飲食入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是脾具坤靜之德,而有乾健之運,故能使心肺之陽降,腎肝之陰升,而成天地交之泰。是為一平人。
今也七情內傷,六淫外侵,飲食不節,房勞致虛,脾土之陰受傷,轉運之官失職,胃雖受谷,不能運化,故陽升陰降,而成天地不交之否。清濁相混,隧道壅塞,鬱而為熱,熱留為濕,濕熱相生,遂成脹滿。經曰:鼓脹是也。以其外雖堅滿,中空無物,有似於鼓膠,固難治。
又名曰蠱。若蟲侵蝕之義。理宜補脾,又須養肺金以制木,使脾無賊邪之患;滋腎以制火,使肺氣得清。卻厚味,斷妄想,遠音樂,無有不安。醫者不察,急於作效;病者苦於脹急,喜行利藥,以求通快。不知覺寬得一日半日,其腫愈甚,病邪甚矣,真氣傷矣。古方惟禹餘糧丸,又名石中黃丸,又名紫金丸,制肝補脾,殊為切當。
白話文:
丹溪說:心和肺屬陽,位於人體上部;腎和肝屬陰,位於人體下部;脾位於人體中部,也屬陰,歸屬於土。經書上說:飲食進入胃,經過運化,精氣上輸送到脾;脾氣散佈精氣,上歸於肺;同時調節水液,下輸送到膀胱;水精遍布全身,五臟六腑皆能運行。因此,脾具有坤土的靜止之德,又有乾天的健運之力,所以能夠使心肺之陽下降,腎肝之陰上升,形成天地交合的順暢狀態,這便是健康的人。
現在很多人由於七情內傷,六淫外侵,飲食不節,房事過度,導致脾土的陰氣受損,運化功能失調,雖然胃部能容納食物,卻無法運化,因此陽氣上升,陰氣下降,形成天地不交的病態。清濁混雜,水道阻塞,郁積成熱,熱氣留滯成濕,濕熱相互滋生,最終導致腹部脹滿。經書上說:這就是鼓脹病。因為鼓脹患者外觀雖然堅實飽滿,但內部空無一物,就像鼓皮一樣,因此治療起來非常困難。
鼓脹病也叫做蠱病,意指如同蟲子侵蝕一樣。治療應當補脾,同時也要滋養肺金以制約肝木,防止脾臟受到邪氣侵襲;滋補腎陰以制約心火,使肺氣清淨。要忌食厚味,斷絕妄想,遠離音樂,保持心神安寧。有些醫生不加思索,急於求效;患者因脹滿難忍,喜歡服用利水藥,以求快速通暢。殊不知,他們只是暫時感到舒服了一天或半天,腫脹反而更加嚴重,病邪更加猖獗,真氣受損更加嚴重。古方中只有[禹餘糧丸],又名[石中黃丸],又名[紫金丸],具有制肝補脾的功效,最為適合治療此病。
亦須隨證加減用之。予友俞仁叔連得家難,年近五十,得此疾,自制禹餘糧丸服之。其脈弦澀而數。予曰:此丸新制,煆煉之火邪尚存,溫熱之藥太多,宜自加減,不可執方。俞笑曰:此方不可加減。服之一月,口鼻見血,色黑骨立而死。又楊兄年近五十,性嗜酒,病瘧半年,患脹。
診其脈弦而澀重,則大瘧未愈,手足瘦而腹大如蜘蛛狀。予教以參朮為君,當歸、川芎、芍藥為臣,黃連、陳皮、茯苓、厚朴為佐,生甘草些小,作濃湯飲之,一日定三次。彼亦嚴守戒忌,一月後瘧愈,又半年小便長而脹愈。中間須稍有加減,大意只是補氣行濕。又陳氏年四十餘,性嗜酒,大便時見血,春間患脹,色黑而腹大,形如鬼狀,脈數而澀重似弱。以四物湯加連芩、木通、白朮、陳皮、厚朴、生甘草作湯與之一月而安。
白話文:
治療時也要根據患者的具體症狀來調整藥方。我的朋友俞仁叔連續遭受家中的不幸,年近五十,得了這種病,自己用禹餘糧丸服用。他脈象弦澀而數。我說:這丸藥是新做的,煆煉的火邪還存在,溫熱的藥太多,應該自己加減,不可執著於方子。俞仁叔笑着說:這個方子不可加減。服用一個月後,口鼻見血,面色發黑骨瘦如柴而死。又楊兄年近五十,喜歡喝酒,患瘧疾半年,肚子脹。診脈弦而澀重,說明大瘧尚未痊癒,手腳瘦而肚子像蜘蛛一樣大。我教他用人參、白朮為主藥,當歸、川芎、芍藥為輔藥,黃連、陳皮、茯苓、厚朴為佐藥,生甘草少許,做濃湯喝,一天定三次。他也嚴格遵守忌口,一個月後瘧疾痊癒,又過了半年小便長了,肚子也消了。中間需要稍作加減,主要就是補氣行濕。又陳氏四十多歲,喜歡喝酒,大便時見血,春天患肚子脹,面色發黑肚子很大,形狀像鬼一樣,脈象數而澀重,好像很虛弱。用四物湯加連芩、木通、白朮、陳皮、厚朴、生甘草做湯給他服用一個月就好了。
一補氣,一補血,餘藥大率相出入,皆獲安。或曰:氣無補法,今何補氣而獲安?予曰:氣無補法,俗論也。痞悶壅塞,似難於補,不思正氣虛者不能自運。經曰:壯者氣行則愈,弱者則著而成病。若不補氣,邪何由行?或曰:子之藥審矣,何效之遲也?病者將厭子之迂而求速效矣!予曰:此病之起,或三五年,或十餘年,根深勢篤,難求速效。知王道者能治此病。
或曰:脹病將終不利耶?予曰:灼知其不虛,病淺,胃壯,積滯不痼,而又有可下之證矣。按此論,七情內傷,六淫外侵,致脹,合東垣所謂八益之邪,有餘之證自外入也;內傷勞倦,虛損脾胃等致不足之證自內生,也可見虛實之殊。寒熱病機互有,則用藥當有所據矣。
白話文:
補氣和補血是主要的藥物作用,其他的藥物大多只是輔助,只要用對了就能治好病。有人會問,氣是無法補的,你怎麼說補氣就能治病呢?我說,氣是無法補的,那是世俗的說法。其實,像痞悶壅塞這種病,看似難以補,卻是因為正氣虛弱,無法自行運作。經書裡說:「身體強壯的人,氣血運行通暢就能痊癒;身體虛弱的人,氣血停滯就會生病。」如果我們不補氣,邪氣怎麼能排出呢?
也有人會問,你的藥方這麼精確,怎麼效果這麼慢呢?病人可能要嫌棄你太迂腐,想要快速見效!我說,這種病的形成,可能是三五年,也可能是十幾年,病根深蒂固,難以快速見效。只有真正了解王道的人,才能治好這種病。
還有人會問,脹病最後會不會對身體不利?我說,如果能確定病人不是虛證,病況輕微,胃氣強壯,積滯不深,又有可以下瀉的徵兆,就不用擔心。
根據這些論述,七情內傷和六淫外侵造成的脹病,屬於東垣所說的八益之邪,是外來的過多之證;而內傷勞倦、脾胃虛損等造成的脹病,屬於不足之證,是內在的不足之證。由此可見,虛實之證是有所不同的。寒熱病機相互影響,用藥時就必須要有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