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材

《扁鵲心書》~ 卷首 (1)

回本書目錄

卷首 (1)

1.

《靈》、《素》為醫家正傳,後世張仲景、王叔和、孫思邈、孫兆、初虞世、朱肱,皆不師《內經》,惟採本草諸書,各以己見自成一家之技,治小疾則可,治大病不效矣。(王叔和、朱肱烏可與仲景同列,若云仲景不師《內經》,試觀《傷寒》、《金匱》二書,不本《靈》、《素》之旨,寧有如是精深之論乎?)至皇甫士安、巢元方、王冰等,雖學《素問》,而不得方學之傳,亦依前六子方法而行。此書從古至今,未得通行。

白話文:

《黃帝內經》(《靈樞》、《素問》)是正宗的中醫經典。後世的張仲景、王叔和、孫思邈、孫兆、初虞世、朱肱等人,雖然沒有拜《內經》為師,但他們從藥草典籍中汲取知識,各自形成了一套治病方法。這些方法只能治療小病,對於大病卻無效。(王叔和、朱肱不能與張仲景相提並論,如果說張仲景沒有拜《內經》為師,那麼請看他的《傷寒論》、《金匱要略》兩本書,不都是以《靈樞》、《素問》為基礎,才能提出精闢的見解嗎?)到了皇甫士安、巢元方、王冰等人,雖然學習了《素問》,但卻沒有得到開方治病的真傳,仍然沿用了前面六人的方法。因此,這本書自古以來都沒有被廣泛使用。

餘業醫四世,皆得此法之力,而人世未深信,故難梓行。余初學醫,盡博六子之書,以為醫之理盡矣。然調治小疾,百發百中,臨大病百無二三,每悵己術之不精也。後遇關中老醫,叩余所學,笑曰:汝學非是岐黃正派,特小技爾。只能調小疴,俟其自愈,豈能起大病哉!余即從而師之,三年,師以法授我,反復參詳,遂與《內經》合旨,由茲問世,百發百中,再觀六子書,真兒戲耳。但師授固簡而當,意欲梓行,恐有未盡。

白話文:

我從事醫業已有四代,都靠這套醫術養活家小,但世人沒有深度相信,所以難以出版。我最初學醫時,研讀了所有名醫的書籍,以為這就是醫術的全部了。然而在治療小病時,無往不中;在面對大病時,卻十次中只有一兩次能治癒,每次都遺憾自己的醫術不夠精湛。後來遇見關中一位老醫生,他問我的所學,笑著說:「你的學問不是真正的岐黃正派,只是小把戲罷了。只能調養小病,讓其自愈,怎麼能治大病呢!」我便拜他為師,三年後,師父將醫術傳授給我,反覆推敲後,發現這套醫術與《內經》的旨意相符。從此出師後,治療疾病屢試不爽。再回頭去看那些名醫的書,簡直就像兒戲。只不過師父教的雖然簡要確當,但如果要出版,恐怕還有些不足。

遂將追隨先師所歷之法,與己四十餘稔之所治驗,集成醫流正道,以救萬世夭枉。後人得此,苟能日夜勤求,自能洞貫其理,以見余言非謬。至若賢良忠正,孝子仁人,再為廣布,俾天下後世,上可以救君親,下可以濟斯民。余因恐遭天譴,不敢自私,刊刻流傳,願仁者勿拘成見而屑視之,斯幸矣。

宋紹興十六年武翼郎前開州巡檢竇材謹序。(細觀此敘前後語意不相聯屬,似非通人之語,疑是後人偽作)

白話文:

我將追隨以前老師的方法,加上我自己四十年來的臨牀經驗,彙集整理成「醫流正道」,來拯救歷代以來無辜枉死的病患。後世子孫得到這本書,如果能夠勤奮學習,一定能透徹瞭解其中的道理,就會明白我說的話沒有錯。對於賢能忠正、孝順仁慈的人,希望能夠再加廣傳,讓天下後世的人們,不僅能用來救治君父父母,也能用來救濟百姓。我因為害怕受到天譴,不敢自私藏書,因此刊刻流傳,希望仁慈的人不要有成見而輕視它,這樣我就很滿足了。

2. 奏玉帝青辭

維大宋紹興十六年丙寅月,武翼郎臣竇材奏啟玉皇上帝玉陛下。

白話文:

在南宋紹興十六年的丙寅月,武翼郎竇材上書給皇帝陛下。

臣聞上天好生而惡死,下民畏死而貪生,上天雖云惡殺,但示勸懲於下民,非其人而殺之者有之。下民雖曰貪生,但歸生死於天命,而致枉死者有之,皇天憫下民之疾苦,故假神農、黃帝、岐伯、雷公、扁鵲、俞跗等,以立醫教,救人災病。歷世綿遠,屢遭兵火,其神書散亡,僅存者《靈樞》、《素問》而已,雖不盡傳宗派,是亦能救人疾苦,保人性命,但少洞徹臟腑、刳腸、滌髓之神耳。(果能參悟《靈》、《素》,自然洞見臟腑,至於刳腸滌髓,乃後世法之巧,而用之神。

白話文:

我聽說上天喜歡讓生靈活著而討厭讓它們死去,老百姓害怕死亡而貪戀生命。上天雖然說憎恨殺戮,但只是為了告誡和懲罰老百姓,不是他們的錯卻被殺死的人也是有的。老百姓雖然說貪生,但都會把生死歸於天命,因此白白送死的人也是有的。皇天憐憫老百姓的疾苦,所以藉助神農、黃帝、岐伯、雷公、扁鵲、俞跗等人建立醫學,救助人們的疾病和痛苦。經過漫長的歲月,醫學典籍屢遭戰火破壞,遺失散落,僅存《靈樞》、《素問》而已。雖然未能完全傳承,但是也能夠救助人們的疾苦,保全人的性命,只是少了透徹瞭解臟腑、剖開腸道和滌盪骨髓的精妙方法罷了。(如果能夠參悟《靈樞》、《素問》,自然能夠透徹地看到臟腑。至於剖開腸道和滌盪骨髓,那是後世醫術的技巧,只不過運用得精妙罷了。

惜乎此書無傳,諒亦不過一技術之妙,豈如《靈》、《素》之貫天人,晰隱顯,大無不包,細無不入,為萬世理道之神書,救人之秘典哉。)後世仲景採《內經》外感風寒之旨,附以己見,定立方法,及採雜證七十餘條,集為《傷寒》、《金匱》。後之學者,咸遵守莫敢移易。

白話文:

可惜的是這本書沒有流傳下來,估計也只不過是一本技術上的妙作罷了,怎能像《黃帝內經》的《素問》、《靈樞》那樣貫通天人,闡述陰陽,宏觀浩大,微觀細入,成為萬世醫學的經典寶典,拯救人們的祕傳法寶呢?後世的張仲景綜合《黃帝內經》中的外感風寒理論,加上自己的見解,制定了具體的方法,並收集了七十多種雜症,編著成《傷寒論》和《金匱要略》。後來的醫學家們都遵守這些經典,不敢隨意改動。

殊不知傷寒既有多證,《內經》自然該載,何必牽扯種種雜病,以為傷寒,誤人不少(果能遵循仲景之法,豈有誤人。惟後學不明其旨,妄為註解,各執己見,未免穿鑿,希冀立名,遺訛後世,將為仲景之功臣,實為仲景之罪人。千百年來,明傷寒法者有幾人哉)。嗣後叔和、思邈又附益之,障蔽聖經,遺訛後世,且《經》云:傷寒為病身熱,熱雖甚不死。

白話文:

殊不知傷寒有多種證狀,《內經》中自然應該記載,何必要牽扯各種雜病作為傷寒,誤導了不少人(如果能夠遵循張仲景的方法,怎麼會誤導人呢。只是後人不懂他的用意,胡亂註解,各持己見,難免牽強附會,希望能出名,留下了錯誤給後世,將成為仲景的功臣,實為仲景的罪人。千百年來,真正明白傷寒治療方法的人又有幾人呢)。此後,王叔和、孫思邈又加以補充,遮蔽了《傷寒論》的聖經,給後世留下了錯誤。而且《傷寒論》中說:「傷寒是因為熱而發病,熱雖然 شدید也不會死。」

論中風曰,中五臟俞穴,則為偏風;論水脹曰,因氣為腫;論厲風曰,地之濕氣,感則害人皮肉筋脈。如此言之,其旨深,其意廣,後之人慾移難就易,妄為穿鑿。且舉傷寒之證,真邪相傳,真氣盛則病愈,邪氣盛則病死;陽證無死入之理,陰證害人甚速,須加灸艾,方保無虞。仲景立許多承氣湯,使後人錯用,致寒涼殺人於頃刻也。

(三承氣湯惡能害人。後學不明陰陽承製之道,而妄用承氣者害之耳,於仲景何尤?)

白話文:

關於中風

中風是指風邪侵襲五臟的俞穴,導致偏癱。

關於水腫

水腫是由於氣虛導致的體內水液積聚。

關於厲風

厲風是指來自地面的濕氣侵襲人體,損害皮肉筋脈。

這些論述的要旨都很深刻,涵義廣泛。後人想要把這些複雜的理論簡化,胡亂曲解。

再舉傷寒疾病為例,真氣和邪氣互相影響,真氣強盛則病癒,邪氣強盛則病死。陽證通常不會導致死亡,而陰證會迅速惡化,必須用艾灸治療才能確保安全。

仲景創立了很多承氣湯,但後人濫用這些湯劑,導致寒涼之氣瞬間奪人性命。

臣因母病,用仲景之法不效,遂成不救,痛心疾首,精究《內經》,又得皇天默授,經歷十年方得靈驗。凡一切大病小疾,只以此法,觸類引申,效如影響。臣苦志五十餘年,悟得救人秘法已十餘年矣。向因薄宦,奔走四方,今年過不逾,常慮身填溝壑,其書失傳,遂欲考訂發梓,伏望皇天后土,特加慈憫,保生民於仁壽之域,俾其書萬世通流,臣雖死無憾。設有一言不實,甘受天殃。

白話文:

我因為母親的病,使用仲景的治療方法卻無效,導致母親不治身亡。我悲痛萬分,於是鑽研《內經》,又得到上天的默示。經過十年時間才摸索到靈驗的醫術。凡是大病小病,都用這個方法,觸類旁通,效果立竿見影。我苦心鑽研五十年,領悟救命祕方也有十多年了。早年因為官職卑微,四處奔走。今年已過不惑之年,常擔心自己身死溝壑,醫書就失傳了。所以我想要整理校訂後付梓印刷。懇請上天和大地憐憫我,保佑百姓們長壽安康,讓我的醫書流傳萬世。我雖然死去也無憾。如果有一句不實之言,我願接受上天的懲罰。

若此書果益於後世,伏望神天護佑,以廣其傳。(設此重誓,以質上帝,則其立心切於天下後世可知。學者不可謂偏於從熱而忽視之,以負先生一片救世婆心。)臣誠惶誠恐冒罪以聞。

白話文:

如果這本書真能讓後世受益,我祈求神明保佑,讓它能廣為流傳。(作者如此鄭重其事地發誓,以示對上天的誠摯,可見他一心為天下後人的用心。學者們不能說這本書太過熱情而忽視它,辜負了作者救世的慈悲之心。)我誠惶誠恐,冒死向您稟告。

3. 進醫書表

臣聞醫家正道,《內經》為真,《內經》言病最詳,而無治病之法,故黃帝又與岐伯撰出《靈樞》,實為醫門所最急者也。嗣後,秦越人依《內經》旨趣,而演八十一難、九針之說,晉皇甫士安採《靈樞》之旨,撰《甲乙經》十卷,隋巢元方摘《靈》、《素》緒餘,注《內經》,又撰《病原》三十卷;唐王冰抉《靈》、《素》之旨注《內經》,撰《天元玉曆》。以上諸子皆有著作,悉師《靈》、《素》,去古法不遠。

白話文:

我聽聞醫學正宗的經典是《黃帝內經》,它詳細論述疾病,但沒有治療方法。因此,黃帝又與岐伯合著了《靈樞》,這是醫學界最迫切需要的著作。後來,秦越人根據《黃帝內經》的旨意,發展了八十一難和九針的理論。晉朝的皇甫士安採納了《靈樞》的精髓,撰寫了十卷《甲乙經》。隋朝的巢元方摘錄了《靈樞》和《素問》的精華,注釋了《黃帝內經》,還撰寫了三十卷的《病原》。唐朝的王冰精選了《靈樞》和《素問》的精要,注釋了《黃帝內經》,並撰寫了《天元玉曆》。以上這些學者都有著作傳世,都師承《靈樞》和《素問》,沒有偏離古法。

而漢張仲景不師《內經》,惟採《本草》、《湯液》,著《金匱玉函》十卷,撰《傷寒論》十卷。晉王叔和又贅其說,唐孫思邈採本草藥性,集成《千金方》三十卷。《玉函經》五十卷,和附仲景,重重著述,皆宗此意。廢去針灸及丹附大藥,盡用草木小藥,盛行湯劑,以之理小疾則生,治大病則百無一活,至千百世,誤死天下蒼生。

白話文:

而東漢張仲景不以《黃帝內經》為師,只引用《本草經》、《湯液經》,寫出十卷《金匱玉函經》,撰寫十卷《傷寒論》。晉朝王叔和又補充了他們的說法。唐朝孫思邈蒐集本草藥的藥性,輯成三十卷《千金方》。《金匱玉函經》五十卷,附和仲景的說法,重重撰著,都遵循這個主張。廢棄針灸以及煉丹用的貴重藥物,只用草木等便宜的藥物,湯劑盛行,用來治療小病可以痊癒,但用來治療大病卻百不活一,直至千百世代,誤死了天下蒼生。

(《傷寒》、《金匱》之書,辨六氣之環轉,析神機之出入,陰陽消長之妙,虛實遞更之變,首尾貫通,絲絲入扣。至於在經俞而用針,起陷下而用灸,並觀其自敘,可謂神於師《內經》者矣。謂仲景不師《內經》,廢棄針灸,不亦冤乎。至若叔和、思邈,俱一代之明醫,亦未宜深貶,後學當細心辨之。

白話文:

《傷寒論》、《金匱要略》這些醫書,對六種病邪的轉化和正氣的盛衰變化進行了詳盡的辨別。它們前呼後應,緊密相連。至於採取消穴針灸和施灸扶陽的方法,只要細讀這些醫書作者的自述,就能發現他們是承襲了《內經》的精髓。說仲景不師從《內經》,放棄了針灸,這樣說未免太冤枉了。至於孫思邈和王叔和,都是一代名醫,也不應該妄加貶低,後人應該仔細辨別。

)伏念臣河朔真定之寒士,焉敢善善揭前輩之過。但臣世祖隸傳於醫學,內舍相傳,亦以《千金》、仲景等方,小試果效,用臨大證,心竊有疑。後得上天裨我此書,更參《內經》,百發百中,始信醫有迴天之功也。

白話文:

我曹植出身河北真定,家境貧寒,哪裡敢妄自揭發前輩的過錯。但我的祖輩世世代代學習醫術,我從小耳濡目染,也就稍微嘗試過《千金方》和仲景的方劑,效果確實不錯。但是,當我遇到疑難重症時,心中總會有疑慮。後來,我得到上天恩賜的這本書,又參照《內經》,結果百試百靈,這才堅信醫術可以起死回生。

所謂大病者,一傷寒,二陰疽內蝕,三虛勞痰火,四中風,五水腫,六臌脹,七脾泄暴注,八屍厥,九久痢,十脾瘧,十一喉痹,十二男女骨蒸勞熱,十三小兒急慢驚風,十四痘疹黑斑縮陷。至於胎前產後百十種必死大證,世人莫能救療,束手待斃,良可哀哉。臣於此處消息五十餘年,乃見正道,自古扁鵲、俞跗、倉公、華佗,皆此書也,惜不廣傳於後世。

白話文:

所謂的大病有:一、傷寒;二、陰毒內生;三、虛弱癆傷和痰熱;四、中風;五、水腫;六、腹脹;七、脾泄和腹瀉不止;八、突然昏迷;九、久痢;十、脾臟引起的瘧疾;十一、喉嚨腫痛;十二、男女骨蒸勞熱;十三、小兒急慢驚風;十四、痘疹黑斑和皮疹凹陷。至於懷孕前和產後的上百種必死重症,世人無法救治,只能束手等死,實在令人哀痛。我在這方面鑽研了五十多年,才找到真正的治療之道。自古以來,扁鵲、俞跗、倉公、華佗都使用這種方法,只可惜沒有廣泛流傳於後世。

臣今盡傳此法於人,以救蒼生夭橫,伏乞陛下,大展聖裁,憫諸未世,將此書頒行天下,試之有驗,臣死無憾。若試之不效,即置臣於法,以彰誑君之罪。臣誠惶誠恐,稽手頓首,冒死以聞。

白話文:

我現在將這種方法傳授給世人,希望用以拯救百姓免於災厄死亡的命運。懇求陛下您發揚聖明睿智,體恤後世人民,將這本書頒行天下,讓世人試驗印證它的功效。如果試驗成功,我即使死去也無遺憾。如果試驗失敗,就請將我依法處置,以彰顯我欺騙君主的罪行。我誠惶誠恐,叩頭謝恩,冒死上奏。

(張師固不可毀,而王、孫亦不可闢,夫先生之書固創出前賢,然先鬚根底於《素問》、《靈樞》,致力於仲景、思邈,更充之以先生之法,其於大疾沉疴,自然遊刃有餘矣。無如叔世衰漓,只知耳食,性喜寒涼,畏惡針灸,稍一談及,俱搖頭咋舌,甘死不受。是以先生之道難明,而先生之法不能行於斯世斯民也。

白話文:

張仲景的理論不可輕忽,王叔和和孫思邈的醫術也不可否定。張仲景的醫書雖然創新於前人,但前提還是要紮根於《素問》、《靈樞》,專注於學習仲景和思邈的醫術,再輔以張仲景自己的方法,這樣才能從容應對重病和久病。可惜現在世道衰落,人們只會道聽途說,喜歡寒涼的藥物,忌憚針灸,只要稍一提起這些,就搖頭擺腦,寧可病死也不接受。因此,張仲景的理論難以得到認同,他的醫術也無法在當今社會廣泛使用。

予欲以代之之方,思惟數載,終無妙法。先生倘以宿昔濟世仁心神感於予,使予應心得手,再為廣布,以傳不朽,諒先生在天之靈,亦應許可。古月老人胡珏謹識。)

白話文:

我希望能找到可以取代現有方法的新方法,幾年來苦思冥想,始終沒有找到更好的辦法。先生如果能以您過去濟世救人的慈悲之心,讓我有老天相助,讓我心應手捷,我一定會將此方法廣為流傳,讓它流芳百世。我相信先生在天之靈,也會允許我這麼做。古月老人胡珏謹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