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因極一病證方論》~
1. 卷之一
2. 脈經序
學醫之道,須知五科七事。五科者,脈病證治及其所因;七事者,所因中復分為三,博約之說,於斯見矣。脈為醫門之先,雖流注一身,其理微妙,廣大配天地,變化合陰陽,六氣緯虛,五行麗地,無不揆度。是以聖人示教,有精微氣象之論;後賢述作,為《太素》《難經》之文。
仲景類集於前,叔和詮次於後,非不昭著。六朝有高陽生者,剽竊作歌訣,劉元賓從而解之,遂使雪曲應稀,巴歌和眾,經文溺於覆甕,正道翳於詖辭,良可嘆息。今乃料簡要義,別白討論,分人迎氣口,以辨內外因;列表里九道,以敘感傷病。六經不昧,五臟昭然,識病推因,如指諸掌,類明條備,文略義詳,倘能留神,則思過半矣。
白話文:
學習醫學的道路,必須瞭解五個科目與七項事務。五科指的是脈學、疾病、症狀、治療以及病因;七事則是將病因再細分為三類,從廣泛到具體的說明,由此可見一斑。脈學在醫學領域裡佔有首要地位,雖然脈搏遍佈全身,但其中的道理既精妙又龐大,可與天地相匹配,其變化又與陰陽相符合,六氣運行於虛空,五行附著於大地,無不經過精密計算。因此,古聖先賢展示教導,有關於氣象精微的理論;後世賢者撰寫著作,成為了《太素》、《難經》等文獻。
張仲景在前將理論歸類,王叔和在後加以整理排序,這些知識並非不明顯。但在六朝時期,有位名叫高陽生的人,剽竊前人的理論編成了歌訣,劉元賓跟隨其後進行解釋,結果導致原本精深的理論變得通俗,就像巴蜀的山歌容易被大眾接受,經典的文獻卻被誤解,正確的醫學道理被錯誤的言詞遮蔽,實在令人惋惜。如今,我將核心要義整理歸納,分別進行討論,將人迎脈和氣口脈區分開來,用以辨別內外因的差異;列出表裡九道,用以描述感受傷病的順序。六經理論不會被掩蓋,五臟功能清晰明確,認識疾病並推究病因,如同掌握在手,條理分明,內容詳細,如果能用心學習,那麼理解程度就會大大提升。
3. 學診例
凡欲診脈,先調自氣,壓取病人脈息,以候其遲數,過與不及,所謂以我醫彼,智與神會,則莫之敢違。
凡診脈,須先識脈息兩字。脈者,血也;息者,氣也。脈不自動,為氣使然,所謂長則氣治,短則氣病也。
凡診,須識人迎、氣口,以辨內外因,其不與人迎、氣口相應,為不內外因,所謂關前一分,人命之主。
凡診,須先識五臟六經本脈,然後方識病脈。歲主臟害,氣候逆傳,陰陽有時,與脈為期,此之謂也。
凡診,須認取二十四字名狀,與關前一分相符;推說證狀,與病者相應,使無差忒,庶可依源治療。
白話文:
[學習診脈實例]
凡是想要進行脈診,首先必須調整自己的氣息,再輕按病人的脈搏,來判斷其心跳的快慢,以及是否有過快或過慢的情況,這就是所謂的醫生用自己的智慧和病人的狀況相結合,那麼就能準確地判斷病情。
脈診時,必須先理解「脈」和「息」兩個字的含義。「脈」指的是血液;「息」指的是氣息。脈搏不會自己動,而是受到氣息的影響,這就是所謂的脈象長代表氣息正常,脈象短表示氣息有問題。
在診脈時,必須瞭解人迎和氣口,以此來區分內因和外因。如果脈象與人迎和氣口不符合,就表明病因不是由內因或外因引起的,也就是俗稱的關前一分,是決定人命的關鍵。
診脈時,必須先認識五臟六腑和六經的基本脈象,這樣才能進一步認識疾病的脈象。每年的主臟會受到損害,氣候的變化會逆向傳遞,陰陽有定時,與脈象有固定的關係,這就是所說的脈象反映身體狀態。
診脈時,必須確認二十四種脈象的特徵,並且這些特徵要與關前一分相符;再根據脈象描述病徵,讓這些病徵與病人的實際情況相吻合,確保沒有誤差,這樣才能根據脈象的根源進行治療。
4. 總論脈式
《經》云:常以平旦,陰氣未動,陽氣未散,飲食未進,經脈未盛,絡脈調勻,乃可診有過之脈。或有作為,當停寧食頃,俟定乃診,師亦如之。
釋曰:停寧俟定,即不拘於平旦。況倉卒病生,豈待平旦,學者知之。
《經》云:切脈動靜,而視精明,察五色,觀五臟有餘不足,六腑強弱,形之盛衰,可以參決死生之分。
釋曰:切脈動靜者,以脈之潮會,必歸於寸口。三部診之,左關前一分為人迎,以候六淫,為外所因;右關前一分為氣口,以候七情,為內所因;推其所自,用背經常,為不內外因。三因雖分,猶乃未備,是以前哲類分二十四字,所謂七表八里九道。七表者,浮芤滑實弦緊洪;八里者,微沉緩澀遲伏濡弱;九道者,細數動虛促結代革散。
雖名狀不同,證候差別,皆以人迎、氣口一分而推之,與三部相應而說證。故《脈贊》曰:關前一分,人命之主,左為人迎,右為氣口,神門決斷,兩在關後。而漢論亦曰:人迎緊盛傷於寒。以此推明,若人迎浮盛則傷風,虛弱沉細為暑濕,皆外所因;喜則散,怒則激,憂澀思結,悲緊恐沉驚動,皆內所因。看與何部相應,即知何經何臟受病,方乃不失病機也。
其如診按表裡,名義情狀,姑如後說。但《經》所述,謂脈者血之腑也,長則氣治,短則氣病,數則煩心,大則病進。文藻雖雅,義理難尋,動靜之辭,有博有約。博則二十四字,不濫絲毫;約則浮沉遲數,總括綱紀。故知浮為風為虛,沉為濕為實,遲為寒為冷,數為熱為燥。
風濕寒熱屬於外,虛實冷燥屬於內,內外既分,三因穎別,學者宜詳覽,不可憚煩也。
《經》中所謂視精明者,蓋五臟精明聚於目,精全則目明,神定則視審,審視不了,則精明敗矣;直視上視,眩瞑眊瞑,皆可兼脈而論病狀也。
所謂察五色者,乃氣之華也,赤欲如帛裹朱,不欲如赭;白欲如白璧之澤,不欲如堊;青欲如蒼玉之澤,不欲如藍;黃欲如羅裹雄黃,不欲如黃土;黑欲如漆重澤,不欲如炭。五色精敗,壽不久矣。
所謂觀五臟有餘不足者,候之五聲。五聲者,臟之音,中之守也。中盛則氣勝,中衰則氣弱。故聲如從室中言者,是氣之澀也;言微終日乃復言者,是氣之奪也,譫妄不避善惡,神明之亂也;鄭聲言意不相續,陰陽失守也。故曰得守者生,失守者死。
所謂六腑強弱,以候形之盛衰。頭者精明之府,頭傾視深,精神奪矣;背者胸中之府,背曲肩隨,府將壞矣;腰者腎之府,轉搖不能,腎將憊矣;膝者筋之腑,屈伸不能,筋將憊矣;骨者髓之府也,行則振掉,骨將憊矣。倉廩不藏者,腸胃不固也;水泉不止者,膀胱不藏也。
得強者生,失強者死。此等證狀,醫者要門,在脈難明,惟證易辨。是故聖智備論垂教,學者宜兼明之,不可忽也。
白話文:
【總論脈式】
《經》中提到:應在清晨,當陰氣尚未活動,陽氣也未散去,還沒進食,經脈未充盈,絡脈運作平穩時,才能診斷出異常的脈象。如果正在進行其他事務,應先停止一頓飯的時間,待身心平靜再開始診脈,醫生亦應如此。
解釋:這段話的意思並不限定必須在清晨進行診脈。況且,疾病往往突然發生,哪能等到清晨。學習醫術的人應理解這一點。
《經》中又提到:在診斷脈象的動靜時,應觀察眼睛的精明程度,檢查面部五色,觀察五臟是否有過剩或不足,六腑的強弱,以及身體的盛衰,這樣就能判斷生死。
解釋:診斷脈象的動靜,是指脈搏的跳動,集中在寸口的位置。通過寸、關、尺三部診法,左手關前一分為人迎,用來觀察外感六淫;右手關前一分為氣口,用來觀察七情。推究病因,外感六淫、七情和非內外因是主要因素。儘管病因可分為三種,但仍有不足,因此前賢將病因分為二十四種,即七表、八里、九道。七表指浮、芤、滑、實、弦、緊、洪;八里指微、沉、緩、澀、遲、伏、濡、弱;九道指細、數、動、虛、促、結、代、革、散。
雖然名稱和表現不同,但都可以通過人迎和氣口的脈象推測,與三部脈象相對應,用以判斷病情。因此,《脈贊》中說:關前一分,是生命的主宰,左為人迎,右為氣口,神門的決斷,都在關後。漢代也有論述:人迎緊盛,是受寒的表現。由此推斷,人迎浮盛,是風邪;虛弱沉細,是暑濕,都是外感所致;喜則散漫,怒則激動,憂澀思結,悲緊恐沉驚動,都是內因所致。觀察與哪個部位相應,就知道哪條經絡、哪個臟器受病,這樣就不會錯過病情。
診斷脈象的表裡,名義情狀,大致如上所述。《經》中描述脈象是血液的通道,脈象長則氣順,短則氣病,快則心煩,大則病情加重。雖然文采斐然,但義理難懂,動靜的詞彙,有的廣泛,有的簡略。廣泛的有二十四字,涵蓋所有情況;簡略的有浮、沉、遲、數,概括了主要特徵。所以,浮表示風邪和虛弱,沉表示濕邪和實證,遲表示寒邪和冷凝,數表示熱邪和燥火。
風濕寒熱屬於外感,虛實冷燥屬於內傷,內外既已區分,病因也就清晰,學習醫術的人應詳細研究,不可嫌煩。
《經》中所謂的「視精明」,指的是五臟的精華都集中在眼睛,精華充足,眼睛明亮,精神安定,視力良好,否則,眼睛就可能出現問題。直接或向上看,眩暈、視物模糊,都可以通過脈象判斷病情。
所謂的「察五色」,指的是氣血的華彩。健康的面色應該是:紅色像帛裹硃砂,而不是赭石;白色像白璧的光澤,而不是白灰;青色像蒼玉的光澤,而不是藍色;黃色像布包裹的雄黃,而不是黃土;黑色像油漆的厚重光澤,而不是木炭。如果五色失去光彩,壽命就不長了。
所謂的「觀五臟有餘不足」,是通過觀察五聲來判斷。五聲是五臟的聲音,反映臟腑的功能。功能旺盛,聲音響亮;功能衰弱,聲音微弱。如果聲音像在房間裡說話,說明氣滯;整天說話聲音低沉,說明氣弱;胡言亂語不分善惡,說明神志混亂;語無倫次,說明陰陽失調。所以,保持正常聲音的人能活,失去正常聲音的人就會死。
所謂的「六腑強弱」,是通過觀察形體的盛衰來判斷。頭部是精神的所在,如果頭部傾斜,眼神深邃,說明精神已經喪失;背部是胸部的保護,如果背部彎曲,肩膀下垂,說明胸部的保護已經破壞;腰部是腎臟的所在,如果轉動困難,說明腎臟已經疲憊;膝蓋是筋肉的所在,如果屈伸困難,說明筋肉已經疲憊;骨骼是髓液的所在,如果行走困難,說明骨骼已經疲憊。如果腸胃不固,說明倉廩不藏;如果小便頻繁,說明膀胱不藏。
保持強壯的人能活,失去強壯的人就會死。這些症狀,醫生必須掌握,脈象難以明確,只有症狀容易辨認。因此,古人詳細論述,學習醫術的人應全面瞭解,不可忽視。
5. 三部分位
三部從魚際至高骨得一寸,名曰寸口;從寸口至尺,名曰尺澤,故曰尺中;寸後尺前名曰關,陽出陰入,以關為界。又云:陰得尺內一寸,陽得寸內九分,從寸口入六分為關分,從關分又入六分為尺分,故三部共得一寸九分。
白話文:
在人體上,從魚際穴到高骨之間距離一寸的地方,被命名為「寸口」。從寸口再往尺側方向,這個區域稱之為「尺澤」,也常說是「尺中」。而「寸口」之後、「尺澤」之前的部分,我們叫做「關」,在這裡陽氣外發、陰氣內收,「關」就像一個分界點。
另一種說法是:陰氣佔據尺脈內的一寸範圍,而陽氣則佔據寸脈內的九分長度。從寸口進入六分的範圍是「關」的位置,再從「關」往尺脈方向進入六分,就是「尺」的範圍了。所以,寸、關、尺這三個部位加起來總共有一寸九分的長度。
6. 六經所屬
心部在左手寸口,屬手少陰經,與小腸手太陽經合。
肝部在左手關上,屬足厥陰經,與膽足少陽經合。
腎部在左手尺中,屬足少陰經,與膀胱足太陽經合。
肺部在右手寸口,屬手太陰經,與大腸手陽明經合。
脾部在右手關上,屬足太陰經,與胃足陽明經合。
右腎在右手尺中,屬手厥陰(心包)經,與三焦手少陽經合。
手少陰之脈起於心中,出屬心系,下膈,絡小腸;其支者,從心系上挾咽,系目;其直者,復從心系卻上肺,出腋下,下循臑內後廉,行太陰心主之後,下肘內廉,循臂內後廉,抵掌後兌骨之端,入掌內廉,循小指之內出其端。
手太陽之脈起於小指之端,循手外側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肩解,繞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絡心,循咽,下膈,抵胃,屬小腸;其支別者,從缺盆循頸,上頰,至目兌眥,卻入耳中;其支者,別頰上䪼,抵鼻,至目內眥。
足厥陰之脈起於大指叢毛之際,上循足跗上廉,去內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陰之後,上膕內廉,循股陰,入毛中,環陰器,抵小腹,挾胃屬肝,絡膽,上貫膈,布脅肋,循喉嚨之後,上入頏顙,連目系,上出額,與督脈會於巔;其支從目系下頰裡,環唇內;其支復從肝別貫膈,上注肺。
足少陽之脈起於目兌眥,上抵頭角,下耳後,循頸行手少陽之脈前,至肩上,卻交出少陽之後,入缺盆;其支者,從耳中出走耳前,至目兌眥後;其支者,自兌眥下大迎,合手少陽,於䪼,下交頰車,下頸,合缺盆,下胸中,貫膈,絡肝,屬膽,循脅裡出氣街,繞毛際,橫入髀厭中;直者,從缺盆下腋,循胸,過季脅,下合髀厭中,以下循髀太陽,出膝外廉,下外輔骨之前,直下抵絕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指次指之間;其支者,從跗上入大指,循歧骨內,出其端,還貫入爪甲,出三毛。
足少陰之脈起於小指之下,斜趨足心,出然谷之下,循內踝之後,別入跟中,上腨內,出膕內廉,上股內後廉,貫脊,屬腎,絡膀胱;其直者,從腎上貫肝膈,入肺中,循喉嚨,挾舌本;其支從肺出,絡心,注胸中。
足太陽之脈起於目內眥,上額,交巔上;其支者,從巔至耳上角;其直行者,從巔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膊內,挾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屬膀胱;其支者,從腰中,下貫臀,入膕中,其支者,從膊內左右別下貫胛,挾脊內,過髀樞,循髀外後廉,下合膕中,下貫腨內,出外踝之後,循京骨至小指外側端。
手太陰之脈起於中焦,下絡大腸,還循胃口,上膈,屬肺,從肺系橫出腋下,下循臑內,行少陰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內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魚,循魚際出大指之端;其支者,從腕後直出次指內廉,出其端。
手陽明之脈起於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兩骨之間,上入兩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肩骨之前廉,上出柱骨之會上,下入缺盆,絡肺,下膈,屬大腸;其支者,從缺盆上頸,貫頰,下入齒縫中,還出,挾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挾鼻孔。
足太陰之脈起於大指之端,循指內側白肉際,過核骨後,上內踝前廉,上腨內循脛骨後,交出厥陰之前,上循膝股內前廉,入腹,屬脾,絡胃,上膈,挾咽,連舌本,散舌下;其支者,復從胃別上膈,注心中。
足陽明之脈起於鼻,交頞中,下循鼻外,入上齒中,還出挾口,環唇,下交承漿,卻循頤後下廉,出大迎,循頰車,上耳前,過客主人,循髮際,至額顱;其支者,從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嚨,入缺盆,下膈,屬胃,絡脾;其直行者,從缺盆下乳內廉,下挾臍,入氣衝中;其支者,起胃下口,循腹裹下,至氣衝中而合,以下髀關,抵伏兔下,入膝臏中;下循䯒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內間;其支者,下膝三寸而別,以下入大指間,出其端。
手厥陰之脈起於胸中,出屬心包,下膈,歷絡三焦;其支者,循胸,出脅,下腋三寸,上抵腋下,下循臑內,行太陰少陰之間,入肘內,下臂,行兩筋之間,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其支者,從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
手少陽之脈起於小指次指之端,上出兩指之間,循手表腕,出臂外兩骨之間,上貫肘,循臑外,上肩,交出足少陽之後,入缺盆,交膻中,散絡心包,下膈,遍屬三焦;其支者,從膻中上,出缺盆,上項,挾耳後,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頰,至䪼;其支者,從耳後入耳中,卻出,至目銳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