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言

《三因極一病證方論》~ 卷之一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一 (1)

1. 脈經序

學醫之道,須知五科七事。五科者,脈病證治及其所因;七事者,所因中復分為三,博約之說,於斯見矣。脈為醫門之先,雖流注一身,其理微妙,廣大配天地,變化合陰陽,六氣緯虛,五行麗地,無不揆度。是以聖人示教,有精微氣象之論;後賢述作,為《太素》《難經》之文。

白話文:

學習醫學的方法,必須要知道五科和七件事。五科是:脈象、疾病、證狀、治療方法和成因;七件事是:成因中又分為三部分,精簡和周全的論述,在這裡可以看出來。脈象是醫學之首,雖然它在全身流動,但它的道理微妙精深,廣大無邊可以比肩天地,變化可以調和陰陽,六氣交織於空虛之中,五行分佈於大地之上,沒有什麼不能衡量。因此聖人傳授教導,有關於精微氣象的論述;後代賢者撰寫《太素》《難經》這樣的著作。

仲景類集於前,叔和詮次於後,非不昭著。六朝有高陽生者,剽竊作歌訣,劉元賓從而解之,遂使雪曲應稀,巴歌和眾,經文溺於覆甕,正道翳於詖辭,良可嘆息。今乃料簡要義,別白討論,分人迎氣口,以辨內外因;列表里九道,以敘感傷病。六經不昧,五臟昭然,識病推因,如指諸掌,類明條備,文略義詳,倘能留神,則思過半矣。

白話文:

《仲景類集》和《叔和詮次》已經很好地整理和闡述了中醫理論。然而,六朝時期的高陽生卻剽竊了這些理論,寫成了歌訣,劉元賓又對這些歌訣進行了解釋。這導致了正確的理論被歪曲,真正的醫道被錯誤的言論所掩蓋,令人嘆息。

現在,我們要精選重要內容,區分並討論清楚。我們將人迎氣口分為內外因,列出裏九道以描述疾病的感觸和病變。六經和五臟的理論也不會被混淆,對疾病的認識和病因的分析就像指示掌心一樣清晰。內容明確,條理分明,簡明扼要,只要用心學習,就能領會大部分內容。

2. 學診例

凡欲診脈,先調自氣,壓取病人脈息,以候其遲數,過與不及,所謂以我醫彼,智與神會,則莫之敢違。

凡診脈,須先識脈息兩字。脈者,血也;息者,氣也。脈不自動,為氣使然,所謂長則氣治,短則氣病也。

凡診,須識人迎、氣口,以辨內外因,其不與人迎、氣口相應,為不內外因,所謂關前一分,人命之主。

凡診,須先識五臟六經本脈,然後方識病脈。歲主臟害,氣候逆傳,陰陽有時,與脈為期,此之謂也。

凡診,須認取二十四字名狀,與關前一分相符;推說證狀,與病者相應,使無差忒,庶可依源治療。

白話文:

想要診斷脈象,必須先調整自身氣息,輕輕按取病人的脈搏,觀察脈搏的快慢、頻率,是否過快或過慢,這就是所謂的「以我醫彼」,運用自身的智慧與病人氣息相應,這樣就能準確地診斷出病症。

診斷脈象,首先要明白「脈息」兩個字的意義。「脈」指的是血液,「息」指的是氣息。脈搏並非自動跳動,而是由氣息推動,所謂「長則氣治,短則氣病」,就是指脈搏強勁有力,代表氣血運行良好,而脈搏微弱虛弱,則表示氣血運行不暢。

診斷脈象時,還需要辨別「人迎」和「氣口」的位置,藉此判斷疾病的內外因。如果脈象與「人迎」和「氣口」不符,就代表不是內外因素造成的疾病。所謂「關前一分,人命之主」,指的是脈象的變化,能反映出人的生命狀態。

診斷脈象,必須先了解五臟六經的本脈,才能辨別病脈。一年之中,不同時節主宰着不同的臟腑,氣候變化會影響臟腑的運作,陰陽氣血也隨之變化,這些變化都會反映在脈象上。

診斷脈象,還要根據二十四個脈象的名稱,與「關前一分」的脈象相比較;推測病症,與病人的實際情況相吻合,避免誤診,才能根據病因進行治療。

3. 總論脈式

《經》云:常以平旦,陰氣未動,陽氣未散,飲食未進,經脈未盛,絡脈調勻,乃可診有過之脈。或有作為,當停寧食頃,俟定乃診,師亦如之。

白話文:

《內經》中提到:平常在清晨,陰氣尚未活動,陽氣尚未消散,進食之前,經脈尚未旺盛,絡脈調和均勻,這時可以診斷那些過盛的脈象。如果某些人有活動的狀況,應先停止安靜一會兒,等身體平靜以後再進行診脈,老師也是這樣做的。

釋曰:停寧俟定,即不拘於平旦。況倉卒病生,豈待平旦,學者知之。

《經》云:切脈動靜,而視精明,察五色,觀五臟有餘不足,六腑強弱,形之盛衰,可以參決死生之分。

白話文:

等到病情穩定下來,就不必侷限於在清晨診病。更何況疾病突然發生,怎麼能等到清晨纔看呢,學習醫術的人要明白這一點。

《經》上說,要觀察脈象的變化,審視人的精神狀態,辨別面色,觀察五臟的功能是否過強或不足,六腑的機能強弱,以及身體狀況的好壞,這些都可以作爲判斷生死的依據。

釋曰:切脈動靜者,以脈之潮會,必歸於寸口。三部診之,左關前一分為人迎,以候六淫,為外所因;右關前一分為氣口,以候七情,為內所因;推其所自,用背經常,為不內外因。三因雖分,猶乃未備,是以前哲類分二十四字,所謂七表八里九道。七表者,浮芤滑實弦緊洪;八里者,微沉緩澀遲伏濡弱;九道者,細數動虛促結代革散。

白話文:

解釋:通過切脈探測脈搏的跳動情況,由於脈搏的潮汐變化,必定會反映在寸口脈上。在三部脈中診斷,左關脈之前一分為人迎脈,用來探查六淫外邪的影響;右關脈之前一分為氣口脈,用來探查七情內因的影響;摸索其脈象來源,運用背經常脈,用來判斷非內非外因素導致的脈象。雖然三因分得很清楚,但依舊不完善,因此前輩醫家又分出了二十四個字脈,也就是所謂的「七表、八里、九道」。「七表」指脈象:浮脈、芤脈、滑脈、實脈、弦脈、緊脈、洪脈;「八里」指脈象:微脈、沉脈、緩脈、澀脈、遲脈、伏脈、濡脈、弱脈;「九道」指脈象:細脈、數脈、動脈、虛脈、促脈、結脈、代脈、革脈、散脈。

雖名狀不同,證候差別,皆以人迎、氣口一分而推之,與三部相應而說證。故《脈贊》曰:關前一分,人命之主,左為人迎,右為氣口,神門決斷,兩在關後。而漢論亦曰:人迎緊盛傷於寒。以此推明,若人迎浮盛則傷風,虛弱沉細為暑濕,皆外所因;喜則散,怒則激,憂澀思結,悲緊恐沉驚動,皆內所因。看與何部相應,即知何經何臟受病,方乃不失病機也。

白話文:

雖然病症時常不同,證狀也有差別,但我們可以根據人迎穴和氣口穴一分一寸的位置來推斷病情,並與三部(上、中、下焦)相應來判斷證候。因此,《脈贊》中說:「關前一分,是人命的關鍵,左手邊是人迎穴,右手邊是氣口穴,神經決斷作用,都位於關脈之後。」而漢代醫書中也有說:「人迎穴緊實而強盛,會因寒邪而受損。」以此為基礎來推論,如果人迎穴浮腫強盛,則為風邪所傷;虛弱細微沉滯,則為暑濕所致,這些都是由外在因素引起;喜則氣散,怒則氣激,憂則氣澀思緒不清,悲則氣緊恐懼沉靜而驚動,這些都是由內在因素引起。觀察人迎穴和氣口穴位置與哪個部位(上、中、下焦)相應,就能知道哪條經脈和臟腑受損,這樣才能準確掌握病因。

其如診按表裡,名義情狀,姑如後說。但《經》所述,謂脈者血之腑也,長則氣治,短則氣病,數則煩心,大則病進。文藻雖雅,義理難尋,動靜之辭,有博有約。博則二十四字,不濫絲毫;約則浮沉遲數,總括綱紀。故知浮為風為虛,沉為濕為實,遲為寒為冷,數為熱為燥。

風濕寒熱屬於外,虛實冷燥屬於內,內外既分,三因穎別,學者宜詳覽,不可憚煩也。

白話文:

對人的身體進行診斷時,先要審查表、裏,瞭解症狀和情況,具體說明如下。但《黃帝內經》中所記載的,說是脈是血的倉庫,脈長則氣血順暢,脈短則氣血運行不暢,脈數則心煩意亂,脈大則病情加重。雖然文字優美,但不易理解其義理。脈象的動、靜描述,既有概括的也有具體的。概括的描述用二十四個字,沒有絲毫遺漏;具體的描述用浮、沉、遲、數,概括了脈象的綱領。所以,浮脈多屬風證或虛症,沉脈多屬濕證或實證,遲脈多屬寒證或冷證,數脈多屬熱證或燥證。

《經》中所謂視精明者,蓋五臟精明聚於目,精全則目明,神定則視審,審視不了,則精明敗矣;直視上視,眩瞑眊瞑,皆可兼脈而論病狀也。

白話文:

《黃帝內經》所說的視力好的原因,是因為五臟精氣會聚於眼睛,精氣充足,眼睛就會明亮;心神安定,看東西就會清晰。如果看東西模糊不清,就表示精氣虛弱了。直視和上視時出現頭暈目眩或視力模彷的情況,都可以結合脈象來診斷疾病。

所謂察五色者,乃氣之華也,赤欲如帛裹朱,不欲如赭;白欲如白璧之澤,不欲如堊;青欲如蒼玉之澤,不欲如藍;黃欲如羅裹雄黃,不欲如黃土;黑欲如漆重澤,不欲如炭。五色精敗,壽不久矣。

白話文:

觀察五臟面色,是氣血外露的表現。紅色要像紅布包裹硃砂般鮮明,不要像赭石般暗紅;白色要像白璧般潔白,不要像白堊般灰白;青色要像蒼玉般深沉,不要像藍靛般淺藍;黃色要像包裹雄黃的黃綾般明亮,不要像黃土般晦暗;黑色要像漆塗般的深黑,不要像炭末般呆滯。五色精華敗落,則壽命將不長久。

所謂觀五臟有餘不足者,候之五聲。五聲者,臟之音,中之守也。中盛則氣勝,中衰則氣弱。故聲如從室中言者,是氣之澀也;言微終日乃復言者,是氣之奪也,譫妄不避善惡,神明之亂也;鄭聲言意不相續,陰陽失守也。故曰得守者生,失守者死。

白話文:

所謂診斷五臟是否過剩或不足,可以從五種聲音來判斷。五種聲音分別對應五臟,是五臟之音,也是人體中氣的守衛者。中氣強盛,則氣勝;中氣衰弱,則氣弱。因此,聲音像從房間裡傳出的,說明氣機阻滯;說話斷斷續續,一整天都說不清楚話的,說明氣被奪走了;胡言亂語不顧是非善惡,說明神志混亂;聲音忽高忽低,言辭前後不連貫,說明陰陽失守。因此,說能守住中氣的人才能活命,守不住中氣的人就會死亡。

所謂六腑強弱,以候形之盛衰。頭者精明之府,頭傾視深,精神奪矣;背者胸中之府,背曲肩隨,府將壞矣;腰者腎之府,轉搖不能,腎將憊矣;膝者筋之腑,屈伸不能,筋將憊矣;骨者髓之府也,行則振掉,骨將憊矣。倉廩不藏者,腸胃不固也;水泉不止者,膀胱不藏也。

白話文:

所謂六腑的強弱,可以觀察身體的盛衰變化。

頭部是精明之府,如果頭部傾斜、視力差,精神就會衰弱;

背部是胸中的府,如果背部彎曲、肩膀下垂,府臟將會衰敗;

腰部是腎臟之府,如果轉腰搖擺不能自如,腎臟將會衰弱;

膝蓋是筋之府,如果屈伸不便,筋將會衰弱;

骨骼是髓之府,如果行走時震動掉落,骨骼將會衰弱。

如果倉庫不能儲存糧食,說明腸胃不固;

如果泉水不停流淌,說明膀胱不固。

得強者生,失強者死。此等證狀,醫者要門,在脈難明,惟證易辨。是故聖智備論垂教,學者宜兼明之,不可忽也。

白話文:

得病厲害的人會死亡,不厲害的人會存活。對於這種病症,醫者所遇到的困難在於脈象難以辨別,而病狀卻容易辨識。所以聖人和智者在論述時都十分詳盡,學習者應多方面去理解,不可輕忽。

4. 三部分位

三部從魚際至高骨得一寸,名曰寸口;從寸口至尺,名曰尺澤,故曰尺中;寸後尺前名曰關,陽出陰入,以關為界。又云:陰得尺內一寸,陽得寸內九分,從寸口入六分為關分,從關分又入六分為尺分,故三部共得一寸九分。

白話文:

從手掌拇指與食指交會處(魚際)到手腕後一寸處,稱為「寸口」;從寸口到腕橫紋(尺),稱為「尺澤」,又稱「尺中」;寸口後、尺澤前的一段稱為「關」,陽氣由此出,陰氣由此入,所以以關為界。

還有說法稱:陰氣從寸口內一寸處開始,陽氣從寸口內九分處開始;從寸口進入六分處為「關分」,從關分再進入六分處為「尺分」,所以三部加起來共得一寸九分。

5. 六經所屬

心部在左手寸口,屬手少陰經,與小腸手太陽經合。

肝部在左手關上,屬足厥陰經,與膽足少陽經合。

腎部在左手尺中,屬足少陰經,與膀胱足太陽經合。

肺部在右手寸口,屬手太陰經,與大腸手陽明經合。

脾部在右手關上,屬足太陰經,與胃足陽明經合。

右腎在右手尺中,屬手厥陰(心包)經,與三焦手少陽經合。

白話文:

心臟位於左手腕寸口脈的位置,屬於手少陰心經,與小腸手太陽經相合。肝臟位於左手腕關脈的位置,屬於足厥陰肝經,與膽足少陽經相合。腎臟位於左手腕尺中脈的位置,屬於足少陰腎經,與膀胱足太陽經相合。肺臟位於右手腕寸口脈的位置,屬於手太陰肺經,與大腸手陽明經相合。脾臟位於右手腕關脈的位置,屬於足太陰脾經,與胃足陽明經相合。右腎位於右手腕尺中脈的位置,屬於手厥陰心包經,與三焦手少陽經相合。

手少陰之脈起於心中,出屬心系,下膈,絡小腸;其支者,從心系上挾咽,系目;其直者,復從心系卻上肺,出腋下,下循臑內後廉,行太陰心主之後,下肘內廉,循臂內後廉,抵掌後兌骨之端,入掌內廉,循小指之內出其端。

白話文:

手少陰經從心臟開始,離開心包,下行穿過橫膈,聯絡小腸。它的支脈從心包上行,沿著咽喉,連接眼睛。正脈從心包再向上達肺部,從腋下出來,沿著前臂內側後緣向下,行於心包經的後面,到達肘內側,再沿著手臂內側後緣向下,到手掌後方腕骨的末端,進入手掌內側,沿著小指內側,從手指尖端出來。

手太陽之脈起於小指之端,循手外側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肩解,繞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絡心,循咽,下膈,抵胃,屬小腸;其支別者,從缺盆循頸,上頰,至目兌眥,卻入耳中;其支者,別頰上䪼,抵鼻,至目內眥。

白話文:

手太陽小腸經的經脈,起於小指尖端,沿著手臂外側向上,經過手肘外側,從肘部中間出來,直向上沿著手臂骨的下緣,到肩膀的解谿穴,繞過肩胛骨,交會於肩上,進入缺盆穴,聯絡心臟,沿著咽喉,向下經過橫膈膜,抵達胃,屬於小腸;它的分支從缺盆穴沿著頸部,向上經過臉頰,到達眼睛外側眼角,再進入耳朵內;它的另一分支從臉頰上方的頰車穴出發,抵達鼻子,到達眼睛內側眼角。

足厥陰之脈起於大指叢毛之際,上循足跗上廉,去內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陰之後,上膕內廉,循股陰,入毛中,環陰器,抵小腹,挾胃屬肝,絡膽,上貫膈,布脅肋,循喉嚨之後,上入頏顙,連目系,上出額,與督脈會於巔;其支從目系下頰裡,環唇內;其支復從肝別貫膈,上注肺。

白話文:

足厥陰肝經的脈絡從大腳趾的毛叢旁開始,沿著腳背內側向上,在內踝後方一寸,距腳踝八寸,在太陰經後方交錯,向上沿著大腿內側,深入毛髮中,環繞生殖器,抵達小腹,與胃相連,屬於肝經,連接膽囊,向上貫穿橫膈膜,分佈在肋側,沿著喉嚨後面,向上進入耳後,連接眼睛,向上出額頭,在頭頂與督脈相會;它的分支從眼睛連接到臉頰內側,環繞嘴脣內側;另一分支從肝臟分出,貫穿橫膈膜,向上連接肺部。

足少陽之脈起於目兌眥,上抵頭角,下耳後,循頸行手少陽之脈前,至肩上,卻交出少陽之後,入缺盆;其支者,從耳中出走耳前,至目兌眥後;其支者,自兌眥下大迎,合手少陽,於䪼,下交頰車,下頸,合缺盆,下胸中,貫膈,絡肝,屬膽,循脅裡出氣街,繞毛際,橫入髀厭中;直者,從缺盆下腋,循胸,過季脅,下合髀厭中,以下循髀太陽,出膝外廉,下外輔骨之前,直下抵絕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指次指之間;其支者,從跗上入大指,循歧骨內,出其端,還貫入爪甲,出三毛。

白話文:

足少陽膽經的經脈起於眼角,向上至頭頂兩角,向下走行於耳後,沿着脖子前緣與手少陽三焦經相平行,至肩上,然後向後交錯於手少陽三焦經之後,進入缺盆穴;其旁支從耳中穿出,沿耳前至眼角後方;另一支從眼角向下到大迎穴,與手少陽三焦經相合於䪼穴,再向下交會頰車穴,沿頸部向下,與缺盆穴相合,向下走行於胸腔內,穿過橫膈,連接肝臟,歸屬於膽囊,沿着肋骨內側的外緣行走,出氣街穴,繞過毛際,橫向進入大腿外側的髀厭穴;直行的經脈從缺盆穴向下經過腋下,沿着胸部,經過季脅穴,向下與髀厭穴相合,再向下沿着大腿外側的太陽經走行,出膝蓋外側邊緣,向下經過外踝骨的前方,一直向下到達絕骨的末端,向下出外踝的前方,沿着腳背向上,進入小趾和次趾之間;其旁支從腳背進入大拇指,沿着大拇指內側的骨頭走行,出拇指末端,再穿入指甲,出三毛穴。

足少陰之脈起於小指之下,斜趨足心,出然谷之下,循內踝之後,別入跟中,上腨內,出膕內廉,上股內後廉,貫脊,屬腎,絡膀胱;其直者,從腎上貫肝膈,入肺中,循喉嚨,挾舌本;其支從肺出,絡心,注胸中。

白話文:

足少陰經的經脈從小腳趾下方開始,斜斜經過足心,從然谷下方出來,沿著內踝後方,分出進入腳後跟中間,向上沿著小腿內側,從小腿後側內緣出來,向上沿著大腿後側內緣,貫穿脊椎,屬於腎經,連接膀胱;

這條經脈的直行部分,從腎臟向上貫穿肝臟和橫膈,進入肺臟,沿著喉嚨,夾著舌根;支脈從肺臟出來,連接心臟,分佈在胸部。

足太陽之脈起於目內眥,上額,交巔上;其支者,從巔至耳上角;其直行者,從巔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膊內,挾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屬膀胱;其支者,從腰中,下貫臀,入膕中,其支者,從膊內左右別下貫胛,挾脊內,過髀樞,循髀外後廉,下合膕中,下貫腨內,出外踝之後,循京骨至小指外側端。

白話文:

足太陽膀胱經從眼睛的內眼角開始,向上通過前額,交會在頭頂。它的分支從頭頂到達耳朵上方。而正經則從頭頂進入腦部,再出來,從頸部兩側下來,經過肩膀內側,夾著脊椎,抵達腰部中央,進入腰椎,連接腎臟,屬於膀胱。它的分支從腰部,向下貫穿臀部,進入小腿後方。它的另一分支從肩膀內側左右分開,向下貫穿肩胛骨,夾著脊椎內側,經過大腿後部關節,沿著大腿後外側下方,與小腿後方會合,向下貫穿小腿內側,從腳踝外側後方出來,沿著腳後跟骨到小腳趾外側端。

手太陰之脈起於中焦,下絡大腸,還循胃口,上膈,屬肺,從肺系橫出腋下,下循臑內,行少陰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內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魚,循魚際出大指之端;其支者,從腕後直出次指內廉,出其端。

白話文:

手太陰肺經的經脈源於中焦,向下聯絡大腸,然後再經過胃脘,進入胸腔膈肌,與肺相連,從肺的肺系橫著穿出腋下,往下沿著肘內側,經過心主前,往下到肘關節中央,再沿著手臂內側的上臂骨下緣,進入寸口穴,向上到魚際穴,沿著魚際穴外出食指尖端;它的支脈則從手腕後方直出,經過中指內側,在中指尖端外出。

手陽明之脈起於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兩骨之間,上入兩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肩骨之前廉,上出柱骨之會上,下入缺盆,絡肺,下膈,屬大腸;其支者,從缺盆上頸,貫頰,下入齒縫中,還出,挾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挾鼻孔。

白話文:

手陽明經的經脈起於大拇指和食指的末端,沿著手指的側面往上走,從合谷穴兩骨之間穿過,向上進入肌肉層,沿著手臂的外側向上走,進入肘關節的外側,向上沿著前臂外側前緣,再向上到肩膀,從肩胛骨的前側外緣穿出,向上延伸到柱骨(第七頸椎)附近的部位,然後向下進入缺盆(鎖骨上窩),與肺相連,再往下經過膈肌,與大腸相連;其支脈從缺盆向上經過頸部,貫穿臉頰,向下進入牙縫,再折返出來,環繞住嘴脣,在人中穴的上方交匯,左邊的經脈往右走,右邊的經脈往左走,向上環繞住鼻孔。

足太陰之脈起於大指之端,循指內側白肉際,過核骨後,上內踝前廉,上腨內循脛骨後,交出厥陰之前,上循膝股內前廉,入腹,屬脾,絡胃,上膈,挾咽,連舌本,散舌下;其支者,復從胃別上膈,注心中。

白話文:

足太陰脾經的經脈起始於大拇指的末端,沿著手指內側的白色肉際向上,經過豌豆骨後,上行到內踝前緣,然後沿著小腿骨內側後方向上,與足厥陰肝經的經脈相交於小腿前側,繼續向上沿著膝蓋和大腿內側的前面向上,進入腹腔,屬脾,聯絡胃,上升到橫膈膜,夾著食道,連接舌根,散佈於舌頭下方;它的分支,又從胃分出,向上穿過橫膈膜,進入心臟。

足陽明之脈起於鼻,交頞中,下循鼻外,入上齒中,還出挾口,環唇,下交承漿,卻循頤後下廉,出大迎,循頰車,上耳前,過客主人,循髮際,至額顱;其支者,從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嚨,入缺盆,下膈,屬胃,絡脾;其直行者,從缺盆下乳內廉,下挾臍,入氣衝中;其支者,起胃下口,循腹裹下,至氣衝中而合,以下髀關,抵伏兔下,入膝臏中;下循䯒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內間;其支者,下膝三寸而別,以下入大指間,出其端。

白話文:

足陽明經脈從鼻子起始,會合於鼻樑中,向下循著鼻翼外側,進入上顎牙齒內,再繞出來靠近嘴巴,環繞嘴脣一週,向下交會於承漿穴,再向後繞過下巴下緣,從大迎穴走出,沿著臉頰骨向上,經過耳前,跨過客主人穴位,沿著髮際向上,到達額頭。

其支脈從大迎穴前分出,向下到人迎穴,沿著喉嚨,進入缺盆穴,向下通過膈肌,連接著胃,與脾臟相絡。

其正脈從缺盆穴向下沿著乳房內側,向下靠近肚臍,進入氣衝穴中。

其支脈從胃的下口開始,沿著腹部向下降,至氣衝穴與正脈匯合,再向下經過髀關穴,抵達伏兔穴下,進入膝蓋骨中。

正脈向下沿著小腿外側,向下經過腳背,進入中指內側;

其支脈在膝蓋下三寸處分出,向下進入大拇指之間,從大拇指尖端出來。

手厥陰之脈起於胸中,出屬心包,下膈,歷絡三焦;其支者,循胸,出脅,下腋三寸,上抵腋下,下循臑內,行太陰少陰之間,入肘內,下臂,行兩筋之間,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其支者,從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

白話文:

手厥陰脈從胸腔開始,連到心包,接著向下通過橫膈,經過並連繫三焦。它的分支沿著胸部,伸到肋部,在腋下三寸處向上延伸到腋窩,向下沿著上臂內側走,在太陰和少陰脈之間,進入肘內側,向下經過前臂,沿著兩根肌腱之間,進入手掌中央,沿著中指,伸到中指尖;它的分支從手掌中央開始,沿著小指和無名指,伸到兩指尖。

手少陽之脈起於小指次指之端,上出兩指之間,循手表腕,出臂外兩骨之間,上貫肘,循臑外,上肩,交出足少陽之後,入缺盆,交膻中,散絡心包,下膈,遍屬三焦;其支者,從膻中上,出缺盆,上項,挾耳後,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頰,至䪼;其支者,從耳後入耳中,卻出,至目銳眥。

白話文:

手少陽經脈從小拇指和無名指的末端開始,向上經過兩指之間,沿著手背到腕部,接著在兩塊骨頭之間向外側向上貫穿肘部,再沿著手臂外側向上到肩膀,與足少陽經脈相交後,進入缺盆,再交叉於胸腔中部的膻中,分散到心包,向下經過橫膈,遍佈三焦;它的一條分支從膻中向上,經過缺盆,再向上到後頸,沿著耳朵後側,一直向上到耳廓上側,然後彎曲向下到臉頰,到達下巴;它的另一條分支從耳朵後側進入耳中,再從耳中出來,到達眼睛外側的銳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