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全望

《瘴瘧指南》~ 卷上 (3)

回本書目錄

卷上 (3)

1. 瘴瘧五臟俱病

夫人身自胸膈至頭為上焦。其氣象天。自胸膈至腹為中焦。其氣象人。自腹至足為下焦。其氣象地。以五行論之。上焦屬丙丁火。中焦屬戊己土。下焦屬壬癸水。在五臟。心肺陽也居上。脾陰坤土也居中。腎肝陰也居下必也。陰能升。陽能降。以成水火之既濟。天地之交泰。

則為平人。若夫發瘴之地。秋冬多熱。則人身陰陽之氣。上者自上。下者自下。而成水火之未濟。天地不交之否。故一觸外邪。五臟俱病。其病多上熱下寒。外熱內寒。何也。天氣通於肺。天氣熱。故肺熱極。所以大渴引飲小便頻數或遺尿氣逆胸中痞悶。或衄血。心在上焦火位。

天氣熱。故心熱極。所以心煩悶亂狂言譫語神識昏沉瞀不知人。或吐血飲冷舌黑麵紅口唇生瘡。脾為中州坤土。天氣熱則地中陽氣恆浮而不降。地下無陽則寒。故脾土虛。所以鼻尖涼多痰肌肉削不能食麵黃四肢無力。或嘔或泄中焦虛痞氣倦怠。肝腎居下焦。地之分。天氣熱。

白話文:

人體從胸部到頭部稱為上焦,其氣象如同天空;從胸部到腹部稱為中焦,其氣象如同人;從腹部到腳部稱為下焦,其氣象如同大地。按照五行來說,上焦屬於丙丁火,中焦屬於戊己土,下焦屬於壬癸水。在五臟中,心肺陽氣在上,脾陰坤土在中,腎肝陰氣在下。陰氣能上升,陽氣能下降,才能形成水火交融、天地交泰的平衡狀態。

對於一般人來說,如果是在瘴氣流行的地方,秋冬季節又特別炎熱,就會導致人體陰陽之氣失衡,上焦之氣上浮,下焦之氣下降,形成水火不濟、天地不交的狀態。因此,只要稍微接觸到外邪,五臟就會生病,而且多半是上熱下寒、外熱內寒的症狀。這是因為天氣通於肺,天氣炎熱就會導致肺熱,所以患者會口渴想要喝水,小便頻繁甚至尿失禁,氣逆、胸悶,甚至吐血。心臟位於上焦火位,天氣炎熱也會導致心熱,所以患者會心煩意亂、胡言亂語、神志不清、昏沉迷糊,甚至吐血、喜歡喝冷飲、舌頭發黑、臉色發紅、嘴唇生瘡。脾臟位於中焦坤土位,天氣炎熱會導致地中陽氣浮而不降,地下沒有陽氣就會寒冷,所以脾土虛弱,患者會出現鼻尖冰冷、痰多、肌肉消瘦、食慾不振、面色發黃、四肢無力、嘔吐或腹瀉、中焦虛寒、氣倦怠等症狀。肝腎位於下焦,也就是大地的一部分,天氣炎熱也會影響到下焦。

陽氣不降。地下無陽故肝腎虛寒。所以腰重腳弱筋骨痛腿足寒厥。或吐蛔或吐沫。瘴病一作。五臟之症俱見。非若傷寒之傳經。傳一經方見一經之症也。知此則知傷寒汗吐下之法。不當施於瘴瘧矣。而治瘴之法。當知升降浮沉則順之。寒熱溫涼而逆之之理。必使心肺之陽。降於下焦。

俾下元溫暖。下元者人身之根本也。溫暖則根本固。根本固則邪熱退。諸病息矣。

白話文:

陽氣無法下降,導致地下沒有陽氣,因此肝腎虛寒。所以會出現腰沉重、腿腳無力、筋骨疼痛、腿足冰冷等症狀,甚至可能吐蛔蟲或吐口水。這種瘴病可以表現為五臟的各種病症,不像傷寒一樣是經脈傳播,傳到哪一經脈就出現哪一經脈的病症。了解了這個道理,就知道傷寒的汗、吐、下三法不適合用於瘴瘧。治療瘴瘧的方法,應該遵循升降浮沉的原則,用寒熱溫涼來逆轉病邪。必須讓心肺的陽氣下降到下焦,使下元溫暖。下元是人體的根本,溫暖則根本堅固,根本堅固則邪熱退去,各種病症自然消失。

2. 冷瘴

其症惡寒發震發熱。頭或痛或不痛。或嘔吐或不嘔吐。胸膈痞悶。身重腰痛腳軟。或先寒後熱。或先熱後寒。寒時雖厚衣被不能溫。熱時雖臥冷地不能涼。或大渴飲水。或一日一發。發時多。退時少。或間日三日一發。所兼之症極多。不能盡述。惟以其有寒。謂之冷瘴。有陰有陽。

故諺有云。冷瘴必不死。此瘴之輕者也。其脈或寒時微遲。熱時弦數。或來六七至。或陽症見陰脈。治法先用感應丸十四粒。薑湯送下。次用陳皮半夏湯三四服。或不換金正氣散三四服。重者七八服。方用和解湯三四服或七八服。加厚桂更好。得寒熱間斷多時。後用截瘧丸。

白話文:

病人會感到惡寒發抖、發燒,頭部可能疼痛也可能不痛,可能嘔吐也可能不嘔吐,胸膈感覺悶塞,身體沉重腰痛腳軟。有時先出現寒症,然後發熱,有時先發熱,然後出現寒症。即使穿厚衣蓋厚被,寒症時依然無法溫暖,即使臥在冰冷的地面上,熱症時依然無法感到涼爽。病人可能口渴想喝水,可能一天發作一次,發作時間長,退燒時間短,也可能隔天或三天發作一次。伴隨的症狀非常多,無法一一列舉。但由於病人有寒症,所以稱為冷瘴。冷瘴既有陰症,也有陽症。

俗話說:「冷瘴必不死。」這指的是較輕的冷瘴。病人脈象可能在寒症時微弱遲緩,熱症時則弦緊而快,脈搏可能每分鐘跳動六七次。也可能出現陽症卻伴隨著陰脈。治療方法是先服用感應丸十四粒,用薑湯送服。接着服用陳皮半夏湯三到四劑,或服用不換金正氣散三到四劑,嚴重者服用七到八劑。之後服用和解湯三到四劑,或七到八劑,加入厚桂效果更佳。如果寒熱交替發作持續一段時間後,再服用截瘧丸。

酒送截之。或養胃湯。不已。四獸飲。此常法也。

如往來寒熱。痰逆嘔吐。頭痛及身腰痛如被杖。汗多煩躁。引飲自利。小便赤或如中風者。姜附湯主之。如寒熱往來。煩渴手足冷。鼻尖涼。身重舌黑。渴欲飲水。自利嘔逆。汗出惡風者。乾薑附子湯主之。如上半身熱極。下半身冷。腿足寒厥者。沉附湯主之。或送養正丹。黑錫丹。靈砂丹。

白話文:

酒可以幫助藥物快速到達病灶。也可以服用養胃湯,持續服用。四獸飲也是常用的藥方。如果患者出現反覆發熱發冷、痰多嘔吐、頭痛、腰痛、出汗、煩躁、腹瀉、小便赤色或中風症状,可以用姜附湯治療。如果患者出現反覆發熱發冷、口渴、手足冰冷、鼻尖冰冷、身體沉重、舌頭發黑、口渴想喝水、腹瀉、嘔吐、出汗怕風,可以用乾薑附子湯治療。如果患者出現上半身發熱,下半身冰冷,腿足发凉,可以用沉附湯治疗,也可以服用养正丹、黑锡丹、灵砂丹。

如發熱手足厥冷煩渴悶亂上吐下瀉者。附子理中湯主之。

如發熱咽嗌乾燥焦煩大渴飲水不止者。冷湯主之。或既濟湯理之。渴甚者。奪命散加附子主之。

如發熱腹痛。頭目昏沉。四肢疼痛。大便自利。小便或澀或利。或嘔或咳者。真武湯主之。如發熱惡寒嘔不止者。藿香正氣散主之。夫瘴病多嘔。病因飲食傷脾而得。又炎方之病。氣多上逆。痰與氣並而上。故多嘔。如因食生冷太過。嘔而惡食。頭目昏沉肢體拘急。痰多腹痛者。養胃湯加附子沉香主之。嘔甚送來復丹。或治中湯主之。

白話文:

如果發燒,手腳冰冷,口渴煩躁,神志不清,上吐下瀉,可以用附子理中湯治療。

如果發燒,咽喉乾燥,焦躁不安,口渴難耐,喝水也止不住,可以用冷湯治療,或者用既濟湯調理。如果口渴非常嚴重,可以用奪命散加附子治療。

如果發燒,肚子痛,頭昏眼花,四肢疼痛,大便稀薄,小便或澀或利,或者嘔吐或者咳嗽,可以用真武湯治療。如果發燒怕冷,嘔吐不止,可以用藿香正氣散治療。瘴病多半會嘔吐,病因是飲食傷脾造成的。又因為炎熱地區的病症,氣機容易上逆,痰氣相合而上涌,所以容易嘔吐。如果因為吃生冷食物過度,嘔吐惡心,頭昏眼花,肢體僵硬,痰多腹痛,可以用養胃湯加附子、沉香治療。嘔吐非常嚴重,可以服用來復丹,或者用治中湯治療。

如嘔吐膨脹者。二陳湯送感應丸。

如嘔而胸膈不快。脅筋脹滿。心腹刺痛。食少多痰。吞酸噎氣。及見症不一者。以嘉主散主之。

如寒熱往來。噁心嘔吐。吞酸噫腐。腹痛痰痞不能食。紅丸子主之。如大便秘者。先服和解湯。自然通利。或秘甚者。用嘉禾散加蜜主之。又有多日不通者。看病勢何如。得大便利而後病方得愈。方可用蜜導法。若不甚急。只以治瘴為主。得熱瘴不來。大便自然通利矣。

如寒熱臍腹刺痛。脅痛煩亂。引飲霍亂。手足厥冷者。冷香湯主之。

白話文:

如果病人嘔吐並且腹部膨脹,可以服用二陳湯送服感應丸。

如果病人嘔吐,且胸膈不適、脅肋筋脈脹滿、心腹刺痛、食慾不振、痰多、吞酸、噎氣,以及其他各種症狀,可以用嘉主散來治療。

如果病人寒熱往來、噁心嘔吐、吞酸、噯氣、腹痛、痰多、食慾不振,可以用紅丸子來治療。如果病人便秘,可以先服用和解湯,自然就會通便。如果便秘嚴重,可以用嘉禾散加蜜來治療。如果便秘多日,需要根據病情的嚴重程度來決定治療方案。如果大便通暢後,病人才會痊癒,可以使用蜜導法。如果病情不嚴重,只需要以治療瘴氣為主,等熱瘴不再出現,大便就會自然通暢。

如果病人寒熱交替、臍腹刺痛、脅肋疼痛、煩躁不安、引飲霍亂、手足冰冷,可以用冷香湯來治療。

如寒多熱少。或但寒不熱者。其人平日虛弱。七棗湯主之。

如神思昏亂。狂言譫語。不知人事者。輕則養胃湯加附子沉香。重者二陳湯加沉附。若甚者。沉附湯主之。

如脈代者。此病甚不宜代脈。看大便如何。如大便照常。養胃湯加附子主之。

如大便不利。可與正氣散或和解散加桂。大便行則代脈去矣。

如發熱頭痛。小便不利。煩躁飲水。水入即吐者。五苓散主之。若引飲自汗。小便赤澀者。不得服五苓散。汗出更利小便。必亡陽也。況滲泄之劑。下虛者尤忌之。如四肢厥冷。頭額虛汗。咳逆脈促。其症甚危。三建湯主之。

白話文:

如果寒氣重熱氣輕,或者只有寒氣沒有熱氣,患者平時體虛,可以用七棗湯治療。

如果神志昏亂,胡言亂語,不認識人,輕症可以用養胃湯加附子沉香,重症可以用二陳湯加沉附,如果情況很嚴重,可以用沉附湯治療。

如果脈象代脈,這種病症非常不適合代脈。觀察大便情況,如果大便正常,可以用養胃湯加附子治療。

如果大便不通暢,可以服用正氣散或和解散加桂枝。大便通暢後,代脈就會消失。

如果發熱頭痛,小便不暢,煩躁口渴,喝水就吐,可以用五苓散治療。如果伴隨大量出汗,小便赤澀,則不能服用五苓散。出汗越多,小便越利,就會損傷陽氣,更何況五苓散是利水滲泄的藥,虛弱的人更忌諱使用。如果四肢冰冷,頭額出虛汗,咳嗽氣逆,脈象急促,這種情況很危險,可以用三建湯治療。

如症候不一。多所變怪者。和解湯主之。

如瘴止後腰痛腳軟者。加減五積散主之。

如瘴止後汗多者。黃耆建中湯主之。

如瘴止後食少體倦者。異功散主之。

如瘴止後多痰及食入而心下飽悶者。香砂六君湯。或吞養脾丸。

如瘴止後虛煩不得眠。心膽虛怯。觸事易驚者。溫膽湯主之。

白話文:

如果症状不一致,变化多端,就用和解汤治疗。

如果瘴气消退后腰痛腿软,就用加減五積散治疗。

如果瘴气消退后出汗过多,就用黃耆建中湯治疗。

如果瘴气消退后食欲不振、身体疲倦,就用異功散治疗。

如果瘴气消退后痰多,或者吃东西后感觉胃部饱胀,就用香砂六君汤,或者服用养脾丸。

如果瘴气消退后心烦意乱、失眠,心胆虚怯、容易受惊,就用溫膽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