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銘

《飲食須知》~ 卷八 (2)

回本書目錄

卷八 (2)

1. 獸類

黃牛肉,味甘性溫,微毒。食之發藥毒,能病人。牛夜鳴則㾞,臭不可食。牛病自死者,血脈已絕,骨髓已竭,不可食之。誤食令人生疔暴亡,發痼疾、痃癖、洞下、疰病。瘟牛暴死者,不可食。獨肝者有大毒,令人痢血至死。北人牛瘦,多以蛇從鼻灌,故爾獨肝。水牛則無之,啖蛇牛毛髮白而後順者,是也。人乳可解其毒。自死白首者,食之殺人。疥牛食之發癢。黃牛、水牛合豬肉及黍米酒食,並生寸白蟲。同韭薤食、合生姜食,損齒。勿同栗子食。黑牛白頭者大毒,勿食。水牛肉味甘性平,忌同黃牛。患冷人勿食。蹄中巨筋,多食令生肉刺。牛乳味甘性微寒,生飲令人利,熱飲令人口乾氣壅,溫飲可也。不宜頓服。與酸物相反,令人腹中癥結。患冷氣人勿食。同魚食成積,同醋食生瘕。牛脂味甘溫微毒,多食發痼疾瘡瘍。牛腦味甘性溫,微毒。熱病死者,勿食其腦,令生腸癰。牛肝勿同鮎魚食,患風噎涎青。牛腸胃合犬肉、犬血食,病人。服仙茅者食牛肉、牛乳,令斑人鬢髮。服牛膝人,亦忌食之。凡煮牛肉入杏仁蘆葉,則易爛。煮病牛入黃豆,豆變黑色者,殺人。中疔疥牛毒,用澤蘭根,或甘菊根汁,或豬牙灰水服,或生菖蒲擂酒,或甘草湯解之。豬脂化湯,亦可解毒。過食牛肉所傷,以稻草和草果煎濃湯,多服可消。牛乃有功於世,仁人君子,必宜戒食。

狗肉,味酸鹹,性溫。服食人忌食。九月食犬傷神。反商陸。同生蔥蒜食,損人。同菱食,生癲。白犬合海鮋食,必得惡病。勿炙食,令消渴。妊婦食之,令子無聲,且生蟲。疫證及熱病後食之,殺人。勿同鯉魚,鱓魚、牛腸食,令人多病。春末夏初多猘犬,宜忌食。瘦犬、有病、發狂、暴死、無故自死者,有毒殺人。懸蹄犬傷人赤股而躁者、氣躁犬目赤者,並不可食。白狗血和白雞肉、烏雞肉、白雞肝、白羊肉、蒲子羹等食,皆病人。白犬乳酒服,能斷酒。犬腎微毒,《內則》云:食犬去腎,不利人也。田犬長喙善獵。吠犬短喙善守。白犬虎紋、黑犬白耳,畜之家富貴。純白者主凶,斑青者識盜而咬。凡食犬肉傷,用杏仁二三兩,帶皮研細,熱湯二三盞拌勻,三次服。能使肉盡消。犬智甚巧,力能護家,食之無益,何必嗜之。

馬肉,味辛苦,性冷,有毒。同倉米、稷米及蒼耳食,必得惡病,十有九死。同姜食,發氣嗽。同豬肉食,成霍亂。患疥瘡下痢者,食必加劇。妊婦食之,令子過月難產。乳婦食之,令子疳瘦。馬生角、無夜眼、白馬青蹄、白馬黑頭者,並不可食,令人癲。馬鞍下肉色黑,及馬自死者、形色異常者,並有毒,食之殺人。馬乳味甘性冷利,同魚鱠食,作瘕。馬肝及鞍下肉有大毒,食之殺人。刷牙用馬尾,令齒疏損。近人多用燒灰揩拭,最腐齒齦。馬腦有毒,食之令人發癲。馬血有大毒,生馬血入人肉中,一二日便腫起,連心即死。有人剝馬傷手,血入肉一夜致死。馬肉上血洗不淨,食之生疔腫。馬汗有大毒,患瘡人觸馬汗、馬氣、馬毛、馬尿、馬屎並令加劇。馬汗入瘡,毒攻心欲死者,燒粟干灰淋汁浸洗,出白沫乃毒去也。食馬肉毒發而心悶者,飲清酒則解。飲濁酒則加,或飲蘆根汁、或嚼杏仁、或煎甘草湯解之。中馬肝毒者,豬骨灰、牡鼠屎、豆豉、狗屎灰、人頭垢並水服可解。中疔疥馬毒者,澤蘭根汁、豬牙灰、甘菊根汁俱水服,或生菖蒲酒解之。馬食杜蘅善走,食稻足重,食鼠屎腹脹,食雞糞生骨眼。以殭蠶、烏梅拭牙,則不食,得桑葉乃解。掛鼠狼皮於槽,亦不食。遇死馬骨,則不行。以豬槽飼馬、石灰泥馬槽、馬汗著門並令馬落駒。系獼猴於廄,闢馬病。馬頭骨埋於午地,宜蠶。浸於上流,絕水蜞蟲。

白話文:

獸類

黃牛肉味甘性溫,但略帶毒性。食用後可能引起藥物中毒,使人致病。夜裡叫的牛,肉質腐敗發臭,不可食用。病死之牛,血脈已斷,骨髓已盡,不可食用,誤食可能導致疔瘡暴亡,或誘發慢性疾病、痃癖、腹瀉、痃病等。瘟疫致死的牛更不能食用。牛的肝臟若單獨食用毒性很大,可能導致血痢致死。北方地區的牛因瘦弱,常以蛇灌入鼻中,所以才會有單獨食用牛肝的現象。水牛則沒有這種情況,吃蛇的牛毛髮變白後才會順從。人奶可以解牛毒。自然死亡且毛髮變白的牛,食用後會致人死亡。患疥癬的牛,其肉食用後會發癢。黃牛、水牛與豬肉和黍米酒一起食用,會生寸白蟲。與韭菜、薤一起吃,或與生薑一起吃,會損傷牙齒。不可與栗子一起食用。黑牛白頭的毒性很大,不可食用。水牛肉味甘性平,忌與黃牛肉一起食用,體寒的人不宜食用。牛蹄中的大筋,多吃會長肉刺。牛乳味甘性微寒,生飲會腹瀉,熱飲會口乾氣壅,溫飲則可。不宜一次飲用太多。與酸性食物相克,會導致腹部脹痛。體寒的人不宜食用。與魚一起吃會積食,與醋一起吃會長瘕積。牛脂味甘溫,但略帶毒性,多吃會誘發慢性疾病和瘡瘍。牛腦味甘性溫,但略帶毒性。熱病而死之牛,不可食用其腦,否則會導致腸癰。牛肝不可與鮎魚一起食用,否則會患風痺,咽喉阻塞,涎液增多。牛腸胃與狗肉、狗血一起食用,會使人致病。服用仙茅的人,食用牛肉、牛乳,會導致斑禿和白髮。服用牛膝的人,也應忌食牛肉。煮牛肉時加入杏仁和蘆葦葉,則易爛。煮病牛時加入黃豆,若豆子變黑,則表示有毒,不可食用。若中了牛的疔瘡或疥癬之毒,可用澤蘭根、甘菊根汁、豬牙灰水服用,或用生菖蒲搗碎加酒服用,或用甘草湯解毒。豬油熬成湯,也可解毒。過量食用牛肉導致中毒,可用稻草和草果煎成濃湯多服,以解毒。牛對人類有貢獻,仁人君子應戒食牛肉。

狗肉味酸鹹,性溫。服用藥物的人忌食。九月食用狗肉傷神。與商陸相克。與生蔥、蒜一起食用,會損傷人體。與菱角一起食用,會導致癲癇。白色狗肉與海鮋一起食用,必定會患惡疾。不可炙烤食用,否則會導致消渴症。孕婦食用,會導致胎兒啞啞無聲,且會生蟲。疫病或熱病之後食用,會致人死亡。不可與鯉魚、鱓魚、牛腸一起食用,會使人多病。春末夏初猘犬較多,應忌食狗肉。瘦弱的狗、患病的狗、發狂的狗、暴死的狗、無故自死的狗,都含有毒性,食用會致人死亡。腳蹄懸空的狗、傷人導致大腿紅腫且躁動的狗、性情暴躁眼睛紅的狗,均不可食用。白色狗血與白雞肉、烏雞肉、白雞肝、白羊肉、蒲子羹等一起食用,都會使人致病。白色狗奶加酒服用,能解酒。狗腎略帶毒性,《內則》記載:食用狗肉要去除腎臟,否則對人體不利。田犬嘴長善於狩獵。吠犬嘴短善於看家。白狗帶虎紋、黑狗白耳朵,飼養在家中則主富貴。純白色的狗主凶兆,青色斑點的狗能識別盜賊並咬人。凡食用狗肉中毒,可用杏仁二三兩,帶皮研磨成細末,用二三盞熱水調勻,分三次服用,能使中毒的肉盡消。狗很聰明,能看家護院,食用狗肉沒有益處,何必嗜食呢?

馬肉味辛苦,性冷,有毒。與倉米、稷米和蒼耳一起食用,必定會患惡疾,十之九死。與薑一起食用,會誘發咳嗽。與豬肉一起食用,會導致霍亂。患疥瘡和痢疾的人,食用會加重病情。孕婦食用,會導致胎兒過月難產。哺乳期婦女食用,會導致嬰兒疳瘦。長角的馬、沒有夜盲眼的馬、白馬青蹄的馬、白馬黑頭的馬,均不可食用,會使人患癲癇。馬鞍下的肉顏色發黑,以及自然死亡的馬、外形異常的馬,都含有毒性,食用會致人死亡。馬奶味甘性冷,利尿,與魚膾一起食用,會導致瘕積。馬肝和鞍下的肉毒性很大,食用會致人死亡。用馬尾刷牙,會導致牙齒鬆動脫落。近代人多用燒灰擦拭牙齒,最易腐蝕牙齦。馬腦有毒,食用會使人患癲癇。馬血毒性很大,生馬血進入人體,一兩天就會腫脹,危及心臟則會致死。有人剝馬時傷手,馬血入肉一夜就會致死。馬肉上的血洗不乾淨,食用會生疔腫。馬汗毒性很大,患瘡的人接觸馬汗、馬氣、馬毛、馬尿、馬糞,都會加重病情。馬汗進入瘡瘍,毒性攻心,危及生命者,可用燒焦的粟米幹灰淋上汁液浸洗,待排出白沫後毒性才算去除。食用馬肉中毒,心悶者,飲用清酒可以解毒,飲用濁酒則會加重病情,或者飲用蘆根汁、嚼杏仁、煎服甘草湯均可解毒。中了馬肝毒者,可用豬骨灰、老鼠屎、豆豉、狗屎灰、人頭垢加水服用解毒。中了馬的疔瘡或疥癬之毒,可用澤蘭根汁、豬牙灰、甘菊根汁加水服用,或用生菖蒲酒解毒。馬吃了杜蘅則善於奔跑,吃了稻穀則腳步沉重,吃了老鼠屎則腹部脹滿,吃了雞糞則長骨眼。用殭蠶、烏梅擦拭牙齒,馬就不再吃這些東西,但給它桑葉則可解毒。在馬槽上掛上鼠狼皮,馬也不吃這些東西。遇到死馬骨,馬就不走了。用豬槽飼養馬、用石灰泥做馬槽、馬汗沾染門戶,都會導致馬匹流產。在馬廄裡繫上猴子,可以防止馬生病。馬頭骨埋在午時的地點,有利於養蠶。將馬頭骨浸泡在上游,則能避免水蛭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