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揚惠、吳德華、張鑑若、曹江整理

《達摩洗髓易筋經》~ 中篇·功法篇 (1)

回本書目錄

中篇·功法篇 (1)

1. 初勢吐納說

第一圖環拱正立勢是為吐濁納清而設,恐人過了一日,宿了一夜中,有起居不潔,飲食不精,致生濁氣,故先以吐納分之;第二勢起功,始作呼吸,說中所謂出者,非下吸也,乃吐出濁氣也。所謂入者,非上呼也,乃納入清氣也,凡行功一度,俱宜准此。

白話文:

第一張圖所示的「環拱正立勢」,是為了「吐濁納清」而設計的。因為人們經過一整天,又睡了一晚,可能會有起居不潔、飲食不精的情況,導致體內產生濁氣。所以,要先以吐納的方式,將濁氣排出體外,再吸入清氣。

第二勢開始練功時,就要進行呼吸,這裡說的「出者」,指的是吐出濁氣,不是向下吸氣。而「入者」,指的是吸入清氣,不是向上呼氣。每次練功,都要遵循這個原則。

2. 正身圖二十七勢

1.環拱正立勢。凡行功時要將腳跟靠緊,腳尖立地,左手陽掌,右手握固,安放黃庭之上,兩膝直立,豎起脊梁,使耳對肩,鼻對胸,閤眼收神,平視不出一尺之外,牙關扣緊,舌抵上齶,氣由鼻出,然後調息定氣,一志凝神,計氣出入三口,開步獻杵,由此起功。

2.獻杵起功勢。此勢直立腰膝,高聳脊梁,腳跟離地、腳尖掛地,兩手向前回抱合掌,指尖齊於鼻尖,仍計氣呼入三口,順勢推出,再作下勢。其餘耳鼻相對,收視、扣齒、抵齶諸法同前。

3.出爪亮翅勢。此勢將手盡力推出,掌立腕直,平與肩齊,兩掌底與兩肩角對。計呼吸三口,平收掌回原狀作下勢。余法同前。

白話文:

站立時雙腳腳跟靠緊,腳尖立地,左手掌心向上,右手握拳,放在胸前黃庭穴位置,雙膝伸直,挺直脊背,耳朵與肩膀齊平,鼻子與胸膛齊平,閉眼收神,目光平視不超過一尺,牙關緊閉,舌頭抵住上顎,氣息從鼻子呼出。接著調息定氣,集中精神,計算呼吸三次,邁步向前,從此開始練功。

向前邁步時,挺直腰膝,脊背高聳,腳跟離地,腳尖著地,雙手向前抱合,指尖與鼻尖齊平,計算呼吸三次,順勢推出雙手,再往下做動作。其他耳鼻相對,收視、扣齒、抵齶等方法同前。

雙手盡力向前推出,掌心向上,手腕伸直,與肩膀齊平,雙手掌底與雙肩角相對。計算呼吸三次,平穩地收回雙手回到原位,往下做動作。其他方法同前。

4.雙鳳朝陽勢。此勢將兩腕曲折依膀,使腕膀平肩,掌向上立,如雙鳳朝陽之勢。計呼吸三口後,兩掌依身向左右排開作下勢。余法同前。

5.飛鷹展翅勢。此勢將兩掌排開,兩掌上立,肩膀肱腕平直,如飛鷹展翅之勢。計氣畢,兩掌緩緩托上作下勢。余法同前。

6.雙手托塔勢。此勢將兩手向上托去,兩掌心朝上,兩掌背下對兩肩窩,掌上如托塔負重之勢。計氣畢,將兩掌隨左右肩角順下,作下勢。余法同前。

7.三峰峙立勢。此勢將兩掌順左右勢直下,向外直立至兩肩角,膀肱曲折,兩腋挾緊,使三腕天骨開張,掌並頭如三峰峙立之狀。計氣畢,左手抱身,右肱橫前作下勢。余法同前。

白話文:

雙鳳朝陽勢:雙手彎曲,依著肩膀,使手腕和肩膀平齊,手掌朝上豎立,像雙鳳朝向太陽的樣子。吸氣三次後,雙掌依著身體向左右伸展,進入下一姿勢。其他動作與之前相同。

飛鷹展翅勢:雙掌向外伸展,手掌朝上豎立,肩膀、上臂、手腕保持筆直,像飛鷹展翅的樣子。呼氣完畢後,雙掌緩緩向上托舉,進入下一姿勢。其他動作與之前相同。

雙手托塔勢:雙手向上托舉,掌心朝上,手掌背部貼著兩側肩膀,像托著塔一樣負重。呼氣完畢後,雙掌隨著左右肩膀順勢向下,進入下一姿勢。其他動作與之前相同。

三峰峙立勢:雙掌順著左右方向向下伸展,向外直立至兩側肩膀,上臂彎曲,兩腋夾緊,使三處手腕、天骨張開,手掌並排如三座山峰聳立的樣子。呼氣完畢後,左手抱住身體,右手臂橫向前方,進入下一姿勢。其他動作與之前相同。

8.龍探右爪勢。此勢將左手由前操抱後身背右扇子骨,復將右膀前撐,右肱橫前,掌如探物未得之狀,齊與肩平。計氣畢,順勢將右手抱身,左手橫前作下勢。余法同前。

9.龍探左爪勢。此勢操抱撐橫探齊俱同前勢,但其法移右於左耳。凡作二勢,探右爪,頭眼向左,導氣左旋;探左爪,頭眼向右,導氣右旋。各計呼吸,勢畢將兩手收回至頸項橫肱作下勢。余法同前。

10.橫肱蹲立勢。此勢將掌心向下,掌背向上,指尖相對,肱與膀依,膀與肩直,左右一撐,呼吸一口,依身順作下勢。余法同前。

l1.三才通氣第一勢。此勢就前勢將兩手十指盡力疊交在頸項間,呼吸一口作下勢。余法同前。

白話文:

龍探右爪勢,就是將左手從前面抱住後背,右手拿著扇子,右臂向前撐起,右胳膊橫著伸向前面,手掌像探尋東西還沒找到的樣子,與肩膀齊平。算好呼吸後,順勢將右手抱住身體,左手橫著向前,做出下一個姿勢。其他動作跟之前一樣。

龍探左爪勢,動作跟右爪勢一樣,只是將右邊換成左邊,也就是左手抱住後背,右手拿扇子,左臂向前撐起,左胳膊橫著伸向前面,手掌像探尋東西還沒找到的樣子,與肩膀齊平。做這兩個動作時,探右爪的時候頭眼朝向左邊,引導氣血向左旋轉;探左爪的時候頭眼朝向右邊,引導氣血向右旋轉。算好呼吸,動作做完後將雙手收回到頸部,胳膊橫著伸出,做出下一個姿勢。其他動作跟之前一樣。

橫肱蹲立勢,就是將手掌心向下,掌背向上,指尖相對,胳膊和肩膀連在一起,肩膀和脖子連在一起,左右兩邊同時撐開,呼吸一口氣,按照身體順勢做出下一個姿勢。其他動作跟之前一樣。

三才通氣第一勢,就是從上一個姿勢開始,將雙手十個手指盡力交叉疊在一起放在頸部,呼吸一口氣,做出下一個姿勢。其他動作跟之前一樣。

12.三才通氣第二勢。此勢就前勢依身順勢盡力直肱按下丹田,呼吸一口作下勢。余法同前。

13.三才通氣第三勢。此勢就前勢將兩手向前直起對肩,陽掌向前力撐一手,呼吸一口作下勢。余法同前。

14.三才通氣第四勢。此勢就前勢伸膀直肱,將兩掌向外平,盡力朝兩邊一排,呼吸一口作下勢。余法同前。

15.三才通氣第五勢。此勢就前勢將兩手陽掌直分至背後,仍伸膀直肱,將兩手指在後疊交,陽掌向上,陰掌向下,盡力在後向下一擲,呼吸一口作下勢。余法同前。

16.三才通氣第六勢。此勢就前勢從背後伸膀直肱,挨身向前直起平肩,指仍疊交,掌心向懷盡力前推,呼吸一口作下勢。余法同前。

白話文:

三才通氣第二勢,從前一個姿勢開始,順著身體用力伸直手臂,將手肘向下壓至丹田,同時吸一口氣,完成這個動作。其他動作要領和前面一樣。

三才通氣第三勢,從前一個姿勢開始,將雙手向前伸直,與肩膀同高,掌心向前,用力撐住,同時吸一口氣,完成這個動作。其他動作要領和前面一樣。

三才通氣第四勢,從前一個姿勢開始,伸直手臂,將雙手掌向外平舉,用力朝兩邊伸展,同時吸一口氣,完成這個動作。其他動作要領和前面一樣。

三才通氣第五勢,從前一個姿勢開始,將雙手掌心向前伸直至背後,保持手臂伸直,將手指在背後交叉,掌心向上,另一隻手掌心向下,用力向後下方擲出,同時吸一口氣,完成這個動作。其他動作要領和前面一樣。

三才通氣第六勢,從前一個姿勢開始,從背後伸直手臂,貼著身體向前伸直,與肩膀同高,手指保持交叉,掌心向胸膛用力向前推,同時吸一口氣,完成這個動作。其他動作要領和前面一樣。

17.三才通氣第七勢。此勢就前勢將掌翻轉,掌心向外盡力前撐,呼吸一口作下勢。余法同前。

18.三才通氣第八勢。此勢就前勢伸膀直肱,將兩手直分作一字平肩,平倒兩掌,十指向前,掌心向左右之外,盡力一排,呼吸一口作下勢。余法同前。

19.三才通氣第九勢。此勢就前勢將兩手從兩腋耳邊順勢插上,以膀伸肱直,掌立為合式,掌心向內,掌背向外,中空不過一尺,盡力向上指,呼吸一口作下勢。余法同前。

20.三才通氣第十勢。此勢就前勢將兩手十指疊交,掌心朝下,掌背朝上,往上一托,呼吸一口作下勢。余法同前。

21.三才通氣第十一勢。此勢就前勢伸膀直肱,順勢放下,平與肩齊,十指仍交,肩角與前腕仍對,盡力向前一推,呼吸一口作下勢。余法同前。

白話文:

三才通氣第七勢,將手掌翻轉,掌心向外用力往前撐,吸一口氣後向下。其他動作與前相同。

三才通氣第八勢,將雙臂伸直,雙手水平分開,掌心向左右外側,用力伸展,吸一口氣後向下。其他動作與前相同。

三才通氣第九勢,雙手從腋下耳邊向上插起,手臂伸直,掌心向內,掌背向外,保持掌心間距離約一尺,用力向上指,吸一口氣後向下。其他動作與前相同。

三才通氣第十勢,雙手十指交叉,掌心向下,掌背向上,向上托起,吸一口氣後向下。其他動作與前相同。

三才通氣第十一勢,雙臂伸直,順勢放下,與肩膀齊平,十指保持交叉,肩角與手腕保持相對位置,用力向前推,吸一口氣後向下。其他動作與前相同。

22.三才通氣第十二勢。此勢就前勢將兩手翻轉,十指仍交,平與肩齊,掌心向外,掌背向內,盡力前推,呼吸一口作下勢。余法同前。

23.三才通氣第十三勢。此勢體態氣數與三才通氣第四勢同。

24.三才通氣第十四勢。此勢就前勢伸膀直肱,兩掌直分至後,復伸膀直肱,使掌心朝上,掌背朝下,十指疊交,在後往下一擲,呼吸一口作下勢。余法同前。

右三才通氣十四勢是使三焦通達。凡在天庭上,地庫下,人身中之竅,皆當以氣貫之,故名三才通氣,圖行至此,身中上自泥丸,下至尾閭,中及四肢之關竅穴脈網絡,莫不節節玲瓏,竅竅靈通,此正身圖中絕妙法門,學道者慎毋忽諸。

白話文:

三才通氣第十二至十四勢及總論

22. 三才通氣第十二勢:

此勢接續前勢,將雙手翻轉,十指依然交叉,與肩齊平,掌心向外,掌背向內,用力向前推,同時呼出一口氣,完成此勢。其他做法與前勢相同。

23. 三才通氣第十三勢:

此勢的姿勢和氣數與三才通氣第四勢相同。

24. 三才通氣第十四勢:

此勢接續前勢,伸直手臂,雙掌向後直分,再伸直手臂,使掌心朝上,掌背朝下,十指交叉,向後下方擲出,同時呼出一口氣,完成此勢。其他做法與前勢相同。

三才通氣十四勢總論:

以上的三才通氣十四勢,旨在使三焦通暢。三焦指上天庭,下地庫,人身中所有的竅穴,都應該以氣貫通,所以稱為三才通氣。

完成以上動作後,從頭頂的泥丸宮,到尾椎的尾閭穴,以及四肢的關節穴道和經脈網絡,都將節節相連,靈通無阻。這是人體圖中非常重要的技巧,學道者切勿輕忽。

25.獻杵還原勢。此勢就前勢伸膀直肱,由後轉前,曲腕回抱合掌,還獻杵起功之勢,呼吸一口作下勢。余法同前。

26.仰面朝天勢。此勢就前勢將腳跟挨地立定,緩緩將頭向後倒,面朝天,合掌,隨之兩目反視,順勢呼吸三口,導氣逆行,不可過倒,以仰面朝天為度。呼吸畢,緩緩順勢迴轉,再作下勢。余法同前。

27.拱立歸位勢。此勢就前勢緩緩順勢迴轉,初如獻杵還原之勢,平氣一口,再如環拱正立之勢,又平氣一口,然後一呼一吸,調息定氣,正身圖全接作側身圖勢。余諸法悉皆同前。

白話文:

第二十五式獻杵還原勢,從前一個動作伸直手臂,由後轉向前,彎曲手腕,雙手合掌,恢復獻杵起功的姿勢,呼吸一口氣,進入下一個動作。其他動作方法與之前相同。

第二十六式仰面朝天勢,從前一個動作將腳跟貼地站穩,緩緩將頭向後仰,臉朝向天空,雙手合掌,同時雙眼向上看,順勢呼吸三次,引導氣流逆行,不可過度後仰,以仰面朝天為限度。呼吸完畢後,緩緩順勢迴轉,進入下一個動作。其他動作方法與之前相同。

第二十七式拱立歸位勢,從前一個動作緩緩順勢迴轉,一開始像獻杵還原的姿勢,平穩呼吸一口氣,接著像環抱正立的姿勢,再平穩呼吸一口氣,然後呼氣吸氣,調整呼吸,安定氣息,調整身體,準備接續側身圖勢。其他所有動作方法都與之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