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摩洗髓易筋經》~ 上篇·原理源流篇 (10)
上篇·原理源流篇 (10)
1. 四、道宜參證儒書丹書醫書說
釋氏之書,文本梵語,理尚虛無,不譯以儒家文字難明,不參以丹醫二經無徵。謹按易筋洗髓,譯在南北朝。時語言文字,多古音古義,非證以十三經,及周秦諸子,隋唐以前訓詁音韻等書,不能通曉,故末附翻譯音譯一卷。而其談性理,又多與周易、大中、孟子動心,盡心章、相出入。
談性功,又多與儀禮、禮記、論語、鄉黨篇相表裡,故宜與儒書參證。又按東西方言,與華夷人稱之臟腑,筋絡官骸,穴竅名號不同,既譯以華文,不參以丹經醫經,縱二經理明法備,亦不能明析血脈氣息流通之路,關竅穴道導引之方,又何由知下手節目工夫,河車搬運法門,運定圓覺火候。所以於翻譯音譯後,臚列三教應證書目,又摘丹經譬語,作實指錄一篇。
學者兩兩相稽,萬無不明斯道也。
白話文:
佛家的典籍,原本是梵文所寫,其理論崇尚虛無,如果不翻譯成儒家的語言則難以理解,如果不參照丹道與醫學的經典,則無法驗證其中的道理。詳細來說,《易筋經》和《洗髓經》是在南北朝時期翻譯過來的,當時的語言文字,多有古音古義,如果不用十三經、周秦諸子以及隋唐以前的訓詁、音韻等書籍來佐證,就無法理解,因此最後附上了一卷翻譯和音譯的內容。
而其中對於性理的討論,又常常與《周易》、《大中》、《孟子》中的動心、盡心章節相互關聯。關於性功的討論,又常與《儀禮》、《禮記》、《論語》、《鄉黨篇》相互印證,因此應該與儒家的典籍相互參考驗證。
再者,東方與西方的語言,以及對臟腑、筋絡、官骸、穴位名稱的稱呼有所不同,雖然已經翻譯成了漢文,但如果不再參照丹道與醫學的經典,即便這兩本經典理論清晰、方法完備,也無法明確血液、氣息流通的路徑,關竅、穴位導引的方法,更無法知道如何下手,河車搬運的方法,運行定圓覺的火候。因此,在翻譯和音譯之後,列出了三教應當驗證的書目,並摘錄了丹道的比喻語言,製作了一篇實指錄。
學者們相互對照研究,萬無一理不明此道的可能。
2. 第五章·養身養心論說
3. 一、原生論
人自陰陽五行所化,父精母血所成。五官百脈皆歸有用,意欲念慮,畢效其能,此萬物之靈也。然當太極初生之始,不特無精無氣,而並無形無聲,所謂先天也。至氣凝而精始結,精結而神乃生,神生而氣日足,氣足而精愈固,精固而神更旺於無窮矣。所以在母懷中,得氣血以養之,胎漸次成形,形漸次鼓氣,氣漸次有知覺運動,胎足後而身出,此先天之後天,後天之先天也。
其兩儀所化之精氣,五行本體所化之脾胃肝肺腎,皮膚精骨髓妙用,所化之喉舌唇牙齒,耳目口鼻心,皆未充實,男必待精液滿,女必待天癸至,然後五臟六腑,毫髮孔竅,十二經絡之稟於陰陽五行,父精母血者乃得大成,此謂後天也。先天固藉後天養,後天又藉天地五行,所生之物養,果能順時而行,處處咸宜,人人皆有古皇之壽。無如後世天時人事,與上古異。
其中不無氣稟所拘,人慾所蔽,起居不時,飲食不節等弊,故有壽夭強弱之別。雖死生大數,權由天命,而在生強弱,亦任人為。在昔古皇先聖,知賦畀有殊,則賢愚各別,不能盡人引之入道,因設針灸砭石湯藥諸法治之。然醫家有瀉無補,有補無瀉,萬難並行。以故仙佛家始創為導引服氣之法,亦順天地生成之理而行,以補先後陰陽之不足,其實與儒家之修身養心,醫家之攻散瀉補,名異理通,途殊效同。條目次第,已詳備於散論總歌及各圖中。
能依準繩,日行一二次,永無間斷,百日後可終身不藥矣。終身行之不衰,其功效更非淺鮮也。余淺識竊取,不明後驗,然就現身觀之,甫行一年,老病全失,煙癮斷除,步履殊強,飲食差健,精神氣力較前四十年判若天淵,即此境界,已有仙凡之別。回憶前之菸酒場中光景,真不啻在孽海魔界中也。
今夢初覺,始悟降衷之由,因泚筆而識之以自警。
白話文:
[一、原生理論]
人是由陰陽五行轉化而成,是父親的精華和母親的血液結合的產物。我們所有的五官和百脈都有其功能,我們的意念和思考,都充分展現了我們的能力,這正是萬物之中最靈活的存在。然而,在最初的太極之初,不僅沒有精華和氣息,甚至沒有形態和聲音,這就是所謂的「先天」狀態。等到氣息凝結,精華開始形成,精華形成後,神識才會產生,神識產生後,氣息逐日充沛,氣息越充沛,精華就越發鞏固,精華越鞏固,神識就會更旺盛,無窮無盡。因此在母親的子宮裡,得到氣血的滋養,逐漸形成胎兒,胎兒逐漸充滿氣息,氣息逐漸帶來知覺和運動,待胎兒成熟後出生,這是「先天」之後的「後天」,也是「後天」之前的「先天」。
由陰陽兩儀轉化的精華和氣息,以及五行本體轉化的脾胃肝肺腎,皮膚、筋骨、髓液的微妙作用,轉化為喉嚨、舌頭、嘴脣、牙齒、耳朵、眼睛、嘴巴、鼻子和心臟,這些都尚未完全成熟。男性必須等到精液滿溢,女性必須等到月經來臨,然後五臟六腑,毛髮毛孔,十二經絡,所有由陰陽五行,父親的精華和母親的血液形成的,才能達到完全成熟,這就是所謂的「後天」。先天需要後天的滋養,而後天又需要天地五行生成的物質來滋養。如果能夠順應時節行事,處處合適,每個人都可以享有古時帝王般的壽命。然而,後世的天時和人事,與上古時代不同。
其中不可避免地受到個人氣質的限制,被私慾所矇蔽,作息時間不規律,飲食沒有節制等問題,因此出現壽命長短、體質強弱的差別。雖然生死大事,主要由天命決定,但在生的強弱,也可以通過人的努力改變。古時的帝王和先賢,知道每個人的稟賦不同,所以賢能和愚笨的人也會有分別,不可能讓所有人都走上正確的道路,於是設置針灸、砭石、湯藥等各種治療方法。然而,醫生往往只懂得排泄,不懂得補充,或者只懂得補充,不懂得排泄,這種情況很難同時進行。因此,仙佛家開始創造導引和服氣的方法,這也是順應天地生成的原理,用來彌補先天和後天陰陽的不足,實際上,這和儒家的修身養心,醫家的攻散排補,雖然名稱不同,但道理相通,途徑不同,效果相同。詳細的項目和順序,已經在總論和各圖中詳細說明。
如果能夠按照規定,每天執行一到兩次,永不間斷,一百天後,就可以終生不再需要藥物。終生堅持下去,其功效更是深遠。我個人的淺薄知識,不敢妄下評論,然而,從自身的體驗來看,剛開始執行一年,舊疾全部消失,煙癮完全戒掉,步伐特別有力,飲食更健康,精神和體力比過去四十年有了天壤之別,就這種境界而言,已經有了仙凡之別。回想過去在煙酒場中的情景,真像是在苦海和魔界中一樣。
現在初醒,開始明白內心的緣由,因此提筆記下這些,以此警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