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宣

《溫病正宗》~ 下篇·正宗輯要 (2)

回本書目錄

下篇·正宗輯要 (2)

1. 二、《難經》

(一)傷寒有五:有中風、有傷寒、有濕溫、有熱病、有溫病,其所苦各不同。(《五十八難》)

丁錦曰:傷寒有五者,指五病俱統於傷寒一門,而分其所苦之不同也。風為陽邪,寒為陰邪,故先列中風,次列傷寒。寒者,皆冬月之正病也。濕溫發於濕土之令居多,熱病發於盛夏,溫病即仲景《傷寒經》中春溫病也。乃見前之五邪從本原來,非比之傷寒熱病,故各立其法也。注家以疫症指此溫病,非也。

(二)溫病之脈,行在諸經,不知何經之動也。(《五十八難》)

柳寶詒曰:溫病邪伏少陰,隨氣而動,流行於諸經,或乘經氣之虛而發,或挾新感之邪氣而發。其發也或由三陽而出,或由肺胃;最重者,熱不外出,而內陷於手足厥陰;或腎氣虛不能托邪,而燔結於少陰。是溫邪之動,路徑多歧,隨處可發,初不能指定發於何經,即不能刻定見何脈象也。

白話文:

傷寒的類型有五種:中風、傷寒、濕溫、熱病、溫病,每種病的症狀都不同。風屬陽邪,寒屬陰邪,所以先列中風,再列傷寒。寒病多發生在冬季,濕溫病多發生在濕氣重的季節,熱病多發生在盛夏,溫病則是《傷寒論》中提到的春季溫病。這五種病邪各有其來源和特性,與傳統的傷寒熱病不同,因此需要不同的治療方法。溫病的脈象會在全身經絡中流動,無法確定是哪條經絡受影響。溫病的邪氣潛伏在少陰經,隨著氣血運行,影響到全身各個經絡,可能因經氣虛弱而發病,也可能因新的邪氣入侵而發病。溫病的發病路徑很複雜,可能會從三陽經發病,也可能從肺胃發病,最嚴重的狀況是熱邪無法排出體外,而侵入手足厥陰經;或者腎氣虛弱無法抵禦邪氣,導致邪氣積聚在少陰經。因此,溫病的發病位置不固定,初期也無法確定具體的脈象。

(三)熱病之脈,陰陽俱浮,浮之而滑,沉之散澀。(《五十八難》)

丁德用曰:陰陽俱浮者,謂尺寸俱浮也;浮之而滑者,輕手按之而滑,是心傷熱脈也;沉之散澀者,沉手按之而散澀,是津液虛少也。

(四)濕溫之脈,陽濡而弱,陰小而急。(《五十八難》)

丁德用曰:肌肉之上,陽脈所行,濡弱者,是濕氣所勝火也;肌肉之下,陰脈所行,小急者,是土濕之不勝木,故見小急。所以言陽濡而弱,陰小而急也。

白話文:

熱病的脈象,陰陽都浮,浮在表面摸起來滑,沉下去摸則散澀。濕溫的脈象,陽脈浮在表面摸起來濡弱,陰脈沉在肌肉下摸起來細小而急。

2. 三、《傷寒論》

(一)《陰陽大論》云:春氣溫和,夏氣暑熱,秋氣清涼,冬氣冰冽,此則四時正氣之序也。(《傷寒例》)

成無己曰:春夏為陽,春溫夏熱者,陽之動始於溫,盛於暑故也;秋冬為陰,秋涼而冬寒者,以陰之動始於涼,盛於寒故也。

(二)冬時嚴寒,萬類深藏,君子固密,則不傷於寒。觸冒之者,乃名傷寒耳。(《傷寒例》)

成無己曰:冬三月純陰用事,陽乃伏藏,水冰地坼,寒氣嚴凝,當是之時,善攝生者,出處固密,去寒就溫,則不傷於寒。其涉寒冷,觸冒霜雪為病者,謂之傷寒也。

(三)其傷於四時之氣,皆能為病。(《傷寒例》)

白話文:

《陰陽大論》說:春天溫和,夏天炎熱,秋天涼爽,冬天寒冷,這就是四季正氣的順序。《傷寒論》中成無己說:春夏為陽,春天溫暖、夏天炎熱,是因為陽氣的運動從溫暖開始,在炎熱達到鼎盛;秋冬為陰,秋天涼爽、冬天寒冷,是因為陰氣的運動從涼爽開始,在寒冷達到鼎盛。

冬天寒冷,萬物深藏,君子謹慎保暖,就不會受寒。如果接觸寒氣,就會得傷寒。成無己說:冬三月陰氣盛極,陽氣潛藏,水結冰,地面裂開,寒氣嚴凝,在這個時候,懂得養生的人,要謹慎保暖,避寒就暖,就不會受寒。如果接觸寒冷,冒霜雪而生病,就叫做傷寒。

如果受到四季氣候的影響,都會生病。

成無己曰:春風、夏暑、秋濕、冬寒,謂之四時之氣。

陸九芝曰:仲景原文,首著「四時之氣」四字,則《傷寒論》之不獨言冬月傷寒,而並春夏秋三時之溫熱濕燥論之,豈不顯然,乃必曰仲景獨知有寒者何哉?仲景本知有溫熱。既謂仲景但論寒,反謂叔和將溫熱攙入論中,以為仲景之論亂於叔和,真不知其是何肺腑。他人不足責,黃坤載自稱古今無雙,則更可笑矣。

(四)以傷寒為毒者,以其最成殺厲之氣也。(《傷寒例》)

成無己曰:熱為陽,陽主生;寒為陰,陰主殺。陰寒為病,最為肅殺毒厲之氣。

王樸莊曰:寒本正氣,而有殺厲之毒,不特使人病於冬,且能使人病於春夏,故治之不可不急也。

白話文:

成無己說:春天颳風,夏天炎熱,秋天潮濕,冬天寒冷,這叫做四季的氣候。

陸九芝說:《傷寒論》一開始就寫了「四時之氣」四個字,說明它不只是討論冬天的傷寒,也包括春夏秋三季的溫熱濕燥,這不是很明顯嗎?為什麼一定要說仲景只知道有寒氣呢?仲景其實也知道有溫熱。既然說仲景只論寒,反過來又說叔和把溫熱掺進論述中,認為仲景的論述比叔和更混亂,真是不知道他的心胸是怎麼樣的。其他人還好說,黃坤載自稱古今無雙,那就更可笑了。

(四)說傷寒有毒,是因為它最能造成殺傷和侵襲之氣。(《傷寒例》)

成無己說:熱是陽氣,陽氣主生長;寒是陰氣,陰氣主殺傷。陰寒生病,最能造成肅殺毒厲之氣。

王樸莊說:寒氣原本是正氣,但它也有殺傷的毒性,不僅僅讓人冬天生病,而且能讓人春夏也生病,所以治療它不能不急。

劉仲邁曰:毒之為言害也。《博雅》一曰惡也。《周禮·天官》:醫師掌醫之政令,聚毒藥以供醫事。論云以傷寒為毒者,喻為害之意云爾。又《易·師卦》以此毒天下而民從之,與《老子》「亭之、毒之」之毒,在《易》義當訓治,在《老子》則為「優育」之意。後賢有以本論毒字為語病者,真所見未廣耳。

(五)中而即病者,名曰傷寒。(《傷寒例》)

王樸莊曰:此桂枝、麻黃二湯證也。

(六)不即病者,寒毒藏於肌膚,至春變為溫病,至夏變為暑病。暑病者,熱極重於溫也。(《傷寒例》)

白話文:

劉仲邁說:「毒」這個字的意思就是「傷害」。《博雅》書中也說「毒」就是「惡」。《周禮·天官》中記載,醫師負責管理醫療事務,收集毒藥供醫療使用。論語中說以傷寒為毒,其實就是把傷寒比喻成傷害的意思。另外,《易經·師卦》中提到「以此毒天下而民從之」,以及《老子》中提到的「亭之、毒之」,在《易經》中「毒」字應該解釋為「治理」,而在《老子》中則是指「優育」的意思。後來的學者認為本文中使用「毒」字有語病,他們實在是見識不廣。

(五)人體在接觸到外邪之後,立刻就生病的,稱為傷寒。(《傷寒例》)

王樸莊說:這是桂枝湯和麻黃湯的證狀。

(六)人體接觸到外邪後,沒有立刻生病,寒毒會藏在肌膚,到了春天會變成溫病,到了夏天會變成暑病。暑病的熱度比溫病更重。(《傷寒例》)

王樸莊曰:龐安常云:嚴寒時,奔走荷重勞力之人,皆辛苦之徒也,當陽氣閉藏,反擾動之,令郁發腠理,津液強漬,為寒所搏,腠理反密,寒毒與營衛相渾,則病成矣。其不即時成病者,寒毒藏肌膚間,至春夏陽氣發生,與毒相搏,因春溫氣而變者名溫病,因夏暑而變者名熱病,因暑濕而變者名濕溫。以病本由冬時中寒,故通謂之傷寒焉。

陸九芝曰:龐說如此,足以為《難經》傷寒共有五種之證。

(七)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多溫熱病者,皆由冬時觸寒所致,非時行之氣也。(《傷寒例》)

陸九芝曰:此言溫病熱病皆非疫病,而皆由觸寒所致,故皆名傷寒。讀此兩語,則仲景明明告人以溫熱之病,即在《傷寒論》中矣。後人既不知此本仲景語,而又疑叔和自為此語,轉若仲景所未道,因而削之。又因而駁之。若彼一見《外臺秘要》,(按《外臺秘要》諸論傷寒篇,以《陰陽大論》、王叔和、華佗、陳廩丘、範汪論、小品論、千金論、經心錄論為八家。《陰陽大論》語,即《傷寒例》中文。

白話文:

王樸莊說:龐安常說,嚴寒時,奔波勞碌、負重搬運的人,都是辛苦勞累的,本應讓陽氣閉藏,卻反過來擾動它,導致陽氣鬱積在毛孔,津液被迫滲出,被寒氣攻擊,毛孔反而閉合,寒毒與營衛之氣混雜在一起,就會生病。那些沒有立即發病的,寒毒會藏在肌膚之間,等到春夏陽氣生長,與寒毒相搏,因春季溫暖的氣候而變化,就叫做溫病;因夏季炎熱而變化,就叫做熱病;因暑濕而變化,就叫做濕溫。由於疾病的根本原因是在冬季受寒,所以統稱為傷寒。

陸九芝說:龐安常的說法,足以說明《難經》中所說的傷寒共有五種證狀。

所以,辛苦勞累的人,在春夏容易得溫熱病,都是因為冬季受寒造成的,不是時行之氣(流行病)。

陸九芝說:這句話的意思是溫病、熱病都不是瘟疫,都是因為受寒引起的,所以都叫做傷寒。讀了這兩句話,就知道仲景明明告訴人們,溫熱病也在《傷寒論》裡。後人不知道這是仲景的話,反而懷疑叔和自己編造了這些話,好像仲景沒有說過這些,就刪掉了。還因此反駁他。如果他們看到《外台秘要》,就會明白,仲景早就說過溫熱病了。

又《病源》、《千金》,所引《傷寒例》文,俱稱經言,則《傷寒例》在隋唐時,本作仲景原文)亦當啞然自笑矣。

王秉衡曰:傷寒,外感之總名也;《傷寒論》,統論外感之書也。

王永嘉曰:《難經》云傷寒有五,則五種外感,昔人皆謂之傷寒矣。《傷寒論》有治風、治溫、治暍、治濕諸法。則非專論一傷寒矣。

王孟英曰:吳鞠通謂宋元以來,不明仲景一書專為傷寒而設。吳氏直未讀《傷寒論》也。注《傷寒》者無慮數十家,皆以為專論傷寒之書,故恆覺支離附會。考論中風、寒、溫、暍、濕五氣為病,古人皆曰傷寒,故《難經》云傷寒有五,而仲聖以《傷寒》名其書也。此等大綱不清,豈可率爾著書?

白話文:

王秉衡說:「傷寒」是外感疾病的總稱;《傷寒論》則是總論外感疾病的著作。

王永嘉指出,《難經》中有提到傷寒有五種,這五種外感疾病,過去的人都認為是傷寒。《傷寒論》裡有關於治療風、熱、暑、濕等不同類型外感疾病的論述,所以它並非只專門討論一種傷寒。

王孟英則認為,吳鞠通認為從宋代到元代,人們對《傷寒論》的理解不夠深入,認為它並不是專門用來論述傷寒的。吳氏可能並沒有真正閱讀過《傷寒論》。對於《傷寒論》的註釋者有數十家之多,他們都認為這本書是專門用來討論傷寒的,因此常常感到論述有些零散和牽強。考察古代對於中風、寒、熱、暑、濕五種氣候所導致的疾病,古人通常稱為傷寒,因此《難經》中提到傷寒有五種,而張仲景在寫他的書時也以「傷寒」作為書名。這些基本概念不清晰,怎能隨便撰寫書籍?

楊照藜曰:注《傷寒》者無慮數十家,皆以為專論傷寒之書,故恆支離附會不適於用。惟《重慶堂隨筆》指出為統論外感之書,覺《傷寒論》之全體俱現,此與堯封之見相同者。

(八)凡時行者,春時應暖而反大寒;夏時應熱而反大涼;秋時應涼而反大熱;冬時應寒而反大溫。此非其時而有其氣。是以一歲之中,長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則時行之氣也。(《傷寒例》)

張路玉曰:傷寒是感天時肅殺之氣,以寒犯寒,必先寒水。時行是感濕土鬱蒸之氣,以濕犯濕,必先濕土。陽明為營衛之原,始病則營衛俱病,經絡無分,三焦相溷,內外不通,所以其病即發而暴,非比傷寒以次傳經而入也。蓋地為汙穢濁惡之總歸,平時無所不受,適當天時不正之極,則平時所受濁惡之氣,亦必乘時迅發。

白話文:

楊照藜說:注釋《傷寒論》的學者不計其數,他們都認為這本書專門論述傷寒,因此在解釋時往往牽強附會,不切實際。只有《重慶堂隨筆》指出《傷寒論》其實是論述外感疾病的總論,讓我感受到《傷寒論》的整體觀點,這與堯封的觀點相同。

(八)凡是時行病,春天應該溫暖卻反常地出現嚴寒;夏天應該炎熱卻反常地出現寒冷;秋天應該涼爽卻反常地出現炎熱;冬天應該寒冷卻反常地出現溫暖。這些都是非其時卻出現了相應的氣候。所以一年之中,大人小孩的疾病有很多相似之處,這就是時行之氣。

張路玉說:傷寒是感受天地肅殺之氣,以寒氣侵犯寒氣,必然先影響寒水。時行病是感受濕土鬱蒸之氣,以濕氣侵犯濕氣,必然先影響濕土。陽明經是營衛之氣的源頭,發病之初,營衛之氣同時生病,經絡無分,三焦混淆,內外不通,所以病情突然發作,與傷寒以次傳經而入不同。因為地是污穢濁惡之氣的總歸,平時無所不收,適逢天地不正之氣,那麼平時所受的濁惡之氣,也必然趁機迅速發作。

或冬時過暖,肅殺之令不行,至春反大寒冷;或盛夏濕熱汙穢之氣交蒸,忽然熱極生風,而人汗孔閉拒,毒邪不得發泄而為病。病則老幼無分,此即時行之氣也。

王樸莊曰:四時失其正氣,必即時發病,而長幼多相似,故曰時行。

陸九芝曰:此言疫病,不獨溫病、熱病。至首言應溫而反大寒,則有寒疫在內,仲景亦何嘗不知疫乎?

(九)其冬有非節之暖者,名曰冬溫。冬溫之毒,與傷寒大異。(《傷寒例》)

張路玉曰:冬溫者,時當大寒,而反大溫,東風時至,則肌腠疏豁,忽然大寒,而衣袂單薄,寒鬱其邪,其病即發者為冬溫。以其所感非時溫氣,故言與傷寒大異。若不即發,藏於皮膚,則入傷血脈,至春發為溫病;藏於經絡,則入傷骨髓,至夏發為熱病矣。

白話文:

冬天如果過於溫暖,肅殺之氣無法順利運行,到了春天反而會非常寒冷;夏天如果濕熱汙濁之氣交織在一起,突然變得酷熱,就會產生風邪,導致人們汗孔閉塞,毒邪無法排出,進而生病。無論老幼都會受到影響,這就是流行病的特性。

王樸莊說:四季失去正常氣候,必然會立刻生病,而且大人小孩的症狀都非常相似,所以叫做時行病。

陸九芝說:這段話指的是瘟疫,不只是溫病、熱病。開頭提到應該溫暖卻反而非常寒冷,就表示其中包括寒疫,仲景怎麼會不知道瘟疫呢?

冬天出現不正常的溫暖天氣,叫做冬溫。冬溫的毒性,和傷寒病有很大的不同。

張路玉說:冬溫指的是,本該非常寒冷的冬天卻反常地溫暖,東風吹來的時候,肌膚腠理就會鬆弛,如果突然遇上嚴寒,而衣服又很單薄,寒氣就會入侵身體,導致疾病,這就是冬溫。由於感染的不是季節性的溫暖氣候,所以才說它和傷寒病不同。如果沒有馬上發病,而是潛藏在皮膚裡,就會侵蝕血液,到春天就會變成溫病;如果潛藏在經絡裡,就會侵蝕骨髓,到夏天就會變成熱病。

(十)從立春節後,其中無暴大寒,又不冰雪,而有人壯熱為病者,此屬春時陽氣,發於冬時伏寒,變為溫病。(《傷寒例》)

成無己曰:此為溫病也。《內經》云:冬傷於寒,春必病溫。

(十一)是以春傷於風,夏必飧泄;夏傷於暑,秋必痎瘧;秋傷於濕,冬必咳嗽;冬傷於寒,春必病溫。此必然之道,可不審明之?(《傷寒例》)

王樸莊曰:此引《素問》以明四時正氣皆能留連致病,而語意專為春溫發也。風即春令生升之氣。飧泄,溏糞也。痎,二日一發瘧,岐伯謂由人汗空疏,腠理開,因得秋氣,邪內薄於五臟,橫連膜原,故蓄作有時,而間日一發。濕即初秋涼氣,時有微雨,日凡數陣,諺云遠秋十日,作秋天者是也。

白話文:

從立春過後,如果沒有嚴寒、冰雪,卻有人發高燒生病,這是因為春季陽氣,在冬季潛伏的寒氣轉化為溫病。

成無己說:這就是溫病。《黃帝內經》說:冬天受寒,春天就會得溫病。

因此,春天受風,夏天就會腹瀉;夏天受暑,秋天就會瘧疾;秋天受濕,冬天就會咳嗽;冬天受寒,春天就會得溫病。這是必然的規律,難道不能仔細地明白嗎?

王樸莊說:這引用了《素問》來表明四季正氣都能留存導致疾病,但主要說的是春天發生的溫病。風就是春天生長升發的氣息。飧泄,就是腹瀉,大便稀溏。痎,是隔天發作的瘧疾,岐伯認為這是因為人體出汗過多,腠理開泄,因此感染了秋氣,邪氣侵入五臟,橫向連結肌肉筋骨,所以疾病會積蓄發作,隔一天發作一次。濕就是初秋的涼氣,時常有微雨,每天下幾陣,俗話說「遠秋十日,作秋天」就是指這個。

蓋風、暑、濕、寒,原為正氣,故當時有不即病者。其夏之飧泄,升極必降也;秋之痎瘧,散極必蓄也;冬之咳嗽,降極必升也;春之溫病,蓄極必散也。故曰必然之道也。

(十二)若脈陰陽俱盛,重感於寒者,變成溫瘧。(《傷寒例》)

成無己曰:脈陰陽俱盛者,傷寒之脈也。《難經》云:傷寒之脈,陰陽俱盛而緊澀。經云:脈盛身寒,得之傷寒。則為前病。熱未已,再感於寒,寒熱相搏,變為溫瘧。

王三陽曰:陰陽俱盛者,傷寒脈也。十三日以上,寒已傳裡,變為熱病矣,脈當沉數,今復見傷寒脈,豈非重感於外寒乎?寒熱相搏,故曰變為溫瘧。

白話文:

風、暑、濕、寒原本是正氣,所以當時有些人不會馬上生病。夏季的腹瀉,上升到極點就會下降;秋季的瘧疾,散發到極點就會積聚;冬季的咳嗽,下降到極點就會上升;春季的溫病,積聚到極點就會散發。所以說這是必然的規律。

如果脈象陰陽都盛,再次感受寒邪,就會變成溫瘧。《傷寒例》

成無己說:脈象陰陽都盛,是傷寒的脈象。《難經》說:傷寒的脈象,陰陽都盛而且緊澀。經書上說:脈象盛而身體發寒,是得了傷寒。這就是之前的病。熱症還沒結束,又再次感受寒邪,寒熱互相搏擊,就變成溫瘧。

王三陽說:陰陽都盛,是傷寒的脈象。如果超過十三天,寒邪已經傳入內裡,就變成熱病了,脈象應該沉而數,現在又出現傷寒的脈象,難道不是再次感受了外來的寒邪嗎?寒熱互相搏擊,所以就變成溫瘧。

(十三)陽脈浮滑,陰脈濡弱者,更遇於風,變為風溫。(《傷寒例》)

成無己曰:此前熱未歇,又感於風者也。《難經》云:中風之脈,陽浮而滑,陰濡而弱。風來乘熱,故變風溫。

(十四)陽脈洪數,陰脈實大者,更遇溫熱,變為溫毒,溫毒為病最重也。(《傷寒例》)

成無己曰:此前熱未已,又感溫熱者也。陽主表,陰主裡,洪數實大皆熱也。兩熱相合變為溫毒。以其表裡俱熱,故為病最重。

王樸莊曰:此溫毒與《金匱》陽毒陰毒同。洪數者,氣之熱;實大者,血之熱。溫熱之氣挾毒戾而入陽明變為溫毒,凡一切斑疹皆其類也。毒之陷伏者即不治,故云為病最重也。

白話文:

如果陽氣浮現且滑利,而陰氣濕潤虛弱,再遇上風寒,就會轉變成風溫病。之前熱症尚未消退,又受風寒影響,因此才會變成風溫。陽氣浮而滑,陰氣濡而弱,正是中風的脈象。風寒趁著熱症發作時入侵,所以就變成了風溫病。

陽氣洪盛而脈搏頻數,陰氣充實而脈象強大,再遇上溫熱之氣,就會轉變成溫毒,溫毒是病症中最嚴重的。之前熱症尚未消退,又受溫熱之氣影響,因此才會變成溫毒。陽氣主司外,陰氣主司內,洪盛、頻數、充實、強大,都是熱症的表現。兩種熱症結合在一起就變成了溫毒。由於表裡都熱,所以是病症中最嚴重的。

溫毒與《金匱要略》中的陽毒陰毒是相同的。脈象洪盛而頻數,表示氣血熱盛;脈象充實而強大,表示血氣熱盛。溫熱之氣挾帶著毒邪侵入陽明經,就變成了溫毒,所有斑疹類的病症都屬於這一類。毒邪潛伏於體內而不治,就會導致病情嚴重,所以說溫毒是病症中最嚴重的。

(十五)陽脈濡弱,陰脈弦緊者,更遇溫氣,變為溫疫。(《傷寒例》)

王樸莊曰:溫疫,即濕溫。(按濕溫,即濕溫時疫,非《難經》所謂傷寒有五之濕溫也)時行之氣,不外寒、熱、燥、濕四者。寒變溫瘧,熱變溫毒,燥變風溫,濕變溫疫,故《總病論》敘四種溫病,直以溫疫為濕溫。濡弱者,天氣之濕客於上,故陽脈見之;弦緊者,地氣之濕客於下,故陰脈見之。

溫氣者,春夏間先時太過之熱,蒸動地濕之氣,傷寒病後受之,蘊而成身熱多汗不解之證。此氣易於傳染,能使長幼受多相似,故名為疫。言溫疫者,以別於寒疫也。寒疫必兼寒濕,溫疫必兼濕熱,此其大略也。

白話文:

如果陽氣虛弱、陰氣緊張,遇到溫暖潮濕的氣候,就容易轉變成溫疫。溫疫就是濕溫,是流行病的一種,主要受寒、熱、燥、濕四種氣候影響。寒氣變化成溫瘧,熱氣變化成溫毒,燥氣變化成風溫,濕氣變化成溫疫。因此,《總病論》中提到四種溫病,其中溫疫就是濕溫。陽脈濡弱是天上的濕氣侵犯人體上部,陰脈弦緊是地上的濕氣侵犯人體下部。溫氣是指春夏之際過於炎熱,蒸發地上的濕氣,傷寒病之後再受到這種氣候影響,就會導致持續發燒、出汗不止的症狀。這種氣容易傳染,老少皆易感染,因此稱為疫。溫疫指的是溫熱性質的疫病,與寒疫不同。寒疫通常伴隨著寒濕,溫疫則伴隨著濕熱,這就是兩者最大的區別。

(十六)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辨太陽病脈證並治》)

成無己曰:發熱而渴,不惡寒者,陽明也。此太陽受邪,知為溫病,非傷寒也。積溫成熱,所以發熱而渴,不惡寒也。

龐安常曰:溫與熱有輕重之分,故仲景云:若遇溫氣,則為溫病;更遇溫熱,則為溫毒。熱比溫為尤重也。若但冬傷於寒,至春而發,不感異氣,名曰溫病,此病之稍輕者也;溫病未已,更遇溫氣,變為溫病,亦可名曰溫病,此病之稍重者也。傷寒例以再遇溫氣名曰溫疫。又有不因冬月傷寒,至春為溫病者,此特感春溫之氣,可名曰春溫。

如冬之傷寒,秋之傷濕,夏之傷暑相同也。以此觀之,是春之病溫有三種:有冬傷於寒,至春發為溫病者;有溫病未已,更遇溫氣而為溫病,與重感溫氣相雜而為溫病者;有不因冬傷於寒,不因更遇溫氣,只於春時感春溫之氣而病者。若此三者,皆可名為溫病,不必各立名色,只要知其病源之所以不同也。

白話文:

太陽病,發燒口渴,不畏寒的,就是溫病。這說明太陽經受了外邪,屬於溫病,不是傷寒。因為積熱成溫,所以才會發燒口渴,不畏寒。

溫和熱有輕重之分,所以仲景說:如果遇到溫氣,就是溫病;如果再遇溫熱,就是溫毒。熱比溫更嚴重。如果只是冬天受寒,到春天發病,沒有感受到其他異氣,叫做溫病,這是病症較輕的。溫病還沒好,又遇到溫氣,變成溫病,也可以叫做溫病,這是病症較重的。傷寒則是指再次遇到溫氣而引起的疾病。還有一些人沒有在冬天受寒,到了春天就得了溫病,這是單純感受了春季溫暖的氣候而生病,可以叫做春溫。

就像冬天受寒、秋天受濕、夏天受暑是一樣的道理。由此可見,春季的溫病有三種:一種是冬天受寒,到春天發病的溫病;一種是溫病還沒好,又遇到溫氣而變成溫病,或者再次感受溫氣而患病的;還有一種是不受冬天寒氣影響,也沒有再次感受溫氣,只是在春季感受了春溫之氣而生病的。這三種都可以叫做溫病,不用分別命名,只要知道它們的病源不同就可以了。

張云岐曰:傷寒汗下不愈而過經,其證尚在而不除者,亦溫病也。經云:溫病之脈,行在諸經,不知何經之動,隨其經之所在而取之。如太陽病汗下後過經不愈,診得尺寸俱浮者,太陽溫病也;如身熱目疼,汗下後過經不愈,診得尺寸俱長者,陽明溫病也;如胸脅痛,汗下後過經不愈,診得尺寸俱弦者,少陽溫病也;如腹滿嗌乾,過經不愈,診得尺寸俱沉細者,太陰溫病也;如口燥舌乾而渴,過經不愈,診得尺寸俱沉者,少陰溫病也;如煩滿囊縮,過經不愈,診得尺寸俱微緩者,厥陰溫病也。隨其經取之,隨其症治之。

如發斑,乃溫毒也。

柯韻伯曰:溫病內外皆熱,所以別於中風、傷寒之惡寒發熱也。此條不是發明《內經》「冬傷於寒,春必病溫」之義,乃概言太陽溫病之症如此,若以春溫釋之,失仲景之旨矣。夫太陽一經,四時俱能受病,不必於冬;人之溫病,不必因於傷寒;且四時俱能病溫,不必於春。推而廣之,則六經俱有溫病,非獨太陽一經也。

白話文:

張雲岐曰:

傷寒患者,使用汗法治療後病症未愈,又過了經期,症狀仍然存在,這也屬於溫病。經書記載:「溫病的脈象,會流動於各個經脈,無法確定是哪條經脈異常,就應該根據症狀所在的經脈位置來取穴。」

例如,太陽病患者,在使用汗法治療後,過了經期症狀依然沒有好轉,診脈時發現寸關尺三脈都浮,這就是太陽溫病。

如果患者出現身體發熱、眼睛疼痛,汗法治療後過了經期症狀依然沒有好轉,診脈時發現寸關尺三脈都長,這就是陽明溫病。

如果患者出現胸脅疼痛,汗法治療後過了經期症狀依然沒有好轉,診脈時發現寸關尺三脈都弦,這就是少陽溫病。

如果患者出現腹脹、咽喉乾燥,過了經期症狀依然沒有好轉,診脈時發現寸關尺三脈都沉細,這就是太陰溫病。

如果患者出現口乾舌燥、口渴,過了經期症狀依然沒有好轉,診脈時發現寸關尺三脈都沉,這就是少陰溫病。

如果患者出現胸悶、小便不利,過了經期症狀依然沒有好轉,診脈時發現寸關尺三脈都微弱且緩慢,這就是厥陰溫病。

治療時,應該根據病症所在的經脈取穴,根據症狀進行治療。

如果患者出現發斑,就是溫毒。

柯韻伯曰:

溫病的症狀是內外皆熱,因此可以區分於中風和傷寒的惡寒發熱。

這段話並非要闡釋《內經》中「冬傷於寒,春必病溫」的意思,而是概括地說明了太陽溫病的症狀表現。如果用春溫來解釋,就會失去仲景的本意。

太陽經一年四季都能感受外邪,不一定要在冬天;人體的溫病,也不一定要是因為傷寒;而且一年四季都能患上溫病,不一定要在春天。

推而廣之,六經都能患上溫病,不只是太陽經。

(十七)若發汗已,身灼熱者,名風溫。風溫為病,脈陰陽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語言難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視失溲;若被火者,微發黃色,劇則如驚癇,時瘛瘲;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辨太陽病脈證並治》)

黃寶臣曰:發熱惡寒者,太陽證也;發熱而渴,不惡寒者,陽明證也。今太陽病始得之,不俟寒邪變熱,即現陽明之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知非太陽傷寒,乃太陽溫病也。《內經》云冬不藏精之人,春必病溫;又云冬傷於寒,春必病溫。原內陰已虧,外陽被郁,伏邪醞釀,早從熱化,至春一遇外邪,熱從內應,故證現發熱而渴不惡寒也。宜用寒涼之品於太陽表藥中,微似汗以和之。

白話文:

如果已經發汗,但身體仍然灼熱,稱為風溫。風溫病症的脈象是陰陽俱浮,會自發出汗,身體沉重,嗜睡,呼吸粗重鼾聲,說話困難。如果病邪向下侵犯,會小便不利,直視失禁;如果病邪被火氣所灼,小便略微發黃,嚴重時會像驚厥一樣,時而抽搐;如果火氣熏灼,第一次逆轉還可延緩病情,第二次逆轉就會危及生命。

黃寶臣說:發熱惡寒屬於太陽證;發熱口渴不惡寒屬於陽明證。現在太陽病剛發病,還沒等寒邪轉化為熱邪,就出現陽明證的發熱口渴不惡寒,就知道這不是太陽傷寒,而是太陽溫病。 《內經》說冬季不儲藏精氣的人,春天就會患溫病;又說冬天受寒,春天就會患溫病。說明是內在陰氣已經虧虛,外在陽氣被鬱閉,邪氣潛伏醞釀,從熱化開始,到春天遇到外邪,熱邪從內部應驗,所以表現出發熱口渴不惡寒的症狀。應該在太陽表藥中加入寒涼之品,稍微讓患者出汗,以調和病情。

若用辛溫之劑,以大發其汗,內蘊之熱,得辛溫而益盛。故發汗已,不但身不涼靜,而反灼熱,則輕病變重,而成風溫矣。蓋風溫之為病,脈陰尺陽寸俱浮,自汗出,猶為太陽中風之本象;至於身重、多眠睡,則標本合熱,而顯出少陰之危象也。腎熱上壅於肺,而鼻息必鼾;腎熱上凌於心,而語言難出。

熱甚則臟腑之津液必傷。若被誤下,則水泉竭,而小便不利,甚至少陰之氣將絕,不能榮太陽之脈而直視,不能約膀胱之氣而失溲。若被火灸燒針,是以火益火,微則熱鬱蒸土而發黃色;劇則熱亢攻心而如驚癇,熱甚生風而時瘛瘲,黃色漸深,中帶黑色,若火熏之狀。夫被下已為一逆矣,被火是再逆也。

白話文:

如果用辛辣溫熱的藥物,大量地發汗,體內蘊藏的熱氣,因為辛辣溫熱而更加旺盛。所以發汗之後,身體不僅沒有涼爽靜止,反而更加灼熱,輕微的病症就會變成嚴重,形成風溫病。

風溫病的症狀是脈象在陰、尺、陽、寸都浮,自汗出,仍然是太陽中風的本象;至於身體沉重、嗜睡,則是標本合熱,顯露出少陰的危象。腎臟的熱氣上壅於肺,所以鼻子呼吸必定鼾聲如雷;腎臟的熱氣上凌於心,所以說話困難。

熱氣很盛,就會損傷臟腑的津液。如果誤用瀉下藥,就會導致水液枯竭,小便不利,甚至少陰之氣將要斷絕,無法滋養太陽經脈而直視,無法約束膀胱之氣而失禁。如果用火灸或針灸,等於火上加火,輕則熱氣鬱積蒸騰土氣而皮膚發黃;嚴重則熱氣亢盛攻心而出現驚厥,熱氣過盛生風而時發痙攣,黃色逐漸加深,中間帶有黑色,就像被火燻過的樣子。本來被瀉下藥已經是逆行一次了,再用火灸就是第二次逆行了。

一逆尚可延引時日,再逆則促其命期矣,醫者可不慎哉?

王孟英曰:彼冬溫、春溫之先犯手太陰者,皆曰風溫,乃吸受之風溫也;此伏邪內發,誤汗致逆者,亦曰風溫,乃內動之虛風也。然風溫在肺,只宜清解,若誤以辛熱之藥汗之,亦有自汗多眠,鼻鼾難語之變。余治梁宜人一案可質也。案見《王氏醫案續篇》。

陸九芝曰:按當時之所謂誤下者,乃巴豆小丸子,故陰愈傷,以巴豆亦溫熱藥也。

(十八)太陽中熱者,暍是也,其人汗出惡寒,身熱而渴也。(《金匱》以白虎加人參湯主之)(《辨太陽病脈證並治》)

白話文:

第一次逆轉還可以延緩時間,第二次逆轉就會加速死亡,醫生們不可不謹慎啊!

王孟英說:那些冬天和春天一開始就犯手太陰的,都叫做風溫,是吸受風寒而引起的風溫;而這種伏藏的邪氣在體內發作,誤用汗藥導致逆轉的,也叫做風溫,是內在虛寒引起的風溫。然而風溫在肺,只宜清解,如果錯誤地用辛熱的藥物發汗,就會出現自汗、嗜睡、鼻塞難語等變化。我治療梁宜人一案可以佐證,詳見《王氏醫案續篇》。

陸九芝說:根據當時的記載,所謂誤下,是指服用了巴豆小丸子,所以陰氣更加受損,因為巴豆也是溫熱的藥物。

太陽經內熱的,叫做中暑,病人會出汗、怕冷、身體發熱、口渴。(《金匱》用白虎加人參湯治療)(《辨太陽病脈證並治》)

周禹載曰:冬月寒能傷人,則名中寒;夏月熱亦能傷人,則名中熱。此是外表之熱,故曰中,與伏寒發為熱病之熱不同。而同用白虎者,則以所傷在氣,則所主在金,所病在熱,金病則母子俱病,故與伏氣之在少陰,發出而由陽明者無異,要皆並主一湯。不因冬月之伏與夏月之中為二義也。

亦不因伏氣之渴與今病之渴為稍異也。方主人參白虎者,石膏功專清肺,退金中之火,是用為君;知母亦能就肺中瀉火滋水之源。人參生津液,益所傷之氣而為臣;甘草、粳米補土以滋金,為佐也。

白話文:

周禹載說:冬月寒冷可以傷人,稱為中寒;夏月炎熱也同樣能傷人,稱為中熱。這是外在的熱,所以稱為「中」,與伏寒發作的熱病不同。

雖然都使用白虎湯,但原因是:因為受傷的是氣,主在金,病在熱,金病則母子俱病,所以與伏氣在少陰,發出而由陽明者無異,都需要用同一種湯藥。不是因為冬月的伏與夏月的中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同樣地,也不是因為伏氣的渴與今病的渴有微小的差異。白虎湯中,石膏專門清肺,退金中之火,所以是君藥;知母也能瀉肺中之火,滋水之源。人參生津液,益所傷之氣,所以是臣藥;甘草和粳米補土以滋金,所以是佐藥。

沈堯封曰:此是熱病證據。《素問》在天為熱,在地為火。熱者,火之氣也。故熱為五氣之一,而熱病即傷寒有五之一。《傷寒論》以《難經》熱字恐與下文溫字相混,故特指出曰暍是也。感烈日之氣而病,即《素問》寒、暑、燥、濕、風之暑病。或曰暍是陽邪,暑是陰邪,土潤溽暑,熱兼濕言也,似與暍有異。

曰寒往則暑來,與寒對待,非專言熱而何?古人稱暑、暍、熱,一也。若濕熱並至之病,《難經》名曰濕溫,不名暑。迨至隋唐後,皆指濕熱為暑,於是真暑之名失,而暍之名更不知為何病矣。

王孟英曰:仲聖以夏月外感熱病名曰暍者,別於伏氣之熱病而言也。《說文》云:暍,傷暑也。《漢書·武帝紀》云:夏大旱,民多暍死。故暑也,熱也,暍也,皆夏令一氣之名也。《北齊書·後主紀》:六月遊南苑,從官暍死者六十人。《千金須知》云:熱死曰暍。是唐時尚知暑、暍之為熱也。

白話文:

沈堯封曰:

此是熱病的證據。《素問》中說,在天為熱,在地為火。熱,就是火的氣息。所以熱是五氣之一,熱病就是傷寒五種病症之一。《傷寒論》參考《難經》用「暍」這個字,是因為擔心「熱」字會跟下文的「溫」字混淆,所以特別指出「暍」就是熱。

感烈日之氣而生病,就如同《素問》中所說的寒、暑、燥、濕、風之暑病。有人說「暍」是陽邪,「暑」是陰邪。土潤溽暑,熱氣兼有濕氣,好像跟「暍」有所不同。

曰:

寒氣消退後,暑氣就來,與寒氣相對待,難道不是專指熱氣嗎?古人稱暑、暍、熱,其實都是一樣的意思。

若濕氣和熱氣同時發病,《難經》稱之為濕溫,並非叫暑。到了隋唐以後,人們都把濕熱稱為暑,於是真正的暑氣名稱就失傳了,而「暍」這個名字也變得不知為何病了。

王孟英曰:

仲聖(指張仲景)將夏月外感熱病稱為「暍」,是為了與伏氣之熱病區分開來。《說文》中說:「暍,傷暑也。」《漢書·武帝紀》中說:「夏大旱,民多暍死。」所以暑、熱、暍,都是夏季氣候的別稱。《北齊書·後主紀》中說:「六月遊南苑,從官暍死者六十人。」《千金須知》中說:「熱死曰暍。」由此可見,唐朝時人們還知道「暑」和「暍」都是熱的意思。

《內經》云:在天為熱,在地為火,其性為暑。又云:歲火太過,炎暑流行。蓋暑為日氣,其字從日,曰炎暑,曰酷暑,皆指烈日之氣而言也。夏至後有小暑、大暑,冬至後有小寒、大寒,是暑即熱也,寒即冷也。故寒字從「冫」,「冫」為水氣。是暑為陽,寒為陰,陰陽對待,乃天地間顯明易知之事,並無深微難測之理。

而從來歧說偏多,誤人不淺。更有調停其說者,強以動靜分之。夫動靜惟人,豈能使天上之暑氣隨人而判別乎?況《內經》有陰居避暑之文,武王有樾蔭暍人之事。又有妄合濕、熱二氣為暑者,則亢旱之年,河井皆涸,禾苗枯槁,濕氣全無,可以謂之非暑耶?況濕無定位,分旺四季,風濕、寒濕,無不可兼,惟季夏之土為獨盛,故熱濕多於寒濕。然暑字從日,日為天氣,濕字從土,土為地氣,霄壤不同。

白話文:

《內經》說:在天為熱,在地為火,其性質為暑氣。又說:如果一年中火氣太過,就會炎熱流行。因為暑氣是太陽的氣息,它的字從「日」字,叫做炎暑,叫做酷暑,都是指烈日之氣。夏至之後有小暑、大暑,冬至之後有小寒、大寒,說明暑氣就是熱,寒氣就是冷。所以「寒」字從「冫」,「冫」代表水氣。因此,暑氣屬陽,寒氣屬陰,陰陽對待,這是天地間顯明易知的事,並沒有深奧難測的道理。

然而,從古至今,錯誤的說法很多,誤導了不少人。還有人試圖調和這些說法,硬要以動靜來區分。動靜只屬於人,怎麼能讓天上的暑氣隨著人而改變呢?何況《內經》有「陰居避暑」的記載,武王也有「樹蔭遮蔽,避免中暑」的事件。還有人錯誤地把濕氣和熱氣混為一談,認為暑氣就是濕氣和熱氣的結合。那麼,在乾旱年份,河流井水都乾涸,禾苗枯萎,濕氣完全沒有,難道可以說這不是暑氣嗎?況且濕氣沒有固定的位置,分佈在四季,風濕、寒濕,都可以兼而有之,只有在季夏時節的土氣最盛,所以熱濕比寒濕多。但是,「暑」字從「日」,「日」代表天氣,「濕」字從「土」,「土」代表地氣,它們是截然不同的。

雖可合而為病,究不可謂暑中原有濕也。

(十九)太陽中暍者,身熱疼重,而脈微弱,此以夏月傷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金匱》以一物瓜蒂湯主之。)(《辨太陽病脈證並治》)。

黃寶臣曰:上條言中暑而不兼濕之證,此條言暑合濕邪而為患也。太陽中暍者,暑傷於形,則身熱疼重;暑傷於氣,則脈微弱。以此證與脈揆之,知以夏月貪涼,過飲冷水,傷於水濕,水行皮中,為表邪所束,不得汗泄之所致也。

沈漢卿曰:此論夏月先中暍,後傷冷水也。熱由太陽入陽明,故身熱。復傷冷水,水行皮中,則營衛俱滯。營氣被阻,則身疼;衛氣被阻,則身重。太陽中暍,脈當數大,不當微弱,而脈微弱何也?此以冷水在皮中,隨營衛氣行,營衛氣被阻,不能達於脈,致令脈微弱,故曰此以夏月傷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瓜蒂苦寒,能吐能下,去身面四肢水氣,水氣去,則熱解,故主之。

白話文:

雖然暑熱和濕氣可以一起導致疾病,但不能說暑氣原本就含有濕氣。

太陽中暑的人,會感到身體發熱、疼痛沉重,脈搏卻微弱,這是因為夏季貪涼喝了太多冷水,水氣停留在皮膚表面所造成的。可以用瓜蒂湯來治療。

黃寶臣認為,上一條講的是單純中暑,沒有伴隨濕氣的症狀,而這一條則講的是暑氣和濕邪結合而導致的病症。太陽中暑的人,暑氣傷及身體,就會感到身體發熱、疼痛沉重;暑氣傷及氣機,就會脈搏微弱。根據這些症狀和脈象,可以推斷出是夏季貪涼,過度飲用冷水,傷及水濕,水氣停留在皮膚表面,被外邪阻擋,無法汗出所導致的。

沈漢卿認為,這一條講的是夏季先中暑,然後又傷了冷水。暑熱由太陽經進入陽明經,所以會感到身體發熱。又因為喝了冷水,水氣停留在皮膚表面,導致營氣和衛氣都受阻。營氣受阻,就會感到身體疼痛;衛氣受阻,就會感到身體沉重。太陽中暑,脈搏應該要快而有力,而不是微弱,為什麼脈搏會微弱呢?這是因為冷水停留在皮膚表面,隨著營氣和衛氣運行,而營氣和衛氣被阻擋,無法到達脈搏,所以導致脈搏微弱,因此說這是因為夏季傷了冷水,水氣停留在皮膚表面所致。瓜蒂性寒苦,能吐能瀉,可以去除身體、面部和四肢的水氣,水氣消散,熱症就會減輕,所以可以用瓜蒂湯來治療。

陳修園曰:此言暑合濕邪為患,有形之濕壅其肺氣也。《金匱》治以一物瓜蒂湯,後人推廣其義,用五苓散(茯苓、豬苓、白朮、澤瀉、桂)、大順散(甘草、乾薑、杏仁、肉桂)、小半夏加茯苓湯(半夏、茯苓、生薑)、十味香薷飲(香薷、人參、陳皮、白朮、茯苓、扁豆、黃耆、木瓜、厚朴、甘草)、白虎加蒼朮湯(石膏、知母、甘草、粳米、蒼朮),皆兼治濕也。

白話文:

陳修園說:這句話的意思是暑氣結合濕邪造成病患,有形的濕氣阻塞了肺氣。《金匱要略》用一味藥[瓜蒂湯]治療,後人推廣其意思,用[五苓散](茯苓、豬苓、白朮、澤瀉、桂)、[大順散](甘草、乾薑、杏仁、肉桂)、[小半夏加茯苓湯](半夏、茯苓、生薑)、[十味香薷飲](香薷、人參、陳皮、白朮、茯苓、扁豆、黃耆、木瓜、厚朴、甘草)、[白虎加蒼朮湯](石膏、知母、甘草、粳米、蒼朮),這些藥方都兼具治療濕邪的功能。

至夏月陽虛陰伏,凡畏熱貪涼,皆可以傷冷水例之,病在陰經,即為陰證,豈可一以清涼治暑哉?

(二十)太陽中暍者,發熱惡寒,身重而疼痛,其脈弦細芤遲,小便已,洒洒然毛聳,手足逆冷,小有勞,身即熱,口開前板齒燥。若發汗則惡寒甚;加溫針則發熱甚;數下之則淋甚。(《辨太陽病脈證並治》)

沈堯封曰:此言精氣素虧而中暍者。

陳修園曰:此言中暑之證,從經脈表裡俱病處繪出虛證模樣。意者寒則傷形,責其實;熱則傷氣,責其虛。發熱惡寒至手足厥冷,皆陰寒之脈證。小有勞三句,是虛而有熱之見證。汗下火皆為所戒,而治法從可知矣。

白話文:

夏天陽氣虛弱,陰氣潛伏,人容易畏熱貪涼,如果過度食用冰冷的食物,就會損傷陽氣,導致陰寒內盛。這時疾病在陰經,屬於陰證,不能只用清涼藥物來治療暑熱。

太陽中暑的症狀是發熱惡寒,身體沉重疼痛,脈象弦細芤遲,小便量少,毛髮豎立,手足冰冷,稍微勞動就發熱,嘴巴張開,前牙乾燥。如果用發汗的方法治療,惡寒會加重;如果用溫針灸法治療,發熱會加重;如果頻繁使用瀉下藥,小便量會增加。

沈堯封說:這說明是精氣原本虧虛而中暑的人。

陳修園說:這段文字描述了中暑的症狀,從經脈表裡兩方面都反映出虛證的表現。意思是指,寒邪傷形,導致實證;熱邪傷氣,導致虛證。發熱惡寒到手足厥冷,都是陰寒的脈證。稍微勞動就發熱,這是虛而有熱的表現。發汗、瀉下、溫針灸都是要避免的治療方法,而治療方法可以由此推斷出來。

徐忠可曰:此即潔古所謂靜而得之為中暑,為陰證也。蓋暍即暑也。太陽中暍者,太陽脈為一身之外衛,凡六氣之感,無不由之,故暑亦必由太陽入。惟太陽,故發熱惡寒。夏月氣溢經絡,於時濕土司令,傷暑者必兼濕,故身重而疼痛。暑熱必傷氣,故弦細芤遲虛脈也。然暑非中熱之謂,暑熱內受,陰寒外束,即東垣所謂廣廈納涼之類,故無汗不渴,而身反重痛也。

成無己曰:病有在表,有在裡者,有表裡俱病者,此則表裡俱病者也。發熱惡寒、身重疼痛者,表中暍也;脈弦細芤遲者,中暑脈虛也;小便已,洒洒然毛聳,手足逆冷者,太陽經氣不足也;小有勞,身即熱者,謂勞動其陽,而暍即發也;口開前板齒燥者,里有熱也。《內經》云:因於暑,汗,煩則喘喝。

白話文:

徐忠可說,這就如同潔古所言的「靜而得之」而中暑,屬於陰證。因為「暍」就是暑氣。太陽中暑,是因為太陽脈是人體外表的防禦,外邪的侵犯都得經過它,所以暑氣也必定從太陽經絡進入。由於是太陽經脈受損,因此會出現發熱惡寒的症狀。夏月氣溫高,經絡容易受到影響,又因濕土當令,中暑者必然兼具濕氣,所以身體沉重疼痛。暑氣必然損傷元氣,因此脈象會呈現弦細、芤遲、虛弱的狀態。但暑氣並非指內熱,而是指暑熱侵入體內,而陰寒卻阻礙於外,這就像東垣所說的「廣廈納涼」一樣,所以不會出汗也不渴,反而身體沉重疼痛。

成無己說,疾病有表證、裡證,也有表裡兼證,而這個病就屬於表裡兼證。發熱惡寒、身重疼痛是表證中暑;脈象弦細、芤遲、虛弱是中暑脈虛;小便之後,全身發毛,手足冰冷,是太陽經氣不足;稍微勞動就會發熱,是因為勞動陽氣,而暑氣就會發作;口張開,前板牙乾燥,是裡有熱氣。《內經》中說:「因於暑,汗,煩則喘喝」。

口開謂喘喝也,以喘喝不止,故前板齒乾燥。若發汗以去表邪,則外虛陽氣,故惡寒甚;若以溫針助陽,則火熱內攻,故發熱甚;若下之以除裡熱,則內虛而膀胱燥,故淋甚。

趙以德曰:予嘗思之,此症屬陰陽俱虛。脈弦細者,陽虛也;芤遲者,陰虛也。所以溫針復損其陰,汗之復傷其陽,此症惟宜甘藥補正,以解其熱爾,即《靈樞》所謂陰陽俱不足,補陽則陰竭,補陰則陽脫。可將以甘藥,不可飲以剛劑。

王宇泰曰:中暍、中暑、中熱,名雖不同,實一病也。若冬傷於寒,至夏而變為熱病者,此則過時而發,自內達表之病,俗謂晚發是也,又非暴中暑熱新病之可比。或曰新中暑病脈虛,晚發熱病脈盛。

白話文:

嘴巴張開就說喘氣,因為喘氣不止,所以前邊的門牙乾燥。如果用發汗的方法去除外邪,就會導致外虛陽氣,所以會更怕冷;如果用溫熱的針灸方法來助陽氣,就會導致火熱內攻,所以會發熱很嚴重;如果用瀉下方法來去除裡熱,就會導致內虛膀胱乾燥,所以會小便困難。

趙以德說:我曾經思考過這個病症,屬於陰陽俱虛。脈象弦細的人,是陽虛;脈象虛弱遲緩的人,是陰虛。所以用溫熱的針灸方法會損傷陰氣,用發汗的方法會損傷陽氣,這個病症只適合用甘甜的藥物來補正,以解除熱症,這就是《靈樞》中所說的陰陽俱不足,補陽就會傷陰,補陰就會傷陽。可以用甘甜的藥物,不能用辛辣的藥物。

王宇泰說:中暑、中熱,名稱不同,其實都是一種病。如果冬天受寒,到夏天就變成熱病,這是因為季節過後才發病,從內部到達外部的病症,俗稱晚發。這和突然中暑的急性病症不同。有人說新中暑的病症脈象虛弱,晚發熱病的病症脈象旺盛。

(二十一)師曰:伏氣之病,以意候之。今月之內,欲有(一作知)伏氣。假令舊有伏氣,當須脈之。若脈微弱者,當喉中痛似傷,非喉痹也。病人云:實咽中痛。雖爾,今復欲下利。(《平脈法》)

張錫駒曰:此條言伏氣之病,由內而出,非若時行卒病,由外而至也。

張隱菴曰:此一節言伏氣發病,始則從陰出陽,既則從陽入陰也。伏氣之病者,春之風氣,夏之暑氣,秋之濕氣,冬之寒氣,感之則潛匿於膜原肌腠之中,不形於脈,故當以意候之。今月之內欲有伏氣者,是以意候也,如三春風盛,九夏暑盛。醫者當知今月之內,時今太過,欲有伏氣,感之則潛匿於形身,而為伏氣之病矣。

白話文:

老師說,伏氣的病症,要用心去觀察。這個月之內,可能會出現伏氣。如果病人本來就有伏氣,就要仔細把脈。如果脈象微弱,病人會覺得喉嚨痛,像是受傷一樣,但不是喉嚨阻塞。病人會說喉嚨裡真的痛。即使如此,現在又要開始拉肚子了。

假令舊有伏氣,今時乃發,當須脈之。若脈微弱者,中土內虛,風木之邪相剋也,故當喉中痛似傷。喉者,天氣也;痛似傷者,火氣也。此伏邪從陰出陽也。非喉痹者,言非陰寒內閉之喉痹也。病人云:實咽中痛者,喉主天氣為陽,咽主地氣為陰,先病喉痛,後病喉痛,是先病陽後病陰也。雖爾今復欲下利者,言雖咽痛,當復下利,所以申明咽主地氣之意。

伏氣始病,則從陰出陽;既病,則從陽入陰者如此。

葉子雨曰:此節言伏氣之病,伏藏於內,不即見於病,亦不見於脈,故當候其何氣之伏藏。伏於今月之內,當發於今月之中,故曰:今月之內,欲有伏氣,是謂以意候之也。假令舊有伏者,今時乃發,既見於病,亦必見於脈,故當須脈之。若脈微弱者,此春傷於風,風木之邪,賊於中土,故脈微弱也。

白話文:

如果原本就存在潛伏的病氣,現在才發作,就要觀察脈象。如果脈象微弱,表示脾胃虛弱,風木之邪互相剋制,所以會覺得喉嚨痛得像受傷一樣。喉嚨屬於陽氣,痛得像受傷則屬於火氣。這是潛伏的病邪從陰氣轉為陽氣。這裡說的不是喉痹,指的是不是因為陰寒內閉造成的喉痹。病人說:感覺喉嚨裡很痛,喉嚨屬於陽氣,咽喉屬於陰氣,先出現喉嚨痛,後來出現咽喉痛,這是先發病於陽氣,後發病於陰氣。雖然如此,現在又想要腹瀉,意思是雖然咽喉疼痛,但又想拉肚子,以此來強調咽喉屬於陰氣的道理。

潛伏的病氣一開始發病,就從陰氣轉為陽氣;病發之後,就從陽氣轉為陰氣,這就是這樣。

葉子雨說:這段文字講的是潛伏病氣的疾病,潛藏在內部,並沒有立即表現為病症,也沒有表現在脈象上,所以要觀察哪種氣潛伏在裡面。潛伏在當月的內部,就會在當月內發作,所以說:當月內,可能會出現潛伏的病氣,這就是用意念來觀察。假設之前就存在潛伏的病氣,現在才發作,已經表現為病症,也一定會表現在脈象上,所以要觀察脈象。如果脈象微弱,這是春天受風寒的影響,風木之邪侵襲脾胃,所以脈象微弱。

風邪上受,當喉痛似傷,此伏氣之病,非時行之喉痹也。不特喉痛而且咽痛,以風氣通於肝,地氣通於咽,脾主地,木剋土也。邪氣留連,上行極乃下而為洞泄,故曰:雖爾今復欲下利。此上下之交通,一氣之相感也。仲景論一春之風氣,而三時之暑、濕、寒氣,亦可類推矣。

注家多以脈微細喉痛下利,乃少陰應有之脈證,不知少陰之脈是微細,此云微弱,但弱與細有間,而微則加於弱細之上,非專論微脈也。弱乃真陽不足,胃氣大虛之候,固非少陰之細脈,亦斷無實熱之理,因其土虛,故木邪侮所不勝也。侈談伏氣者,何伏氣不明若是耶!

白話文:

如果風寒從上而來,會導致喉嚨痛,像是受傷一樣,這是伏氣病,不是流行性的喉嚨痛。不只是喉嚨痛,還會咽喉疼痛,這是因為風氣通向肝臟,地氣通向咽喉,脾臟主管地,而木剋土。邪氣停留,向上運行到極點後,就會向下導致腹瀉,所以說:雖然現在想上吐,但之後又會想拉肚子。這是上下之間的交通,一氣相感造成的。仲景談論的是春季的風氣,而其他季節的暑氣、濕氣、寒氣也可以類推。

許多註解家認為脈象微弱、喉嚨痛、腹瀉,是少陰脈證,卻不知道少陰脈象只是微細,這裡說的是脈象微弱,微弱和微細還是有區別的,微弱比微細更嚴重,這並非專指微脈。微弱代表真陽不足,胃氣虛弱,這當然不是少陰脈的細脈,也肯定沒有實熱的道理,因為脾土虛弱,所以木邪就侵犯了脾土。那些誇大談論伏氣的人,怎麼會對伏氣如此不明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