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宣

《溫病正宗》~ 下篇·正宗輯要 (1)

回本書目錄

下篇·正宗輯要 (1)

1. 一、《素》、《靈》

(一)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於精者,春不病溫。(《金匱真言論》)

張隱菴曰:神氣血脈皆生於精,故精乃生身之本。能藏其精,則血氣內固,邪不外侵,故春不病溫。

吳鞠通曰:不藏精三字須活看,不專主房勞說,一切人事之能搖動其精者皆是。即冬日天氣應寒,而陽不潛藏,如春日之發泄,甚至桃李反花之類亦是。

陸九芝曰:《金匱真言論》云: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於精者,春不病溫。所謂精者,指一身津液由於水穀所化。水穀之精氣,和調於五臟,灑陳於六腑,為後天生身之本,其下遂以精與汗互言之。

吾試以經解經,此即經言食氣入胃,散精於肝,淫精於脈,輸精於皮毛之數精字也;亦即經言飲入於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水精四布,五經並行之數精字也。又岐伯論溫病曰:人所以汗出者,汗生於穀,穀生於精,邪氣之得汗者,邪卻而精勝也。又曰:汗者,精氣也。

白話文:

精氣是人體的根本,所以能夠保養精氣的人,春天就不會得溫病。

則精即是汗。

(二)冬傷於寒,春必病溫。(《生氣通天論》)

馬元臺曰:冬傷於寒者,至春必為溫病。蓋冬時嚴寒,中之即病者,謂之傷寒;其有傷於寒,而不即病者,至春陽氣發生,邪從內作,故為溫病之證。夫曰溫者,寒非純寒而有熱,熱非純熱而有寒,正以前此而冬則為寒,後此而夏則為熱,則此春時乃為溫病也。

葉子雨曰:冬至一陽漸生,人身之陽氣內盛,被冬日嚴寒殺厲之氣所折,深浹於肌髓之間,至春日,內伏鬱結之陽氣為外邪觸發,伏氣既得發泄,遇天氣之陽熱,兩熱相干,發為溫病。

(三)凡病傷寒而成溫者,先夏至日為病溫,後夏至日為病暑。暑當與汗出,勿止。(《熱論》)

白話文:

意思是精氣和汗液其實是一回事。

冬天受寒,春天就一定會得溫病。《生氣通天論》中提到,冬天受寒的人,到了春天就會得溫病。這是因為冬天寒冷,受寒後立即發病的,稱為傷寒;而受寒卻沒有立即發病的,到了春天陽氣生發,寒邪就會從內部發作,所以就會出現溫病的症狀。溫病的表現是寒熱交雜,既有寒的症狀,也有熱的症狀,因為冬天是寒冷的季節,夏天是炎熱的季節,而春天則介於兩者之間,所以稱為溫病。

葉子雨說:冬至時陽氣開始生長,人體的陽氣內盛,受到冬天嚴寒的侵襲,寒邪深入肌膚骨髓,到了春天,體內鬱結的陽氣受到外邪的觸發,積蓄的寒氣得到發散,遇到天氣的陽熱,兩種熱氣交織在一起,就發作了溫病。

所有因傷寒而演變成溫病的患者,在夏至日之前得病的稱為溫病,在夏至日之後得病的稱為暑病。暑病一定要出汗,不能阻止汗液排出。《熱論》中提到,凡是因傷寒而轉變成溫病的,夏至日之前得病的稱為溫病,夏至日之後得病的稱為暑病。暑病一定要出汗,不能阻止汗液的排出。

葉子雨曰:古醫經以傷寒為外感之通稱,故云凡病傷寒而成溫。然天地陰陽之邪,隨人身氣化感召。冬至後一陽漸生,人身所伏之陽熱,為嚴寒折遏,感春陽之氣而發者為病溫;夏至一陰生,人身所伏之陰氣,感亢熱之氣而發者為病暑。蓋春溫夏暑,隨氣而化,亦隨時而命名也。

暑當與汗出,勿止者,暑雖熱邪,熱盛則蒸濕,濕與熱搏,故暑病多汗;治暑之法,不可禁止其汗也。

柳寶詒曰:經言凡病傷寒,是傷寒不必專於冬時,即三時感寒,亦能郁化為溫也。其稱夏至後為病暑,則暑即溫之變名,尤不可指為另是一邪。而此獨分別言之者,因伏氣發於夏至以後,其治病略有不同。蓋溫病忌汗,恐其傷陰;若時交長夏,則汗出必多,而邪氣亦隨汗而出,又未可以汗多而遽止之也。

白話文:

葉子雨說:古時候的醫書將傷寒當作外感疾病的總稱,所以說凡是得了傷寒就會發熱。然而天地之間陰陽之邪,會隨著人體氣化的變化而感召。冬至之後,陽氣逐漸生長,人體內潛藏的陽熱,被嚴寒壓制,感受到春陽的氣息而發病,這就是溫病;夏至之後,陰氣開始生長,人體內潛藏的陰氣,感受到酷熱的氣息而發病,這就是暑病。總之,春溫和夏暑,隨著氣候的變化而轉化,也隨著季節而命名。

暑病通常會伴隨著出汗,不要刻意阻止汗水的排出。雖然暑病是熱邪所致,但熱盛則會蒸發濕氣,濕氣與熱氣交纏,所以暑病多汗;治療暑病的方法,不能禁止出汗。

柳寶詒說:醫書上說凡是得了傷寒,意思是傷寒並不只發生在冬天,即使在其他季節,只要感受寒氣,也可能郁積化為溫病。書中說夏至之後的疾病為暑病,其實暑病就是溫病的另一種稱呼,不能認為是另一種邪氣。之所以要分別說,是因為伏氣在夏至之後發作,治療方法略有不同。因為溫病忌汗,擔心會傷陰;如果正值長夏,汗出就必定很多,邪氣也會隨著汗液排出,也不能因為出汗太多就急著止汗。

(四)氣虛身熱,得之傷暑。(《刺志論》)

馬元臺曰:氣本虛矣,而身反熱,蓋得之傷暑故也。惟熱傷氣,故傷暑則身熱也。

(五)人一呼脈三動,一吸脈三動而躁,尺(廖平曰:尺為皮之誤)熱曰病溫。(《平人氣象論》)

馬元臺曰:一呼脈當再動,而今則三動;一吸脈當再動,而今則三動;則一呼一吸總為一息,為六動矣。《脈訣》以為數脈。《難經》亦以為離經脈。是六至而躁,躁者,動之甚也。今尺脈躁動,當尺有熱。尺部者,下部也,主腎水不足,其病為溫。

(六)尺(廖平曰:尺為皮之誤)膚熱甚,脈盛躁者,病溫也。其脈盛而滑者,病(《甲乙經》病作汗)且出也。(《論疾診尺篇》)

白話文:

氣虛體弱的人,如果出現發熱的症狀,可能是因為中暑所致。中暑會傷及人體的氣,所以才會導致發熱。

正常情況下一呼氣脈搏跳動兩次,一吸氣脈搏跳動兩次,總共是四次。但如果一呼氣脈搏跳動三次,一吸氣脈搏跳動三次,總共六次,並且心跳還很急促,這就屬於「數脈」。《難經》中也將這種脈象歸為「離經脈」。如果手腕尺脈處(下肢)有熱,且脈象急促,這就屬於溫病。

如果手腕尺脈處(下肢)的皮膚非常熱,且脈象強勁急促,也是溫病的表現。如果脈象強勁且滑利,則預示病情會加重,並伴隨出汗。

馬元臺曰:尺之皮膚熱甚,其脈盛躁,當為溫病也。其脈雖盛,不至於躁,而帶滑者,則病當自出矣。

吳鞠通曰:尺膚熱甚,火爍精也;脈盛躁,精被火煎沸也;脈盛而滑,邪機向外也。蓋溫病必傷金水二臟之津液,尺之脈屬腎,尺之穴屬肺,此處肌肉熱,故知為病溫也。

薛生白曰:尺膚熱者,其身必熱;脈甚躁者,陽邪有餘,故當為溫病。若脈雖盛而兼滑者,是脈已不躁,而正氣將復,故不久當愈。出,漸愈之謂。

(七)諸治熱病,以飲之寒水,乃刺之;必寒衣之,居止寒處,身寒而止也。(《刺熱論》)

章虛谷曰:以其久伏之邪,熱從內發,故治之必先飲寒水,從里逐熱;然後刺之,從外而泄;再衣以寒,居處以寒,身寒熱除而後止。

白話文:

馬元臺說:如果手腕的皮膚很熱,脈象洪大而躁動,就屬於溫病。如果脈象雖然洪大,但沒有躁動,反而帶有滑利,那麼病就會自己痊癒。

吳鞠通說:手腕皮膚很熱,是火氣灼傷津液;脈象洪大躁動,是津液被火氣煎熬沸騰;脈象洪大而滑利,是邪氣向外發散。溫病必定會損傷金水二臟的津液,手腕的脈象屬於腎,手腕的穴位屬於肺,這裡的肌肉發熱,所以就知道是溫病。

薛生白說:手腕皮膚發熱,身體一定發熱;脈象非常躁動,是陽邪過盛,所以屬於溫病。如果脈象雖然洪大,但又兼有滑利,表示脈象已經不躁動,正氣將要恢復,所以不久就會痊癒。「出」指的是逐漸痊癒。

各種治療熱病的方法,都應該先喝冷水,然後再針灸;必須穿著寒涼的衣服,居住在陰涼的地方,身體變涼了,病就好了。(《刺熱論》)

章虛谷說:因為邪氣長期潛伏在體內,熱氣從內部發散出來,所以治療時必須先喝冷水,從內部驅散熱氣;然後再針灸,從外部泄熱;再穿著寒涼的衣服,居住在陰涼的地方,等身體變涼了,熱病就消除了。

柳寶詒曰:治熱以寒,一定之理。今人於溫病初發,見用涼解,而即言其遏邪者,彼固未明此理也。

王孟英曰:今人不讀《內經》,雖溫熱暑疫諸病,一概治同傷寒,禁其涼飲,厚其衣被,閉其戶牖,因而致殆者,我見實多。然飲冷亦須有節,過度則有停飲、腫滿、嘔利等患,更有愈後手指、足縫出水,甚至腳趾脫落,即俗所謂脫腳傷寒也。

葉子雨曰:治熱病,飲以寒水,欲其熱自內達外也;必寒衣寒處者,皆避溫就涼之意耳。然肆飲寒涼,流弊滋多。孟英此注,頗具卓見,讀者鑑諸。

(八)病溫虛甚死。(《玉版論要篇》)

柳寶詒曰:經言藏於精者,春不病溫,則凡病溫者,其陰氣先虛可知。使或虛而未至於甚,則養陰透邪治之如法,猶可挽回。若病溫者而至虛甚,則熱邪內訌,陰精先涸,一發燎原,不可治矣。

白話文:

柳寶詒說:用寒來治療熱,這是固定的道理。現在有些人遇到溫病初期,就用涼藥來解熱,並且說這是遏止邪氣,他們其實並沒有明白這個道理。

王孟英說:現在的人不讀《內經》,即使是溫熱、暑疫等疾病,都一律用治療傷寒的方法,禁止他們喝涼水,加厚他們的衣服被褥,關閉門窗,結果因此而喪命的人,我見得實在太多。然而喝冷水也需要節制,過度就會有停飲、腫脹、嘔吐腹瀉等病症,更嚴重的情況是病好後手指、腳縫會流出水,甚至腳趾脫落,這就是民間所說的「脫腳傷寒」。

葉子雨說:治療熱病,喝冷水,是希望熱氣能從內而外散發出去;穿寒衣待在寒冷的地方,都是為了避開溫熱,尋找涼爽的意思。但是無度地喝冷飲,弊端很多。孟英的這個註解,很有見地,讀者要好好思考。

(八)溫病虛弱到極點就會死亡。(《玉版論要篇》)

柳寶詒說:經書說「藏於精者,春不病溫」,也就是說,凡是得了溫病的人,他的陰氣一定先虛弱。如果虛弱但還沒有到極點,只要用滋陰透邪的方法治療,就能夠挽回。如果得了溫病已經虛弱到極點,熱邪就會在內部作亂,陰精先被耗盡,就會像野火燎原一樣,就無法治療了。

吳鞠通曰:病溫之人,精血虛甚,則無陰以勝溫熱,故死。

(九)熱病已得汗,而脈尚躁盛,此陰脈之極也,死;其得汗而脈靜者生。(《熱病篇》)

馬元臺曰:此言熱病汗後脈躁者死,反是則生也。熱病已得汗,脈宜靜,今反躁盛者,此乃陰經之脈衰弱已極,故有陽脈而無陰脈也,其人主於死。若得汗之後,而脈遂能靜,則有陰以配陽,必能以有生矣。

(十)熱病者,脈尚盛躁,而不得汗者,此陽脈之極也,死;脈盛躁,得汗靜者生。(《熱病篇》)

馬元臺曰:此言熱病脈盛而不得汗者死,反是則生也。熱病脈躁盛宜得汗,今反不得汗者,此乃陽經之脈衰弱已極,故表虛而不能發汗也,其人主於死;若脈躁盛而汗出脈靜者,必能以有生矣。

白話文:

吳鞠通認為,溫病患者如果精血極度虛弱,就沒有陰氣來克制溫熱,最終就會死亡。

熱病患者出汗後,脈象仍然躁盛,代表陰脈衰竭至極,必死無疑;如果出汗後脈象平靜,則能活下來。

馬元臺解釋說,熱病出汗後脈象躁盛代表陰氣衰竭,而脈象平靜則代表陰陽調和,因此前者必死,後者則能生存。

熱病患者脈象躁盛但無法出汗,代表陽氣衰竭至極,也必死無疑;如果脈象躁盛但能出汗並轉為平靜,則能活下來。

馬元臺解釋說,熱病患者脈象躁盛應該要出汗,但無法出汗代表陽氣衰竭,無法發汗,因此必死無疑;如果脈象躁盛但能出汗並轉為平靜,則代表陽氣得以發散,陰陽調和,能生存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