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病正宗》~ 下篇·正宗輯要 (24)
下篇·正宗輯要 (24)
1. (二)伏燥
楊如侯曰:伏火感冒一證,近來盛行,人每認識不清,多致輕轉重,重轉危。此證古人未有另立明條,而混於傷寒溫熱之類,是以後人往往誤治,今不得不重申其義。秋燥之氣,由呼吸吸入肺中,傳於血脈,火毒內蘊,流行血中。一入冬令,大氣寒肅,將火毒遏抑於內。血脈為寒束縛,以致汗血管閉,血度高升,則寒熱交作,頭暈或痛,口苦舌燥,胸滿身痛。
人多不察,動用羌、柴、芷、葛、細辛、荊、防辛燥風藥,風煽火勢,益增烈炎。故熱血火毒,逼迫妄行,速度愈加,變證百出,以致皮膚微焦,血管破裂,為痧斑疹瘄喉痹等危險之證。輕者屢月不瘥,重者便成不起。
白話文:
楊如侯說:伏火感冒這一症狀,近來十分流行,人們往往不了解其症狀,常常輕症拖成重症,重症甚至危及生命。這個病症在古籍中沒有獨立的條目,常被混淆為傷寒或溫熱等類疾病,導致後人誤診誤治,如今不得不重新說明其病因和治療方法。
秋季乾燥的氣候,會隨著呼吸進入肺部,再傳入血脈,形成火毒積聚在體內,在血液中流通。到了冬季,寒冷的空氣會將火毒封閉在體內。血管被寒氣束縛,汗腺血管閉塞,血液流通不暢,溫度升高,就會出現寒熱交替、頭暈或頭疼、口苦舌燥、胸悶和全身疼痛的症狀。
很多患者不了解病情,就胡亂使用羌活、柴胡、白芷、葛根、細辛、荊芥、防風等辛燥風藥,風助火勢,反而加重了炎症。因此,熱血火毒就會加劇,病情迅速惡化,出現各種併發症,例如皮膚發熱乾燥、血管破裂、痧斑、疹子、喉嚨腫痛等危急情況。輕症患者可能持續數月難以痊癒,重症患者則可能危及生命。
2. 八、冬溫
楊如侯曰:冬溫脈寸洪尺數,或實大,心煩、嘔逆、身熱、不惡寒,或頭痛、身重、面腫、咳嗽、咽痛、下利,此冬感非節之暖而病溫也。冬溫發熱而微畏寒,汗不出而煩擾,此冬先感溫氣,即被嚴寒遏抑而病溫也。
按第一條謂冬時有非節之暖,未至而至,即為不正之氣,獨冬不藏精之人,腎氣先泄,腠理不固,溫氣襲人,感之而病;第二條謂先感溫氣,即被嚴寒遏抑而病者,此因暴冷折陽,表有寒邪,故有微惡寒之見證,與上條但發熱者不同。此皆屬於冬溫,表邪若涉一二,裡熱必兼八九,斯癮疹、丹痧相繼而作矣。
況冬月兼有伏暑、伏燥之證,不得以時在冬月,認作傷寒,遽以麻、桂、羌、柴、荊、防之屬,鼓風煽火,而增其烈炎之焰也。
白話文:
楊如侯說:冬天如果脈象寸口洪大,尺脈沉數,或者脈象實大,出現心煩、嘔吐、發熱、不畏寒,或者頭疼、身體沉重、面部腫脹、咳嗽、咽喉疼痛、腹瀉,這是因為冬天感受了不應當有的溫暖氣候而患上溫病。冬天發熱但稍微畏寒,出不了汗卻很煩躁,這是因為冬天先感受溫氣,之後被嚴寒阻遏而患上溫病。
按照第一種情況來說,冬天出現了不應當有的溫暖,還沒到就已經到了,這就是不正之氣。那些冬天不儲藏精氣的人,腎氣先被消耗,身體腠理不堅固,溫氣入侵,感受了這種氣而生病;第二種情況是指先感受溫氣,之後被嚴寒阻遏而生病的人,這是因為突然變冷導致陽氣受損,表面有寒邪,所以出現稍微畏寒的症狀,這與第一種情況只發熱不同。這兩種情況都屬於冬溫,表面的邪氣如果侵入一二分,裡面的熱氣就會佔據八九分,這樣就會出現癮疹、丹痧等症狀。
況且冬月還可能有伏暑、伏燥的症狀,不能因為時間是在冬月,就認為是傷寒,然後用麻黃、桂枝、羌活、柴胡、荊芥、防風等藥物,鼓風生火,反而會增加熱症的烈度。
周禹載曰:冬溫與春溫無異,而時令不同。
葉天士曰:入冬以來,暴冷折陽,外感發熱頭痛、身痛嘔惡,必從太陽。若渴能飲水,即是裡熱見證,不得純以表散。
又曰:若冬令應寒,氣候溫暖,陽氣不潛,當藏反泄,即能致病,名曰冬溫。
陸九芝曰:冬月病熱,即是冬溫,不可用正傷寒之桂、麻,則亦有須用膏、梔、芩、連者。
雷少逸曰:昔賢謂冬應寒而反溫,非其時而有其氣,人感之而即病者,名曰冬溫是也。其勞力辛苦之人,動作汗出,溫氣乘襲,多在於表;其冬不藏精之人,腎經不足,溫氣乘襲,多在於里。冬溫雖發於冬時,然用藥之法,與傷寒迥別。蓋溫則氣泄,寒則氣斂,二氣本屬相反,誤用辛溫,變證疊出矣。
白話文:
周禹載說:冬天的溫病和春天的溫病沒有什麼不同,只是季節不同。
葉天士說:入冬以來,突然寒冷造成陽氣受損,外感引起發熱頭痛、全身疼痛、噁心嘔吐,必然從太陽經開始。如果病人能喝水,那就是裡熱的表現,不能只用發散的藥物。
他又說:如果冬天應該寒冷,但天氣卻溫暖,陽氣不能潛藏,反而外泄,就會導致疾病,這就是冬溫。
陸九芝說:冬月患熱病,就是冬溫,不能用治療普通傷寒的桂枝、麻黃,也有需要用黃連、梔子、黃芩、連翹的。
雷少逸說:古人說冬天應該寒冷,卻反常地溫暖,不是這個季節卻出現了這個氣候,人感受了這種氣候就會生病,這就是冬溫。那些勞累辛苦的人,活動後出汗,溫氣乘虛而入,多在於表;那些冬天不養精的人,腎經不足,溫氣乘虛而入,多在於裡。冬溫雖然發生在冬天,但用藥方法和傷寒完全不同。因為溫則氣泄,寒則氣斂,二者本是相反的,誤用辛溫的藥物,就會出現變證疊出。
其證頭痛有汗,咳嗽口渴,不惡寒而惡熱,或面浮,或咽痛,或胸疼,陽脈浮滑有力者,乃溫邪竄入肺經也,宜用辛涼解表法,加連翹、象貝治之。口渴甚者,溫邪入胃腑也,再加蘆根、花粉治之。如或下利,陰脈不浮而滑,溫邪已陷於裡也,宜以清涼透邪法,加葛根、黃芩治之。
倘熱勢轉劇,神氣昏憒,譫語錯亂,舌苔轉黑者,不易治也,勉以祛熱宣竅法治之,紫雪丹亦可用之。種種變證,不能盡述,須仿諸溫門中之法可也。
白話文:
患者表现为头痛出汗,咳嗽口渴,不畏寒却怕热,可能出现面部浮肿、咽喉疼痛、胸痛,阳脉浮滑有力,这是温邪侵入肺经所致。应该采用辛凉解表的方法,加入连翘和象贝来治疗。如果口渴严重,说明温邪入侵胃腑,需要再加芦根和花粉来治疗。如果出现腹泻,阴脉不浮而滑,说明温邪已经深入体内,应该用清凉透邪的方法,加入葛根和黄芩来治疗。
如果热势加剧,神志昏迷,胡言乱语,舌苔变黑,则难以治疗,只能勉强用祛热宣窍的方法来治疗,也可以服用紫雪丹。各种变证,难以一一列举,需要参照治疗温病的方法来处理。
又或問曰:冬溫發熱而不惡寒,倘惡寒者,為何病也?答曰:冬溫惡寒,偶亦有之,良由先感溫氣,即被嚴寒所侵,寒在外而溫在裡,宜用辛溫解表法,先去寒邪,繼用涼解裡熱法,而清溫氣。又問曰:傷寒、冒寒皆惡寒,何以別之?曰:傷寒、冒寒,初起無口渴,以此別之。
曰:溫邪當發為冬溫,倘其微者,伏而不發,為何病也?曰:伏而不發,來春必變為溫毒也。凡治時病者,新邪伏氣,切要分明,庶不至千里毫釐之失。
陳蓮舫曰:冬溫乃屬新感,伏而不發,來春必成溫毒。
白話文:
有人問:冬天發燒但不畏寒,如果畏寒,是什麼病呢?答:冬天發燒畏寒,偶爾也會發生,這是因為之前感染了溫熱之氣,之後又受到嚴寒侵襲,寒氣在外,熱氣在內,應該用辛溫解表的方法,先驅散寒邪,接著用清涼解熱的方法,消除溫熱之氣。
又問:傷寒和受寒都會畏寒,怎麼區分?答:傷寒和受寒,剛開始的時候都沒有口渴,可以以此區分。
問:溫邪應該會發展成冬溫,如果溫邪很輕微,潛伏不發,是什麼病呢?答:潛伏不發,等到春天就會變成溫毒。治療時病,一定要區分新邪和伏氣,才能避免千里之差。
陳蓮舫說:冬溫屬於新感染,如果潛伏不發,到了春天就會變成溫毒。
3. 一、清涼透邪法
治溫病無汗,溫瘧渴飲,冬溫之邪內陷。
鮮蘆根(五錢),生石膏(六錢),連翹(三錢),竹葉(一錢五分),淡豆豉(三錢),綠豆衣(三錢),水煎服。
此治溫病無汗之主方。其伏氣雖不因風寒所觸而發,然亦有有汗、無汗之分。無汗者宜透邪,有汗者宜保津,一定之理也。凡清涼之劑,涼而不透者居多,惟此法清涼且透。蘆根中空,透藥也;石膏氣輕,透藥也;連翹之性升浮,竹葉生於枝上,淡豆豉之宣解,綠豆衣之輕清,皆透藥也。伏邪得透,汗出微微,溫熱自然達解耳。
白話文:
治療溫病無汗、溫瘧口渴,以及冬溫邪氣內陷的症狀,可以用蘆根五錢、生石膏六錢、連翹三錢、竹葉一錢五分、淡豆豉三錢、綠豆衣三錢,加水煎服。這個方子是治療溫病無汗的主方。雖然伏氣發作不一定是因為風寒所致,但也有有汗和無汗的區別。無汗的患者需要透邪,有汗的患者需要保津,這是固定的道理。一般的清涼藥物大多涼而不透,而這個方子則清涼且透。蘆根中空,可以透藥;石膏氣輕,也可以透藥;連翹的性升浮,竹葉生長在枝上,淡豆豉有宣解作用,綠豆衣輕清,這些藥物都有透邪的作用。伏邪得到透解,就會微微出汗,溫熱自然會消退。
4. 二、清熱保津法
治溫熱有汗,風熱化火,熱病傷津,溫瘧舌苔變黑。
連翹(三錢),天花粉(二錢),鮮石斛(三錢),鮮生地(四錢),麥冬(四錢去心),參葉(八分),水煎服。
此治溫熱有汗之主方。汗多者,因於裡熱薰蒸,恐其傷津損液,故用連翹、花粉,清其上中之熱,鮮斛、鮮地,保其中下之陰,麥冬退熱除煩;參葉生津降火也。
白話文:
治療溫熱病伴有汗出,風熱化火,熱病傷津,溫瘧舌苔變黑的症狀,可以使用連翹三錢、天花粉二錢、鮮石斛三錢、鮮生地四錢、麥冬四錢(去心)、參葉八分,用水煎服。此方是治療溫熱病伴有汗出的主方。汗多是因為內熱薰蒸導致,擔心會傷津損液,因此用連翹和天花粉清熱,鮮石斛和鮮生地滋陰,麥冬退熱除煩,參葉生津降火。
5. 三、清涼蕩熱法
治三焦溫熱,脈洪大而數,熱渴譫妄。
連翹(四錢),西洋參(二錢),生石膏(五錢),甘草(八分),知母(二錢,鹽水炒),鮮生地(五錢),加粳米一撮,煎服。
是法以仲聖白虎湯為主,治其三焦之溫熱也。連翹、洋參,清上焦之熱以保津;膏、甘、粳米,清中焦之熱以養胃;知母、生地,瀉下焦之熱以養陰。
白話文:
治療三焦溫熱,脈搏洪大而快速,口渴神志不清的病症,可以使用連翹四錢、西洋參二錢、生石膏五錢、甘草八分、知母二錢(鹽水炒)、鮮生地五錢,再加上少許粳米,煎煮服用。
這個方法以仲聖白虎湯為基礎,主要針對三焦溫熱進行治療。連翹和西洋參清熱解毒,保護上焦津液;石膏、甘草和粳米清熱生津,滋養中焦胃氣;知母和生地瀉下焦熱,滋養陰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