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宣

《溫病正宗》~ 下篇·正宗輯要 (22)

回本書目錄

下篇·正宗輯要 (22)

1. (三)中暑

雷少逸曰:潔古云:靜而得之為中暑。東垣云:避暑乘涼得之者,名曰中暑。其實二說,皆是陰暑之證,而無中字情形,似不可以中暑名之。考中暑即系中暍,中暍之證,可以不必另分。蓋中暑忽然而發,如矢石之中人也,不似傷暑,初則寒熱無汗,或壯熱蒸汗之可比。是病忽然悶倒,昏不知人,軀熱汗微,氣喘不語,牙關微緊,亦或口開,狀若中風,但無口眼喎斜之別。

其脈洪濡,或滑而數,緣其人不辭勞苦,赤日中行,酷暑之氣鼓動其痰,痰阻心包所致,宜清暑開痰法治之。如果手足厥冷,名曰暑厥。宜蘇合香丸化開灌之;或以來復丹研末,白湯灌之;或以蒜水灌之;或剝蒜肉入鼻中。皆取其通竅也。俟其人事稍蘇,繼進祛暑調元法為治。

楊如侯曰:太陽中熱者,暍是也,其人汗也惡寒、身熱而渴也。《素問》在天為熱,在地為火。熱者,火之氣也,故熱乃五氣之一,而熱病即傷寒有五之一。《傷寒論》以《難經》熱字恐與下文溫字相混,故特出曰暍是也。感烈日之氣而病,即《經》所謂在天為熱,在地為火,其性為暑也。

故暑字從日,曰炎暑,曰酷暑,皆指烈日之氣而言也。古人曰暑、曰熱、曰暍,其義一也。或曰暍是陽邪,暑是陰邪。土潤溽暑,熱兼濕言也。似與暍有異。不知寒暑本是對待之名詞,暑非專言熱而何?若濕熱並至之病,《難經》名曰濕溫,不名為暑,自隋唐後皆指濕熱為暑,於是暑之名失,而暍之名更不知為何病矣。

王安道曰:暑熱者,夏之令也。大行於天地之間,人受傷而為病,名曰中暑,亦曰中熱,一也。

趙以德曰:汗出惡寒,身熱而不渴者,中風也;渴者,中暍也。

周禹載曰:冬月有寒,則能傷人,名中寒;夏月有熱,亦能傷人,名中熱。此外來之熱,故曰中,非即伏寒發出,夏必病熱之熱也。

葉天士曰:熱地如爐,傷人最易。

2. (四)暑濕

楊如侯曰:兩脛逆冷,胸滿,頭目痛,妄言多汗,此先傷於濕,又中於暑,濕得暑邪,遏抑陽氣而病也。頭痛,妄言,多汗,脈陽濡而弱,陰小而急,此先受暑,後受濕,暑挾濕邪,鬱蒸為熱而病也。朱南陽、許學士,均名為濕溫。雷少逸以濕溫當以夏末秋初為界限,方與《內經》秋傷於濕之訓不相齟齬,亦與四時之氣,大暑至白露,濕土用事,若合符節。茲於上所列二證,病在夏月,故不以濕溫名,而以暑濕稱之。

周禹載曰:濕病緩,暑病速。

沈堯封曰:《難經》所謂濕溫,指濕熱並至之病,不名為暑。

3. 五、伏暑

楊如侯曰:冬月頭痛,微惡寒,面赤煩渴,舌白,脈濡而數,此冬月觸動伏暑之邪而病者也。按雖在冬月,獨太陰伏暑,不得誤作傷寒。蓋頭痛惡寒,內傷寒無異,而面赤煩渴,則非傷寒矣。然猶似傷寒陽明證,至脈濡而數,則斷非傷寒矣。蓋寒脈緊,風脈緩,暑脈弱。濡則弱之象,弱則濡之體也。

濡即離中虛,火之象也;緊即坎中滿,水之象也。火之性熱,水之性寒,象各不同,性則各異。故曰:雖在冬月,定非傷寒,而為伏暑也。冬月猶為伏暑,秋日可知。伏暑之與傷寒,猶男女之別,一則外實中虛,一則外虛中實,安得混而同之。

又曰:伏暑有九似:頭疼壯熱似傷寒;往來寒熱似瘧疾;翻胃吐食似膈氣;大便下血似腸風;小便不利似淋瀝;飲食無度似消渴;四肢困倦似虛癆;眼睛黃赤似酒疸;遍身黃腫似食黃,皆伏暑變象也。

雷少逸曰:伏天所受之暑者,其邪盛,患於當時;其邪微,發於秋後。時賢謂秋時晚發,即伏暑之病也。是時涼風颯颯,侵襲肌膚,新邪欲入,伏氣欲出,以致寒熱如瘧。或微寒,或微熱,不能如瘧分清。其脈必滯,其舌必膩,脘痞氣塞,渴悶煩冤,每到午後則甚,入暮更劇,熱至天明得汗,則諸恙稍緩,日日如是,必要二三候外,方得全解。倘調理非法,不治者甚多。

不比風寒之邪,一汗而解;溫熱之氣,投涼則安。擬用清宣溫化法,使其氣分開,則新邪先解,而伏氣亦隨解也。然是證變易為多,其初起如瘧,先服清宣溫化法,倘畏寒已解,獨發熱淹綿,可加蘆、竹、連翹,本法內之半夏陳皮,乃可刪去,恐其溫燥之品,傷津液也。

其舌苔本膩,倘漸黃、漸燥、漸黑、漸焦,是伏暑之熱,已傷其陰,於本法內,可加洋參、麥冬、玄參、細地治之。倘神色昏蒙者,是邪逼近心包,益元散紫雪丹,量其證之輕重而用。倘壯熱舌焦,神昏譫語,脈實不虛,是邪熱歸併陽明,宜用潤下救津法治之。如年壯體強,以生軍易熟軍,更為有力。

種種變證,務在臨證之時,細審病之新久,體之虛實,按法用之,庶無差忒耳。

又或問曰:曾見禹載書中論伏暑,謂三伏之時,以書曬曝烈日之中,隨即收藏於笥,火氣未散,冬時啟笥,觸之遂病。今是論中全未言及,得毋遺漏乎?答曰:子誠刻舟求劍也。此不過偶一有之之證。若此論之,則伏暑之證,專病曬書之家,而無書曬者則不病;專病在冬,而三秋則不病。可發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