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宣

《溫病正宗》~ 下篇·正宗輯要 (21)

回本書目錄

下篇·正宗輯要 (21)

1. (一)伏氣熱病

雷少逸曰:《金鑑》云:經曰:冬傷於寒,春必病溫,至夏為熱病。熱病者,乃冬傷正令之微寒,未即病也。倪氏謂:交立夏以來,久伏之氣,隨時令之熱而觸發,故初病即發熱汗出,口渴心煩,不惡寒,而反惡熱,脈來脈大之象,是為熱病也。《醫通》曰:邪非外來,故但熱而不惡寒;熱自內發,故口燥渴而多引飲。

其邪既郁為熱,不得復言為寒。合而觀之,熱病因伏氣者瞭然。然較晚發更發於晚,比諸溫更伏於深。初起之時,宜用清涼透邪法。熱勢不衰,繼用清涼蕩熱法。倘有惡寒相兼,脈象舉取浮緊,是有夏時暴寒所加,寒在外而熱在裡,先用辛溫解表法,以透其外;外邪得透,再用清涼之劑,以蕩其裡熱也。

白話文:

雷少逸說,《金鑑》記載,經書說:冬天受寒,春天就會得溫病,到了夏天就會變成熱病。熱病,就是冬天受了寒氣,當時並沒有病,只是潛藏在體內。

倪氏說:從立夏開始,冬天積累的寒氣,隨著夏天的炎熱而被激發出來,所以一開始就會出現發熱出汗、口渴心煩、不惡寒反而惡熱、脈象洪大等症狀,這就是熱病。

《醫通》記載:病邪不是從外來的,所以只會發熱而不惡寒;熱氣是從內部發出來的,所以口乾舌燥,而且很想喝水。

由於病邪鬱積成熱,就不能再說成是寒邪了。綜合以上觀點,可以清楚地了解熱病是由於伏氣導致的。然而,熱病發病時間比較晚,比溫病更深藏體內。

剛開始的時候,應該用清涼透邪的方法治療。如果熱勢不減,可以接著用清涼蕩熱的方法治療。如果出現惡寒的症狀,脈象浮緊,這是因為夏天突然受寒導致的,寒氣在體表,熱氣在體內,要先用辛溫解表的方法,將寒氣排出體外;寒氣散去後,再用清涼的藥物,將體內的熱氣消除。

設無浮緊之脈,又無惡寒之證,誤用辛溫之方,耗傷津液者,宜用清熱保津法,加西洋參、石膏治之。倘或兼之惡風,微微汗出,脈象舉取浮緩,此表有風邪所加,風在外而熱在裡,當用辛涼解表法,先解其外也。至於舌苔化燥,譫語昏狂,急用清涼蕩熱法,加紫雪丹治之。

發斑者,加黃連、梔子;發疹者,加荷葉、牛蒡。須知熱病最易傷陰,當刻刻保陰為要,辛溫劫液之劑,勿浪用也。

白話文:

如果病人沒有浮緊脈,也沒有惡寒的症狀,卻誤用辛溫的藥方,就會耗損津液,這時應該用清熱保津的方法,加上西洋參和石膏來治療。如果病人還伴隨怕風、微微出汗、脈象浮緩的症狀,就代表體表有風邪入侵,風在外熱在裡,應該用辛涼解表的方法,先解除外表的風邪。至於舌苔乾燥,神志不清,胡言亂語,則應該急用清涼蕩熱的方法,加上紫雪丹來治療。如果病人身上出現斑點,就應該加上黃連和梔子;如果出現疹子,就應該加上荷葉和牛蒡。要記住,熱病最容易損傷陰液,必須時刻注意滋陰,不要輕易使用辛溫耗傷津液的藥物。

楊如侯曰:夏至以後,炎暑司令,相火用事,人有發熱身疼不惡寒,但大熱而大渴者,為熱病。《內經·熱論》曰:凡傷寒而成溫者,先夏至為病溫,後夏至為病暑。暑病即熱病也。夏至以前,氣候不熱,為春之暖,故病發猶名曰溫。溫者,熱之漸也。及夏至以後,氣候漸熱,為夏之暑,故病發則名曰熱。

《傷寒序例》云:暑病者,熱極重於溫。是暑病實熱病也。伏氣鬱久而後發,發即大熱大渴,仲景立白虎湯,實治熱病之主方也。熱病由下發上,由內發外,必經陽明,故無論三陽,總以石膏之辛涼,乘勢升散,知母之苦寒,靖少陰伏邪之源,甘草、粳米,維持中氣。為一了百當。

白話文:

楊如侯說:夏至過後,炎熱天氣主導,心火活躍,人會出現發熱、身體疼痛,不畏寒,但非常熱並且口渴,這就是熱病。《內經·熱論》說:凡是傷寒而演變成溫病的,夏至之前發病的稱為溫病,夏至之後發病的稱為暑病。暑病就是熱病。夏至之前,氣候不熱,屬於春天的暖和,所以發病時仍然叫做溫病。溫病是熱病的漸進階段。到了夏至過後,氣候逐漸炎熱,屬於夏天的暑氣,所以發病時就叫做熱病。

《傷寒序例》記載:暑病比溫病更熱。由此可知,暑病確實是熱病。伏氣鬱積久了才發病,發病時就會非常熱並且口渴,仲景創立的白虎湯,正是治療熱病的主方。熱病是由下向上發展,由內向外發展,必定會經過陽明經,所以無論是哪個三陽經,都用石膏的辛涼性質,乘勢升散,知母的苦寒性質,鎮壓少陰伏邪的根源,甘草和粳米,維持中氣。這是一個解決所有問題的方子。

楊上善曰:冬傷於寒,輕者,夏至以前,發為溫病;重者,夏至以後,發為暑病。

沈宗淦曰:此言其常也。然春時亦有熱病,夏日亦有溫病。溫,熱之輕者也;熱,溫之重者也。故古人往往互稱。

白話文:

楊上善說:冬天受了寒冷傷害,在輕的情況下,夏天之前發作成爲溫熱疾病;在嚴重的情況下,夏天之後發作成爲暑熱疾病。 沈宗淦說:這是通常的情況。然而春天也有發熱性疾病,夏季也有溫和性病症。 溫和是熱度較輕的一種情況; 熱度則是溫和程度較爲嚴重的狀況。因此古人在描述時常常互相稱呼。

2. (二)伏熱兼新感症

楊如侯曰:夏日熱病,因外感而發者,不外二端。一因外感風寒而發,一因外感暑暍而發。其因風寒而發者,脈必浮緊,蓋風脈浮,寒脈緊也。熱病之脈者洪大,若見浮緊,可知其夏日之傷於風寒。若輕舉之,脈見浮緊,略按之,脈仍洪盛,即可知其新感風寒之邪,外束於表,而內伏之熱,已發於里矣。至因暑暍而發者,則病勢之來,尤速且劇。

蓋風寒之邪,從皮膚入,由外入內,勢猶較緩;暑暍之邪,從口鼻入,直行中道,內外熱邪交煽,匪由肺逆傳心包,即歸併胃腑,此譫語遺溺等證,所由來也。醫者對此二因宜明辨之。

周禹載曰:熱病之脈本洪大,若兼浮緊,是又感夏時暴寒。

又曰:凡溫病之發,因暴寒者居多;熱病之發,兼暑暍者為盛。

白話文:

楊如侯說:夏天的熱病,都是因為外感而引起的,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外感風寒引起的,一種是外感暑熱引起的。外感風寒引起的,脈象必定浮緊,因為風寒的脈象是浮的,寒的脈象是緊的。熱病的脈象是洪大的,如果出現浮緊的脈象,就可以知道是夏季傷了風寒。如果輕輕按脈,發現浮緊,稍微用力按壓,脈象仍然洪大,就可以知道是新感染了風寒邪氣,外束於表,而內部的熱邪已經發於裡了。至於外感暑熱引起的,病勢來得更快更嚴重。

因為風寒邪氣從皮膚進入,由外向內,傳播速度較慢;而暑熱邪氣從口鼻進入,直達內部,內外熱邪交相煽動,不是由肺部逆傳到心包,就是歸併到胃腑,因此出現譫語遺溺等症狀。醫生必須要明辨這兩種病因。

周禹載說:熱病的脈象本就洪大,如果同時浮緊,說明又感了夏天的暴寒。

周禹載還說:一般來說,溫病的發生,多半是因暴寒引起的;而熱病的發生,則多半是因暑熱引起的。

3. (一)冒暑

雷少逸曰:冒暑者,偶然感冒暑邪,較傷暑之證稍為輕淺耳。夫暑熱之邪初冒於肌表者,即有頭暈、寒熱、汗出、咳嗽等證,宜以清涼滌暑法,加杏仁,蔞殼治之。其證雖較傷暑為輕,然失治入里,此又不可以不知也。如入於肉分者,則周身煩躁,頭脹體燒,或身如針刺,或有赤腫等證,宜以祛暑解毒法治之。

如入於腸胃者,則有腹痛水瀉,小便短赤,口渴欲飲,嘔逆等證,宜以增損胃苓法,佐黃連治之。然冒暑之證雖謂為輕,亦必須防微杜漸耳。陳蓮舫曰:夏時冒暑,猶之春令冒風,略用表散即愈。若失治而由表入里,則變證作矣。

白話文:

雷少逸說,冒暑是指偶爾感了暑邪,症狀比中暑輕微。暑熱之邪剛開始侵犯肌膚時,就會出現頭暈、發燒、出汗、咳嗽等症狀,可以用清涼解暑的方法,加上杏仁和蔞殼來治療。雖然症狀比中暑輕,但如果沒有及時治療,邪氣就會深入體內,這點不能忽略。如果暑邪進入肌肉組織,就會全身燥熱,頭脹體燒,或者感覺全身像針扎一樣,或出現紅腫等症狀,就應該用祛暑解毒的方法來治療。

如果暑邪進入腸胃,就會出現腹痛、腹瀉、小便量少且顏色深、口渴想喝水、嘔吐等症狀,可以用增損胃苓法,再加上黃連來治療。雖然冒暑的症狀看似輕微,但也必須防患於未然。陳蓮舫說,夏天冒暑就像春天受風一樣,稍微用點解表散寒的藥就能治癒。如果沒有及時治療,讓邪氣由表及里,就會出現變證。

4. (二)傷暑

雷少逸曰:長夏傷暑,有陰陽之別焉。夫陰暑之為病,因於天氣炎蒸,納涼於深堂大廈,大扇風車得之者,是靜而得之之陰證也。其脈浮弦有力,或浮緊,頭痛惡寒,身形拘急,肢節疼痛而心煩,肌膚大熱而無汗,此為陰寒所逼,使周身陽氣不得伸越,宜用辛溫解表法,減去防風,益以香薷、藿香治之。嘔逆加茯苓、半夏;便瀉加厚朴、木香。

白話文:

雷少逸說:長夏傷暑,有陰陽之別。陰暑的病因是天氣炎熱蒸悶,人們在深堂大廈裡納涼,吹著大扇風車而導致的,這是靜止狀態下所患的陰證。這種病的脈象浮弦有力,或浮緊,病人頭疼怕冷,身體拘緊,四肢關節疼痛,心煩意亂,皮膚發熱卻沒有汗出,這是由於陰寒之氣逼迫,使全身陽氣無法舒展蔓延的緣故,應該用辛溫解表的方法治療,減少防風,增加香薷、藿香。如果病人嘔吐反胃,可以加茯苓、半夏;如果病人腹瀉,可以加厚朴、木香。

又有陽暑之病,緣於行旅長途,務農田野,烈日下逼得之者,是動而得之之陽證也。其脈浮洪有力,或洪數,面垢喘咳,壯熱心煩,口渴欲飲,蒸蒸自汗,此為炎熱所蒸,使周身中外皆熱,宜以清涼滌暑法,去扁豆、通草,加石膏、洋參治之。嘔逆加竹茹、黃連;便瀉加葛根、荷葉。

更宜審其體實體虛而藥之,自無不當耳。

張介賓曰:陰暑證,或在於表,或在於里,惟富貴安逸之人多有之。總由恣情任性,不慎風寒所致也。陽暑證,惟辛苦勞役之人多有之,由乎觸冒暑熱,有勢所不容已也。然暑熱逼人者,畏而可避,可避則犯之者少;陰寒襲人者,快而莫知,莫知則犯之者多。故凡有病暑者,陽暑多不見,而陰暑居其八九。

白話文:

又有一種陽暑病,發生於長期遠行或者在田間辛勤勞作的人們,他們在烈日下工作,這種病是由於勞動活動而引發的陽性病症。脈搏浮大有力,或者脈搏頻率加快,臉部油膩、喘息咳嗽,身體熱得發燒、心煩意亂,口渴想喝水,全身不斷出汗,這是因為高溫蒸發導致全身內外都熱,應該使用清涼解暑的方法,用扁豆、通草,加上石膏和西洋參來治療。如果出現嘔吐可以加用竹茹和黃連;如果拉肚子可以加入葛根和荷葉。

更要注意區分身體實質與虛弱的情況來選擇藥物,這樣治療起來自然不會錯。

張介賓說,陰暑病,可能在於表層,也可能在於內部,這種病多見於富足安逸的人們。總體來說,這種病由於他們放縱自己,不注意風寒所引起。陽暑病,多見於辛苦勞累的人們,這是因為他們不得不面對和接觸高溫炎熱。然而,高溫讓人害怕且可以避免,因此很少有人會犯這種病;相反,陰寒襲擊人的時候,人們往往沒有意識到它的存在,因此這種病被犯的更多。所以,對於患有暑病的人來說,陽暑病較少見,而陰暑病卻佔了大多數,約為八九成。

今之人治暑者,但見發熱頭痛等證,則必曰此中暑也,而所用無非寒涼,其不達也亦甚矣。

江誠曰:介賓先生謂陰暑多於陽暑,最為確切。今人治暑不別陰陽,一見發燒,遂投涼藥,若此貿貿,則害人匪淺矣。

王安道曰:暑熱之氣一也,皆夏月中傷其邪而為病,豈以一暑熱分為陰陽二證而名之邪?其避暑於深堂大廈,及恣食藏冰瓜果寒涼之物,正《經》所謂口得寒物,身犯寒氣之病,自當同秋冬即病陰證傷寒處治,不可名為中暑也。

沈堯封曰:暑也、熱也、暍也,皆夏令一氣之名也。後人不察,妄騰口說,其實與病情無涉,於醫理反混淆也。

白話文:

現在的人治療中暑,只要看到發燒頭疼等症狀,就一定說是中暑,然後只用寒涼藥物,實在是不得要領。

江誠說:介賓先生認為陰暑比陽暑多,非常準確。現在的人治療中暑不分陰陽,只要看到發燒就馬上用涼藥,這樣貿然行事,危害極大。

王安道說:暑熱的氣息本質上是一樣的,都是夏季中受到暑邪的侵襲而生病,怎麼能把暑熱分為陰陽兩種症狀而取名呢?躲避暑熱躲到深堂大廈,以及放縱飲食,吃冰瓜果等寒涼食物,正是《經》書中所說的“口得寒物,身犯寒氣之病”,應該和秋冬季節得陰證傷寒一樣治療,不能叫做中暑。

沈堯封說:暑、熱、暍,都是夏季氣候的名稱。後人沒有觀察清楚,胡亂說些道理,其實和病情沒有關係,反而混淆了醫學道理。

楊如侯曰:頭痛惡寒,身形拘急,肢體疼痛,心煩,肌膚大熱無汗,此暑月為寒所傷也。頭痛發燥熱,肌膚大熱,大渴引飲,汗大泄,無氣以動,此暑月為熱所傷也。《經》云:炎火太過,炎暑流行,是暑即火也,熱也。後人以靜而得之為中暑,動而得之為中熱,將暑、熱分為陰陽二證,命名與古義不合。

甚有立陰暑陽暑之名者,亦屬徒亂人意。此以暑月傷寒,暑月傷熱別之。

白話文:

楊如侯說:頭痛伴隨畏寒,身體僵硬,四肢疼痛,心煩意亂,皮膚發熱但沒有汗,這是夏季受到寒邪侵襲所致。頭痛伴隨燥熱,皮膚發熱,口渴難耐,大量出汗,無力活動,這是夏季受到熱邪侵襲所致。《經書》說:炎熱過度,暑氣流行,暑氣就是火,就是熱。後人將因靜止而患病的稱為中暑,因活動而患病的稱為中熱,將暑熱分為陰陽兩種證狀,這種命名與古義不符。

更有人將其命名為陰暑陽暑,這也是徒增混亂。應該區分的是夏季傷寒和夏季傷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