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病正宗》~ 下篇·正宗輯要 (18)
下篇·正宗輯要 (18)
1. 三、熱病辨脈
熱病之脈,亦隨其經而取之。發於太陽脈浮緊,發於陽明脈浮長,發於少陽脈弦數。大率發於三陽者多,發於三陰者少,亦有所因也。(治依溫病條下。若表邪傳進三陰者,治法與傷寒條內下證同。若脈沉小足冷者,亦發於陰,則難治也。)
大抵熱病比溫病尤加熱也,脈得洪大有力,或滑數有力,乃為病脈相應,謂之可治;若細小無力,謂之難醫。(人虛脈弱者,主扶元氣,兼解邪熱,不可峻攻。)治表證在者,治例與溫病同。若夾暑、夾內傷生冷、飲食停滯,隨證施治之。中暑與熱病外證相似,但熱病者脈盛,中暑者脈虛,以此別之。
《甲乙經》云:脈盛身寒,得之傷寒;脈虛身熱,得之傷暑。蓋寒傷形而不傷氣,所以脈盛;熱傷氣而不傷形,所以脈虛。(此辨暑、熱,有暴感、伏氣,而脈之盛虛異焉。)暑、暍皆脈虛,面垢自汗煩渴。靜而熱傷心脾為中暑,與夏熱病相似,但熱病脈洪緊,中暑脈細數而沉。
白話文:
熱病的脈象,要根據不同的經絡來判斷。如果病發在太陽經,脈象浮緊;病發在陽明經,脈象浮長;病發在少陽經,脈象弦數。總的來說,熱病發在三陽經的比較多,發在三陰經的比較少,但也有一些特殊的原因。如果表邪傳入三陰經,治療方法要參考傷寒條例中的下證治療。如果脈象沉小,足部冰冷,也是發病在陰經,這種情況就比較難治。
一般來說,熱病比溫病更熱,脈象洪大有力,或者滑數有力,就是病脈相符,可以治療;如果脈象細小無力,就比較難治。體質虛弱、脈象微弱的人,要先補元氣,再兼顧解熱,不能猛烈攻邪。表證未除的,治療方法與溫病相同。如果夾雜暑氣、內傷生冷、飲食停滯,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治療。中暑和熱病的外在症狀很相似,但熱病的脈象盛,中暑的脈象虛,可以以此區分。
《甲乙經》說:「脈盛身寒,得之傷寒;脈虛身熱,得之傷暑。」因為寒邪傷的是形體,不傷氣,所以脈象盛;熱邪傷的是氣,不傷形,所以脈象虛。這可以辨別暑熱和熱病,有的是突然發病,有的是潛伏的,所以脈象的盛虛也有所不同。暑熱和中暑都是脈象虛,臉色暗淡,自汗煩渴。靜止不動而熱邪傷及心脾,就會引起中暑,症狀與夏季熱病類似,但熱病脈象洪緊,中暑脈象細數而沉。
動而熱傷太陽為中暍,脈浮似夏傷風,但汗出惡風,身熱而不渴者,傷風也。身熱而渴者,中暍也。(後人所謂中暑,多指夏月陰證而言。)夏月有四證:傷寒傷風,脈證互見;中暑熱病,疑似難明。若脈緊惡寒,謂之傷寒;脈緩惡風,謂之傷風;脈盛壯熱,謂之熱病;脈虛身熱,謂之傷暑。以此別之也。
熱病一二日,瀉利腹滿熱甚者死。
三四日,目昏譫語,熱甚脈小者死。
五六日,舌本焦黑,燥渴者死。
七八日,衄血吐血下血,燥熱脈大者死。
八九日,發痙兼昏沉者死。
凡熱病脈,促、結、伏、沉、小,皆難治。熱不得汗,脈躁急,亦難治。已得汗,而熱反盛,脈躁急者死也。
白話文:
運動過度導致陽氣受損,引發中暑,脈象浮而像夏季傷風,但會出汗怕風,身體發熱但不渴,這是傷風;身體發熱且口渴,則是中暑。後人所說的中暑,大多是指夏季陰證。夏季常見四種病症:傷寒、傷風、熱病和傷暑,脈象和症狀互相交雜,容易混淆。如果脈象緊且怕冷,就是傷寒;脈象緩且怕風,就是傷風;脈象強盛且發熱,就是熱病;脈象虛弱且身體發熱,就是傷暑。根據這些特徵,可以區分這些疾病。
熱病發作一兩天,腹瀉腹脹,高燒不退,就會死亡。
發病三四天,眼花神志不清,高燒且脈象微弱,就會死亡。
發病五六天,舌根發黑,口乾舌燥,就會死亡。
發病七八天,流鼻血、吐血、便血,燥熱且脈象強勁,就會死亡。
發病八九天,發痙攣並昏迷,就會死亡。
凡是熱病患者的脈象,如果脈搏急促、脈象緊結、脈沉伏、脈沉潛、脈象微弱,都難以治癒。發熱卻出不了汗,脈象躁急,也難以治癒。如果已經出汗,但熱度反而更盛,脈象躁急,就會死亡。
2. 四、暑病辨脈
仲景曰:傷暑脈虛。又曰:脈虛身熱,得之傷暑。《脈訣》曰:暑傷於氣,所以脈虛,弦細芤遲,體狀無餘。《三因》曰:中暑之脈,陽弱陰虛,微遲似芤。《本事》曰:暑脈弦細芤遲。何也?蓋寒傷形,熱傷氣,氣傷則氣消,而脈虛弱,所以弦細芤遲。皆虛脈也。《正傳》曰:暑脈虛而微弱,或浮大而散,或隱而不見。
夫微弱隱伏,皆虛類也。《活人書》曰:中暑與熱病相似,但熱病脈盛,中暑脈虛,以此辨之。張鳳逵曰:(《脈理論》)劉復真云:暑脈虛而微弱,按之無力,又脈來隱伏,弦細芤遲,皆暑脈也。脈虛身熱,得之傷暑。中暍脈虛而微者是也。寒病傳經,故脈日變;溫熱不傳經,故不變。
白話文:
仲景說:傷暑的脈象是虛的。又說:脈虛而身體發熱,這是因為傷暑。 《脈訣》中說:暑氣傷人於氣,所以脈象虛弱,弦細芤遲,體型消瘦。 《三因》中說:中暑的脈象,陽氣衰弱,陰氣虛損,脈搏微遲似芤。 《本事》中說:暑氣導致的脈象是弦細芤遲。為什麼呢?因為寒氣傷身,熱氣傷氣,氣受傷就會消散,導致脈象虛弱,所以弦細芤遲。這些都是虛脈。 《正傳》中說:暑氣導致的脈象虛弱而微小,或者浮大而散亂,或者隱而不見。
微弱隱伏,都是虛象。《活人書》中說:中暑和熱病的症狀相似,但熱病的脈象旺盛,中暑的脈象虛弱,以此區分。 張鳳逵在《脈理論》中引用劉復真的話說:暑氣導致的脈象虛弱而微小,按之無力,又脈象隱伏,弦細芤遲,這些都是暑脈。脈虛身熱,是因傷暑而引起的。中暑的脈象虛弱而微小就是如此。寒病會傳經,所以脈象會隨著時間變化;溫熱病不會傳經,所以脈象不會變化。
寒病浮洪有力易治,芤細無力難治,無脈不治;溫熱不然。溫有一二部無脈者,暑熱有三四部無脈者,被火所逼而伏,非絕無也,於病無妨,攻之亦易,照經用辛寒,火散脈起病愈矣。蓋溫熱病發,在一二經,始終在此,更不傳遞別經者,其一二經或洪數,則別經弱且伏,依經絡調之,伏者起,洪者平,乃愈徵也。(鰲按:此篇言熱病,即指暑病而言,非謂伏寒夏發之熱病也。
)
白話文:
寒症如果脈象浮大有力,容易治療;但如果脈象虛細无力,就難以治癒,甚至無脈者更是無法治療。溫熱病則不然,溫病在一、二經無脈,或暑熱病在三、四經無脈,都是因為被火氣逼迫而藏伏,並非真正無脈,對病情沒有妨礙。治療時可以用辛寒藥物攻之,火氣散去,脈象就會恢复,疾病也會痊癒。因為溫熱病一般只在 一、二經發病,始終局限於此,不會傳遞到其他經脈。如果一、二經脈象洪大而數,則其他經脈就虛弱而藏伏,只要依據經絡調整,藏伏的脈象就會浮起,洪大的脈象就會平缓,這便是病癒的徵兆。
3. 五、濕病辨脈
脈沉而緩,沉而細,微緩者,皆中濕。脈浮風濕;脈浮虛而澀者,寒濕;脈來滑疾,身熱、煩喘、胸滿、口燥、發黃者,濕熱;脈洪而緩,陰陽兩虛,濕熱自甚;脈洪而動,濕熱為痛也;脈浮而緩,濕在表也;脈沉而緩,濕在裡也;或弦而緩,或緩而浮,皆風濕相搏也。
白話文:
脈沉而緩,沉而細,微緩者,皆中濕。
脈象沉而緩,或沉而細,或微緩,這些都是體內有濕氣的表現。
脈浮風濕; 脈象浮,說明濕氣在上,屬於風濕。
脈浮虛而澀者,寒濕; 脈象浮、虛弱,且摸起來澀,說明體內有寒濕。
脈來滑疾,身熱、煩喘、胸滿、口燥、發黃者,濕熱; 脈象滑疾,伴隨身體發熱、呼吸急促、胸悶、口渴、皮膚發黃,這些都是濕熱的症狀。
脈洪而緩,陰陽兩虛,濕熱自甚; 脈象洪大而緩慢,說明陰陽兩虛,濕熱更加嚴重。
脈洪而動,濕熱為痛也; 脈象洪大且跳動頻繁,說明濕熱導致疼痛。
脈浮而緩,濕在表也; 脈象浮而緩,說明濕氣停留在體表。
脈沉而緩,濕在裡也; 脈象沉而緩,說明濕氣深入體內。
或弦而緩,或緩而浮,皆風濕相搏也。 脈象時而弦緊時而緩,或緩慢且浮,說明風濕互相搏結。
4. 六、燥病辨脈
脈緊而澀,(燥金主於收斂,其脈緊澀。)或浮而弦,或芤而虛。又脈弦風燥也。脈洪熱燥也。脈緩土燥也。脈澀血燥也。脈遲寒燥也。
白話文:
脈搏感覺緊繃且阻塞(可能是因為乾燥和收縮),或者浮動、彈性不足或是虛弱。另外,脈搏跳動強烈可能表示身體有熱度和乾燥感;脈搏速度較慢則可能代表土壤過於乾燥;血液循環不暢也可能導致脈搏阻滯;脈搏節奏減慢可能意味著寒冷和乾燥。
5. (一)伏氣春溫症
雷少逸曰:經謂冬傷於寒,春必病溫,是訓人有伏氣之為病也。夫冬傷於寒,甚者即病,則為傷寒;微者即不病,其氣伏藏於肌膚,或伏藏於少陰,至春陽氣開泄,忽因外邪乘之,觸動伏氣乃發。又不因外邪而觸發者,偶亦有之。其藏肌膚者,都是冬令勞苦動作汗出之人;其藏少陰者,都是冬不藏精腎臟內虧之輩。
此即古人所謂最虛之處,便是容邪之處。何劉松峰、陳平伯諸公,皆謂並無伏氣?悖經之罪。其可逭乎?
又曰:嘗讀介賓之書,謂溫病即傷寒。又可之書,謂溫病即瘟疫。殊不知傷寒乃感冬時之寒邪,瘟疫仍感天地之厲氣,較之伏氣溫病,大相徑庭,豈可同日而語哉?推溫病之原,究因冬受寒氣,伏而不發,又化為熱,必待來年春分之後,天令溫暖,陽氣弛張,伏氣自內而動,一達於外,表裡皆熱也。其證口渴引飲,不惡寒而惡熱,脈形愈按愈盛者是也。
白話文:
雷少逸說:經書上說「冬傷於寒,春必病溫」,這是告誡人們有潛伏的病氣存在。冬天受寒,嚴重者當場就會生病,稱為傷寒;輕微者雖然沒有立即發病,但寒氣會潛伏在皮膚或少陰經脈中。到了春天陽氣升發,如果遇到外邪乘虛而入,觸動了潛伏的病氣就會發病。也不排除有些人沒有受到外邪的觸發,也會發病。潛伏在皮膚上的,通常是冬天勞動過度,汗出太多的人;潛伏在少陰經脈上的,通常是冬天不注意養精蓄銳,腎臟虧損的人。
這就是古人所說的「最虛之處,便是容邪之處」。何劉松峰、陳平伯等人說並沒有潛伏的病氣,簡直是違背經書,難道他們能逃避這種罪責嗎?
又說:我曾經讀過介賓的書,他說溫病就是傷寒;又讀過可之的書,他說溫病就是瘟疫。殊不知傷寒是因冬天受寒邪而發病,瘟疫是感天地間的厲氣而發病,與潛伏的病氣溫病完全不同,怎麼能混為一談呢?追溯溫病的根源,就是冬天受寒氣,潛伏而不發,又轉化為熱,等到來年春分之後,天氣溫暖,陽氣舒展,潛伏的病氣從內而外發動,表裡都發熱。其症狀是口渴想喝水,不畏寒而畏熱,脈象越按越強勁。
此病表無風寒,不宜辛散,切忌辛溫辛涼之法。若誤散之,則變證蜂起矣。如初起無汗者,只宜清涼透邪法;有汗者,清熱保津法;如脈象洪大而數,壯熱譫語,此熱在三焦也,宜以清涼蕩熱法;倘脈沉實,而有口渴譫語,舌苔乾燥,此熱在胃腑也,宜用潤下救津法。凡溫病最戒辛溫發汗,汗之則狂言脈躁,不可治也。
然大熱無汗則死;得汗後而反熱,脈躁盛者亦死;又有大熱,脈反細小,手足逆冷者亦死;或見痙搐昏亂,脈來促結沉代者皆死。醫者不可不知。
程曦曰:推松峰與平伯,皆謂並無伏氣,有由來也,一執《云笈七藏》冬傷於汗之句,一執錢氏冬傷寒水之臟之文。殊不知兩家只顧一面文章,全不顧春傷、夏傷、秋傷之訓作何等解。思二先生天資高邁,亦受其蒙,不正其訛,反助其說,毋怪後之醫者,統稱暴感,恣用發散,羌、防、麻、桂,逼汗劫津,誤人性命,固所不免,此不得不歸咎於作俑之人也。
白話文:
這個病症表面沒有風寒,不適合用辛散的藥物,要避免辛溫、辛涼的治療方法。如果誤用散寒藥物,就會出現各種併發症。如果剛開始沒有出汗,就應該用清涼透邪的方法;如果已經出汗,就應該用清熱保津的方法。如果脈象洪大而數,身體發熱神志不清,這是熱在三焦,應該用清涼蕩熱的方法;如果脈象沉實,並且口渴神志不清,舌苔乾燥,這是熱在胃腑,應該用潤下救津的方法。所有溫病最忌諱用辛溫發汗的方法,如果用發汗的方法,就會導致病人神志不清,脈搏急促,無法治療。
但是,如果高燒不退卻不出汗,就會死亡;如果出汗後反而發熱,脈搏急促強勁,也會死亡;如果高燒,但脈搏反而細小,手腳冰冷,也會死亡;如果出現抽搐昏迷,脈搏急促沉代,也會死亡。醫生必須清楚了解這些情況。
程曦說:推松峰和平伯都認為溫病沒有伏氣,是有原因的。推松峰執著於《云笈七藏》中“冬傷於汗”的句子,平伯執著於錢氏“冬傷寒水之臟”的說法。他們不知道,兩家只看重了一方面的論述,完全沒有考慮到春傷、夏傷、秋傷的說法應該如何解釋。這兩位先生天資聰明,也受到了誤導,沒有糾正錯誤,反而支持了這種說法,難怪後來的醫生都稱溫病為暴感,隨便用發散藥物,用羌活、防風、麻黃、桂枝逼出汗液,耗損津液,導致病人死亡,這也是必然的結果。這種錯誤的觀點,一定要歸咎於最初提出這種觀點的人。
陳蓮舫曰:汗出則腠理疏,寒邪即因汗而入,則仍是冬傷於寒也,何必改寒為汗哉?
《金鑑》曰:《內經》言熱病皆傷寒之類也,非謂類乎傷寒,乃謂與傷寒同乎一類之病也。蓋傷寒因傷時令之寒而得名也,溫病熱病亦隨時而易其名耳。經曰:冬傷於寒,則為病熱。此即時而病者也。經曰:冬傷於寒,春必病溫。此過時而病者也。經曰:凡病傷寒而成溫者,先夏至為病溫,後夏至為病暑。
暑即熱之謂也,此隨時而病者也。是則秋分以前,皆得以熱病名之;秋分以後,皆得以傷寒名之矣。此軒岐、仲景立傷寒、溫病、熱病之名義也。《經》又云:藏於精者,春不病溫,此明過時不病之原也;經曰:冬不藏精,春必病溫。此明過時必病之故也。於此可知傷寒為病,不在精之藏與不藏,而但有觸犯即得為病,非若溫病熱病,藏精則不病,不藏精則必病也。
白話文:
陳蓮舫曰:汗出則腠理疏,寒邪即因汗而入,則仍是冬傷於寒也,何必改寒為汗哉?
陳蓮舫說:出汗就會導致毛孔疏鬆,寒邪就會趁著汗孔打開而侵入體內,這仍然是冬天受寒所致,為什麼要將「寒」改成「汗」呢?
《金鑑》曰:《內經》言熱病皆傷寒之類也,非謂類乎傷寒,乃謂與傷寒同乎一類之病也。蓋傷寒因傷時令之寒而得名也,溫病熱病亦隨時而易其名耳。經曰:冬傷於寒,則為病熱。此即時而病者也。經曰:冬傷於寒,春必病溫。此過時而病者也。經曰:凡病傷寒而成溫者,先夏至為病溫,後夏至為病暑。
《金鑑》中記載: 《內經》說熱病都是傷寒一類的疾病,並不是說它像傷寒,而是說它和傷寒屬於同一類疾病。因為傷寒是因受時令的寒冷而得名,溫病熱病也隨季節變化而改變名稱。 《內經》說:冬天受寒,就會得熱病,這是當季發病; 《內經》又說:冬天受寒,春天就會得溫病,這是過了季節發病。 《內經》還說:所有因傷寒而轉變成溫病的,夏至之前得病叫溫病,夏至之後得病叫暑病。
暑病就是熱病,這是隨著季節而發病。 所以,秋分以前都可以稱為熱病,秋分以後都可以稱為傷寒。 這就是軒岐、仲景命名傷寒、溫病、熱病的道理。 《內經》又說: 精氣儲藏充足的人,春天不會得溫病,這說明過了季節就不會得病的原理; 《內經》還說:冬天沒有儲藏精氣,春天就會得溫病,這說明過了季節就會得病的原因。 由此可知,得傷寒病與精氣的儲藏與否無關,只要接觸到寒邪就會得病,不像溫病熱病,儲藏精氣就不會得病,不儲藏精氣就一定會得病。
但能藏精者,縱偶感於邪,或溫或暑,其病自輕;不藏精者,雖微感其邪,或溫或暑,其病必重,差為稍異耳。若專以冬不藏精,毫無外感,為少陰本病,熱從內生,則悖仲景溫病之旨矣。仲景論中,但言太陽初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辨其非傷寒,非謂太陽之寒不由表入,竟從少陰之熱內生為病也。
又曰:所謂伏氣之病,即四時令氣正病,非四時不正之邪,與非常異氣之疫邪也。所為伏氣者,如感冬令之風寒,其重者傷於營衛,即時而發者,名為中風、傷寒是也;其感之輕者,伏藏於肌膚,過時而發,名為溫病是也。故時氣伏氣之為病,二者不可不辨焉。
白話文:
如果能儲藏精氣,即使偶爾感染外邪,不論是溫邪或暑邪,病症都會比較輕微;反之,如果不能儲藏精氣,即使稍微感染外邪,不論是溫邪或暑邪,病症都會很嚴重,只是輕重程度的差別而已。如果專指冬天不儲藏精氣,沒有任何外感,就說是少陰本病,熱從內生,那就違背了仲景溫病的旨意了。仲景在書中只說,太陽初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是辨別它不是傷寒,並不是說太陽的寒氣不從表入,而是從少陰的熱氣內生而生病。
另外,所謂伏氣之病,是指四時令氣的正常病症,不是四時不正的邪氣,也不是非常異氣的疫邪。所謂伏氣,例如感染冬天的風寒,重者傷到營衛,當時就發作的,稱為中風、傷寒;感染輕者,就潛藏在肌膚裡,過了一段時間才發作的,稱為溫病。因此,時氣與伏氣所造成的疾病,兩者不可不辨別。
楊如侯曰:仲景著《傷寒論》,提出溫病與風寒鼎峙而立,實三大綱也。細玩仲景文法,已於傷寒中風之外,示人以辨別溫病之法。曰發熱,是指明邪在肌肉也;曰不惡寒,是指明邪不在皮毛也;曰口渴,即是指明熱自內發。因冬月感寒不即病,至春變而為溫,既變以後,寒已化熱,不得復言為寒矣。
仲景因自解之曰此為溫病。凡是熱由內發者,皆以為溫病三字括之矣。此溫熱之真面目,不由外至者也。就仲景文法細玩之,已將溫病之來歷露出,而其示人以異於傷寒中風之處,皆在言外。
周禹載曰:溫病無陰陽之分,故病惟有陽而無陰,藥必用寒而遠熱。
白話文:
楊如侯曰:
仲景先生在《傷寒論》中,提出了溫病與風寒並列為三大綱領。仔細研讀仲景的文字,我們可以發現,除了傷寒和中風之外,他也暗藏了辨別溫病的方法。他說:「發熱」,是指邪氣在肌肉之中;說「不惡寒」,是指邪氣不在皮毛之中;說「口渴」,則說明熱氣是由內部發出來的。
因為在冬天感受寒氣不一定馬上發病,等到春天轉為溫暖時,寒氣就會化為熱氣,就不能再稱為寒病了。仲景先生自己也解釋道,這就是溫病。凡是熱氣由內部發出來的,都可以用「溫病」這三個字來概括。這種溫熱病的真面目,並非由外部入侵造成的。從仲景的文字中細細品味,可以看出溫病的起源,而他所指出的溫病與傷寒、中風的不同之處,都在字裡行間。
周禹載曰:
溫病沒有陰陽之分,所以疾病只表現出陽性,沒有陰性。治療溫病的藥物,必須用寒涼藥,避免使用溫熱藥。
柯韻伯曰:凡病傷寒而成溫者,雖由於冬時之傷寒,而根實種於其人之鬱火。
又曰:肝膽為發溫之源,陽明為成溫之藪。
楊慄山曰:風寒之邪,始中太陽者十八九;溫病之邪,直行中道,而起陽明者十八九。
又曰:傷寒自表傳裡,里證皆表證侵入於內也;溫病由里達表,表證皆里證浮越於外也。又曰:溫病與傷寒,雖曰不同,而或清或攻,後一節治法,原無大異;惟初病散表,前一節治法,則有天淵之別。
又曰:傷寒一發汗,而外邪即解;溫病一發汗,而里邪愈熾。麻、桂、青龍,用治傷寒,未有不生者;用治溫病,未有不死者。
白話文:
柯韻伯、楊慄山論傷寒溫病:
柯韻伯說: 凡是得了傷寒病,然後轉變成溫病的,雖然起因是冬天受寒,但根本卻是患者體內鬱積的熱氣。
他又說: 肝膽是溫病的發源地,陽明經是溫病滋生蔓延的地方。
楊慄山說: 風寒之邪,一開始侵襲太陽經的佔了十之八九;溫病之邪,直接從中焦走入陽明經的佔了十之八九。
他又說: 傷寒病是從表證傳入裡證,裡證都是表證侵入內部造成的;溫病是從裡證傳達表證,表證都是裡證浮越到外邊造成的。
他又說: 溫病和傷寒,雖然病因不同,但治療上無論清熱還是攻邪,後期的治療方法並無太大差異;只是初期治療散寒解表的方法,則有天壤之別。
他又說: 傷寒病只要發汗,外邪就能解除;溫病一旦發汗,裡邪就會更加熾盛。麻黃、桂枝、青龍湯,用來治療傷寒,沒有不治癒的;用來治療溫病,卻沒有不致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