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病正宗》~ 下篇·正宗輯要 (17)
下篇·正宗輯要 (17)
1. 四十四、新感秋燥說
凡治燥病,先辨涼溫。王孟英曰:以五氣而論,則燥為涼邪,陰凝則燥,乃其本氣。但秋承夏後,火之餘炎未息,若火既就之,陰竭則燥,是其標氣。治分溫潤涼潤二法。費晉卿曰:燥者干也,對濕言之也。立秋以後,濕氣去而燥氣來,初秋尚熱,則燥而熱,深秋既涼,則燥而涼,以燥為全體,而以熱與涼為之用,兼此二義,方見燥字圓相,法當清潤溫潤。
次辨虛實。葉香岩曰:秋燥一證,頗似春月風溫。溫自上受,燥自上傷,均是肺先受病。但春月為病,猶是冬令固密之餘,秋令感傷,恰值夏月發泄之後,其體質之虛實不同。初起治肺為急,當以辛涼甘潤之方,氣燥自平而愈。若果有暴涼外束,只宜蔥豉湯(蔥白、香豉,服時加童便)加杏仁、蘇梗、前胡、桔梗之屬。延綿日久,病必入血分,須審體質證候。
白話文:
治療燥病,首先要辨別涼燥和溫燥。王孟英說:根據五行之氣來說,燥屬於涼邪,陰氣凝結就會導致燥,這是燥的本氣。但是秋天承接夏天之後,夏天的餘熱還沒有消散,如果火氣趁機侵入,陰氣枯竭就會導致燥,這是燥的標氣。治療方法分為溫潤和涼潤兩種。費晉卿說:燥就是乾燥,相對濕氣而言。立秋之後,濕氣消退,燥氣來臨,初秋還很熱,就是燥熱,深秋轉涼,就是燥涼。燥是整個病情的概括,而熱和涼則用來描述具體的病症表現,兼顧這兩方面才能理解燥字的圓滿含義,治療方法應當清潤或溫潤。
接下來要辨別虛實。葉香岩說:秋燥這個病症,和春季的風溫很像。風溫是由上而來,燥氣也由上而傷,都是先傷肺。但是春季發病,還有冬季固密的餘氣,秋季發病,卻是在夏季發泄之後,體質的虛實有所不同。剛開始發病,治療肺部要緊,應該用辛涼甘潤的藥方,燥氣自然平息而痊癒。如果確實有外來的寒涼之氣束縛,就應該用蔥豉湯(蔥白、香豉,服藥時加童便)加入杏仁、蘇梗、前胡、桔梗等藥。如果病症拖延日久,病氣一定會進入血分,必須根據體質和病症表現進行判斷。
總之,上燥治氣,下燥治血,慎勿用苦燥劫爍胃汁也。
又次辨燥濕,石芾南曰:病有燥濕;藥有潤燥。病有風燥、涼燥、暑燥、燥火、燥郁夾濕之分;藥有辛潤、溫潤、清潤、咸潤、潤燥兼施之別。燥邪初傷肺氣,氣為邪阻,不能布津外通毛竅,故身無汗,寒熱疼痛;又不能布津上濡清竅,下潤胃腸,故口乾、舌燥、喉癢、乾咳、胸悶、氣逆、二便不調。
治者當辨燥濕二氣,孰輕孰重;所兼何邪,如兼風、兼寒、兼伏暑之類;所化何邪,如化火、未化火之分;所夾何邪,如夾水、夾痰、夾食、夾內傷之類;對病發藥,使之開通。開是由肺外達皮毛,與升散之直向上行者不同;通是由肺下達胃腸,通潤通利,皆謂之通,非專指攻下言。雖然,燥病夾濕,用藥最要靈活。
專潤燥,須防其滯濕;專滲濕,須防其益燥。必先詰其已往,以治其現在;治其現在,須顧其將來。
白話文:
總之,治療上焦燥熱要以調氣為主,治療下焦燥熱要以滋血為主,要小心不要使用苦寒燥烈的藥物損傷胃液。
接下來要辨別燥濕,石芾南說:疾病有燥和濕兩種,藥物有潤燥兩種。疾病又分為風燥、涼燥、暑燥、燥火、燥郁夾濕;藥物則有辛潤、溫潤、清潤、咸潤、潤燥兼施的區別。燥邪首先傷害肺氣,氣被邪氣阻滯,無法將津液布散到體表和毛孔,所以無汗、寒熱疼痛;也無法將津液輸送到頭部滋潤竅竅,也無法潤澤胃腸,因此口乾、舌燥、喉癢、乾咳、胸悶、氣逆、大小便不順暢。
治療時要辨別燥濕兩氣哪個輕哪個重,伴隨什麼邪氣,例如兼有風邪、寒邪、伏暑之類;轉化成什麼邪氣,例如化火、未化火;夾雜什麼邪氣,例如夾雜水、痰、食積、內傷之類。針對病症用藥,使其開通。開通是指從肺部向外達於皮毛,與向上升散的直行不同;通是指從肺部向下達於胃腸,通潤通利,都稱為通,不是專指瀉下。雖然如此,燥病夾雜濕邪,用藥最需要靈活。
專門潤燥,要防治其滯留濕邪;專門滲濕,要防治其加重燥邪。必須先詢問患者以往的病史,根據現況治療;治療現況時,也要考慮將來的影響。
2. 一、辨脈提綱
脈浮緊惡寒,謂之傷寒;脈數寒少熱多,謂之溫病;脈緩惡風,謂之傷風;脈盛壯熱,謂之熱病;脈虛身熱,謂之傷暑。醫者不可不辨。
白話文:
脈搏跳動強勁且快速,同時感到寒冷和發抖,這被稱為感冒;脈搏跳動快而微弱,有較少的冷感但有更多的熱感,這被稱為溫病;脈搏跳動緩慢並且容易受到風邪影響,這被稱為受風;脈搏跳動強烈並伴有高燒,這被稱為熱病;脈搏薄弱且身體發熱,這被稱為中暑。醫生不能忽視這些症狀的不同特徵。
3. 二、溫病辨脈
凡溫病脈,不浮不沉,中按洪長滑數,右手反盛於左手,總由怫熱鬱滯,脈結於中故也。若左手脈盛,或浮而緊,自是感冒風寒之病,非溫病也。
凡溫病脈,怫熱在中,多見於肌肉之分,而不甚浮。若熱鬱少陰,則脈沉伏欲絕,非陰脈也,陽邪閉脈也。
凡傷寒自外之內,從氣分入,始病發熱惡寒,一二日不作煩渴,脈多浮緊,不傳三陰,脈不見沉;溫病由內達外,從血分出,始病不惡寒,而發熱,一熱即口燥咽乾而渴,(楊如候曰:此論伏氣。若外感溫病,亦有微惡寒者。)脈多洪滑,甚則沉伏,此發表清裡之所以異也。
凡浮診中診,浮大有力,浮長有力,傷寒得此脈,自當發汗,此麻黃、桂枝證也;溫病始發,雖有此脈,切不可發汗,乃白虎、瀉心證也。死生關頭,全於此分。
白話文:
所有溫病的脈象,不浮也不沉,按壓時感覺洪大、長、滑、數,右手脈象比左手脈象強盛,都是因為心中有鬱熱、停滯,脈絡因此在中間部位打結的緣故。如果左手脈象強盛,或者浮而緊,那就是感冒風寒引起的病症,不是溫病。
所有溫病的脈象,鬱熱停留在心臟,多見於肌肉層,不會太浮。如果熱氣鬱滯少陰經,脈象就會沉伏欲絕,這不是陰脈,而是陽邪閉阻脈絡。
所有傷寒都是從外向內入侵,從氣分進入人體,起病時發熱惡寒,一兩天後不會出現煩渴,脈象多浮而緊,不會傳到三陰經,脈象不會沉伏。溫病則是由內向外發病,從血分出來,起病時不會惡寒,而是發熱,一發熱就會口乾舌燥,感到口渴。(楊如候說:這段講的是伏氣。如果外感溫病,也有可能出現輕微的惡寒。)溫病的脈象多洪大滑利,嚴重時會沉伏,這就是傷寒和溫病在發散解表和清裡熱方面有所不同的原因。
所有浮診和中診,浮大有力,浮長有力,傷寒出現這種脈象,就應該發汗,這是麻黃、桂枝的病證;溫病剛開始發作,即使出現這種脈象,也不能發汗,那是白虎、瀉心湯的病證。生死關頭,全在這裡區分。
凡溫病內外有熱,其脈沉伏,不洪不數,但指下沉伏而小急,斷不可誤為虛寒。若以辛溫之藥治之,反益其熱也。所以傷寒多從脈,溫病多從證,蓋傷寒風寒外入,循經傳也,溫病怫熱內熾,溢於經也。
凡傷寒始本太陽,發熱頭痛,而脈反沉者,雖曰太陽,實見少陰之脈,故用四逆湯溫之。若溫病始發,未嘗不發熱頭痛,而見脈沉澀而小急,此伏熱之毒滯於少陰,不能發出陽分。所以身大熱而四肢不熱者,此名厥,正雜氣怫鬱,火邪閉脈而伏也。急以鹹寒大苦之味,大清大瀉之。
斷不可誤為傷寒太陽始病、反見少陰脈沉而用四逆湯溫之。溫之則壞事矣。又不可誤為傷寒陽厥、慎不可下而用四逆散和之。和之則病甚也。蓋熱鬱亢閉,陽氣不能交接於四肢,故脈沉而澀,甚至六脈俱絕,此脈厥也;手足厥冷,甚至通身冰涼,此體厥也。即仲景所謂陽厥,厥淺熱亦淺、厥深熱亦深是也。
白話文:
溫病的發病,無論是內熱或外熱,脈象都沉伏、不洪不數,但摸起來略顯沉伏而稍微急促,絕對不能誤認為虛寒。如果用辛溫的藥物治療,反而會加重病情。所以傷寒多從脈象診斷,而溫病則多從症狀診斷,因為傷寒是由風寒外邪入侵,沿著經絡傳播;溫病則是由內熱鬱結,熱氣溢於經脈。
傷寒一開始通常屬於太陽病,發熱頭痛,但脈象反而沉伏,雖然說是太陽病,實際上卻是少陰脈的表現,所以要用四逆湯溫陽。如果溫病剛開始,沒有發熱頭痛,卻出現脈象沉澀而稍微急促,這是熱毒鬱積在少陰,無法發散到陽分。因此,身體發熱,四肢卻不熱,稱為厥,這是因為雜氣鬱結,火邪閉塞經脈而潛伏。必須緊急用鹹寒苦味的大劑量藥物,清熱瀉火。
絕對不能誤認為傷寒太陽病初期,出現少陰脈沉而用四逆湯溫陽,因為這樣會導致病情加重。也不能誤認為傷寒陽厥,而用四逆散和緩,和緩治療反而會使病情加重。因為熱氣鬱結,陽氣無法到達四肢,所以脈象沉澀,甚至六脈俱絕,這就是脈厥;手足厥冷,甚至全身冰冷,這就是體厥。這正如張仲景所說,厥淺熱也淺,厥深熱也深。
下之斷不可遲。非見真守定、通權達變者,不足以語此。(吳錫璜曰:王士雄說:謂沉細之脈,亦有因熱邪閉塞使然,形症實者,下之可生,未可概以陰脈見而斷其必死。凡熱邪壅遏,脈多細實遲澀,按證清解,自形滑數,不比內傷病服涼藥而脈加數為虛也。又馬元儀謂:三陽症亦有脈微弱不起者,以邪熱抑遏,不得外達,待清其熱,則脈自起,勿謂陽衰脈微也。二公論脈,與慄山前說均合,乃經驗日久,確切不易之理解,為醫者當切記之。
)
凡溫病脈,中診洪長滑數者輕,重則脈沉,甚則閉絕。此辨溫病與傷寒脈浮脈沉異治之要訣也。
凡溫病脈,洪長滑數兼緩者易治,兼弦者難治。
白話文:
對於病情危急的患者,治療不可延誤。只有真正精通醫術、能靈活應變的人,才能做出準確的判斷。溫病的脈象,如果摸起來洪大、長、滑、數,則病情較輕,如果脈象沉,病情較重,嚴重時脈象甚至消失。這是辨別溫病與傷寒脈象的不同,也是治療的关键所在。溫病的脈象,如果洪大、長、滑、數,並且脈象緩慢,則容易治癒,如果兼有弦脈,則難以治療。
凡溫病脈,沉澀小急,四肢厥逆,通身如冰者危。
凡溫病脈,兩手閉絕,或一手閉絕者危。
凡溫病脈,沉澀而微,狀如屋漏者死。
凡溫病脈,浮大而散,狀若釜沸者死。
按傷寒、溫病,必須診脈施治。有脈與證相應者,則易於識別;若脈與證不相應,卻宜審察緩急,或該從脈,或該從證,務要脈證兩得。即如表證脈不浮者,可汗而解;里證脈不沉者,可下而解。以邪氣微,不能牽引抑鬱正氣,故脈不應。下利脈實,有病愈者,但得證減,復有實脈,乃天年脈也。
又脈法之辨,以洪滑者,為陽為實,以微弱者,為陰為虛,不待問也。然仲景曰:若脈浮大者,氣實血虛也;《內經》曰:脈大四倍以上,為關格。皆為真虛;陶氏曰:不論浮沉大小,但指下無力,重按全無,便是陰脈。此洪滑之未必盡為陽也實也。景岳曰:其脈如有如無,附骨乃見,沉微細脫,乃陰陽潛伏閉塞之候;陶氏曰:凡內外有熱,其脈沉伏,不洪不滑,指下沉澀而小急,是為伏熱。此微弱之未必盡為陰也虛也。
白話文:
溫病患者脈象沉澀微急,四肢冰冷,全身發涼,則病情危急。若脈象兩手或一手完全消失,同樣危險。沉澀的脈象,若微弱如屋漏般,則預示死亡。浮大散亂的脈象,如同沸騰的鍋子,也代表死亡。
診斷傷寒和溫病,必須依靠脈象進行治療。脈象和症狀相符,則容易辨別病情;若脈象和症狀不符,就要仔細觀察病情輕重,或是根據脈象,或是根據症狀,務必二者兼顧。例如表證脈象不浮,可以發汗解表;里證脈象不沉,可以瀉下解毒。這是因為邪氣微弱,無法牽制和壓抑正氣,所以脈象不正常。下痢時脈象沉實,可能預示病癒,但如果症狀減輕後脈象依然沉實,則可能是天年脈。
脈法辨證,洪滑的脈象,屬於陽性實證;微弱的脈象,屬於陰性虛證,這是不言而喻的。但張仲景說:脈象浮大,說明氣實血虛;《內經》說:脈象比正常大四倍以上,屬於關格,都是真虛的表現;陶弘景說:不論脈象浮沉大小,只要指下無力,重按完全沒有感覺,就是陰脈。所以洪滑的脈象不一定是陽性實證。李時珍說:脈象若有若無,貼著骨頭才能摸到,沉細微弱,是陰陽潛伏閉塞的徵兆;陶弘景說:凡是內外有熱,脈象沉伏,不洪不滑,指下沉澀微急,是伏熱的表現。所以微弱的脈象不一定是陰性虛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