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宣

《溫病正宗》~ 下篇·正宗輯要 (16)

回本書目錄

下篇·正宗輯要 (16)

1. 三十五、溫熱燥證宜保津液

夫春溫、夏熱、秋燥,所傷皆陰液也。苟能時時預護,處處堤防,豈復有精竭人亡之慮?傷寒所傷者,陽氣也。誠能保護得法,自無寒化熱而傷陰,水負火而難救之虞。即使有受傷處,臨證者知何者當護陽,何者當救陰,何者當先護陽,何者當先救陰,因端竟委,可備知終始,而超妙道之神。

白話文:

春天溫暖、夏天炎熱、秋天乾燥,這些季節變化都會損傷人體的陰液。只要我們能時時預防保健,處處小心防範,就不會擔心精氣耗竭而死亡。傷寒所傷的是人體的陽氣,只要能正確地保護陽氣,就不會出現寒氣化熱傷陰,水火不調難以救治的情況。即使真的受傷了,醫生也能根據症狀判斷應該保護陽氣還是救治陰液,哪個應該優先處理,哪個應該後處理,從而掌握病情發展的全部過程,最終達到神妙的治療效果。

2. 三十六、濕證非易治之病

濕傷脾陽,在中則不運痞滿,傳下則洞泄腹痛。傷胃陽,則嘔逆不食,膈脹胸痛。兩傷脾胃,既有脾證,又有胃證也。其傷脾胃之陰若何?濕久生熱,熱必傷陰,古稱濕火者是也。傷胃陰,則口渴不飢;傷脾陰,則舌先灰滑,後反黃燥,大便堅結。濕為陰邪,其傷人之陽也,得理之正,故多而常見;其傷人之陰也,乃勢之變,故罕而少見。

治濕必須審在何經何臟,兼寒兼熱,氣分血分,而出辛涼、辛溫、甘溫、苦溫、淡滲、苦滲之治。否則籠統混治,將見腫脹、黃疸、洞泄、衄血、便血諸症蜂起矣。蓋土為雜氣,兼證甚多,最難分析,豈可泛論濕氣而已哉?

白話文:

濕氣損傷脾陽,在中焦則氣機不運,導致腹脹滿悶;若向下傳導,則出現腹痛、腹瀉。濕氣損傷胃陽,則出現嘔吐、反胃、不思飲食,以及膈肌脹滿、胸痛的症狀。濕氣損傷脾胃,既有脾臟的病症,也有胃部的病症。

至於濕氣如何損傷脾胃的陰氣呢?濕氣長期停滯,就會化熱,熱氣必定會損傷陰氣,古人稱之為濕熱。濕熱損傷胃陰,則會出現口渴但不飢餓;濕熱損傷脾陰,則會出現舌苔先灰白而滑膩,之後轉為黃燥,大便乾燥難解。

濕氣屬於陰邪,它主要損傷人體的陽氣,這是濕氣發病的常規,所以濕氣病症多見。濕氣損傷人體的陰氣,屬於病邪轉變,所以比較少見。

治療濕氣,必須先判斷濕氣停滯在何經何臟,是兼寒還是兼熱,是氣分還是血分,然後再選擇辛涼、辛溫、甘溫、苦溫、淡滲、苦滲等不同的治療方法。否則,籠統地治療,就會出現腫脹、黃疸、腹瀉、鼻衄、便血等各種併發症。因為脾土屬雜氣,兼症很多,最難分析,怎麼可以只單純地論濕氣呢?

3. 三十七、濕溫變證極多

濕溫一證,蓋土為雜氣,寄旺四時,藏垢納汙,無所不受,其間錯綜變化,不可枚舉。其在上焦也如傷寒,其在下焦也如內傷,其在中焦也如外感,或如內傷。至人之受病也,亦有外感,亦有內傷,使人心搖目眩,無從捉摸。其變證也,則有濕痹、水氣、咳嗽、痰飲、黃汗、黃癉、腫脹、瘧痢、淋帶、便血、痔瘡、疝氣、癰膿等證,較之風、火、燥、寒四門之中,倍而又倍。苟非條分縷析,體貼入微,未有不張冠李戴者。

白話文:

濕溫這一病症,本質上是由於濕氣所致,濕氣就像泥土一樣,屬於雜亂的氣,它依附著四季旺盛的氣候,藏污納垢,無所不包。濕氣的變化錯綜複雜,難以一一列舉。它在人體的上焦表現得像傷寒,在下焦表現得像內傷,在中焦則表現得像外感,也可能像內傷。

人體生病的原因,既有外感,也有內傷,讓人心神恍惚,頭昏眼花,無從捉摸。濕溫的變證很多,包括濕痹、水氣、咳嗽、痰飲、黃汗、黃疸、腫脹、瘧痢、淋帶、便血、痔瘡、疝氣、癰膿等等,相比風、火、燥、寒四種病邪來說,濕溫的症狀要複雜得多。

如果不能仔細分析,深入了解,就很容易把不同的病症混淆,誤診誤治。

4. 三十八、太陰陽明之表受邪濕熱居多

濕熱之邪,從表傷者十之一二,由口鼻入者十之八九。陽明為水穀之海,太陰為濕土之臟,故多陽明、太陰受病。太陰之表,四肢也,陽明也;陽明之表,肌肉也,胸中也。故胸痞為濕熱必有之證,四肢倦怠,肌肉煩疼,亦必並見。

白話文:

濕熱這種邪氣,從外在入侵身體的只占十分之一二,大部分是從口鼻進入的,占了十分之八九。陽明經是水谷的聚集之地,太陰經是濕土的器官,所以容易受到濕熱的侵犯而生病。太陰經的外表,就是四肢;陽明經的外表,就是肌肉和胸部。因此,胸悶氣滯是濕熱所必有的症狀,四肢乏力、肌肉痠痛,也是一定會伴隨出現的。

5. 三十九、濕邪從膜原而入

膜原者,外通肌肉,內近胃腑,即三焦之門戶,實一身之半表半裡也。邪由上受,直趨中道,故病多歸膜原。要之濕熱之病,不獨與傷寒不同,且與溫病大異。溫病乃少陰、太陽同病,濕熱乃陽明、太陰同病也。言證而不言脈者,以濕熱之候,脈無定體,或洪或緩,或伏或細,故難以一定之脈,拘定後人眼目也。

白話文:

膜原是連接肌肉外層、靠近內臟的部位,也就是三焦的門戶,可以說是一身半表半裡的關鍵。外邪從上而下侵襲,直接進入這個部位,因此很多疾病都與膜原有關。重要的是,濕熱病不僅和傷寒不同,也與溫病有很大差異。溫病是少陰和太陽同時生病,而濕熱病是陽明和太陰同時生病。文中講證狀而不提脈象,是因為濕熱病的脈象變化多端,或洪或緩,或伏或細,難以用一個固定的脈象來判斷,避免局限後人的理解。

6. 四十、濕熱證陽明必兼太陰

濕熱之證,陽明必兼太陰者,徒知臟腑相連,濕土同氣,而不知當與溫病之必兼少陰比例。少陰不藏,木火內燔,風邪外襲,表裡相應,故為溫病;太陰內傷,濕飲停聚,客邪再至,內外相引,故病濕熱。此皆先由內傷,再感客邪,非由腑及臟之謂。若濕熱之證,不挾內傷,中氣實者,其病必微。

或有先因於濕,再因飢勞而病者,亦屬內傷挾濕,標本同病。然勞倦傷脾為不足,濕飲停聚為有餘,所以內傷外感,孰多孰少,孰虛孰實,又在臨證時權衡矣。

白話文:

濕熱證的病理分析:

濕熱證,陽明必兼太陰,這句話的意思是,凡是濕熱症,陽明經必然同時伴有太陰經的病變。我們只知道臟腑相連,濕土同氣,卻忽略了濕熱證應與溫病的少陰經比例關係。

少陰經不藏,木火內燔,風邪外襲,表裡相應,所以是溫病。少陰經藏不住陽氣,導致陽氣內燔,風邪外襲,表裡互相影響,就形成了溫病。

太陰經內傷,濕飲停聚,客邪再至,內外相引,所以是濕熱證。 太陰經內傷,導致濕飲停滯,外邪再次入侵,內外相互影響,就形成了濕熱證。

這兩種病症都是先由內傷,再感外邪,並非由腑及臟引起的。

若濕熱證不伴有內傷,中氣充實,其病症就會很輕微。

有些人先因濕邪,再因飢勞而生病,這也屬於內傷夾雜濕邪,標本同病。 勞倦傷脾屬於不足,濕飲停聚屬於有餘。

因此,內傷和外感,孰多孰少,孰虛孰實,都要在臨床觀察時權衡判斷。

7. 四十一、暑濕穢合邪

凡暑月霪雨之後,日氣煦照,濕濁上蒸,人在濕熱蒸騰中,感之則暑濕交受;兼溷穢濁之氣,人中之,即痧毒也。夫人之正氣一虛,暑濕穢濁之邪,俱從口鼻吸入,流布三焦。上乘於心,為中痧;中入於胃,為霍亂;踞於募原,為寒熱;歸於腸胃,為泄瀉。蓋暑熱之邪,驟發而重者,為濕溫;遲發而輕者,為寒熱如瘧,為伏暑晚發;觸邪隨時即發者,為寒熱,為泄瀉;伏邪遇秋始發者,則為瘧為痢矣。一邪之染,為病非一,臨證者可不探本窮源以治哉?

白話文:

凡是在夏季濕熱的梅雨季節過後,太陽猛烈照射,濕氣濁氣向上蒸騰,人處於濕熱蒸騰的環境中,很容易受到暑濕的侵襲。如果又接觸了污濁的氣息,人體吸入後,就會形成痧毒。

人的正氣一旦虛弱,暑濕穢濁的邪氣就會從口鼻吸入,流佈於三焦。邪氣上達心臟,就會引起中痧;進入胃部,就會引起霍亂;停留在腹部,就會引起寒熱;進入腸胃,就會引起泄瀉。

一般來說,暑熱的邪氣,發病迅速且嚴重的,稱為濕溫;發病較慢且輕微的,稱為寒熱如瘧,為伏暑晚發;接觸邪氣後立刻發病的,稱為寒熱或泄瀉;伏藏的邪氣等到秋季才發病的,則會引起瘧疾或痢疾。

一種邪氣的入侵,可能導致不同的疾病,臨床診治時,一定要探究病因,才能對症下藥。

8. 四十二、秋燥證治

按古方書,無秋燥之病。近代以來,惟喻嘉言始補《燥氣論》,其方用甘潤微寒。葉氏亦有燥氣化火之論,其方用辛涼甘潤。乃《素問》所謂燥化於天,熱反勝之,治以辛涼,佐以苦甘法也。

白話文:

根據古老的中醫典籍,並沒有「秋季乾燥」這個疾病。直到近代,只有喻嘉言開始補充了《燥氣論》,他的藥方使用甜而略帶寒性的草藥。葉氏也有關於燥氣轉化為火氣的理論,他使用的藥方是辛辣、涼性且具有甜味的草藥。這正是《黃帝內經》所說的:當乾燥的氣候在天空中盛行時,反而會出現更強烈的熱度,因此需要用辛辣和涼性的草藥來治療,同時配合一些苦澀和甜味的草藥的方法。

9. 四十三、秋燥證治論

春月地氣動而濕勝,故春分以後,風濕暑濕之證多;秋月天氣肅而燥勝,故秋分以後,風燥涼燥之證多;若天氣晴暖,秋陽以曝,溫燥之證反多於涼燥。前哲沈氏目南,謂《性理大全》燥屬次寒,感其氣者,遵《內經》燥淫所勝,平以苦溫,佐以辛甘之法,主用香蘇散(香附、紫蘇、陳皮、甘草)加味,此治秋傷涼燥之方法也。

喻氏嘉言,謂《生氣通天論》,秋傷於燥,上逆而咳,發為痿厥。燥病之要,一言而終,即諸氣膹郁,皆屬於肺,諸痿喘嘔,皆屬於上,二條指燥病言明甚,更多屬於肺之燥。至左胠脅痛、不能轉側、嗌乾面塵、身無膏澤、足外反熱、腰痛、筋攣、驚駭、丈夫㿗疝、婦人少腹痛、目眯眥瘡、則又燥病之本於肝而散見不一者也,而要皆秋傷於燥之徵也。

白話文:

春天時節,地氣開始活動,濕氣較重,因此春分之後,風濕、暑濕的病症較多。秋天時節,天氣肅殺,燥氣較重,因此秋分之後,風燥、涼燥的病症較多。如果天氣晴朗溫暖,秋陽曝曬,溫燥的病症反而比涼燥多。

古代醫家沈氏說,《性理大全》認為燥氣屬次寒,人體感受燥氣時,應遵循《內經》的原則,以苦溫之性平其燥氣,並輔以辛甘之法,常用香蘇散(香附、紫蘇、陳皮、甘草)加味治療,這是治療秋傷涼燥的方法。

喻氏也說,《生氣通天論》提到,秋天傷於燥氣,容易向上逆流而導致咳嗽,發展為痿厥症。燥病的關鍵,可以簡單概括為:各種氣機鬱結都屬於肺,各種痿症、喘息、嘔吐都屬於上焦,這兩點明確地指出燥病與肺部的關係,大多屬於肺燥。而左脅肋疼痛、不能翻身、咽喉乾燥、皮膚粗糙無光澤、足部外側發熱、腰痛、筋攣、驚恐不安、男性疝氣、女性小腹疼痛、眼眯眼瘡,這些都是燥病從肝臟發病,表現不同的症狀,但都歸根結底是秋天傷於燥氣的徵兆。

故治秋燥病,須分肺肝二臟,遵《內經》燥化於天,熱反勝之之旨,一以甘寒為主,發明《內經》燥者潤之之法,自制清燥救肺湯,用桑葉、石膏、甘草、人參、胡麻仁、真阿膠、麥門冬、杏仁、枇杷葉。痰多加貝母、栝蔞;血枯加生地黃;熱甚加犀角、羚羊角、或牛黃。隨證加藥。

此治秋傷溫燥之方法也。

白話文:

因此治療秋燥病,必須分開肺臟和肝臟,遵循《內經》「燥化於天,熱反勝之」的原理,一方面以甘寒为主,發揚《內經》「燥者潤之」的原則,自製「清燥救肺湯」,使用桑葉、石膏、甘草、人參、胡麻仁、真阿膠、麥門冬、杏仁、枇杷葉。若痰多,則加入貝母、栝蔞;若血枯,則加入生地黃;若熱症嚴重,則加入犀角、羚羊角或牛黃。根據症狀變化,適時添加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