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宣

《溫病正宗》~ 下篇·正宗輯要 (14)

回本書目錄

下篇·正宗輯要 (14)

1. 二十三、論伏邪外發須辨六經形證

《傷寒緒論》曰:初發病時,頭項痛、腰脊強、惡寒,足太陽也;發熱面赤、惡風,手太陽也;目疼鼻乾、不得臥,足陽明也;蒸熱而渴,手陽明也;胸脅滿痛,口苦,足少陽也;耳聾及病寒熱往來,手少陽也;腹滿自利而吐,足太陰也;口乾津不到咽,手太陰也。脈沉細,口燥渴,足少陰也。

舌乾、不得臥,手少陰也;耳聾囊縮、不知人事,足厥陰也;煩滿厥逆,手厥陰也。《醫略》曰:太陽之脈,上連風府,循腰脊,故頭項痛,腰脊強;陽明之脈,挾鼻絡於目,故身熱目疼,鼻乾、不得臥;少陽之脈,循脅絡於耳,故胸脅痛而耳聾;太陰脈布胃中,絡於嗌,故腹滿而嗌乾;少陰脈貫腎,絡於肺,系舌本,故口燥舌乾而渴;厥陰脈循陰器,而絡於肝,故煩滿而囊縮。

白話文:

傷寒初期,如果出現頭疼、腰背僵硬、怕冷,屬於足太陽經病變;發燒臉紅、怕風,屬於手太陽經病變;眼睛疼痛、鼻乾、無法躺臥,屬於足陽明經病變;發熱口渴,屬於手陽明經病變;胸側脹痛、口苦,屬於足少陽經病變;耳朵聾、寒熱交替,屬於手少陽經病變;腹部飽脹、腹瀉伴隨嘔吐,屬於足太陰經病變;口乾、唾液難以嚥下,屬於手太陰經病變;脈象沉細、口乾舌燥,屬於足少陰經病變;舌頭乾燥、無法躺臥,屬於手少陰經病變;耳朵聾、陰囊收縮、神志不清,屬於足厥陰經病變;煩躁、昏迷,屬於手厥陰經病變。

太陽經循行於頸後、腰背,所以頭疼腰背僵硬;陽明經經過鼻子、眼睛,所以發熱眼睛疼、鼻乾、無法躺臥;少陽經循行於胸側、耳朵,所以胸側痛、耳朵聾;太陰經經過胃部、咽喉,所以腹部飽脹、咽喉乾燥;少陰經經過腎臟、肺部,連接舌根,所以口乾舌燥;厥陰經經過生殖器、肝臟,所以煩躁、陰囊收縮。

凡外感病,無論暴感伏氣,或由外而入內,則由三陽而傳入三陰;或由內而達外,則由三陰而外出三陽。六經各有見證,即各有界限可憑。治病者,指其見證,即可知其病之淺深;問其前見何證,今見何證,即可知病之傳變。傷寒如此,溫病何獨不然?《素問·熱病篇》、仲景《傷寒論》,均以此立法。

聖人復起,莫此易也。近賢葉氏,始有傷寒分六經,溫病分三焦之論,謂出河間,其實溫熱病之法,至河間始詳,至溫病分三焦之論,河間並無此說,其書具在,可覆按也。厥後吳鞠通著《溫病條辨》,遂專主三焦,廢六經而不論。殊不知人身經絡,有內外淺深之別,而不欲使上下之截然不通也。

白話文:

外感疾病,不論是突然發作的暴感或潛伏的伏氣,都可能從三陽經傳入三陰經;反之,由內而外的病症,則從三陰經傳出三陽經。六經各有特定的病症表現,也就是說,各有界限可供辨識。治療疾病時,只要掌握這些病症表現,就能判斷病情的深淺;詢問患者過去的病症和現在的病症,就能了解疾病的傳變過程。傷寒如此,溫病又何嘗不是呢?《素問·熱病篇》和仲景的《傷寒論》都是根據這個法則制定的。

如果聖人復起,治療疾病也不過如此而已。近來的醫家葉氏,首次提出傷寒分六經,溫病分三焦的理論,說這是出自河間,其實溫熱病的法則,直到河間才詳細闡述,而溫病分三焦的理論,河間並沒有提出,他的著作都在,可以翻閱查證。之後吳鞠通寫了《溫病條辨》,就專門主張三焦,不再論述六經。殊不知人體的經絡有內外淺深之分,不應該讓上下截然不通。

其《上焦篇》提綱云:凡溫病者,始於上焦,在手太陰。試觀溫邪初發者,其果悉見上焦肺經之見證乎?即或見上焦之證,其果中、下焦能絲毫無病乎?鞠通苟虛心診視,應亦自知其說之不可通矣。況傷寒、溫熱為病不同,而六經之見證則同,用藥不同,而六經之立法則同,治溫病者,烏可舍六經而不講者哉?

白話文:

《上焦篇》提到,所有溫病都始於上焦,也就是手太陰肺經。仔細觀察溫邪剛發病的人,是否都能看到上焦肺經的病症?就算只看到上焦的病症,中焦和下焦真的就一點病也沒有嗎?認真診斷的人,應該能明白這種說法是行不通的。更何況,傷寒和溫熱雖然發病不同,但六經的病症表現卻相同,用藥雖然不同,但六經的治療原則卻一樣。治療溫病的人,怎麼能捨棄六經而不講呢?

2. 二十四、論溫熱伏氣與新感不同

新感溫熱,邪從上受,必先由氣分陷入血分,里症皆表症侵入於內也。伏氣溫熱,邪從里發,必先由血分轉出氣分,表症皆里症浮越於外也。新感輕而易治,伏氣重而難療,此其大要也。

謂予不信,請述陸氏九芝評孟英之言曰:仲景所論溫熱,是伏氣。天士所論溫熱,是外感,故以溫邪上受、首先犯肺、逆傳心包十二字,揭之篇首,以自別異。果如其說,則所稱溫熱者,即俗所謂小風溫、小風熱,如目赤、頤腫、喉梗、牙疼之類,卻只須辛涼輕劑,其病立愈。

更述薛瘦吟之言曰:凡病內無伏氣,縱感風寒暑濕之邪,病必不重,重病皆新邪引發伏邪者也。但伏氣有二:傷寒伏氣,即春溫夏熱病也;傷暑伏氣,即秋溫冬溫病也。邪伏既久,血氣必傷,故治法與傷寒傷暑正法大異。且其氣血亦鈍而不靈,故靈其氣機,清其血熱,為治伏邪第一要義。

白話文:

新感染的溫熱病,病邪從外侵入,必然先影響到氣分,然後才侵入到血分,內在的病症都是表症深入體內造成的。而潛伏的溫熱病,病邪從內部發作,必然先影響到血分,然後才轉移到氣分,表面的病症都是內在病症浮現出來。新感染的病症輕微容易治療,潛伏的病症嚴重難以治癒,這就是它們最大的區別。

如果你不信,可以看看陸氏九芝評論孟英的觀點:仲景所說的溫熱病是指潛伏的病邪,天士所說的溫熱病是指外感病邪。因此,天士在文章開頭就用「溫邪上受、首先犯肺、逆傳心包」十二個字來區分兩者。按照天士的說法,他所說的溫熱病就是俗稱的小風溫、小風熱,比如眼睛紅腫、下巴腫脹、喉嚨梗塞、牙齒疼痛等,只需要用辛涼輕劑就可以很快治癒。

薛瘦吟也說:任何疾病如果體內沒有潛伏的病邪,即使感染了風寒暑濕等病邪,病情也不會很嚴重。嚴重的病症都是新病邪引發了潛伏病邪造成的。潛伏的病邪分為兩種:傷寒伏氣,指的是春溫夏熱病;傷暑伏氣,指的是秋溫冬溫病。病邪潛伏久了,必然會損傷血氣,所以治療方法與傷寒、傷暑的正法大不相同。而且,這些病人的氣血也變得遲鈍不靈活,所以疏通氣機、清除血熱是治療潛伏病邪的首要原則。

第其間所伏之邪,有微甚,有淺深;人之性質,有陰陽,有強弱,故其中又有輕重之分焉。醫必識得伏氣,方不至見病治病,能握機於病象之先。然非熟於亢害承製之理,亦豈能測未來之病乎?然非謂司天運氣也,雨暘寒燠,在在留心,久當自悟耳。

由是觀之,同一溫熱症,而新感之與伏氣,病所之淺深不同,病情之輕重不同,病機之安危不同,故其療法,亦因之而不同。

白話文:

人體內潛藏的邪氣,程度有輕有重,深淺不一。人的體質也有陰陽之分,強弱不同,因此生病的程度也會有所差異。醫生必須識別潛伏的邪氣,才能未病先治,掌握病症的先機。然而,不熟悉亢害承製的原理,又怎能預測未來的疾病呢?當然,這也不完全是說要掌握天運氣候,而是要留意風雨寒暑,久而久之自然會領悟。

由此可知,同樣的溫熱病,新感染的和潛伏的邪氣,病灶的深淺不同,病情的輕重不同,病機的安危也不同,所以治療方法也要因應而異。

3. 二十五、溫熱暑各伏氣有兼邪

伏氣溫病,有兼風兼寒兼濕兼毒之不同;伏氣熱病,有兼暑兼濕兼燥之不同。惟伏暑之邪,古無是說,至深秋而發者,始見於葉氏《指南》。霜未降者輕,霜既降者重,冬至尤重。然竟有伏至來春始發者,由於秋暑過酷,冬令仍溫,收藏之令不行,中氣因太泄而傷,邪熱因中虛而伏,其綿延淹滯,較《指南》所論更甚。調治之法則尤難,非參耆所能托,非芩連所能清。

惟藉輕清靈通之品,緩緩撥醒其氣機,疏通其血絡,始可十救一二。若稍一呆鈍,則非火閉,即氣脫矣。

白話文:

夏季闷热潮湿,导致的疾病,有兼带风寒湿毒等不同情况;夏季炎热,导致的疾病,则有兼带暑湿燥等不同情况。不过,伏暑这种病邪,古书中没有记载,直到叶天士的《指南》才首次提到,深秋才发作的伏暑,霜降前轻,霜降后重,冬至最重。甚至还有伏暑到来年春天才发作的情况,这是因为秋暑太过酷热,冬令气候仍然温暖,收藏的阳气无法潜藏,脾胃功能因此过度消耗而受损,暑热之邪也因身体虚弱而潜伏体内,这种伏暑绵延时间更久,比《指南》中记载的更严重。治疗伏暑的方法也更难,单纯依靠人参黄芪补气,黄芩黄连清热,都无法根治。只有用轻清灵通的药物,慢慢地唤醒人体的气机,疏通血液循环,才能勉强挽救一两分。如果稍有不慎,就会导致气血闭塞,甚至气脱亡故。

4. 二十六、溫暑伏氣證狀

伏氣溫病,自里出表,乃先從血分,而後達於氣分。故起病之初,往往舌潤而無苔垢。但察其脈軟,而或弦或微數,口未渴,而心煩惡熱,即宜投以清解營陰之藥。迨邪從氣分而化,苔始漸布,然後再清其氣分可也。伏邪重者,初起即舌絳咽乾,甚有肢冷脈伏之假象,亟宜大清陰分伏邪,繼必厚膩黃濁之苔漸生,此伏邪與新邪先後不同處。

更有伏邪深沉,不能一齊外出者,雖治之得法,而苔退舌淡之後,逾一二日,舌復干絳,苔復黃燥,正如抽蕉剝繭,層出不窮,不比外感溫邪,由衛及氣,自營而血也。秋月伏暑證,輕淺者邪伏膜原,深沉者亦多如此。苟閱歷不多,未必知其曲折乃爾也。

白話文:

伏氣溫病的病機與治療

伏氣溫病,從體內深處發病,然後由裡及表,一開始影響血液,之後才影響到氣分。所以,疾病初期,舌頭通常潤濕,沒有苔垢。但觀察脈象,會發現脈搏軟弱,可能弦緊或稍微快些,口渴還不明显,但心煩意燥,感到熱,這時就應該使用清解營陰的藥物。

等到邪氣影響到氣分,舌苔才會漸漸出現,然後再清解氣分即可。如果伏邪較重,病發初期就會出現舌頭紅絳、咽喉乾燥,甚至出現肢體冰冷、脈搏微弱的假象,必須立即大力清解陰分伏邪。之後,就會慢慢出現厚膩、黃濁的舌苔,這是伏邪與新邪發病時間先後不同的表現。

還有一些伏邪深藏體內,無法一次全部外出的情況,即使治療得法,舌苔退去、舌頭轉為淡白之後,一两天內,舌頭又會變得乾燥紅絳,舌苔又會變得黃燥,就像剝香蕉一樣,一層一層地出現,和外感溫邪由衛氣層層傳播到營血層的過程完全不同。

秋天的伏暑證,輕微的則邪氣藏於表層,嚴重的也多是如此。如果經驗不足,可能無法理解其發病的曲折變化。

5. 二十七、伏氣溫病論

伏氣溫病,本冬傷於寒。後人論傷寒由表入里,溫病自上而下,欲撇去傷寒,獨開生面以論溫,而不自知其無知妄作,不但於仲景經文,未明經旨,並於《內》、《難》二經所論溫病,概不符合。此乃無根之學說,不足道也。仲景論傷寒:有寒邪傷經,由經傳經者;有寒邪傷表,由表入里者。

寒邪入里,先入胸為胸滿;由心而入心下為心下痞;由心下而入腹中為脹滿。其病皆自上而下。伏氣溫病,本冬傷於寒,寒邪伏於骨與肩背之膂筋,至春,病隨氣化,由筋骨而出走肌肉,化為溫病;由肌肉外達皮毛,發為熱病。伏寒化溫,自里出表,乃人身之氣,隨時變化使然。

白話文:

所謂伏氣溫病,其實是冬天受寒所致。後人論述傷寒由外而內,溫病由上而下,企圖捨棄傷寒,另闢蹊徑論述溫病,卻不知其無知妄作,不僅對仲景經文未能明其旨意,更與《內經》、《難經》所論溫病不符。這等無根之學說,不足掛齒。仲景論傷寒,有寒邪傷經,由經傳經者;也有寒邪傷表,由表入里者。

寒邪入里,首先侵犯胸部導致胸悶;再由心臟侵入心窩,造成心窩痞塞;最後從心窩進入腹部,導致腹脹。這些病症都是由上而下發展。伏氣溫病,則源於冬天受寒,寒邪潛伏於骨骼和肩背部的筋膜。等到春天,隨著氣候變化,寒邪從筋骨蔓延至肌肉,轉化為溫病;再從肌肉外達皮毛,演變成熱病。伏寒化溫,由內而外,是人體氣機隨季節變化而產生的正常現象。

所謂自上而下者,乃人之胃氣,不能使邪氣外解,則邪氣入里,由上焦而入中焦,甚則深入下焦。其病由衛入營,由表入里也。夫病之所以由表入里,自上而下者,皆人之氣化使然,非病能使然。寒邪從毛竅入,溫邪亦從毛竅入,不得以溫邪為從口鼻入,不能從毛竅入也。何也?人之口鼻呼吸,毛竅亦呼吸,病氣隨呼吸入人身,固無分乎寒與溫也。

惟瘟疫傳染,地氣為病,穢濁氣味,由口鼻入耳。

伏氣者,正邪也。冬以寒為正邪;春以風為正邪;夏以暑為正邪;長夏新秋以濕為正邪。正邪能伏,虛邪、實邪、微邪、賊邪,皆不能伏也。六氣傷人,合於四時,只論風寒暑濕,而不及燥火。何也?以燥火二氣不能伏,故燥為秋之正邪,而置之不論。喻嘉言未明經旨,為補秋燥一條,不知燥傷肺金,其病即發為燥咳,不能伏至冬令而後咳嗽也。

白話文:

所謂從上往下,指的是人體的胃氣無法將外邪驅散,導致外邪侵入內部,從上焦進入中焦,嚴重的話會深入下焦。這種病症是由衛氣轉變為營氣,由表及裏的過程。疾病之所以會由表及裏,從上往下,都是人體氣化的結果,並非疾病本身造成的。寒邪和溫邪都從毛孔進入人體,不能說溫邪只從口鼻進入,而不能從毛孔進入。這是因為人體的口鼻呼吸時,毛孔也同時呼吸,病氣隨著呼吸進入人體,無論是寒邪還是溫邪,都是一樣的。

只有瘟疫傳染,是由地氣引起的,穢濁的氣味,會從口鼻和耳朵進入。

伏氣指的是正邪。冬天以寒邪為正邪;春天以風邪為正邪;夏天以暑邪為正邪;長夏新秋以濕邪為正邪。正邪可以潛伏,虛邪、實邪、微邪、賊邪則不能潛伏。六氣傷人,應當符合四時的變化,只論述風寒暑濕,而沒有提到燥火。這是因為燥火二氣不能潛伏,所以燥邪為秋天的正邪,而沒有特別提及。喻嘉言沒有明白經旨,補上秋燥一條,卻不知道燥邪傷肺金,就會導致燥咳,這種病症不會潛伏到冬天才咳嗽。

按燥氣有二,有火燥,有寒燥。火燥傷人,其氣不能伏;寒燥傷人,結為癥瘕,為疝氣,日久不愈,亦伏氣病也。嘉言欲補秋燥一條,當言疝瘕,不當言咳嗽也。

白話文:

這段古文中提到的「燥氣」是指兩種不同的症狀:一種是因為熱而引起的乾燥(火燥),另一種則是由於寒冷所造成的乾燥(寒燥)。火燥對人的影響不會長期存在,但寒燥會使人產生一些病症如腫瘤、腹痛等,如果長時間沒有好轉,也可能成為慢性疾病。

嘉言想要增強秋季防禦力的一條方法是要注重治療這些病症,而不是隻著重在咳嗽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