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宣

《溫病正宗》~ 下篇·正宗輯要 (13)

回本書目錄

下篇·正宗輯要 (13)

1. 十九、論溫熱五種辨法

一辨氣:風寒之氣,從外收斂入內,病無蒸氣觸人。間有作蒸氣者,必待數日後,轉入陽明腑症之時。溫熱及濕溫症,其氣從中蒸達於外,病即有蒸氣觸人,輕則盈於床帳,重則蒸然一室,以人身臟腑氣血津液,得寒氣則內斂,得火氣則上炎。溫熱火氣也,人受之自臟腑蒸出於肌表,氣血津液逢蒸而敗,因敗而溢,溢出有盛衰,充達有遠近,非鼻觀精者不能辨之。辨之既明,治之毋惑。

知為溫熱而非傷寒,則凡於頭痛發熱諸表症,不得誤用辛溫發散,於諸里症當清當下者,亦不得遲迴瞻顧矣。

二辨色:風寒主收斂,斂則結,面色多繃結而光潔;溫熱主蒸散,散則緩,面色多鬆緩而垢晦。人受蒸氣,則津液上溢於面,頭目之間多垢滯,或如油膩,或如煙燻,望之可憎者,皆溫熱之色也。一見此色,雖頭痛發熱,即不得用辛熱發散。一見舌黃煩渴諸里症,即宜攻下,不可拘於下不厭遲之說。

白話文:

辨別病氣,風寒之氣會從外收斂入內,病人沒有蒸氣散發出來。偶爾有蒸氣的,也必定要等數日之後,轉入陽明腑症的時候才會出現。溫熱和濕溫症,其病氣會從內部蒸發到體外,病人就會有蒸氣散發出來,輕則布滿床帳,重則蒸滿整個房間。這是因為人體臟腑氣血津液,遇寒則收斂,遇熱則上炎。溫熱火氣,人體受到影響後,會從臟腑蒸發到肌膚表面,氣血津液因蒸發而受損,因受損而溢出,溢出程度有盛衰,散發範圍有遠近,非精於觀察鼻息之人難以辨別。辨別清楚後,治療就不會迷茫。

知道是溫熱病而非傷寒,則凡是頭痛發熱的表症,都不可誤用辛溫發散藥物,遇到裡症應該清熱瀉下的,也不能猶豫不決了。

辨別病色,風寒主收斂,收斂則凝結,面色多繃緊光潔;溫熱主蒸散,散發則鬆弛,面色多鬆緩黯淡。人體受到蒸氣影響,津液會上溢到面部,頭目之間多有垢膩,或像油膩,或像煙燻,看起來令人厭惡的,都是溫熱病的顏色。一見此色,即使頭痛發熱,也不能使用辛熱發散藥物。一見舌黃煩渴的裡症,就應該攻下,不可拘泥於「下不厭遲」的說法。

三辨舌:風寒在表,舌多無苔,即有白苔,亦薄而滑,漸傳入里,方由白而黃,轉燥而黑。溫熱一見頭痛發熱,舌上便有白苔,且厚而不滑,或色兼淡黃,或粗如積粉,或兼二三色,或白苔即燥。又有至黑不燥,則以兼濕挾痰之故,然必按之粗澀,或兼有朱點有罅紋,不可誤認為裡寒陰結也。治溫熱者,能先於表症辨之,不用辛溫發散,一見里症,即用清涼攻下,斯得之矣。

四辨神:風寒之中人,令人心知所苦,而神自清,如頭痛寒熱之類,皆自知之。至傳裡入胃,始或有神昏譫語之時,緣風寒為病,其氣不昏而神清。溫熱初起,便令人神情異常,而不知所苦,大概煩躁者居多,甚或如癡如醉,擾亂驚悸。及問其何所苦,則不自知,即間有神清而能自知者,亦多夢寐不安,閉目若有所見,此即譫語之根也。或亦以始初不急從涼散,遷延時日,故使然耳。

白話文:

三辨舌:

風寒表證,舌頭通常沒有舌苔,如果有也是薄薄的白苔,且表面光滑。當風寒侵入內裡,白苔就會逐漸轉為黃色,並變得乾燥甚至發黑。

溫熱證一出現頭痛發熱,舌頭上就會有白苔,而且厚實不光滑,顏色可能淡黃,或像積粉一樣粗糙,甚至出現兩種或三種顏色,或者白苔直接乾燥。

還有一種情況是舌苔完全發黑但並不乾燥,這是因為濕氣與痰濁夾雜的緣故,但這種黑苔一定摸起來粗糙,或者伴隨著紅點或裂紋,不可誤認為裡寒陰結。

治療溫熱證,要能及早從表面症狀辨別出來,不要急著使用辛溫發散的藥物。一旦發現內裡症狀,就要立刻使用清涼攻下的藥物,這樣就能有效治療。

四辨神:

風寒侵襲人體,會讓人清楚地感受到病苦,精神狀態也相對清明,例如頭痛、寒熱等,患者都能自己察覺。當風寒傳入內裡,進入胃部,才會出現神志昏迷、胡言亂語的情況。這是因為風寒病邪的特性是氣而不昏,神志通常保持清醒。

溫熱證剛開始,就會讓人精神異常,卻無法察覺自己的病苦,通常表現為煩躁不安,甚至像痴呆一樣,伴隨著驚慌失措。詢問患者病症,他們往往無法清楚表達,即使有些精神清醒,能自己描述病情,也常常會做噩夢,閉眼時像看到東西一樣,這就是譫語的根源。

這些情況可能是因為一開始沒有及時使用涼散的藥物,導致病情延誤所致。

五辨脈:溫熱之脈,傳變後與風寒頗同,初起時與風寒迥別。風寒從皮毛而入,一二日脈多浮,或兼緊兼緩兼洪,無不浮者。傳裡始不見浮脈,然其至數亦清楚,而不模糊。溫熱從中道而出,一二日脈多沉。迨自里出表,脈始不沉而數。或兼弦,或兼大,然總不浮,其至數則模糊而不清楚。

凡初起脈沉遲,勿誤作陰症。沉者,邪在裡,遲者,邪在臟也。脈象同於陰寒,而氣、色、舌苔、神情,依前諸法辨之,自有不同者,或數而無力,亦勿作虛視,因其熱蒸氣散,脈自不能鼓指,但當解熱,不當補氣。受病之因各殊,故同脈而異斷。

白話文:

五辨脈:

溫熱之脈,傳變後與風寒頗同,初起時與風寒迥別。

溫熱病的脈象,在病程發展後會跟風寒病的脈象有些相似,但在疾病初期,兩者卻有明顯的區別。

風寒從皮毛而入,一二日脈多浮,或兼緊兼緩兼洪,無不浮者。

風寒病從皮膚和毛髮侵入體內,一兩天後,脈象多為浮脈,可能同時出現緊脈、緩脈、洪脈,但浮脈是必備的。

傳裡始不見浮脈,然其至數亦清楚,而不模糊。

當風寒病發展到內裡時,就看不到浮脈了,但脈搏的跳動次數仍然清晰,不會模糊不清。

溫熱從中道而出,一二日脈多沉。

溫熱病由內臟發出,一兩天後,脈象多為沉脈。

迨自里出表,脈始不沉而數。或兼弦,或兼大,然總不浮,其至數則模糊而不清楚。

等到溫熱病的邪氣從內裡轉移到體表時,脈象才會不再是沉脈,而出現脈搏跳動加快的情況。可能還會伴隨弦脈或大脈,但始終不會出現浮脈。而且脈搏跳動次數會變得模糊不清。

凡初起脈沉遲,勿誤作陰症。沉者,邪在裡,遲者,邪在臟也。

如果病發初期出現沉遲脈,不要誤認為是陰證。沉脈表示邪氣在內裡,遲脈表示邪氣在臟腑。

脈象同於陰寒,而氣、色、舌苔、神情,依前諸法辨之,自有不同者,或數而無力,亦勿作虛視,因其熱蒸氣散,脈自不能鼓指,但當解熱,不當補氣。

雖然脈象與陰寒病相似,但氣色、舌苔、精神狀態等,根據以往的辨證方法去分析,就會發現有所不同。例如,有的患者脈象雖然跳動次數快,但卻無力,也不要認為是虛證。這是因為熱邪蒸騰氣血散失,脈搏才無法有力地搏動,應該用清熱解毒的方法治療,而不是補氣。

受病之因各殊,故同脈而異斷。

由於導致疾病的原因各不相同,所以即使脈象相同,也需要根據其他症狀做出不同的判斷。

2. 二十、溫熱有外感有伏邪

太陽病,發熱而渴為溫病,是少陰伏邪、出於太陽,以其熱從內發,故渴而不惡寒。若外感溫病,初起卻有微惡寒者,以風邪在表也;亦不渴,以內無熱也;似傷寒而實非傷寒,如辨別不清,多致誤治。

白話文:

當人得了太陽經脈受邪所引起的疾病(即感冒),如果出現發燒和口渴症狀,就可能是溫病了。這種情況是由於少陰經脈潛藏的邪氣透過太陽經脈而出現的病症,因為熱氣從內部散發出來,所以會感到口渴但不會怕冷。

如果是因外界感染所致的溫病,在初期可能會有些許畏寒的情況,這是因為風邪停留在皮膚表面的原因。此外,患者也可能不會感到口渴,因為他們身體裡沒有熱氣。

這類型的病情看似與傷寒相似,但是實際上並不是傷寒,因此如果不仔細分辨清楚,很容易造成錯誤治療。

3. 二十一、論溫病與傷寒病情不同治法各異

冬月傷寒,邪由皮毛而入,從表入里。初見三陽經證,如太陽病,則頭項強痛而惡寒之類。三陽不解,漸次傳入三陰。其中有留於三陽而不入三陰者;有結於胃腑而不涉他經者;亦有不必假道三陽而直中三陰者。凡此傷寒之證,初起悉系寒邪見象。迨發作之後,漸次化熱內傳,始有熱象。

故初起治法,必以通陽祛寒為主。及化熱之後,始有泄熱之法。此傷寒病之大較也。若夫溫病,乃冬時寒邪伏於少陰,迨春夏陽氣內動,伏邪化而為熱,由少陰而外出,如邪出太陽,亦見太陽經證,其頭項強痛等象,亦與傷寒同。但傷寒里無鬱熱,故惡寒不渴,溲清無內熱;溫邪則標見於外,而熱鬱於內,雖外有表證,而裡熱先盛,口渴溲黃,尺膚熱,骨節疼,種種內熱之象,皆非傷寒所有。其見陽明、少陽,見症亦然。

白話文:

冬季時受寒邪入侵,寒邪從皮膚毛髮進入體內,由表及裡。一開始表現出三陽經的症狀,像太陽病一樣,會出現頭頸部疼痛、怕冷等。如果三陽經的病症沒有解除,寒邪會逐漸傳入三陰經。有些寒邪會停留在三陽經而不入三陰經;有些寒邪會停留在胃腑而不影響其他經絡;還有一些寒邪會直接侵犯三陰經而不經過三陽經。這些傷寒的症狀,初期都是寒邪入侵的表現。等到發作之後,寒邪逐漸轉化為熱邪並向內傳,才出現熱症。

所以,初期治療的原則必須以溫陽驅寒為主。等到轉化為熱邪之後,才會有泄熱的方法。這就是傷寒病的大致情況。至於溫病,則是在冬季寒邪潛伏於少陰經,等到春夏陽氣內動,潛伏的寒邪轉化為熱邪,從少陰經向外傳播,如果邪氣傳到太陽經,也會出現太陽經的症狀,比如頭頸部疼痛等,這些症狀也跟傷寒病相似。但是傷寒病內裡沒有鬱熱,所以怕冷不渴,小便清澈,沒有內熱;溫病則表現在外,但熱邪鬱積在內,雖然有表證,但內熱先盛,口渴、小便黃、尺脈熱、骨節疼痛等內熱的症狀,都是傷寒病沒有的。溫病在陽明、少陽經的症狀也是如此。

初起治法,即以清泄裡熱,導邪外達為主,與傷寒用藥一溫一涼,恰為對待。蓋感寒隨時即發,則為傷寒,其病由表而漸傳入里;寒邪郁久化熱而發,則為溫病,其病由里而鬱蒸外達。傷寒初起,決無裡熱見證;溫邪初起,無不見裡熱之證。此傷寒溫病分證用藥之大關鍵,臨證時能從此推想,自然頭頭是道矣。

白話文:

一開始治療,就要以清熱瀉火、引邪外出為主,這和治療傷寒的用藥方法一寒一熱,正好相反。因為受寒馬上就發病,就是傷寒,病從外而逐漸傳入內;寒邪積聚很久化為熱而發病,就是溫病,病從內而鬱積外出。傷寒剛開始,絕不會有內熱的症狀;溫邪剛開始,一定會有內熱的症狀。這是區分傷寒溫病,用藥的關鍵所在,臨床診斷時,能從這個角度思考,自然就能得心應手了。

4. 二十二、論伏氣發溫與暴感風溫病源不同治法各異

冬時伏邪,鬱伏至春夏,陽氣內動,化熱外達,此伏氣所發之溫病也。《內經》云:冬傷於寒,春必病溫。又云:凡病傷寒而成溫者,先夏至日為病溫,後夏至日為病暑。《難經》云:傷寒有五,有溫病,有熱病。《傷寒論》云: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凡此皆指伏邪所發之溫病言也。

另有一種風溫之邪,當春夏間,感受溫風,邪鬱於肺,咳嗽發熱,甚則發為痧疹,《內經》所謂風淫於內,治以辛涼;葉氏《溫熱論》所謂溫邪上受,首先犯肺者,皆指此一種暴感風溫而言也。伏氣由內而發,治之者以清泄裡熱為主。其見證至繁且雜,須兼視六經形證,乃可隨機立法。

白話文:

冬天時,寒邪潛伏於體內,一直到春夏時節,陽氣開始活動,熱氣向外散發,這就是伏邪引發的溫病。

《內經》中說:「冬天受寒,春天就容易得溫病。」又說:「凡是因傷寒而轉變成溫病的,夏至日之前發病的是溫病,夏至日之後發病的是暑病。」《難經》中說:「傷寒有五種,有溫病,也有熱病。」《傷寒論》中說:「太陽病,發熱且口渴,不畏寒者,就是溫病。」這些都是指伏邪引發的溫病。

還有一種風溫之邪,在春夏之際,感受溫風,邪氣鬱積於肺,就會咳嗽發熱,嚴重的話還會發痧疹。《內經》中所謂「風淫於內,治以辛涼」,葉氏《溫熱論》中所謂「溫邪上受,首先犯肺」,都是指這種突然感受風溫而引起的疾病。

伏氣由內而發,治療時以清泄裡熱為主。其表現症狀非常多樣複雜,需要結合六經的症狀,才能針對病況制定治療方案。

暴感風溫,其邪專在於肺,以辛涼清散為主。熱重者兼用甘寒清化。其病與伏溫病之表裡出入,路徑各殊,其治法之輕重深淺,亦屬迥異。近人專宗葉氏,將伏氣發溫之病置而不講,每遇溫邪,無論暴感伏氣,概用葉氏辛涼輕淺之法,銀翹、桑菊,隨手立方,醫家病家,取其簡便,無不樂從;設有以伏氣之說進者,彼且視為異說,茫然不知伏溫為何病,嗟乎!伏溫是外感中常有之病,南方尤多,非怪證也;其病載在《內經》、《難經》、《傷寒論》諸書,非異說也。臨證者竟至茫然莫辨,門徑全無,醫事尚堪問哉?

白話文:

突然感染風溫,病邪主要侵犯肺部,治療以辛涼清散為主。熱症較重者,還要配合甘寒清化。這種病與伏溫病在表裡表現、病程發展方面有所不同,治療方法的輕重深淺也大不相同。近來醫家都只遵循葉氏醫學,對伏氣發溫的病症置之不理,每遇到溫邪,不論是突然感染還是伏氣所致,都一概使用葉氏的辛涼清淺療法,如銀翹散、桑菊飲,隨手開方。醫家和患者都覺得這種方法簡便,都樂意採用。如果有人提出伏氣的觀點,他們就認為是異端邪說,完全不知道伏溫是什麼病。唉!伏溫是外感疾病中常見的病症,南方地區尤其多見,並非怪病。關於伏溫的病症,記載於《內經》、《難經》、《傷寒論》等醫書,並不是什麼異說。臨床醫生竟然對此茫然不知,毫無頭緒,醫術實在令人堪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