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病正宗》~ 下篇·正宗輯要 (12)
下篇·正宗輯要 (12)
1. 十七、論溫熱與風寒各異
一辨其氣之異。風主疏泄,寒主凝澀,二氣雖有不同,然初皆冷而不熱,其中人也,鬱而不宣,方其初受在表,自宜溫散。麻黃、桂枝湯、葛根湯、蘇羌飲等方,皆散寒之劑,非解熱之劑也。溫熱由伏氣而成,熱而不冷,其傷人也,立蒸而腐敗,初起即宜涼解。
梔豉湯(山梔、淡豆豉)、葛根芩連湯(葛根、黃芩、川連、炙草)、麻杏石甘膏(麻黃、杏仁、生石膏、炙草)、黃芩湯、葳蕤湯(玉竹參、麻黃、杏仁、川芎、青木香、白薇、獨活、炙草)、六神通解散(麻黃、生石膏、蒼朮、黃芩、滑石、甘草、淡豆豉、蔥白)等方,皆解熱之劑,非散寒之劑也。以解熱之劑治風寒,輕則寒中嘔利;重則陽陷厥逆。
白話文:
首先要辨別病氣的不同。風性疏泄,寒性凝澀,雖然風寒二氣性質不同,但最初都是寒冷而非溫熱。患者因此感到鬱悶不舒,無法宣發。初期病邪在表,就應該用溫散的方法治療。麻黃湯、桂枝湯、葛根湯、蘇羌飲等方劑都是散寒的藥物,而非解熱的藥物。溫熱病是由伏氣所致,表現為熱而不冷,這種病邪會迅速腐敗,損傷人體。發病初期就應該用涼解的方法治療。
梔豉湯(山梔、淡豆豉)、葛根芩連湯(葛根、黃芩、川連、炙草)、麻杏石甘膏(麻黃、杏仁、生石膏、炙草)、黃芩湯、葳蕤湯(玉竹參、麻黃、杏仁、川芎、青木香、白薇、獨活、炙草)、六神通解散(麻黃、生石膏、蒼朮、黃芩、滑石、甘草、淡豆豉、蔥白)等方劑都是解熱的藥物,而非散寒的藥物。用解熱的藥物治療風寒,輕則會寒中嘔利,嚴重則會陽氣下陷,出現厥逆的症狀。
以散寒之劑治溫熱,輕則衄渴譫妄;重則枯竭亡陰。此氣之不可不辨也。
二辨其受之異。風寒從表入里,自皮毛而肌腠,而筋骨,而胸膈胃腸,一層漸深一層,不能越此入彼,故汗不厭早,下不厭遲。為散為和,淺深毫不可紊。以其氣皆屬冷,必待寒化為熱,邪斂入內,方可攻下涼解,否則虛其裡氣,反引表邪內陷,而成結胸痞利諸症。濕溫從膜原而發,溫熱從血絡而發,先踞膜絡之中,必內潰而後變九傳,由里出表雖出表而里未必全無邪戀,經過之半表,亦未必不為邪傷,故下不厭早,汗不厭遲。為和為解,淺深必不可拘。
以其氣皆屬熱,熱能作蒸,不必郁變,而此蒸即帶彼熱,未出表而誤溫之,始則引熱毒燎原,而為斑衄狂喘,末傳則傷真陰,為枯槁沉昏厥逆諸危候矣。
白話文:
用散寒的藥物治療溫熱病,輕則會出現鼻出血、口渴、神志不清等症狀,重則會導致體液枯竭、陰氣耗損而亡。由此可見,辨別氣之寒熱至關重要。
其次,要辨別疾病的受邪方式。風寒從體表侵入內里,依次侵犯皮毛、肌腠、筋骨、胸膈、胃腸,逐層深入,不會越過某一層直接進入下一層。因此,出汗要趁早,瀉下要等到病情較重時再用。治療應以散寒和解為主,淺表與深層的治療不可混淆。因為風寒之氣都屬寒性,必須等到寒邪化熱,邪氣收斂入內時,才能攻下涼解,否則會損傷內裡的正氣,反而導致表邪內陷,形成胸悶、腹痛、泄瀉等症狀。濕溫病從膜原(表層)發病,溫熱病從血絡(血液循環)發病,它們都先侵犯膜絡,然後才會向內潰爛,轉變為九種傳變的病症。由里出表,雖然邪氣已經到達體表,但內里可能仍然存在邪氣,經過的半表部位也可能受到邪氣的侵害。因此,瀉下要趁早,出汗要等到病情較重時再用。治療應以和解為主,淺表與深層的治療不可拘泥。
因為溫熱之氣都屬熱性,熱能蒸騰,不需要鬱積轉變,而且這種蒸騰之氣會帶動其他部位的熱氣。如果在邪氣尚未到達體表時就誤用溫藥,一開始會導致熱毒蔓延,出現斑疹、鼻出血、狂躁、氣喘等症狀,病情發展到後期則會傷及真陰,出現枯槁、神志昏迷、厥逆等危急症狀。
三辨其傳經之異。溫熱傳經,與風寒不同。風寒從表入里,故必從太陽而陽明,而少陽,而入胃;若溫熱則邪從中道,而或表或里,惟視人何經之強弱為傳變。故伏邪之發,有先表后里者,有先里後表者,有但里不表者,有表而再表者,有里而再里者,有表裡偏勝者,有表裡分傳者,有表裡分傳而再分傳者,有表裡三焦齊發者,此謂九傳。醫必先明九傳之理由,而後能治伏邪。
試言其要,風寒從表入里,必待漸次閉鬱而傳變,故在表時不必兼見里症,入里後不必復見表症;溫熱本從里出表,故見表症時,未有不兼見一二里症者,亦未有不兼見一二半表半裡症者。且溫熱屬蒸氣,表而里,里而表,原是不常。有里症下之而其邪不盡,仍可出表者;有譫妄昏沉之後,病愈數日,復見頭痛發熱,復從汗解者,此所謂表而再表,風寒必無是也。
白話文:
探討傳經的差異,溫熱病的傳經方式與風寒病不同。風寒病從體表侵入內里,所以一定會依序從太陽經、陽明經、少陽經,最終進入胃經;而溫熱病則邪氣從中途侵入,可能侵犯表或里,取決於人體哪條經脈虛弱。因此,潛伏的邪氣發作,可能先從表症開始,再發展為里症;也有可能先從里症開始,再發展為表症;還可能只出現里症,不出現表症;或者先出現表症,然後又出現表症;或者先出現里症,然後又出現里症;也有可能表症或里症其中一方較為明顯;或者表症和里症同時出現;或者表症和里症同時出現,之後又分別發展出新的表症和里症;甚至可能表症、里症以及三焦經同時發作,這就是所謂的九種傳經方式。醫生必須先了解九種傳經方式的道理,才能治療潛伏的邪氣。
簡而言之,風寒病從表入里,需要經過逐漸閉塞鬱積的過程,才會發生傳變。所以,在表症階段,不一定會出現里症;而在里症階段,也不一定會出現表症。溫熱病則本就從里出表,所以出現表症時,往往也會伴隨一兩項里症,或者出現一半表症,一半里症的情況。而且,溫熱病屬於蒸氣性質,表症和里症會互相影響,原本就不穩定。有些病人出現里症,經過治療後,邪氣尚未完全清除,仍可能再出現表症;有些病人出現神志不清、昏迷,病癒後數日,又出現頭痛發熱,然後再透過汗液排出邪氣,這就是所謂的「表而再表」,風寒病絕對不會出現這種情況。
更有下症全具,用下藥後,裡氣通而表亦達,頭痛發熱得汗而解,胸悶心煩暫從疹斑而解,移時復見舌黑心悶,腹痛譫妄,仍待大下而後愈者,此所謂里而再里,風寒必無是也。若夫表裡分傳,三焦齊發之症,風寒十無一二,溫熱十有六七,但據傳經之專雜為辨。初起專見一經症者屬風寒,初起雜見二三經症者屬溫熱;日久而漸傳者屬風寒,一日驟傳一二經,或二三經者屬溫熱。則雖病有變態,而風寒不混於溫熱,溫熱不混於風寒,施治自無誤矣。
白話文:
更有患者下焦症狀全都有,用瀉下藥之後,內在氣機通暢,外在表證也同時解除,頭痛發熱能藉由出汗而緩解,胸悶心煩暫時藉由疹斑消退,但過一陣子又出現舌頭發黑、心悶、腹痛神志不清的狀況,仍需要再次瀉下才能痊癒。這就是所謂的裡證加重,風寒不可能。
至於表裡分傳,三焦同時發病的症狀,風寒占十分之二,溫熱則占十分之六七,要根據傳經的專一或雜亂來辨別。病症初起只見單一經絡症狀的屬於風寒,初起同時出現二三經絡症狀的屬於溫熱;病程久了症狀逐漸傳播的屬於風寒,一天內突然傳播到一、二經絡,或二三經絡的屬於溫熱。
所以,即使疾病有變化,風寒也不會混淆於溫熱,溫熱也不會混淆於風寒,治療起來自然不會錯誤。
2. 十八、論溫熱症辨似要義
凡病俱以虛實寒熱四字為大綱,溫熱症何獨不然?但虛實寒熱之真者易辨,似者難辨。有實症似虛,虛症似實,熱症似寒,寒症似熱者,不可不細辨也,故特逐論而詳述之。
所謂實症似虛者,即以表症論之,頭痛發熱,邪在表也。其脈當浮,症當無汗,而反自汗,脈無力,用發表藥,而身反疼痛,則似虛矣。故人惑於多自汗,而誤用桂枝湯者有之;惑於脈無力,而引仲景《太陽篇》發熱惡寒脈微弱為無陽,而誤用小建中湯者有之;惑於身疼痛,而引仲景若不瘥,身體疼痛,當溫其里,誤用四逆湯者有之。
白話文:
所有疾病都可以用虛實寒熱四個字來概括,溫熱病當然也不例外。不過,真正的虛實寒熱容易分辨,而看似虛實寒熱的則很難區分。有些病症看似虛症,實際上卻是實症;有些病症看似實症,實際上卻是虛症;有些病症看似寒症,實際上卻是熱症;有些病症看似熱症,實際上卻是寒症,這些情況都需要仔细辨别,因此必須一一論述并詳細說明。
所謂實症似虛,指的是表面症状看起来像虛症。比如頭痛發熱,说明邪氣在表,脉象应该浮,症状应该无汗,但病人却反而是自汗、脈无力。如果使用发表药物,反而会使身体疼痛,看起来就很像是虛症。所以,有些人因为病人多汗而誤用桂枝湯;有些人因为脉象无力,而误以为是太陽篇中所說的發熱惡寒脈微弱無陽,而误用小建中湯;有些人因为身體疼痛,而誤以為是仲景所說的若不瘥,身體疼痛,應該溫其里,而誤用四逆湯。
不知伏邪之在表,其自汗者,邪熱自里蒸出於表,非表虛也;其脈無力者,熱主散漫,散漫則脈軟,非比寒主收斂而脈緊也;身體反疼者,伏邪自里而漸出於表,非比陽虛不任發表也。此在表之實症似虛者也。
又以半表半裡論之,寒熱往來,胸脅滿,邪在半表半裡也。其脈當弦,其口當渴,而脈反沉,口不渴,則似寒矣。故人惑於脈沉,而以胸脅滿為太陰,口不渴為內寒,而誤用理中湯,不知伏邪之半表半裡,其脈沉者,邪伏於膜原而未出表,故脈不浮,非陽虛也。其不渴者,邪未傳變,未入胃腑,故不能消水,非內寒也。
白話文:
如果不知道伏藏的邪氣在表層,病人出汗,是因為邪熱從內部蒸發到表層,而不是表虛;脈搏無力,是因為熱氣散漫,散漫則脈搏軟弱,這和寒氣收斂導致脈搏緊縮不同;身體反而疼痛,是因為伏藏的邪氣從內部逐漸向表層移動,而不是陽虛無法發散表邪。這些都是表層的實證,卻表現出虛證的現象。
再從半表半裡的角度分析,寒熱交替,胸脅脹滿,邪氣在半表半裡。脈搏應該弦緊,口渴,但實際卻是脈沉,不渴,就好像寒證一樣。所以人們被脈沉誤導,認為胸脅脹滿是太陰證,不渴是內寒,而誤用理中湯,卻不知道伏藏的邪氣在半表半裡,脈沉是因為邪氣伏藏在膜原尚未出表,所以脈搏不浮,不是陽虛。不渴是因為邪氣尚未傳變,未入胃腑,所以無法消水,不是內寒。
此半表半裡之熱症似寒者也。又以里症論之口燥咽乾不得臥,邪在裡。其脈當洪,其身當熱,其便當結,而脈反沉微澀弱,身反四肢厥冷,大便自利,則全似虛寒矣。人惑於脈微澀弱,而用參耆者有之;惑於厥逆,而用桂附者有之;惑於自利,而用參、朮、乾薑者有之。不知伏邪在裡,其脈沉微澀弱者,乃邪熱結於腸胃,氣不達於營衛也;其身反厥冷者,邪熱結於裡,而不達於外,氣結於下,而不通於上也;其自利者,乃熱結旁流也。此在裡之實症似虛、熱症似寒者也。
總之,溫熱為伏火,與風寒之寒因大異。故脈症雖有似虛似寒之時,而一一辨其為溫熱症,則屬邪盛而反見虛寒之假象,明眼人不當為其所惑也。
白話文:
這類症狀表現為表和裡的熱症,但又有寒症的特徵。如果從裡症的角度來看,會出現口乾舌燥、無法安睡的情況,這是因為病邪已經深入體內。正常來說,脈搏應該是洪大的,身體應該感到熱,排便應該是堅硬的,然而實際的脈搏卻是沈細微弱,身體反而四肢冰冷,大便自行排出,這種情況完全像是虛寒症狀。
人們常常誤解脈搏微弱和寒意,而使用參和耆藥材;對於四肢冰涼,可能會使用桂枝和附子;對於自行排便,可能會使用參、術和乾薑等藥材。但他們並未意識到,脈搏沈細微弱的真正原因可能是病邪在腸胃中積結,導致氣血不能正常流通;身體四肢冰冷的原因是病邪深藏在體內,無法達到皮膚表面,氣血在下方凝結,無法上達;自行排便是因為熱邪在腸道中形成旁流。
總而言之,這類症狀看似虛寒,但實際上是熱邪在體內的表現。溫熱是藏匿的火,與風寒引起的寒症截然不同。因此,即使症狀有虛寒的特徵,也必須區分出是否為熱症。明察秋毫之士不會被這種虛假的虛寒表象所迷惑。
所謂虛症似實者,即以表症論之,頭痛、發熱、身疼痛、自汗、脈浮大,邪在表也。而屢用清涼表散,其症不減者,非藥力之不專,乃正氣不能使藥力達表,陰液不能隨陽氣作汗也。此伏邪在表時,虛症之似實者也。氣虛者,加參耆於表藥中即汗;陰虛者,加潤劑於表藥中即汗。若不知其氣血之兩虧,而宣表不已,勢必暴厥而脫。
更以半表半裡論之,胸脅滿、耳聾、嘔吐、如瘧狀、脈弦,邪在半表半裡也。而屢用和解消導,其症更加者,非藥力之不到,乃中焦脾胃傷而氣不運,肝陰傷而火更燥也。此伏邪在半表半裡時,虛症之似實者也。必合四君、六君(人參、白朮、茯苓、甘草、薑、棗,為四君子湯,加陳皮、半夏,名六君子湯)於和解藥中,合四物(當歸、生地、芍藥、川芎)於清解藥中,始能戰汗而解。若更消導清解不已,必至胃氣絕而死。
白話文:
所謂虛症似實,是指表面症狀看起來像是實證,例如頭痛、發熱、身體疼痛、自汗、脈搏浮大,似乎是外邪入侵。但如果用清熱解表藥物治療,症狀卻不見減輕,這不是藥效不足,而是因為正氣虛弱,無法使藥力到達表層,陰液不足,無法配合陽氣發汗。這種情況下,實際上是邪氣潛伏於表,而患者本身虛弱,呈現出似實的表象。氣虛者,需要在解表藥中加入人參、黃耆,就能發汗;陰虛者,則需要在解表藥中加入滋陰潤燥的藥物,才能發汗。若不知道患者氣血雙虛,一味宣散表邪,就會導致氣血暴脫而亡。
更進一步來說,如果症狀表現為胸脅滿悶、耳聾、嘔吐、類似瘧疾發作、脈搏弦細,則說明邪氣侵犯了半表半裡,也就是表裡交界之處。如果用和解消導藥物治療,症狀反而加重,這也不是藥效不足,而是因為脾胃受損,氣機不運,肝陰不足,導致虛火更旺。這種情況下,實際上是邪氣潛伏在半表半裡,而患者本身虛弱,呈現出似實的表象。必須在和解藥物中加入四君子湯(人參、白朮、茯苓、甘草、生薑、大棗),以及六君子湯(四君子湯加上陳皮、半夏),同時在清解藥物中加入四物湯(當歸、生地、芍藥、川芎),才能有效地發汗解表。如果一味消導清解,就會導致胃氣虛衰而亡。
更以里症論之,舌苔黃黑裂燥芒刺、胸腹脅臍硬痛,大小便閉、六脈數大,邪在裡也。而屢用攻利藥,或總不得利,或利後愈甚,乃正氣不能傳送腸胃,血液不能滋潤腸胃,非藥力之不峻也。此伏邪傳裡時,虛症之似實者也。氣虛者,助胃以資傳送;血枯者,養陰以藉濡滑。氣行津化,方得通利。若不知其虧竭,而恣意攻利,必昏沉痿頓而死。
總之,藥不中病,則傷正氣。傷其下,則正氣浮越而上逆;傷其中,則正氣虛散而外越。脈症雖有似實似熱之時,而一詢其來路,若已治之太過,則屬氣從內奪,正氣奪則虛,明眼人當不為其所惑也。
白話文:
如果病人出現舌苔黃黑、乾燥、裂開、有芒刺、胸腹脅臍硬痛、大小便不通、脈搏跳動快速等症狀,表示病邪已深入體內。即使使用攻利藥物,也可能效果不佳,甚至病情加重,這是因為正氣不足,無法運送營養到腸胃,血液也無法滋潤腸胃,並不是藥物不夠強。這種情況是虛症表現得像實症。氣虛者需要補氣以幫助胃部運送營養,血虛者需要滋陰以滋潤腸胃。氣血運行,津液才能化解,才能通利。如果不知道病人氣血虧損,而一味地使用攻利藥物,病人就會昏迷、癱瘓甚至死亡。
總之,藥物如果不对症,就會傷及正氣。傷及下焦,正氣就會向上逆流;傷及中焦,正氣就會散失外泄。雖然脈象可能呈現實熱之象,但如果追究病史,發現已經使用過度治療,那麼就屬於氣從內奪,正氣被奪走就會虛弱。明眼人不會被表象迷惑。
夫一症而虛實互異,用藥稍誤而生死攸分,將以何者為辨症之把柄乎?曰:以下列五辨法辨之,則瞭然矣。而更以曾經誤治、與未經誤治,辨其伏邪之為實為虛,為實中夾虛,為虛中夾實,則得其大綱,而更得其細目,然後似是而非之症,斷不能惑矣。余於各論條下,每症細辨其虛實,而此先詳言以通論之者,則以散見諸條,尚恐略過,故首先總論其吃緊處也。至若寒極似熱,則惟傷寒諸症有之,而為溫熱症之所絕無,故不論及。
白話文:
同一個病症,虛實情況可能不同,用藥稍有偏差,就會導致生死之別,到底要如何辨別病症呢?我說:用以下五種辨證方法來判斷,就一目了然了。並且,還要根據曾經誤治和未經誤治的情況,來辨別潛藏的邪氣是實是虛,是實中夾虛,還是虛中夾實,這樣就能掌握病症的大綱和細微之處,那麼那些表面相似實際不同的病症,就不會再迷惑你了。我在各論條目下面,會針對每個病症詳細辨別虛實,而這裡先詳細說明這些通論,是因為這些內容散見於各條,可能有所遺漏,所以我先總體論述一下最關鍵的地方。至於寒極似熱的症狀,只有傷寒類病症才會出現,溫熱症絕對不會出現,所以就不再討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