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宣

《溫病正宗》~ 下篇·正宗輯要 (9)

回本書目錄

下篇·正宗輯要 (9)

1. 七、溫熱病說

溫熱之屢變而亂其真也,由於傷寒之一變而失其傳。風寒諸病由太陽入陽明者,有《傷寒論》在,尚且各自為說。至溫熱而漫以為仲景所未言,更不妨別出己見,每先將溫病移入他經,或且移作他證,如弈棋然,直無一局之同者。

若喻嘉言移其病於少陰腎;周禹載移其病於少陽膽;舒馳遠移其病於太陰脾;顧景文移其病於太陰肺;遂移其病於厥陰心包;秦皇士移其病於南方;吳鞠通移其病於上焦;陳素中、楊慄山移其病為雜氣;章虛谷、王孟英移其病為外感;尤其甚者,則張介賓、張石頑以及戴天章輩,皆移其病為瘟疫;而石頑又移其病為夾陰。

娓娓動聽,亦若各有一理也者,而不知陽明為成溫之藪,古來皆無異說,皆以《傷寒論》陽明方為治。自夫人慾廢陽明方,故必先將陽明病移出陽明外。非余之故為訾議也,苟其不然,則東扯西拽者,何以必將千古相傳之定法,弁髦棄之哉?禹謨曰:宥過無大,刑故無小。不知而移之,出於無心也,過也,猶可恕也;知而移之,出於有心也,故也,不可言也。

白話文:

溫熱病的混亂與誤解

溫熱病的病理變化頻繁,擾亂了人體的正常機能,這都是由於傷寒病的一種變證,而失傳了正確的診治方法。

風寒等由太陽經入侵陽明經的疾病,尚且有《傷寒論》作為依據,各家醫者都能各自闡述自己的觀點。然而,到了溫熱病,卻輕易地認為仲景沒有提及,便紛紛提出自己的見解,隨意將溫熱病歸入其他經脈,或者轉化成其他病證,如同下棋一般,每個人的思路都不同。

例如,喻嘉言將溫熱病歸於少陰腎經;周禹載將溫熱病歸於少陽膽經;舒馳遠將溫熱病歸於太陰脾經;顧景文將溫熱病歸於太陰肺經;遂將溫熱病歸於厥陰心包經;秦皇士將溫熱病歸於南方;吳鞠通將溫熱病歸於上焦;陳素中、楊慄山將溫熱病歸於雜氣;章虛谷、王孟英將溫熱病歸於外感;甚至張介賓、張石頑以及戴天章等人,都將溫熱病歸於瘟疫;而石頑更將溫熱病歸於夾陰。

這些說法聽起來似乎都有道理,但他們卻忽略了一個重要事實:陽明經是溫熱病的病根所在,古往今來,醫界都一致認為,溫熱病應該用《傷寒論》中針對陽明經的藥方來治療。

如今卻有人想要廢除陽明方,因此他們必須先將陽明經的病症從陽明經中剔除。我並不是故意批評這些說法,但我實在不明白,為何他們一定要捨棄千古相傳的正確治療方法,而要東拉西扯,胡亂解釋呢?

就像禹王所言:「寬恕過錯,再小也不為過;懲罰罪過,再大也不嫌多。」如果只是因為不了解而將溫熱病歸錯了經脈,出於無心,可以理解,情有可原。但如果明知故犯,故意將溫熱病歸錯了經脈,那就不能再辯解了。

潛窺其隱,恐尚不僅為明昧之分,後有作者,或更別有移法,總欲令世人不知有仲景,而樂就其簡便之門、新奇之說耳。然此皆將溫病移出陽明者,更有明知其在陽明,亦必謂不可用《傷寒》方,而自制一二味藥,以為此非仲景所知,其實除此一二味,則仍不離《傷寒論》之葛根、膏、黃。試一問黃坤載、楊慄山輩,於青萍、蠶、蟬外,所用何藥,即可見矣。

此則暗襲《傷寒》方,而即明斥《傷寒論》,又以不移為移者也。吾願任斯道之君子,毋為移字訣所誤,看得仲景書只宜於寒,而疑《傷寒》之方,真不可用於溫熱之病,則吾道之幸,亦病家之幸也。

白話文:

有些醫家表面上似乎只是對溫病的辨證論治與仲景有所不同,但實際上,他們可能別有用心,想讓世人忘記仲景的學說,只追逐簡單易懂、新奇古怪的療法。然而,這些人將溫病從陽明病中剝離出來,甚至明知溫病在陽明,卻堅稱不能用《傷寒論》的方劑,而自作主張用一兩味藥,認為這是仲景所不知道的。實際上,除了這一兩味藥外,他們使用的藥物還是離不開《傷寒論》的葛根、膏、黃等藥物。看看黃坤載、楊慄山等人,除了青萍、蠶、蟬之外,他們使用的其他藥物,就可見一斑了。

這就好像是在暗地裡偷用《傷寒論》的方劑,卻又公開貶低《傷寒論》,還把不改變的說成是改變的。我希望所有精通醫道的君子,不要被那些所謂的「移字訣」所迷惑,認為仲景的書只適用於寒症,而懷疑《傷寒論》的方劑不能用於溫熱病。這樣才是我們醫學的幸事,也是患者的幸事。

2. 八、伏溫論

伏溫之病,隨經可發,經訓昭垂,已無疑義。乃張石頑謂溫邪之發必由少陽;陸九芝謂溫熱病必發於陽明;陳平伯則以肺胃為溫邪必犯之地;吳又可又以膜原為溫疫伏邪之所。諸家所論,雖亦各有所見,但只舉溫病之一端,而不可以概溫病之全體。至吳鞠通《條辨》,橫分三焦,謂凡病溫者,必始於上焦手太陰,是以時感風溫之證,指為伏氣發溫之病,彼此混而不分,其背謬為尤甚。

學者當本古聖經文,悉心參究,確知溫病之發,隨經可動,臨證時,始有真知灼見,而不至有他歧之惑也。

白話文:

溫病的病邪,可以隨著經絡的運行而發病,古籍早有明確記載,這點毫無疑問。但張石頑認為溫邪一定從少陽經發病;陸九芝則說溫熱病一定是從陽明經發病;陳平伯認為肺胃是溫邪必犯之處;吳又可又認為膜原是溫疫伏邪藏匿的地方。這些醫家各有見解,但都只看到了溫病的某一方面,並不能概括溫病的全貌。直到吳鞠通的《溫病條辨》,才將三焦分開論述,認為凡是溫病,一定始於上焦手太陰經。因此,將時感風溫的症狀歸為伏氣發溫的病,混淆不清,這種錯誤尤其嚴重。

學者應該以古聖先賢的經文為本,用心研究,才能真正了解溫病發病的原理,即溫病可以隨著經絡的運行而發病。在臨床診治時,才能明察秋毫,避免產生其他錯誤的理解。

3. 九、傷寒溫熱疫邪傳入不同

傷寒之邪,自表傳裡,里證皆表證所侵入;溫熱之邪,自里達表,表證皆里證所浮越;惟疫邪由膜絡中道,隨表裡虛實,乘隙而發,不循經絡傳次,亦不能一發便盡。吳又可發明九傳,及熱結旁流,膠閉而非燥結,皆為特識。且傷寒由氣分陷入血分,溫熱由血分轉出氣分,故傷寒多始於太陽,溫熱多始自陽明,或始自少陰。此即熱歸於氣,或歸於血之明辨也。

白話文:

傷寒的病邪從體表傳入內裡,內裡的症狀都是表證侵入造成的;溫熱的病邪從內裡傳達表層,表層的症狀都是內裡病邪浮越而來。但疫邪則從身體的膜絡之間穿行,隨著表裡虛實的情況,趁虛而入,不按經絡的傳遞順序,也不會一次發作就完全結束。吳又可對此提出了九傳理論,以及熱結旁流、膠閉而非燥結等獨特的見解。此外,傷寒是由氣分陷入血分引起的,溫熱則是由血分轉出氣分引起的,因此傷寒多從太陽經開始,溫熱則多從陽明經或少陰經開始。這就是熱邪歸於氣分或歸於血分的明確辨別。

4. 十、辨傷寒溫病熱病並無傳染之理

按《素問·熱論》傷寒曰:人之傷於寒也,則為病熱,熱雖甚不死。其兩感於寒而病者,必不免於死。又曰:凡病傷寒而成溫病者,先夏至日為病溫,後夏至日為病暑。又曰:藏於精者,春不病溫。初無傳染之說。張仲景曰:《陰陽大論》云:冬時嚴寒,萬類深藏,君子固密,則不傷於寒,觸冒之者,乃名傷寒耳。四時之氣皆能為病,以傷寒為毒者,以其最成殺厲之氣也。

中而病者,名曰傷寒,不即病者,寒毒藏於肌膚,(孫真人作肌骨之中)至春變為溫病,至夏變為暑病,熱極重於溫也。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多為溫熱病,皆由冬時觸寒所致。又曰:十一月、十二月,寒冽已嚴,為病則重。迥考《素問》、仲景及諸家之論,皆云冬時觸冒寒毒所致,非是猝然傳染也。

白話文:

根據《素問·熱論》記載,傷寒是指人體受寒而導致的疾病。受寒雖然會發熱,但只要熱度不至於過高,就不會致命。然而,如果一個人同時受寒而患病,就一定無法倖免於死。

書中還提到,凡是因受寒而患傷寒,又轉變為溫病的,在夏至日之前發病稱為溫病,夏至日之後發病則稱為暑病。此外,書中也指出,精氣充足的人,春天不容易得溫病。古代醫學中,並沒有傳染病的概念。

張仲景在《陰陽大論》中提到,冬天嚴寒,萬物潛藏,君子應該謹慎保暖,就不會受寒。只有接觸寒氣的人,才會患上傷寒。四季的氣候都可能致病,但傷寒最容易致死,因為它是最嚴重的寒邪。

如果人體受寒後立即發病,就叫做傷寒;如果沒有立即發病,寒邪就會潛藏於肌膚(或肌骨之中),到春天就會變成溫病,到夏天則會變成暑病。暑氣的熱度比溫氣更重。所以,勞苦之人更容易在春夏患上溫熱病,都是因為冬天受寒所致。

根據《素問》、仲景以及其他醫家論述,傷寒都是因為冬天受寒而引起的,並不是突然傳染的。

5. 十一、辨景岳混瘟溫為傷寒之誤

景岳曰:近或有以溫病熱病謂非真傷寒者,在未達其義耳。又曰:瘟疫本即傷寒,無非外邪之病,但染時氣而病,無少長率相似者,是即瘟疫之謂。

《內經》以溫暑病有類傷寒,故曰傷寒之類。既明言傷寒之類,不竟言傷寒。何不竟言傷寒,而曰病溫、病熱?景岳於經義尚未詳悉,抑有意欲毀河間,故將經義塗抹耶。又瘟疫乃時行傳染不正之氣為病,何得云本即傷寒,無非外邪之病?既云傷寒,乃外之寒邪所襲,而病自表傳裡。

,既云但染時氣而病,則非傷寒也,此言殊謬,春溫之病,冬令寒邪,鬱伏火氣,至春得風寒所觸,自內而發外,從春令,故曰溫病。瘟疫病,乃感受時行不正之氣而病,所以傳染少長相似者,不論四時皆有之。景岳於瘟疫、傷寒、溫病、熱病,尚未清爽,用藥惟投溫散發表出汗,治法大謬。

白話文:

景岳論溫病、傷寒、瘟疫之謬誤

景岳說:有些人認為溫病、熱病不是真正的傷寒,是因為他們沒有理解其真正含義。他又說:瘟疫本就是傷寒,不過是外邪入侵的疾病,只是染上了當下的時氣而發病,沒有年齡大小的限制,人人皆可染病,這就是瘟疫。

《內經》說溫暑病與傷寒相似,所以稱為傷寒之類。既然明確說明是傷寒之類,為什麼不直接說傷寒,而要說病溫、病熱呢?難道是景岳對經義不甚了解,還是有意貶低河間,故意混淆經義呢?

再者,瘟疫是受到時行傳染的不正之氣而發病,怎麼能說本就是傷寒,無非是外邪之病?既然說是傷寒,就應該是外界的寒邪入侵,從表傳入裡。既然又說只是染上了時氣而病,那麼就和傷寒無關了,這句話實在是謬論!

春溫之病,是冬天寒邪鬱伏,積聚火氣,到了春天受到風寒刺激,從內而外發病,因為是春季的病,所以稱為溫病。瘟疫病,則是感受了時行不正之氣而發病,所以會傳染給不同年齡的人,而且不論季節皆可發病。

景岳對於瘟疫、傷寒、溫病、熱病的理解並不清晰,治療時只用溫散發表汗,治法完全錯誤。

6. 十二、論溫熱四時皆有

溫熱,伏氣病也,通稱伏邪。病之作,往往因新感而發,所謂新邪引動伏邪也。因風邪引動而發者,曰風溫(或曰風火);因寒邪引動而發者,曰冷溫(或曰客寒包火);因暑邪引動而發者,曰暑溫(或曰暑熱);因濕邪引動而發者,曰濕溫,(或曰濕遏熱伏)。若兼穢毒者,曰溫毒,其症有二,一為風溫時毒,一為濕溫時毒。

此以兼症別其病名也。其發於春者,曰春溫,(或曰春時晚發);發於夏者,曰夏熱,(或曰熱病);發於秋者,曰秋溫(或曰秋時晚發,或曰伏暑);發於冬者,曰冬溫,(或曰伏暑冬發)。此以時令別其病名也。其病萌於春,盛於夏,極於秋,衰於冬。間亦有盛發於春冬者,然總以盛發於夏秋為多。

白話文:

溫熱病是一種潛伏在體內的疾病,俗稱伏邪。這種病通常是由新感邪氣引發,也就是新來的邪氣引動了體內的伏邪。如果因風邪引發,就叫做風溫;因寒邪引發,就叫做冷溫;因暑邪引發,就叫做暑溫;因濕邪引發,就叫做濕溫。如果同時伴隨著穢毒,就叫做溫毒,分為風溫時毒和濕溫時毒。

根據伴隨的症狀,可以區分溫熱病的不同病名。依季節而論,春天發病的叫做春溫,夏天發病的叫做夏熱,秋天發病的叫做秋溫,冬天發病的叫做冬溫。

溫熱病通常在春天萌芽,夏天盛行,秋天達到頂峰,冬天減弱。雖然偶爾也會在春冬季節發病,但大部分還是以夏秋季節發病居多。

何則?春冬空氣清潔,輕氣多而炭氣少,故其為病,亦清邪多而濁邪少,除新感症外,即有因伏邪而病純熱無寒者,但為溫病而已;兼寒者,但為冷溫而已;兼風者,但為風溫而已。雖間有時行溫毒,然亦以風毒居多。夏秋空氣最濁,水土鬱蒸之氣,每被日光吸引而蒸發,發於首夏者,曰黴雨蒸,發於仲夏者,曰桂花蒸。其為病也,皆水土穢氣雜合而成。

人但以暑濕賅其病之本,貪涼飲冷賅其病之標,而不知夏秋水土鬱蒸,濕中有熱,熱中有濕,濁熱黏膩,化生黴菌,故謂之濕溫。(按此非時令病之濕溫,乃濕溫時疫也。即西醫所謂之傷寒,亦曰腸熱症,又曰腸窒扶斯)亦謂之濕熱,西醫謂之黴毒氣,害人最廣,變症最繁,較之風溫、冷溫、暑溫三症,尤多而難治。英醫合信氏云:空氣乾熱不傷人,惟濕熱最傷人。

白話文:

春季和冬季空氣清新,輕氣多而炭氣少,因此這時生病,清邪也多,濁邪少。除了新發生的感冒之外,也有因伏邪而病,純熱無寒的,只是溫病而已;兼有寒症的,只是冷溫而已;兼有風症的,只是風溫而已。雖然偶爾會流行溫毒,但大多數還是風毒。夏季和秋季空氣最濁,水土鬱蒸的氣息,經常被日光吸引而蒸發,在初夏發病的,叫做黴雨蒸,在仲夏發病的,叫做桂花蒸。這些病都是水土穢氣混合而成的。

人們只知道暑濕是這些病的根本,貪涼飲冷是這些病的表面症狀,卻不知道夏秋水土鬱蒸,濕中帶熱,熱中帶濕,濁熱黏膩,容易滋生黴菌,因此稱為濕溫。這不是季節性的濕溫,而是濕溫時疫,也就是西醫所說的傷寒,也叫腸熱症或腸窒扶斯,也叫做濕熱,西醫叫做黴毒氣,危害最廣,變化最多,比風溫、冷溫、暑溫三種病症還要多且難治。英國醫生合信氏說:空氣乾燥炎熱不會傷人,只有濕熱最傷人。

因低窪地土,或蘊有死水之潛熱,或積有腐爛之草木,(此即水土穢氣,化生黴菌之原因),後得六十度熱表之日光,接連曬之,其黴毒氣乃勃發,故在東南熱地,夏秋之交,其毒尤甚。可見濕溫、濕熱,為有形黏膩之邪,西醫不為無見。嗚呼!人在氣交之中,一身生氣,終日與穢氣相爭戰,實則與微生物相爭戰,不知不覺中,伏許多危險之機,可不驚且懼哉?

白話文:

由於低窪土地或者含有死水的潛藏熱量,或是堆積了腐爛的草木(這就是水土污濁空氣轉化生成黴菌的原因),然後得到60度高溫的日光照耀,連續曝曬,那種黴毒氣就會爆發出來。所以在南方炎熱的地方,在夏天和秋天交接的時候,這種毒素尤其嚴重。由此可以看出溼暖、溼熱是具有具象粘稠特性的邪惡力量,西方醫生的看法並不是沒有道理的。唉!人活在天地之間,全身的生命力每天都跟著污濁空氣作鬥爭,實際上是在跟微小生物做對抗,不知不覺中埋下了許多危險的因素,能不感到驚恐和害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