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齊

《陸地仙經》~ 〔附二〕茹穹子入道始終 (5)

回本書目錄

〔附二〕茹穹子入道始終 (5)

1. 得手

生人、生萬物之中氣靡不在此。

由內化內之功(此功第三年)

入道之妙,至無呼吸,天身、地身、人身,三身渾然一片,瑩然在中矣。猶有上下,則是有中間,而後有兩頭。兩則不一,上頭多|,下頭亦多|,未還於太極之⊙象,原未有上下之至一處也。無天無地無人則一矣,有天有地有人,歷不一而無不一則化矣。一從何生?生於無,自無生育,太極中一畫是也。

上一畫天,下一畫地,中一畫人,畫三為乾。三身露矣,六畫成坤,三身之配,生二生三生萬,身愈多配愈多,不可復歸於一矣。然而無處非一何也?動靜一交而兩儀生,陰陽一交而四象生。一之見於老陽者,乾一兌二;一之見於老陰者,艮七坤八;一之見於少陰者,離三震四;一之見於少陽者,巽五坎六。卦之化生無非一之分現,故曰:一者天地之根,陰陽之祖,萬物之首,乃生神也。

天地以一之根,生人而為神,人復以神之靈,生天生地生萬而歸於一,得一畢萬,確有其驗也。由內入內後,亦既得一而未化也。化者即從前之「中」,今去其上|、下|、並去其○,豎者作橫,以一頓於中,而用訣⊙五數,自左之一頭,以訣運轉,自左下轉至為上,四五訣,五也。運轉行訣,微微綿綿,純一不己,此其時也。

一者剛也,陽也。五訣運動,而柔之,而陰之,忽焉五初如豆,漸如日如月,欠得天左旋之體,自然而然,運轉如車輪,分頭入五臟六腑九竅四肢,遍歷毛孔,迨其止也,忽然不見,而不知何所去。千變萬化,其妙不可言,又非復由內入內時快活矣。和合三家,混一三元,攢簇五行,鑿開七竅,調和五臟,返氣三田,周流六虛,一得永來,與玄門家到頭化境,總之一理。道家三乘,禪家五派,儒家五教,見為分別,實無分別。

譬之燈然,處處光照,千燈萬燈,共成一火,是為歷不一而無不一,則化一之說也,故曰道一生,蓋水藏也。由外由內,兩年足乎七百二十斤之數,然後者,可得運轉,其化如龍,龍不得水,何以神其變化耶?

白話文:

得手

人與萬物皆生於天地之氣,此氣無所不在。

(此功第三年)

修煉的奧妙之處,在於達到無需呼吸的境界,此時天、地、人三身融為一體,晶瑩剔透,渾然於內。若仍有上下之分,則是有中間,然後才有兩端。兩端並不統一,上端多餘,下端也多餘,尚未歸於太極圓滿的狀態,根本沒有達到上下合一的境界。無天無地無人,則為一;有天有地有人,卻能歷經不一而終歸於一,這就是化一的過程。一從何而生?生於無,由無而生,太極圖中的一畫便是如此。

上面一畫為天,下面一畫為地,中間一畫為人,三畫合為乾卦。三身顯現,六畫成坤卦,三身相配,生二生三生萬物,自身愈多,配伍愈多,便不可再歸於一。然而,為何無處不是一呢?動靜相交而產生兩儀,陰陽相交而產生四象。一在老陽卦中顯現為乾一兌二;一在老陰卦中顯現為艮七坤八;一在少陰卦中顯現為離三震四;一在少陽卦中顯現為巽五坎六。卦的化生變化,都不過是一的展現,所以說:一,是天地之根,陰陽之祖,萬物之首,乃生命之源。

天地以一為根,生人而為神,人又以神之靈性,生天生地生萬物,最終歸於一,得到一便得到萬物,確有其效驗。由內入內之後,已經得到一,但尚未化一。化一,就是從之前的「中」開始,現在去除上面的多餘、下面的多餘,以及中間的圓圈,將豎線變為橫線,以一橫貫其中,然後運用訣竅,以五數為序,從左邊的一端開始,按照訣竅運轉,從左下轉到上面,四五訣,五即[此处应有符号或文字,原文缺失]。運轉行訣,要輕柔綿綿,純一不息,這就是化一的時間。

一,是剛強的,是陽的。五訣運動,則使其柔順,使其陰柔,忽而[此处应有符号或文字,原文缺失]最初如同豆粒般大小,漸漸如同日月一般,缺乏天之左旋的形態,自然而然,運轉如同車輪,分頭進入五臟六腑、九竅、四肢,遍布毛孔,等到停止的時候,忽然不見了,而不知其去了何處。千變萬化,其妙不可言,與之前由內入內時的暢快感受已大不相同。和合三家(道佛儒),混一三元,攢簇五行,鑿開七竅,調和五臟,返氣三田,周流六虛,一旦得到便永恆存在,與玄門家到頭的化境,總歸是一理。道家三乘,禪家五派,儒家五教,看似不同,實則並無區別。

譬如燈火燃燒,到處光照,千燈萬燈,共同構成一團火,這就是歷經不一而終歸於一的化一之說,所以說道生一,是水藏之理。由外而內,兩年足夠達到七百二十斤的數目,然後[此处应有符号或文字,原文缺失]就可以運轉,其化如龍,龍離不開水,又怎能顯現其變化呢?

2. 進步

入內化內,行之三年,足乎糧泉。此時靜中受用,靜中體認,於極樂無比處,見陰陽之根,於極樂無比渾忘處,入混沌之竅。周身是理,不戰而勝,三尸六賊,不殺自殺。不滅自滅矣。然採取時,一千八十是液之精華;烹煉時,一錢八釐為丹之糟粕。其分頭入五臟六腑九竅四肢,遍歷毛孔,千變萬化者,液也,即丹也。

而非丹之化而神,神而生,生而復化,化而復神者也,夫陰之氣,至亥而極,一陽乃生,故曰活子。人一身之氣之神,由午歷亥,陰濁不堪用,子時乃清。是時清神靜坐,清也,活也,皆水也,慮有道外之想,棼吾靜念,故曰息棼。息棼之息即胎息之息。息棼飲泉,行三線之功,曏者但卷赤龍,今則舌至線上,略存一存,存而後攪,攪而復存。

此時之液,即一千八十菁華所升,其液較向時每一錢加重一分,是以當伸頸仰面,以力送下,向用吞,如日用飲食;今用咽,宜汩然有聲。已清之神,神之最靈動處為意,存誠神化之意,原非從心上起的,是為死心以後,去妄存真之意。意即道水,水活意活,水清意清。

以此意送所攪之水,由重樓規中,從容送入臍下丹田,隨於丹田中,略存一存,運訣⊙,自左至右五數,覺有暖氣發動,然後以訣將者拽橫分開為兩頭,向後分入兩腎,復合為一,穿入命門,略存一存,然後以訣⊙作。五數,引直而上,歷轆轤、夾脊、玉枕上泥丸,以訣⊙作五數,覺有冷氣旋轉,意以為有水下至上,以舌頂上齶,迎入三線為一轉,又照前行起。

初行九轉為率,後至二九三九至九九,其數以行功三日,乃如一九。初以意為有水下至上齶者,非真有也,訣也。行之九九,液中有菁華,菁華中有神化,入內化內之入丹田者,一千八十灌滿丹田,太極圈中不容空缺也,九九之入丹田者,一錢八釐猶嫌其多,損之又損,混淪圈中不著一毫也。三年所積,自一毫至十至百至千,而今九九功成,多者少之,少者微之,微者神之。

去其千百十而復歸於一毫,此一毫為水中金,他處容不得,故仍歸氣海之母,乃丹田中,並此一毫容不得毛,猶有倫是也。又煉之至於微,微而無,無而神,神而復生,生而復化,丹之中,實無有丹,而真丹成矣,是之謂聖胎寶珠。其珠上升泥丸,有真水一點。香美不可名言,下於上齶,為真玉醴真金漿,即以此一點入三線,又攪又煉,此時有自然而然之功,不復用意與訣,而自然有聲,達至丹田。所至之路,其路以水為路,小則五湖,大則四海;而百川細流無不具。

其聲以空為聲,五音八音,大塊噫氣,迦陵梵聲無不具。行之九九,以丹之中為無物,而物外有物,以丹之中為有物,而不物於物。無無有有,生生化化。神乎!神乎!言仙必加神,故曰神仙。人生甲子當去世,成丹以後,多留數十年,謂龜身難得,從此當愈加修煉也。

白話文:

進步

修煉內功,要往身體內部轉化,持續三年,就能達到糧食和水源充足的境界。這時候,在安靜中體會,在安靜中領悟,在極樂無比的狀態下,看見陰陽的根源;在極樂無比渾然忘我的狀態下,進入混沌的竅門。全身充滿道理,不戰而勝,體內的三尸神和六賊,不用殺也會自己消失。這些自然會滅亡。

然而,採取精華時,一千零八十份是精液的精華;而烹煉時,一錢八釐卻成了丹的糟粕。這些精華會分頭進入五臟六腑、九竅四肢,遍布全身毛孔,千變萬化,這就是精液,也就是丹。

但它並非只是丹的變化,而是由神而生,生而復化,化而復神。陰氣在亥時達到極點,陽氣才會產生,所以叫做活子。人一身的精氣神,從午時到亥時,陰濁之氣難以使用,到了子時才變得清澈。這時,清靜地打坐,身心都是清淨的,也是活的,都像水一樣。若有修煉之外的想法,擾亂了靜定的意念,所以要止息雜念。止息雜念的呼吸就是胎息的呼吸。止息雜念後飲入甘泉,進行三線的功法。之前只是捲動舌頭,現在要把舌頭伸到上齶,稍微停留一下,停住後攪動,攪動後再停住。

此時的液體,是從一千零八十份精華中升華而來的,比之前每一錢都加重了一分。所以,要伸長脖子,仰起頭,用力咽下去,之前像吃飯一樣吞嚥,現在要用咽,而且要發出汩汩的聲音。已經清淨的精神,最靈動的地方是意念。存養誠心神化的意念,並非從心中產生,而是放下妄想,存留真心的意念。意念就像道水,水活意念就活,水清意念就清。

用這個意念,把攪動的液體,從重樓、規中,從容不迫地送入肚臍下的丹田。在丹田中略微停留,按照運轉的口訣,先從左向右數五次,感覺到有暖氣發動。然後用口訣把左右分開,向後分入兩腎,再合二為一,穿入命門。略微停留一下,再按照口訣,從下向上數五次,引導氣向上,經過轆轤、夾脊、玉枕,到達頭頂的泥丸宮。按照口訣數五次,感覺到有冷氣旋轉,意念想像是水從下往上,用舌頭頂住上齶,迎接進入三線,這算一轉,然後再照之前的方法繼續。

開始時,按照九轉為標準,之後是十八轉、二十七轉,直到八十一轉。修煉三天,就像是一轉。剛開始用意識想像有水從下到上到上齶,並不是真的有水,而是口訣的引導。修煉八十一轉後,液體中會有精華,精華中會有神化,進入身體內部轉化的液體,一千零八十份灌滿丹田,太極圈中不容有空缺。修煉八十一轉進入丹田的液體,一錢八釐仍然顯得太多,要減之又減,在混沌圈中不留一絲痕跡。三年所積累的,從一絲到十到百到千,現在八十一轉功成,多者要減少,少者要微弱,微弱到最後要變成神。

去除千百十而回歸到一絲,這一絲是水中的金,其他地方容不下,所以還要回到氣海之母,也就是丹田,即使這一絲,也容不下任何雜質,要有規律地進行。繼續修煉,達到微弱,微弱到無,無而化神,神而復生,生而復化。丹之中,其實沒有丹的存在,而真正的丹就煉成了,這就叫做聖胎寶珠。這個寶珠會上升到泥丸宮,有一點真水,香美到無法形容,從上齶流下,成為真正的玉液瓊漿,再用這點玉液瓊漿進入三線,又攪又煉,這時會有自然而然的功效,不再需要意念和口訣,自然會有聲音,到達丹田。所走的路,以水為路,小則像五湖,大則像四海;所有河流細流都具備。

聲音以空為聲,五音八音,大地的呼吸,迦陵頻伽的聲音都具備。修煉八十一轉,以丹中為無物,而在無物之外有物,以丹中為有物,而不被外物所束縛。無中生有,有中生無,生生化化。神奇啊!神奇啊!談到仙必然要加上神,所以叫做神仙。人生一甲子壽命將盡,成就金丹後,可以多留數十年,因為龜身難得,所以要更加努力修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