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齊

《陸地仙經》~ 〔附二〕茹穹子入道始終 (1)

回本書目錄

〔附二〕茹穹子入道始終 (1)

1. 入手

諸真人說玄說妙,真個玄妙,然皆命寶凝性珠明,譬之秋成以後,谷谷咸熟,粒粒有味,百千真人,玄門家諸書,言言道妙,如百穀不可缺一,其所以得成熟者,莫不由春耕夏耨,及時培養得來。

今學者不知真人入手一著,妄冀道妙,從半空而入,備極艱苦,以為道在是,是何異不耕耨而求秋成者?所以初學道者,妄冀有神仙之事,才坐思報,此理必不能深,未始有功□之修,雖得必失,此功□□能久。入手者先有善根,後堅道念,何患不成?

白話文:

許多修行者講究玄妙道理,的確玄妙難懂,但其實都是要凝神聚氣,如同一粒粒飽滿的穀物,皆得益於春耕夏耘的辛勤培育。就像秋收時節,每一粒穀物都香甜可口,這是因為春夏時節的努力才得以實現。同樣地,各種道家經典,字字珠璣,妙不可言,就像百穀不可或缺一樣,都是修行者們長期積累的成果。

然而,現在有些學者卻不明白修行的根本,妄圖一蹴可幾,從半空中直接進入道境,吃盡苦頭,以為這就是道,這豈不是像不耕種就想要豐收一樣荒謬?因此,初學者往往妄想直接成仙,只靠坐思冥想,這種想法必然難以深入,沒有扎實的修行基礎,即使有所得也難以持久。真正的修行者,要先有良好的根基,後再堅定道念,何愁不能成就呢?

2. 身法

凝神定氣,閉目合口,盤足而坐,右足疊外,兩手安兩足曲處。從□伸腰背,用力提兩手起,平肩分開一字,掌仰上伸,至頂合掌,分開彎抱懷中,右手疊左手,掐純陽訣,疊臍下,則一陽生於陰,而陰陽互包。先旋左肩,次旋右肩,貴圓,轉三十六數。提撮前後道如忍大小便狀,尾閭左右轉亦如轉左右肩數。

然後叩齒,齒合定,舌向下攪中線,自左至右,復至左為一轉,開齒,舌向外唇,自下線卷至左,向上線,從右復下線,為一轉,津液滿口,漱吞下。以上俱三十六數,是為身法。

有生以後,人身出孔皆有液,皆不可復歸,惟舌下津液可飲,復歸五臟,故曰道水也。在人身曰氣也、液也,氣衰則液不起,液少則命不長。命之系在三線。舌下線為臟腑泉脈,線兩旁為陰之都,為百川四海之統匯,外唇上線為年壽,下線為疾病,三線左右無時不濕。萬物之生化,從陰入陽皆以濕生,則可知人生矣。

白話文:

靜心凝神,閉上眼睛,合攏嘴巴,盤腿而坐,右腳疊放在左腳外側,雙手放在雙腿彎曲處。從腰部伸展脊背,用力提起雙手,水平分開成一字形,掌心向上伸展,至頭頂合掌,再分開彎曲抱在懷中,右手疊放在左手,掐住純陽穴,放在肚臍下方,如此一陽就生於陰,陰陽相互包容。先旋轉左肩,再旋轉右肩,動作要圓滑,轉動三十六次。提肛收縮前後二陰,如同忍住大小便的狀態,尾閭左右轉動也如同轉動左右肩的次數。

接著叩齒,牙齿合拢固定,舌頭向下沿中线攪動,從左到右,再回到左邊算一次,張開牙齒,舌頭向外貼着嘴唇,從下線卷到左邊,向上沿線,再從右邊向下,算一次,直到口腔充滿唾液,漱口後吞下。以上動作都做三十六次,這就是身法。

人生下來之後,身體的任何孔洞都會流出液體,這些液體都無法再回到體內,唯有舌下的津液可以飲用,回到五臟,所以叫做道水。在人體內,液體稱為氣,氣衰弱,液體就不會產生,液體減少,壽命就不長。生命的關鍵在於三條線。舌下線代表臟腑泉脈,線兩側是陰氣聚集的地方,是百川四海的匯集,外嘴唇上線代表年壽,下線代表疾病,三條線左右不停地濕潤著。萬物生長化育,從陰入陽都是以濕潤滋生,由此可知人生之道。

真人以舌為赤龍,攪神水,吞精液,液化為精,精化為氣,氣化為神,神復化為液,液復化為精,精復化為氣,氣復化為神,輪轉無窮,運行無極,天地不足為久壽矣。《九皇上經》曰:始青之時月與日,兩半同升合成□,出彼玉池入金室,大如彈丸黃如橘,中有佳味甜如蜜。玉池者,舌下線兩旁之液。

液與神氣一合,謂兩半合也。玉醴金漿原是大藥,而人身亦有之。假如習不唾法,有唾則咽之,令人精氣常存,面目光彩。又況液之湧為醴泉,液之聚為華池,液之降為甘露,液之靈為神水,隨攪隨服,無時不然。養精源於臟腑,宣百脈以長春,玉醴金漿莫過是矣。

白話文:

人體以舌頭為赤龍,不斷攪動唾液,將其吞下,轉化為精華,再由精華化為氣,氣化為神,神又化為液,液再化為精,精再化為氣,氣再化為神,如此循環往復,生生不息,天地都無法阻止其長壽。古籍《九皇上經》記載,清晨時分,日月同升,陽氣上升,在舌下兩旁的玉池中會產生一種如同彈丸大小、橘子顏色、甜如蜜的珍貴液體。

這種液體與神氣相結合,如同日月合璧。它原本就是人體內的大藥,只要不隨意吐口水,而是將唾液吞下,就能保持精氣充沛,容光煥發。此外,唾液匯聚成泉水,稱為「醴泉」;唾液積聚成池,稱為「華池」;唾液下降如同甘露;唾液的靈性如同神水。隨時隨地攪動唾液,不斷吞服,就能滋養精氣,促進臟腑功能,暢通經絡,延年益壽。這便是「玉醴金漿」的奧秘。

舌下津液為在天所以與我之糧,而搬運不窮,資飲不涸,故曰糧泉。每一日可攪得十六兩,一晝夜計二斤。服津液歸臟腑,歸而復出,散而復歸。津液之菁華入丹田,每斤得一毫。勤學之士除飲食遊臥荒廢六個時,計一晝夜只得六個時服液,是每日有一毫至丹田。由外入內之功一年,計液入臟腑之數有三百六十斤,計液之菁華入丹田之數止三分六釐。

行之一年,溉臟潤身;行之二年,化養萬神;行之三年,與天地齊。其徑又況抱藥飛身,晝夜咽升,得十二卣,全在於此。故曰:神水不離身,華池日月親,若能常得飲,便是大羅人。

由外入內之功(此功行一年)

白話文:

舌頭底下分泌的唾液是來自於天地的精華,就像我們賴以為生的糧食,源源不絕,滋養我們的身體,所以叫做「糧泉」。每天可以分泌十六兩,一整天計算下來就是兩斤。唾液進入五臟六腑,再從五臟六腑出來,散布全身後又回到五臟六腑。唾液中的精華會進入丹田,每斤唾液可以提煉出一毫的精華。勤學的人,除了吃飯睡覺和遊玩之外,一天只剩下六個時辰可以服食唾液,也就是說每天可以有一毫的唾液精華進入丹田。

從外到內,一年下來,唾液進入五臟六腑的總量是三百六十斤,而進入丹田的精華只有三分六釐。

持續一年練習,唾液滋養五臟六腑,潤澤全身;持續兩年,唾液精華化育全身的神明;持續三年,身體與天地合一。這就像道家所說的「抱藥飛身」,白天晚上吞嚥唾液,一天可以得到十二卣的精華,全部都取決於此。所以說:「神水始終伴隨我們,華池與日月相親,如果你能經常喝下它,你就是得道成仙的大羅金仙。」

《易》曰:一合一闢謂之變,往來不窮謂之通,合闢往來見之鼻息,故曰氤氳開闢,其妙無窮。凡人胎中隨母呼吸,氣足受生,一點元陽聚於臍下,而上通於鼻,是云呼吸。呼吸者,氣之最先者也。氣之在人身,有八百十丈,經絡相纏,靡刻不運。朱紫陽曰:天地間只是一氣。

自今年冬至到明年冬至,只是一呼吸,大則為天地一歲之呼吸,小則為人身一息之呼吸。天地人身萬物、精氣神合聚,去所不過呼吸兩字,然則入道者安得不於此處下手也?古真人多言服氣,是以有閉息至十至百至千者,世人不知其竅,亦效之。豈知閉息者,先吸多呼少,漸有吸無呼,後並呼吸俱無。

白話文:

《易經》說:一合一闢稱為變化,往來無盡稱為通暢,合闢往來可見於鼻息,所以說氤氳開闢,其奧妙無窮。人出生在母胎中,隨著母親呼吸,氣充足而受生,一點元陽凝聚在臍下,向上通達鼻孔,這就是所謂的呼吸。呼吸是氣在人體中最先的表現。氣存在人體內,有八百十丈之長,經絡互相纏繞,一刻不停地運轉。朱紫陽說:天地間只有一股氣。

從今年冬至到明年冬至,只是一個呼吸的週期,大則為天地一年之呼吸,小則為人身一息之呼吸。天地人身萬物、精氣神合聚,其根本不過是呼吸二字,那麼修道之人怎麼能不在此處著手呢?古代修道之人常說服氣,因此有閉息至十、至百、至千者,世人不知其竅妙,也效仿之。豈知閉息之人,先吸氣多呼氣少,漸漸地吸氣而不再呼氣,最後連呼吸都停止了。

故有一坐數日,一睡數年,即千百年猶是也,此已至仙之化境也。初學者不可效,何也?蓋閉息之功,妙在不動心,若忍住不出則心氣阻抑,神先囂矣。已動之心而復阻其息,內氣既亂,必招之疾。人心上千頭萬緒便是千生萬死。無生子仙師開示由外入內之功:由外者,由鼻息入也。

吞液以來,將訣⊙頓在心上,數息一百以調和氣息,然後將前所頓在心上之訣⊙取出,安在兩鼻孔內,每一吸有五訣⊙,綿綿而進,至於呼則聽其自出。行之純熟,此時之心但能領略惟是皈依道訣,自無暇作別想,不收心而心自收。其妙在頓,初猶知有五進,已覺氣脈和暢,及至融貫,竟似不出,漸至不知有進,並不知有訣,乃是合外於內,而內之瑩然者出焉。五數,且二五,漸至三五、四五、五五,自然而進,毫無勉強。

白話文:

因此,有人能坐上好幾天,睡上好幾年,即使過了上千年、上百年,也仍然如此,這就是達到仙人的境界了。初学者不要模仿,为什么呢?因为闭息之法,妙处在于心不动,如果硬忍着不出气,就会造成心气阻塞,精神先会变得烦躁不安。已经躁动的心,再强行闭息,内气就会紊乱,必定会招致疾病。人心就像千头万绪一样,其实就是千生万死。无生子仙师教导我们从外而内的修炼方法:由外者,就是从鼻息入手。

吞下唾液后,把诀窍牢牢记在心中,数息一百以调和气息,然后把之前记在心上的诀窍取出,安放在两个鼻孔内,每一次吸气都含着五个诀窍,绵绵不绝地吸入,呼气则任其自然吐出。反复练习,熟练之后,此时的心中只专注于领悟归依道诀,自然不会有其他的杂念,不刻意收心,心却自然收敛。它的妙处在于顿悟,一开始或许还能感觉到有五个诀窍在运行,之后会感觉到气脉畅通,最终融会贯通,甚至感觉不到吸气,也渐渐忘记了诀窍,这就是把外功融入内功,而内功的光华也逐渐显现出来。五个诀窍,先从二个五开始,渐渐增加到三个五、四个五、五个五,自然而然地进行,没有任何勉强。

有從此得忘者,是云坐忘,靜極則忘,道根乃生;有從此得睡者,是云坐睡,精氣不倒,魂魄乃靈。忽然有氣自丹田起,湧至喉間為橐,漸至泥丸,氣衝下為龠。橐龠既見,其聲如雷,是云內呼吸。內呼吸已至,便不用鼻息,並無暇用訣。以由外入者,以外呼吸觸取內呼吸,今內呼吸已至,則外者可廢矣。

世人無一事不用心,自用訣頓心,此如爐中火焰正飛,忽以一物頓於其上,焰自不起,而火之力皆為所頓之物之所用。頓心亦猶是,其以五數送入,如有聲者,即以鼻為口;其以五數輪轉,悉能照者,即以鼻為心。心死而神生,譬之汞然。汞之體無刻不動,有法以死之,汞死而寶成。

白話文:

有些人從這種狀態中獲得忘記,稱為坐忘,靜極而忘,道根由此而生;有些人從這種狀態中獲得睡眠,稱為坐睡,精氣不耗散,魂魄因此靈動。突然有一股氣從丹田升起,湧至喉間成為橐,逐漸到達泥丸,氣衝下為龠。橐龠出現,其聲如雷,稱為內呼吸。內呼吸開始,就不需要鼻息,也無暇用訣。因為從外而入的,是用外呼吸接觸內呼吸,現在內呼吸已至,外呼吸就可以廢棄了。

世間之人無一事不用心,自用訣頓心,就像爐中火焰正旺,突然用東西壓住它,火焰就熄滅,而火的力量都用於壓住它的事物。頓心也是如此,以五數送入,如果有聲音,就用鼻當口;以五數輪轉,都能照見,就用鼻當心。心死而神生,就像水銀一樣。水銀的本性一刻不停地流動,有方法可以使其凝固,水銀凝固而成為珍寶。

此數在身為五官,在天為五行。儒體天之教,而以五倫治天下;佛出天之外,而空五蘊見吾心。不觀之易數乎?一三五七九,陽數也,天數五五二十有五;二四六八十,陰數也,地數六五得三十。天地之數,合五十有五。蓋以乾二五成十者,一九合也,坤二五成十者,四六合也;巽兌二五成十者,二八合也;震艮二五成十者,三七合也;離單得五,坎二五成十,坎離無偶。總之五十有五,不離五數也。

呼接天根,吸接地根,大易衍五,天地之數,咸備人身。五官在父母胎中,官官皆⊙象。今訣以一⊙還一⊙,每一吸還五官,原自⊙之數而還之,既久仍自歸一,如大易五數之相生是為真息。故曰:息心明理儒之極,息氣凝神道之玄,息玄達本禪之機。古詩曰:諦觀三教聖人書,息之一字最簡直,若於息上做工夫,為佛為仙不勞力。

白話文:

這些數字在人體中代表五官,在天地間則對應五行。儒家以天之教化,用五倫治理天下;佛法則超越天界,以空五蘊的方式見證本心。不難理解這些易理數字吧?一、三、五、七、九為陽數,天數為五乘五等於二十五;二、四、六、八、十為陰數,地數為六乘五等於三十。天地之數合起來為五十五。這是因為乾卦由二五相加成十,代表一與九相合;坤卦由二五相加成十,代表四與六相合;巽兌卦由二五相加成十,代表二與八相合;震艮卦由二五相加成十,代表三與七相合;離卦單獨得到五,坎卦由二五相加成十,坎離無偶。總而言之,五十五這個數字,始終離不開五這個數字。

呼氣連接天根,吸氣連接地根,大易衍生出五個數字,天地之數都包含在人體之中。五官在父母胎中時,就已具備了完整的形態。現在這個訣竅,就是用一個數字還原另一個數字,每次吸氣都還原五官,源自數字的本源,久而久之就會歸於一,就像大易五數相生一樣,這就是真正的呼吸。因此說:靜心明理是儒家極致,調息凝神是道家玄妙,參禪悟道是佛家機緣。古詩云:仔細閱讀三教聖人著作,呼吸這個字最簡單明瞭,如果在呼吸上下功夫,成佛成仙都不費力。

其歸一者,一水也,道水一也。水之數原是五數,觀之土德一氣,火德三氣,金德七氣,木德九氣,而水德五氣,其數皆以單行,要不外二五成十之數。

寂兮寥兮,恍兮惚兮,杳兮冥兮,此何物也?⊙也。⊙內取真汞,⊙內採真陽。爐何在?太極是也;丹母何在?清淨是也:龍虎鄞鄂何在?無所為而為,不期然而然是也。行住坐臥皆可見此⊙。行之時,形動神凝,住之時,休靜神照;坐之時,心死神生;臥之時,氣精神一,是之謂真息。

鼻氣之入,止一寸二分而即出,出一尺二寸而未盡。人身之氣,大抵入數少出數多,此其驗也。訣之妙,只取其入而非苦於入,其入也,悠焉長焉。五進,非真以五吸而進也,綿綿耳;出,亦非聽其出而不之照也,出乃所以入耳。

白話文:

天地萬物歸根結底都是水,道也只是一個水。水性本有五行,觀察土德只有一氣,火德有三氣,金德有七氣,木德有九氣,而水德只有五氣,這些數目都以單數排列,其實都離不開二五成十的數理。

寂靜空虛,恍惚不定,渺渺無蹤,這是什麼?是太極。太極中蘊藏著真汞,太極中孕育著真陽。煉丹的爐在哪?就在太極之中;丹母在哪?就在清淨之中;龍虎交媾在哪?就在無為而為,不期而然之中。無論行住坐臥,都可以看見太極。行走時,身形運動,精神凝定;靜止時,休息安靜,精神照耀;坐著時,心神消亡,真氣生長;臥倒時,氣息精神合一,這就是真息。

鼻子吸入的氣息,只到一寸二分就出來,出來一尺二寸還沒結束。人體的氣息,大多數是吸入少,呼出多,這就是驗證。訣竅的妙處,只在於吸入,不在於苦於吸入。吸入時,要悠長緩慢。五次吸入,不是真用五次呼吸吸入,而是綿綿不斷的;呼出時,也不是放任它呼出而不觀察,呼出是為了吸入。

曷為其然?假如入數止一寸二分而即出,則雖有五入,而未能達於重樓,直至一出乃得下降,恍有一股暖氣自喉引至臍下,此時之心,領略出之妙勝於領略入之妙,是出非出也,出乃所以入也。

白話文:

為什麼會這樣呢?假如針灸入針深度只到一寸二分就馬上退出,雖然扎了五次,但還無法達到重樓穴,只有在針完全退出後才能下降,感覺有一股暖氣從喉嚨引導到臍下,此時的心境,體會到針退出妙處勝過針刺入的感受,這退出並非真正的退出,而是為了更好地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