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齊

《陸地仙經》~ 總論(共百字二十句五言) (1)

回本書目錄

總論(共百字二十句五言) (1)

1. 總論(共百字二十句五言)

淡食能多補(肥濃能滑人腸,令人生痰。早飯淡而早,午飯厚而飽,晚飯須要少,若能常如此,無病直到老)

五味之嗜,在負重辛苦之人自不可缺,而修養者當漸減之,則穀氣壯而真氣長,並無疾之為害。

搓塗自助顏(面不離手,金漿玉液常塗面,顏色如童永不改)

先以唾津傅面,次搓手掌極熱,向臉上搓之數遍,或睡時、或醒時、或清晨行之,俱無不可。城中雲:馬家顏色好,恰似正開蓮。

運睛除眼翳

閉目轉睛,左右各七次,忽然大睜急視,自覺眼內熱氣出,即是妙境,有金花恍惚者更佳。轉睛時口鼻閉氣,睜眼時盡力用口呵出濁氣,吸入清氣,各七次。又東坡云:酒醒後清晨行之,可消宿疾。

掩耳去頭旋

每清晨或臨睡時,搓兩耳令熱,以手急掩住,左右扭頸回顧,各七次,又盡力點頭如鳥啄食之狀,七次,呵出濁氣七口,永無頭旋之疾。

叩齒牙無病(齒宜頻叩)

睡醒時叩齒三十六通,永無蟲牙之患。周蓮峰云:勸君閒時莫挑牙。朱升溪云:勸君切莫偏冷熱。趙復陽云:於大小便時急咬牙關,緊唇嚴密,則無齒疾。

兜禮治傷寒(兜外腎者,固精除寒也)

偶覺身上寒熱不均,頭痛口苦,類傷寒之狀,即舒兩腿,兩手兜外腎囊,閉氣低頭,至氣促,張口呵之,如此者七次,則盤膝而坐,鼻納清氣,或行猿臂熊經之法亦可。余家不拘男婦俱行此法,遂少此病。

鼓呵消積聚

晨起,兩手抱肩,閉氣鼓腹,澄心下視臍輪,待氣促,緩緩呵之,如此九次。又緊抱其肩左右扭之,各七次,名曰攪轤。腹中自然快利,能消積聚,亦治心疼、腹疼、泄瀉諸疾,甚驗。

膝風摩湧泉

膝疼有三種:曰風痛,曰冷痛,有精血虛而氣不通,注於下部,名曰脛痛。臨睡時,摩搓左右足心各七遍,令極熱,抱膝而眠,足趾常常自撓之,使血氣能通,而痛自止矣。人年四五十多感此疾。鄭年兄常患此疾,吳老師教以川椒煮湯,臨睡時將兩足溫泡湯內三、四時辰,又令人於足趾間稍按捏之,至大腿處,不記遍數,未及一月,膝氣盡除。

猿臂和血脈

左手伸直,以右手探左手心,頭卻右顧,右手亦然。此法當於食後行二、三次,能消食。孕婦行之,臨產最易,亦無胎產之患。

熊經免痰涎

臨睡時,兩手拘定兩足,直舒其腰,頭卻回顧後視,如此七次,自無痰涎之患。此法可夜間常行不間。

愛惜精與氣

精氣乃人之根本,不可妄施,雖不當絕,亦須愛惜。年友鄭公曰:餘年三十五歲無子,荊妻勸余娶妾,余此後常獨宿,每月見妾面一、二次,亦未嘗通宵宿處也。餘六子三女,並無胎癇疹毒之患。餘八十九歲矣,尚能夜書細字,行步如幼,說者謂有奇術,余自以為愛惜精氣所致也。

白話文:

總論

飲食清淡有益健康(肥膩濃厚的食物會使腸胃滑膩,容易產生痰。早餐清淡且早點吃,午餐豐盛且吃飽,晚餐一定要少吃。如果能經常這樣做,就能無病活到老。)

對於需要勞動負重的人來說,五味的嗜好(酸甜苦辣鹹)是不可或缺的,但對於注重養生的人來說,應該逐漸減少這些嗜好,這樣才能使脾胃功能強健,真氣充沛,並且不會生病。

搓臉可以幫助美容(臉部要經常用手觸摸,用唾液等天然護膚品塗抹在臉上,就能使容顏像兒童一樣永不衰老。)

先用唾液塗抹臉部,然後搓熱手掌,再用手掌在臉上搓揉數遍。可以在睡前、睡醒時或清晨進行,都可以。有人說:馬家的臉色真好,像盛開的荷花一樣。

轉動眼球可以消除眼翳(眼睛的翳障)

閉上眼睛,將眼球左右轉動各七次,然後突然睜大眼睛並迅速注視前方,感覺眼睛裡有熱氣散發出來,這就達到很好的效果了。如果有看到金花閃爍的現象就更好了。轉動眼球時,要閉住口鼻呼吸,睜開眼睛時,盡力用口呼出濁氣,吸入清氣,各做七次。蘇東坡說:酒醒後清晨做這個動作,可以消除舊疾。

捂住耳朵可以消除頭暈

每天清晨或睡前,搓熱兩耳,然後用手快速捂住耳朵,左右轉動脖子並回頭看,各七次。接著盡力點頭,像鳥啄食一樣,也做七次。再呼出濁氣七口,就能永遠沒有頭暈的毛病。

叩齒可以使牙齒不生病(牙齒應該經常叩擊)

睡醒時叩擊牙齒三十六次,就能永遠沒有蛀牙的煩惱。周蓮峰說:勸你閒時不要挑牙。朱升溪說:勸你不要偏食過冷或過熱的食物。趙復陽說:在大小便時緊咬牙關,緊閉嘴唇,就不會有牙齒疾病。

兜住陰囊可以治療傷寒(兜住外腎,可以固精並去除寒氣)

如果偶爾覺得身體寒熱不均,頭痛口苦,像是傷寒的症狀,就伸直雙腿,兩手兜住陰囊,閉氣並低下頭,直到呼吸急促時,張開口呼氣,這樣做七次。然後盤腿坐下,用鼻子吸入清氣,或者做猿臂熊經的動作也可以。我家不論男女都做這個方法,因此很少生這種病。

鼓腹呵氣可以消除積滯

早晨起床時,兩手抱住肩膀,閉氣並鼓起腹部,集中注意力看著肚臍,等到呼吸急促時,慢慢呼氣,這樣做九次。然後緊抱肩膀,左右扭動身體,各做七次,這叫做攪轤。這樣做腹中自然會感到順暢,能夠消除積滯,也能治療心痛、腹痛、腹瀉等疾病,非常有效。

摩擦湧泉穴可以治療膝關節風痛

膝關節疼痛有三種:風痛、冷痛,還有精血虧虛而氣不通,下注到下肢,叫做脛痛。睡前,摩擦搓熱左右腳心各七遍,然後抱膝而眠,腳趾要經常相互抓撓,使血氣流通,疼痛自然就會停止。人到四五十歲,多會患上這種病。鄭年兄曾經患有這種病,吳老師教他用川椒煮水,在睡前將雙腳浸泡在溫熱的水中三到四個時辰,然後讓人輕輕按壓腳趾之間,一直按到大腿處,次數不限。不到一個月,膝關節的毛病就完全消除了。

猿臂可以調和氣血

伸直左手,用右手摸左手的手心,頭向右看,右手也一樣。這個方法應該在飯後做兩三次,可以幫助消化。孕婦做這個方法,生產時會很順利,也不會有難產的危險。

熊經可以消除痰涎

睡覺前,兩手抓住兩腳,伸直腰部,頭向後回看,這樣做七次,自然就不會有痰涎的困擾。這個方法可以在夜間經常進行。

愛惜精氣

精氣是人的根本,不可妄加耗損,雖然不應該完全禁慾,但也必須愛惜。朋友鄭公說:我三十五歲還沒有兒子,妻子勸我娶妾,此後我經常獨睡,每月只與妾見面一兩次,也從不在她那裡過夜。我後來生了六個兒子和三個女兒,他們都沒有胎癇疹毒之類的疾病。我今年八十九歲了,還能在夜裡寫小字,走路像年輕人一樣,別人說我有奇術,我認為是因為我愛惜精氣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