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峰說疫》~ 卷之三·雜疫 (7)
卷之三·雜疫 (7)
1. 羊毛疔
(與前瘟疫兼痧並羊毛掙大同小異,三症治各不同,故並存之。)
萬曆間金臺有婦人,以羊毛遍鬻於市,忽不見,繼而都人身生泡瘤,漸大,痛死者甚眾,瘤內唯有羊毛。有道人傳一方,以黑豆、荍麥末塗之,毛落而愈。(荍,音喬。疑即北方之蕎麥。)
白話文:
在萬曆年間,京城裡有一個婦女,她把羊毛到處在市場上賣,突然間消失了。接著,人們身上開始長出泡泡般的腫瘤,這些腫瘤逐漸變大,疼痛到導致許多人死亡,而在這些腫瘤裡面,只發現了羊毛。有個道士傳來一個方子,用黑豆和荍麥磨成粉塗在腫瘤上,羊毛就會脫落,病情也得以康復。(荍,讀作喬,懷疑就是北方的蕎麥。)
這描述的病症被稱為「羊毛疔」,和先前的瘟疫、痧以及羊毛掙大等病症相似,但三者治療方法各有不同,因此都被記載下來。
2. 纏喉風
其症咽塞,水穀不下,牙關緊急,不省人事。楊氏一字散。
雄黃(水洗),蠍稍,枯礬,藜蘆,牙皂(炙焦,各等分)
上共為細末,用一豆大納鼻中,搐之立效。
白話文:
這個病症的特徵是咽喉堵塞,無法吞嚥水和食物,牙關緊閉,甚至失去意識。楊氏使用了一字散來治療。
所需藥材包括:用水清洗過的雄黃,蠍尾,枯礬,藜蘆,以及烤至焦黑的牙皁,以上藥材份量相同。
將這些藥材一起研磨成細粉,取一小粒如豆子大小放入鼻中,刺激鼻子,馬上就能見效。
3. 赤瞎
其症兩目突然紅腫疼痛,此亦時疫也。救苦湯治之。
桂枝,連翹(去隔),紅花,細辛,歸尾,甘草(各一錢五),蒼朮(泔浸,焙),膽草(各七分),羌活,黃芩,麻黃,柴胡,防風,藁本,黃柏(各一錢),黃連(五分),生地,知母(炒,各一錢),白芍(二錢)
食遠服。
白話文:
這種病症的特徵是雙眼會突然變得紅腫且疼痛,這也是某種時行的傳染病。可以使用救苦湯來治療。
藥方成分如下:桂枝、連翹(需去除內心)、紅花、細辛、當歸尾、甘草(各1.5錢)、蒼朮(先用米泔水浸泡後再烘乾)、膽草(各0.7錢)、羌活、黃芩、麻黃、柴胡、防風、藁本、黃柏(各1錢)、黃連(0.5錢)、生地、知母(炒過,各1錢)、白芍(2錢)。
應在飯後一段時間服用。
4. 神鬼箭打
其症身痛有青筋,以亂髮擦痛處,髮捲成團而硬者方是此症。用金銀花濃煎湯飲之。不愈,再加甘草。發不卷不硬者非此症,不必服,另察脈與兼症治之。
白話文:
這個病症的特徵是身體疼痛且伴有青色的靜脈突出,可以使用亂髮摩擦痛處,如果髮絲會捲成堅硬的團塊,那就是這種病症了。治療方式是使用大量的金銀花煮濃湯來飲用。若病情沒有好轉,可再加入甘草一同煎煮服用。然而,若摩擦後髮絲不會捲曲變硬,那就表示這不是該病症,不需要服用上述藥方,應該另行檢查脈象和其他併發症狀來進行治療。
5. 霧氣
其症心煩少氣,頭痛項急,起則目眩欲倒,身微熱,戰掉不自安,時復憎寒,心中欲吐,吐時無物。新豬糞(不拘多少。)入上好黃酒中攪開,用細白絹濾出青汁,頓熱服之,盡劑。鋪厚,上蓋暖,覆臥取汗,天寒房內生炭,常令暖毋寒,寒則不汗。如汗出,候乾乃起,慎風冷,兼治瘧及風勞蟲毒。
白話文:
這個病症的特徵是心情煩躁且呼吸短促,頭痛且脖子感到緊繃,站起來時會眼前一黑、有昏倒感,身體微微發熱,全身顫抖無法平靜,偶爾會感覺惡寒,心中有嘔吐感,但嘔吐時卻什麼也吐不出來。
治療方法是使用新鮮的豬糞,數量不限,加入品質上乘的黃酒中攪拌均勻,再用細緻的白紗布過濾出綠色的汁液,趁熱一次喝完。喝完後應穿著保暖,蓋上厚被子,躺下休息等待出汗。若天氣寒冷,房間內應生火取暖,確保溫暖而不寒冷,因為寒冷可能阻止出汗。一旦開始出汗,等到汗水完全乾燥才能起牀,避免吹風和受涼。此法同時適用於瘧疾、風濕、勞損以及蟲毒的治療。
6. 化金疫
其症初覺即昏不知人,不治即死。急以生豆令嚼,甘美不腥即是。以幕上有河字錢一文,放入喉中即化,有化至三四枚而愈者。
白話文:
這病症在剛開始發作時,患者就會立刻陷入昏迷,失去意識,如果不即時治療,就會死亡。應立即讓患者咬嚼生豆,如果患者能感覺到甜美的味道且沒有腥味,則表示方法有效。再取一個上面刻有「河」字的銅錢,放進患者的喉嚨中,銅錢就會融化。有的病人需要融化到三、四個銅錢後,病情才會康復。
7. 抱心疔
其症肚痛連心,兩脅脹滿,脊背痛,上連頭痛,痛極渾身強直,昏暈欲死。視其臍上必有紅絲一條,照心口蔽骨下二指挑斷其絲。又於兩肋骨端亦挑兩處,如前法。又於脊上對臍腎俞穴,上下各指半,再挑二處,如前法,皆將盤絲挑盡斷,皆以皂礬末納挑眼內令滿,以手揉之即愈。忌腥冷、豆腐、諸豆,並一切蔓生之物。三日後食發物,發所挑瘡口。
白話文:
這個病症的特徵是腹部疼痛連到心臟位置,兩側肋骨區域感到脹滿,脊背疼痛,且這種疼痛向上延伸至頭部。疼痛達到極點時,全身會變得僵硬,甚至可能導致意識模糊,有瀕死感。在觀察病患的肚臍上方時,一定會發現一條紅色的線狀痕跡,需在心口正下方,距離胸骨約兩指寬的位置,用針挑斷這條紅線。同樣地,在兩側肋骨的末端也要用同樣的方法挑兩處。此外,在脊椎上,對應肚臍位置的腎俞穴,上下各半指寬的地方,再挑兩處,使用先前的方法。所有挑開的地方都要確保把類似盤繞的紅絲完全清除,然後將研磨成粉末的皁礬填滿這些挑開的傷口,用手輕柔地按摩,病情就會好轉。需注意避免食用腥味、冰冷的食物,豆腐以及各種豆類,同時要避開所有蔓生植物類的食品。三天後如果吃了易引起過敏反應的食物,可能會導致挑開的傷口再次發炎。
8. 瘟痧
其症惡寒發熱,或腹痛,似瘧非瘧,氣急喘逆,頭面腫脹,胸腹飽悶脹滿,或泄瀉下痢膿血。輕者牽連彌月,重者危急一時。治宜放痧,消食積為主,俟痧毒已泄,然後和解清理除其寒熱,健脾養血補其中虛。
白話文:
這段文字談的是[瘟痧]這種病症,其症狀包含發冷發燒,或是有腹痛的情況,但這種病並非典型的瘧疾。患者可能會呼吸急促,甚至喘不過氣來,頭部和麪部會出現腫脹,胸部及腹部感覺到飽脹且悶痛,也可能發生拉肚子,甚至排泄物中有膿或血的現象。病情輕微者可能持續一個月之久,嚴重者則可能立即陷入危急狀態。
治療方面,應先進行放痧(一種中醫療法),主要目的在於消除食物積滯。等到痧毒已經排出後,再進一步調理身體,清除體內的寒熱不調,強化脾胃功能,滋養血液,補充體力,以達到全面恢復健康的效果。
9. 宜識痧筋
凡痧有青筋、紫筋,或現於數處,或現於一處。必用針去其毒血,然後據症用藥。(按:輕者針即見效,不用服藥。)
白話文:
凡是遇到痧症,會出現青色的靜脈或者紫色的靜脈,這些筋絡可能出現在多個部位,也可能只集中在一個地方。必須使用針灸來排除有毒的血液,之後再根據病狀來使用相應的藥物進行治療。(補充說明:如果是輕微的痧症,通常針灸後就會見效,不必再服用藥物。)
10. 放痧十則
一在頭頂心百會穴。一在兩眉中間印堂。一在兩眉稍窪陷處太陽穴。一在結喉兩旁。一在舌底下筋之兩旁。一在雙乳。(以上俱斜挑。)一在兩手背十指尖當中近甲薄肉。一在兩臂灣。一在兩足背十指尖當中近甲薄肉。一在兩腿灣。(以上但直刺。)
白話文:
[刮痧十部位]
一、在頭頂中心的百會穴。
二、在兩眉之間的印堂穴。
三、在兩眉尾凹陷處的太陽穴。
四、在喉結兩側。
五、在舌頭底下的脈絡兩側。
六、在兩個乳房。(以上部位皆使用斜向挑刮法。)
七、在兩手背十指靠近指甲的薄肉部分。
八、在兩手臂彎曲處。
九、在兩腳背十指靠近指甲的薄肉部分。
十、在兩腿彎曲處。(以上部位皆使用垂直刮痧法。)
11. 放痧法
(原作刺痧,今改作放字,兼挑與刺二字言之。)
腿灣上下有細筋,深青色或紫色,或深紅色者便是。(皮白嫩者方顯紫紅色。)刺之則有紫黑毒血。腿上大筋不可刺,刺亦無毒血,反令人心煩,兩腿邊硬筋上筋不可刺,(硬筋,腿之大粗筋。其上筋,乃指靠皮之小筋言。)刺之恐令人筋吊,(縮也。)手臂筋色亦如此辨之。
至於宜針挑者,唯取挑破皮略見血。(如無血,手擠之。)至於指尖刺之太近指甲,令人頭眩。凡刺不可太深,銀針方佳,鐵性有毒。
錦按:兩腿灣、兩臂灣,止此二處宜尋痧筋刺之。余處亦不言痧筋,是無痧筋也。只按穴放之可耳。法有直刺、斜挑之異,故以放字該之。至於挑法,亦當有隨症施治者,如頭痛則挑印堂及太陽穴,胃痛則挑心窩,腹痛則繞臍挑之。脅痛則密挑兩肋以及挑肩井穴,挑背挑項,挑耳尖耳輪,挑腰挑軟肋,(數處皆諸痧必挑之穴。)俱用針斜挑皮擠血。
至於少商穴及兩手足指尖,乃系直刺,如無血亦須擠之。
白話文:
[刮痧法]
在大腿彎曲處的上下方,有些許細小的筋絡,顏色呈現深青、紫或是深紅色的,這就是我們要找的部位。(皮膚白皙的人更容易看到這種紫紅色。)在這些部位刮痧,會刮出紫黑色的瘀血。但需注意的是,大腿上的主筋不要刮,因為颳了也刮不出毒血,反而可能讓人感到心煩,而大腿兩側的硬筋,也不要刮痧,(這裡所說的硬筋,指的是大腿上較粗大的筋,而其上筋,指的是靠近皮膚的小筋。)颳了可能會導致筋脈收縮。
對於適合針挑的部位,只需輕輕挑破皮膚,稍微見到血即可。(如果沒有出血,可以用手輕輕擠壓。)至於手指尖刮痧,如果太靠近指甲,可能會讓人頭暈。刮痧時,切記不可颳得太深,使用銀針效果最佳,因為鐵質的針可能含有毒素。
補充說明:在兩腿彎和兩手臂彎,僅這兩個地方適合尋找痧筋進行刮痧。其他部位並未提及痧筋,表示這些地方應該沒有痧筋。只需要按照穴位刮痧就可以了。刮痧方法有直刮和斜挑的不同,因此以「刮」這個字來涵蓋。至於刮痧的具體手法,也應根據病情調整,例如頭痛可以刮印堂和太陽穴,胃痛刮心窩,腹痛可以繞著肚臍刮,脅痛刮兩肋和肩井穴,刮背刮頸部,刮耳尖和耳廓,刮腰部和軟肋,(這些部位都是刮痧的必刮穴位。)都可用針斜挑皮膚,然後擠出血。
至於少商穴和雙手腳指尖,屬於直刮的範疇,即使沒有出血,也要輕輕擠壓。
12. 刮痧法
背脊頸骨上下及胸脅兩肩背臂之痧,用錢蘸香油刮之。頭額腿上痧,用棉紗線或㖦麻蘸香油刮之。大小腹軟肉內痧,用食鹽以手擦之。
白話文:
如果背部、頸部的脊椎上下,以及胸部、脅部、肩膀、背部和手臂出現痧症,可以用錢幣沾上香油來刮。
如果是頭部、額頭或是腿上的痧症,則可以使用棉繩或麻線沾上香油來刮。
對於腹部(大腹和小腹)柔軟部位的痧症,可以使用食鹽,用手來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