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峰說疫》~ 卷之二·論治 (11)
卷之二·論治 (11)
1. 陽明經
目痛鼻乾
陽明以燥金主令,足陽明以戊土而化氣於燥金,太陰勝則陽明化氣而為濕,陽明勝則太陰化氣而為燥,故陽明之經易於病燥。冬水失藏,相火升,胃津槁,脾精亦亡。太陰之濕,久化陽明之燥,春夏感病,衛陽遏閉,營熱鬱發,土焦金燔,燥氣愈盛,其經挾鼻絡目,行身之前,故目痛鼻乾而身熱不臥。陽莫勝於陽明,燥熱在經,不得泄越,遲則胃腑積熱,臟陰漸枯,便伏異日危機。
於其腑熱未動之時,涼泄經絡,以清其熱,則後患絕矣。素雪丹主之。
素雪丹,治陽明身熱目痛,鼻乾不臥,胸煩口渴。
浮萍(三錢),石膏(三錢,研),麥冬(二錢,去心),元參(二錢),葛根(二錢),丹皮(二錢,酒洗),白芍(一錢),生薑(三錢),甘草(一錢),
流水三杯,粳米一撮,煎大半杯,去渣,熱服,覆衣取少汗。嘔者,加製半夏二錢。
瘟病方傳陽明之經,腑熱未作,法宜清熱而發表。熱甚者,必傷肺氣,當用人參白虎湯清金泄熱,益氣生津,乃為妙善。(人參白虎湯見前。)
目痛鼻乾嘔吐泄利
三陽之經,陽明為盛。足陽明從燥金化氣,太陽表邪不解,經熱內傳,火性就燥,必入陽明。陰盛於裡,而陽盛於表,腑燥未作,經燥先動,膽木逆行而賊胃土,胃氣壅遏,不能容受,故嘔吐而泄利。緣經邪郁迫其腑氣故也。
浮萍葛根湯,治陽明經證,目痛鼻乾,煩渴不臥。
浮萍(三錢),葛根(二錢),石膏(二錢,煅),元參(二錢),甘草(一錢),生薑(三錢),
流水煎大半杯,熱服。
浮萍葛根芍藥湯,治陽明經泄瀉。
浮萍(三錢),葛根(三錢),石膏(一錢,煅),元參(二錢),甘草(一錢),芍藥(二錢),
流水煎大半杯,熱服。
浮萍葛根半夏湯,治陽明經嘔吐。
浮萍(三錢),葛根(二錢),石膏(二錢),元參(一錢),芍藥(一錢),生薑(三錢),半夏(二錢,制),甘草(五分)
流水煎大半杯,熱服。
陽明腑證:汗出潮熱譫語腹滿便秘
病傳陽明經,不得汗解,腑陽素旺之人,以經熱鬱蒸,而腑熱內作。開其皮毛,則見大汗淋漓,第汗愈泄而土愈焦,燥愈增而熱愈盛。每申酉之交,應時發熱,如潮汐不爽,是謂潮熱。燥土消爍心液,故譫語。燥矢壅遏腑氣,故滿痛。遲則臟陰耗亡,營氣鬱陷,生死攸關,不可不急下也。泄以大小承氣,而加養陰涼血之味,臟陰續復,營郁外達矣。
調胃承氣加芍藥地黃湯
大黃(二錢),甘草(一錢),芒硝(一錢),芍藥(二錢),生地(五錢)
流水煎一杯,去渣,入芒硝,火化溫服。
小承氣加芍藥地黃湯
大黃(二錢),厚朴(錢半,炒),枳實(一錢,炒),芍藥(二錢),生地(六錢)
白話文:
[陽明經]
目痛和鼻乾的情形,是由於陽明經主要由燥金主導。足陽明經由戊土影響,轉化氣候為燥金,當太陰過強,陽明會轉化為濕;陽明過強,太陰又會轉化為燥,因此陽明經容易出現燥的問題。冬天如果腎藏水功能不足,相火上升,胃津乾涸,脾臟精華也會消失。太陰的濕久而久之會轉化為陽明的燥,春夏季節生病,衛氣被阻塞,營氣熱量鬱結,導致脾胃像焦土,肺像燒燬,燥氣更旺盛。因為陽明經位於鼻子和眼睛之間,行經身體前方,所以會有目痛、鼻乾和身體發熱無法平躺的症狀。沒有什麼比陽明經的燥更強烈的了,燥熱在經脈中無法釋放,若時間長了,胃部會積熱,臟器陰氣漸漸枯竭,留下日後的危機。
在腑熱尚未發生時,用清涼的方法疏導經絡,清除熱氣,就可以避免後續的問題。可以使用素雪丹。
素雪丹,治療陽明經導致的身體發熱、目痛、鼻乾、無法平躺、胸部煩悶和口渴。
藥材包含浮萍(3錢),石膏(3錢,研磨),麥冬(2錢,去心),元參(2錢),葛根(2錢),丹皮(2錢,酒洗),白芍(1錢),薑(3錢),甘草(1錢)。
使用三杯流動的水,加入一小撮粳米,煮至剩一半,去除渣滓,趁熱服用,蓋上衣服讓自己微微出汗。如果有嘔吐的情況,可以加入半夏(2錢)。
當瘟疫影響到陽明經,腑熱尚未發生,應該用清熱和發汗的方式來治療。熱度高的人,肺氣一定受損,應該用人參白虎湯來清熱、滋潤肺氣和增加津液。
目痛、鼻乾、嘔吐和腹瀉的情況,這是因為陽明經的熱氣影響到腑部,導致膽木反向影響胃土,造成胃氣阻塞,無法正常運作,所以會嘔吐和腹瀉。
浮萍葛根湯,可以治療陽明經導致的目痛、鼻乾和煩渴無法平躺。
浮萍葛根芍藥湯,可以治療陽明經導致的腹瀉。
浮萍葛根半夏湯,可以治療陽明經導致的嘔吐。
當疾病影響到陽明經,且無法透過汗解,對於腑陽素旺的人,經熱鬱蒸會導致腑熱內作。皮毛開放時,會大量出汗,但汗出越多,脾胃越乾燥,燥氣越增,熱度越高。每天下午時段,會像潮汐一樣準時發熱,稱為潮熱。燥氣消耗心液,會有譫語。燥矢阻塞腑氣,會有腹部滿痛。若拖延,臟器陰氣會耗盡,營氣鬱陷,生死關頭,必須立刻使用下法。使用大小承氣湯,加上滋養陰涼和血液的藥物,臟器陰氣恢復,鬱氣得以排出。
調胃承氣加芍藥地黃湯,藥材包含大黃(2錢),甘草(1錢),芒硝(1錢),芍藥(2錢),生地(5錢)。
小承氣加芍藥地黃湯,藥材包含大黃(2錢),厚朴(1.5錢,炒),枳實(1錢,炒),芍藥(2錢),生地(6錢)。
大承氣加芍藥地黃湯,藥材包含大黃(2錢),芒硝(1錢),厚朴(1.5錢,炒),枳實(1錢,麩炒),芍藥(2錢),生地(6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