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奎

《松峰說疫》~ 卷之三·雜疫 (3)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雜疫 (3)

1. 鸕鷀瘟

其症兩腮腫脹,憎寒,惡熱。外用赤小豆、柏葉,共搗爛,水醋調敷。內服,薄荷濃煎湯,服之。

白話文:

這個病症的特徵是兩邊臉頰會腫脹,並且患者會畏寒怕冷,同時又不耐熱。治療方式上,外部處理可以用紅小豆和柏葉一起搗碎,再用水和醋調勻後敷在患處。內部調理則可以濃煎薄荷來飲用。

2. 龍鬚瘟

其症喉硬、舌強,並牽耳中。急以針刺喉上,橫七針,豎七針。硃砂,不拘多少,研。蜜一匙,入燒酒和勻,灌之。

白話文:

這種病症的特徵是咽喉部位會變得僵硬,舌頭活動困難,並且會牽連到耳朵感到不適。應立即用針灸的方式,在喉部上方,橫向與垂直方向各刺七針來進行治療。

硃砂(一種礦物質)的使用量不限,需研磨成細粉。取一匙的蜂蜜,加入燒酒中調勻,然後讓患者服用下去。

3. 芋頭瘟

其症昏沉不食。用芋頭燒灰存性,研,黃酒送下。

白話文:

「患者會出現精神恍惚、不想吃東西的症狀。治療方法是將芋頭燒成灰,然後保留其殘存的藥性,研磨成粉,再用黃酒吞服下去。」

4. 蟹子瘟

其症喉痛,發熱噁心,痛連腮頰,頭亦痛,喉旁有疙瘩,四散紅絲如蟹爪,壓舌針挑之。要挑爪,不可挑頂。每爪上挑一針,令血出,旋以硃砂末搽之,再含咽醋少許即愈。如刺當中頂,即為傷蟹蓋,必出膿,不食而危。

白話文:

這個病症的特徵是咽喉疼痛,伴隨發燒和噁心感,痛楚會延伸到兩頰和腮部,頭部也會感到疼痛,在咽喉的兩側會出現疙瘩,周圍散佈著像蟹爪一樣的紅色絲狀物。在治療時,需要用針在這些「蟹爪」狀的紅絲上輕輕挑破,但千萬不能在最頂端挑,因為這樣做會導致出血。每個像蟹爪的地方都應挑一針,讓少量的血流出,然後立即用硃砂粉擦拭該處,接著含一些醋並慢慢吞下,這樣就能緩解病情。但如果是在中央部位挑破,就會像是傷到了蟹殼,會造成膿包形成,進而影響食慾,甚至可能帶來生命危險。

以上就是對這段古文的現代語翻譯。

5. 版腸瘟

(刮出紫疙瘩六個,即難治。)

其症初發如傷寒熱病,三四日小腹脹滿。不治數日即死。用麻一縷,如指粗。先自兩肩頭刮至手腕,刮出紫疙瘩,針刺破,擠去惡血,又自兩大腿跟刮至兩足跟,有紫疙瘩刺破,去惡血,(俱男先左,女先右。)又自咽窩刮至臍下,刺法如前,即時汗愈。

白話文:

這病症在初期表現猶如傷寒熱病,大約三到四天後,會出現小腹脹滿的症狀。如果不治療,幾天內就會致命。治療方式是使用一條像手指般粗的麻繩。先從兩側肩膀開始刮至手腕,如果刮出紫色的疙瘩,用針刺破它們,然後擠壓去除壞血。再從大腿根部刮到腳跟,同樣地,若有發現紫色疙瘩,也應刺破並排除壞血。(男性應先從左側開始,女性則應先從右側開始。)最後,從喉嚨下方刮至肚臍下方,刺破和排血的方法同前,這樣通常會立即出汗,病情隨之好轉。

6. 脅痛瘟

(一名結肋瘟,甚惡,不治數日即斃。)

其症但脅肋痛。蘿白切片,蘸燒酒刮痛處,出痧即愈。未愈,用豆油一大盅,銅勺熬三分之一,服之愈。又法,青布包黑礬,蘸燒酒刮痧。又法,烙香油厚餅碗口大,乘熱熨痛處,冷即易,可用三四餅,餅棄勿食,忌生冷。

白話文:

這段文字描述的病症名為脅痛瘟,也被稱作結肋瘟,是一種非常嚴重的疾病,如果不治療,幾天內就會導致死亡。

這種病的主要症狀是脅肋疼痛。治療方法如下:首先,可以將蘿蔔切成片,蘸上燒酒在疼痛的地方刮痧,如果出現痧點就表示病情開始好轉。如果這樣還沒有痊癒,那麼可以試著用一大盅的豆油,將三分之一的油在銅勺中加熱後飲用,通常能有療效。另外一種方法是,用青布包裹黑礬,蘸燒酒後在疼痛處刮痧。最後一種方法,則是製作一個碗口大小、厚厚的香油餅,趁熱敷在疼痛的地方,等到餅冷了再換新的,這個過程可能需要使用三到四個餅,但這些餅請不要食用,治療期間應避免食用生冷食物。

7. 刺蝥瘟痧

其症壯熱、煩悶,遍身痛如蝥刺所傷,俗名蝥刺瘟,以痧治之。林月溪患時疫,壯熱,口渴,胸腹迷悶,手摩之如蝥刺傷痛,遍體皆然,因放腿灣痧廿余針,毒血成流,用山甲、天蟲、角刺,加活血順氣藥,稍飲之而痊。

白話文:

這病症的特徵是高燒不退,心煩意亂,全身的疼痛就像被蠍子螫到一樣,民間通常稱之為「蠍刺瘟」,會以治療痧症的方法來處理。有個名叫林月溪的人,他染上了流行病,發著高燒,口乾舌燥,胸口和腹部感到極度悶熱,一摸身體就像被蠍子螫到那樣痛,全身上下都是如此。於是,他在腿部彎折處進行了二十多針的刮痧療法,讓帶有毒性的血液流出,接著再使用穿山甲、土元、蒺藜等藥材,再加上一些能活血順氣的藥物。在稍微飲用這些藥物後,他的病情就逐漸好轉並康復了。

8. 地葡瘟痧

暑熱時疫,惡毒之氣攻於裡,則為痰喘,為血瘀。昏迷沉重,不省人事,若元氣壯實,內不受邪,不入於裡,即散其毒於肌膚血肉之表,為腫為脹。忌飲熱湯熱酒,刺腿灣痧筋並十指尖出毒血,內服,寶花散,。(治痧仙劑。)

鬱金(一錢),細辛(三錢),降香(三錢),荊芥(四錢)

共為細末,清茶調三匙,冷服。

桃仁紅花湯,(治血凝結。)

桃仁(去皮、尖),紅花,蘇木(各一錢),青皮(八分),烏藥(四分),獨活(六分),白蒺藜(去刺、搗末,一錢二分)

水煎服。

紫樸湯,(治痧有食氣壅盛者。)

厚朴(薑汁炒),山楂,葡子(研),三稜,莪朮,枳實(麩炒),連翹(去隔),青皮,陳皮,細辛,

等分,水煎,冷服。

白話文:

在酷熱的季節,如果受到一種強烈的病毒侵襲,這病毒會在身體內部產生影響,可能導致咳嗽伴有痰液,或是血液循環不順。嚴重的話,會讓人失去意識,陷入昏迷狀態。然而,如果體質強壯,能夠抵抗外來的邪氣,不讓它進入身體深處,那麼這種病毒就會在皮膚和肌肉表面表現出來,可能形成腫脹。必須避免喝熱湯或熱酒,應在腿部彎折處和手指尖放血排毒,同時內服「寶花散」,這是一種治療痧症的靈藥。

所需材料包括:鬱金(約3克)、細辛(約9克)、降香(約9克)、荊芥(約12克)。將這些材料磨成細粉,用清淡的茶調和三大匙,冷飲。

另一個配方是「桃仁紅花湯」,專門針對血液凝固的情況。所需材料包括:去皮去尖的桃仁、紅花、蘇木(各約3克)、青皮(約2.4克)、烏藥(約1.2克)、獨活(約1.8克)、去掉刺並搗碎的白蒺藜(約3.6克)。用水煎煮後服用。

最後是「紫樸湯」,用來治療痧症伴隨消化不良的狀況。所需材料包括:薑汁炒過的厚朴、山楂、葡萄籽(研磨)、三稜、莪朮、麩炒的枳實、去掉隔的連翹、青皮、陳皮、細辛,所有材料等量,用水煎煮,冷飲。

9. 手足麻瘟

其症先少腹痛,作羊毛疔挑之,無血,隨作紫疙瘩,手足麻,麻至不知人而死。急令人以足蹅病者手之三關脈上,(男蹅左手,女蹅右手。)用力蹅勿放,直待四肢不麻,病人自覺心頭髮火,方放之,自愈。若放之早,雖愈後亦纏滯。三關脈即兩手寸口診脈處。

白話文:

這個病症最初會出現小腹部疼痛的情況,像是長了羊毛疔,但挑破後卻沒有血流出,隨後會在身體上出現紫色的疙瘩,接著手腳開始麻木,麻木感持續加重直到患者失去知覺,最後導致死亡。緊急時,應找一個人用腳踩住病患手上的三關脈搏處,(男性踩左側,女性踩右側。)用力踩著不要鬆開,一直等到四肢不再感到麻木,病患自己感覺到心頭有熱感時,才能鬆開,病情就會好轉。如果提早鬆開,即使病情暫時好轉,後續也可能會持續困擾。三關脈就是兩手寸口診脈的地方。

10. 扣頸瘟

此症仕宦幕友不可不知,倘遇患此死者,而顧執言為人所逼勒可乎?可補《洗冤錄》一則。

聞之老醫臧枚吉云:余髫時聞先祖言,凡人無故自縊者,為扣頸瘟。伊時未解詳問,及後遍閱方書,並無此說。辛巳年一人來言:其鄉有一婦人,平日家道充裕,子女成立,夫婦和偕,忽一日無故自縊幾死,救之始免。詢之毫無所為,惟日鬱鬱不樂,藏繩袖中,無人處即自縊。

羅守月餘,飲食言動如常,述此求治。余因憶少時所聞,細繹其或是血弱氣盡,腠理開,邪氣因入,與正氣相搏,不結於脅下,而結於手足厥陰,及手太陰之三臟合病者。《內經》曰:膻中者,臣使之官,喜樂出焉。今病則憂戚,可知刺瘧論曰:厥陰之瘧,意恐懼,腹中悒悒。

又,肝瘧者,善太息,其狀若死。又,肺瘧者,善驚,如有所見。瘧如此,疫可類推。因處一方,用香附、鬱金、雄黃為九氣湯,開膻中之郁,再加二陳以開膈中之痰,更加羌活、細辛溫肝逐風,鬼箭羽、丹參、赤小豆,以通心包兼泄火邪,生薑煎服。服後竟頭痛,發熱,身痛,瘟疫症悉具,自出其袖中之繩云:誰納我乎?告以自縊,茫不記憶。寢疾七日,又服發汗藥而解。

始知此症亦系疫癘或百合病之類乎。

按:既云疫癘之疾,何不投火、赴水、刎頸,而必欲自縊乎?意或太陰邪氣傳厥陰,而風木太過者,故不思金、火、水,而獨喜木也。緣肺金藏魄,肝木藏魂,脾土藏意智,而心君藏神,為一身之主。

包絡實為臣使,代心君行令,而主喜樂,今手厥陰包絡先病,臣使失其喜樂之職,以擾心君之神明,君火不生土,傳足太陰脾而意智不清,土不生金,因傳手太陰肺而悲憂,金不平木,因傳足厥陰肝而鬱怒,肺金承所不勝,而木寡於畏,故風木太過。且肝之魂挾肺之魄,不安其舍,出而為祟,故喜木而自縊也。

非有祟憑之,乃魂、魄、意智作癘也。或蘇合丸、牛黃清心丸,當亦可用,惜未診其脈色何如也。此症原名扣頸傷寒,然與寒疾太無涉,故改名瘟疫,而名實俱當也。

白話文:

這個病症,對於官員及其幕僚來說,是必須要了解的。如果遇到因這種病而去世的人,不能輕易地斷定他是被人逼迫至死的。這可以作為《洗冤錄》的一則補充。

聽老醫生臧枚吉說,我年幼時,聽祖父說過,一個人無緣無故自我絞扼,那可能是得了「扣頸瘟」。當時我不明白,後來我閱讀了各種醫書,卻找不到相關的記載。辛巳年時,有人告訴我,他村裡有一個婦女,平時家境富裕,孩子們都已長大,夫妻感情和睦,有一天她突然無緣無故地想要上吊,幾乎喪命,幸而被及時救回。問她原因,她什麼也說不出來,只是一直鬱悶不樂,甚至偷偷藏著繩子在袖中,只要沒人在旁,就會自己上吊。

持續了一個多月,她的飲食和行動都跟平常一樣,她向我尋求治療。我回想起小時候聽到的說法,仔細思考,或許是因為血氣虛弱,毛孔開放,邪氣進入身體,與正氣對抗,沒有在肋骨下方結聚,而是聚集在手足厥陰和手太陰的三個臟器,導致它們一起生病。根據《內經》所述,膻中是臣使之官,掌管喜悅和歡樂。現在病人感到憂愁,這可以理解為:厥陰的瘧疾會讓人感到害怕,腹部悶悶不樂;肝的瘧疾會讓人長嘆,就像死了一樣;肺的瘧疾會讓人容易驚嚇,好像看到了什麼東西。瘧疾是這樣,疫情也可以類推。因此,我開了一個方子,使用香附、鬱金和雄黃製成九氣湯,以打開膻中的鬱悶,再加上二陳湯以消除膈間的痰,再加上羌活和細辛溫暖肝臟,驅散風邪,鬼箭羽、丹參和紅小豆,以通心包兼泄火邪,並用生薑煎煮服用。服用後,她開始頭痛,發燒,全身疼痛,瘟疫的症狀全部出現,她從袖中拿出繩子說:「誰讓我這樣?」她自述上吊,但完全不記得。她病了七天,然後服用發汗藥物而痊癒。

這才明白,這個病症可能也是疫情或百合病的一種。

進一步分析:既然說是疫情,為什麼不選擇投火、跳水、割頸等方式,而非得選擇上吊呢?或許是太陰的邪氣傳到了厥陰,風木過旺,所以不想選擇金、火、水,而單單喜歡木。因為肺金藏魄,肝木藏魂,脾土藏意智,而心君藏神,是身體的主宰。

包絡實際上是臣使之官,代替心君執行命令,負責掌管喜悅,現在手厥陰包絡首先生病,臣使之官失去了掌管喜悅的職責,幹擾了心君的神明,君火無法生土,傳到足太陰脾,導致意智混亂,土無法生金,因此傳到手太陰肺,導致悲傷和憂慮,金無法平衡木,因此傳到足厥陰肝,導致鬱悶和憤怒,肺金承受不了勝利的力量,而木缺乏畏懼,所以風木過旺。而且,肝的魂魄攜帶肺的魄力,不安於室,出來作祟,所以喜歡木,而選擇上吊。

這不是因為有鬼怪作祟,而是魂魄和意智生病了。或者蘇合丸、牛黃清心丸,應該也能使用,可惜我沒有診斷她的脈象和麪色如何。這個病症原本叫做扣頸傷寒,但是與寒病毫無關聯,所以改名為瘟疫,這個名字更符合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