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奎

《松峰說疫》~ 卷之三·雜疫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雜疫 (2)

1. 楊梅瘟

(形似楊梅。)

其症遍身紫塊,忽發出黴瘡者是也。用清熱解毒湯下人中黃丸,並刺塊出血。(黴,音枚,物著濕變色。)

清熱解毒湯

川連(酒洗),黃芩(酒洗),生地,白芍(酒炒),石膏(煅,研),知母(鹽、酒炒),人參,甘草,升麻,葛根,羌活

日三服,夜二服。姜煎。

人中黃丸

大黃(三兩,尿浸),蒼朮(油炒),桔梗,滑石(各二兩),人參,川連(酒洗),防風(各五錢),香附(兩半,薑汁浸,生用),人中黃(二兩。如無,坑垢代之。)

神麯糊為丸,清熱解毒湯送。如氣虛,用四君子湯送;如血虛,四物湯送;痰甚,二陳湯送;熱甚,童便送。

錦按:二方用參,非取其補,取其鼓舞之,以祛邪也。

白話文:

這個病症的特徵是全身出現紫色的塊狀疹子,突然間長出類似黴斑的瘡,這就是俗稱的「楊梅瘟」。治療上,會使用「清熱解毒湯」搭配「人中黃丸」,同時對患部進行放血處理。

【清熱解毒湯】的成分包括:黃連(經酒洗淨)、黃芩(經酒洗淨)、生地、白芍(經酒炒過)、石膏(煅燒後研磨)、知母(鹽和酒炒過)、人參、甘草、升麻、葛根、羌活。每天需服用三次,夜晚服用二次,煎煮時加入薑片。

【人中黃丸】的成分則有:大黃(三兩,需先在尿中浸泡)、蒼朮(油炒過)、桔梗、滑石(各二兩)、人參、黃連(經酒洗淨)、防風(各五錢)、香附(一兩半,薑汁浸泡後生用)、人中黃(二兩,若無此材料,可使用坑垢替代)。將所有藥材製成丸狀,以「清熱解毒湯」送服。若患者體質氣虛,可改用人參養生湯送服;若是血虛,則以四物湯送服;痰多的情況下,則以二陳湯送服;若是高熱不退,則以童便送服。

最後補充說明,兩個處方中使用人參的目的不在於補養,而是為了提振患者體力,幫助排除體內的邪氣。

2. 疙瘩瘟

其症發磈如瘤,遍身流走,旦發夕死。三稜針刺入委中三分,出血,並服人中黃散。(委中穴在兩腿屈盤當中,前對膝蓋。)

人中黃散

人中黃(一兩),明雄,硃砂(各一兩)

共為末,薄荷、桔梗湯下二錢,日三夜二。

消毒丸,治時疫疙瘩惡症。

大黃,牡蠣(煅),殭蠶(泡去涎,炒。各一兩。)

共為末,煉蜜丸,彈子大。新汲水化下一丸,無時。

白話文:

【疾病名稱】疙瘩瘟

【症狀描述】這種病症發作時,身體上會長出像瘤一般的疙瘩,且這些疙瘩會在全身流動移轉,病情嚴重者可能從早晨發病到晚上就會死亡。

【治療方法】使用三稜針在委中穴(位於雙腿彎曲處的中央,前方對應著膝蓋)刺入三分深,讓血液流出,同時服用人中黃散。

【人中黃散】

配方:人中黃、明雄和硃砂(每種皆一兩)

製作方式:將上述藥材混合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薄荷和桔梗熬煮的湯送服,一天三次,夜晚二次。

【消毒丸】,用於治療流行性疾病的疙瘩惡症。

配方:大黃、煅牡蠣、炒殭蠶(每種皆一兩,殭蠶需先泡水去除涎液後再炒製)

製作方式: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粉末,加入煉蜜搓成丸狀,大小約如彈珠。用新打來的井水溶解一丸吞服,不限時間。

3. 軟腳瘟

其症便清泄白,足瘇難移,(即濕瘟。)宜蒼朮白虎湯。(即白虎湯加蒼朮。)

白話文:

這個病症的特徵是腹瀉且排泄物呈現白色,雙腳腫脹到難以行走,這就是濕熱瘟疫。適合服用蒼朮白虎湯來治療。(蒼朮白虎湯就是在白虎湯的基礎上添加了蒼朮。)

4. 絞腸瘟

(一名痧。)

其症腸鳴乾嘔,或水瀉,氣不通則探吐之,宜雙解散。有陰陽二症。

陰痧:腹痛,手足冷,身上有紅點,用燈草蘸油點著,將紅點淬之。陽痧:腸痛,手足暖。以針刺少商穴,並十指尖近甲處。(刺法見前。此刺法,治諸中、霍亂、咽喉等病俱效。)

陰陽水方,滾水(一盅),冷水(一盅)

對服立愈,或加炒鹽少許妙。

觀音救苦丹,(磨點眼角二、三次,兼治咽喉諸症。含麥大一塊,化咽。一切腫毒、惡瘡、蛇蠍傷,津研,擦患處。)

火硝(一兩),白礬(四兩),黃丹(二兩),硃砂,明雄(各五分。以上二方兼治陰陽二痧。)

共細研,勺化開,候稍冷,搓成小錠,瓷器收貯聽用。(毋出氣。)

地漿,於南牆背陰處,掘一坑,入涼水一罐繳之,再候澄清,取飲。

又方,生明礬末二錢,冷水、滾水各半盅,調服。

又方,綠豆一、二升,水二、三桶,熬湯,以甕貯之,令病人澆洗。稍冷,全身入甕中,泡透或稍愈,且毋遽出,效。

雙解散,(即防風通聖散。泄瀉,去硝、黃;自汗,去麻黃,加桂枝;涎嗽,加薑製半夏。)

防風,荊芥,薄荷,麻黃,白朮(土炒,泔浸),川芎(酒洗),當歸(酒洗),白芍(酒炒),連翹(去隔),山梔(炒),黃芩,石膏(煅),桔梗,甘草,滑石(末),芒硝,大黃(生熟酌用)

《醫方集解》之雙解散,減去硝、黃,引用生薑、蔥煎。(以上四方,專治陽痧。)

白話文:

(另一名稱為「痧」。)

該病症會出現腸鳴、乾嘔,或是水瀉的情況,如果氣不順應催吐,適合使用雙解散治療。此病分為陰痧和陽痧兩種類型。

陰痧:患者會感到腹痛,手腳冰冷,身體上會出現紅點,可用燈草沾油點燃後,將紅點燒灼。陽痧:腸子疼痛,但手腳溫暖。可針刺少商穴,以及十指靠近指甲的部分。(針刺方法詳見先前說明,這種針刺法,能治療各種中暑、霍亂、咽喉等疾病。)

陰陽水方:熱水(一杯)、冷水(一杯)

混合服用立刻痊癒,或者可加入少量炒鹽效果更佳。

觀音救苦丹:(磨碎後塗抹在眼角二至三次,同時可治療咽喉等疾病。含一小塊,待其溶解後吞下。所有腫毒、惡性潰瘍、蛇蠍咬傷,可研磨成糊狀,擦在受傷部位。)

成分包含火硝(一兩)、白礬(四兩)、黃丹(二兩)、硃砂、明雄(各五分)。以上兩個配方都能治療陰痧和陽痧。

將所有成分細磨,攪拌均勻,待稍微冷卻後,搓成小錠,用瓷器盛裝儲存以備使用。(不要讓空氣接觸到。)

地漿:在朝南牆壁背陰的地方挖一個坑,倒入一罐涼水,等待水質澄清,再飲用。

另一個方法,取二錢生礬粉,冷水、熱水各半杯,調和後服用。

另一個方法,用一至二升的綠豆,加二至三桶水熬煮,再用甕保存湯汁,讓患者澆淋全身。待湯汁微涼,全身浸泡在甕中,直到症狀有所改善,切勿立即離開,有效。

雙解散:(即防風通聖散。若為泄瀉,去除硝、黃;自汗,去除麻黃,添加桂枝;痰多咳嗽,添加薑製半夏。)

成分包括防風、荊芥、薄荷、麻黃、白朮(土炒,米泔水浸泡)、川芎(酒洗)、當歸(酒洗)、白芍(酒炒)、連翹(去心)、山梔(炒)、黃芩、石膏(煅)、桔梗、甘草、滑石(粉末)、芒硝、大黃(根據情況使用生或熟)。

《醫方集解》中的雙解散,去除了硝、黃,改用生薑、蔥煎煮。(以上四個配方,專門治療陽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