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峰說疫》~ 卷之二·論治 (4)
卷之二·論治 (4)
1. 治疫症最宜變通論
世之重疾,無逾風、勞、臌、膈。而四者之治,總有蹊徑可尋。如風症止真中、類中二條,真中殊少,治法無多,止有類中亦不過氣血虧損而已。故張景岳恐人認作風治,特立非風一門。究其治法,惟大補氣血而止。勞症即云難治,亦不過陰陽、水火、氣血、先天、後天,視其何者虧損而補益之。
臌脹有驅水理氣之殊,噎膈止潤燥養血之法。惟至於疫,變化莫測,為症多端,如神龍之不可方物。臨症施治者,最不宜忽也。瘟疫尚好治療,識其表裡,已得大綱,即有變現雜症,如斑汗、發黃之類,皆易捉摸。即雜疫如所謂諸瘟、諸痧、諸掙等症,各具療法,亦易施治。
唯乙巳年,民之所患並非奇疾怪症,不過痢疾、泄瀉,肚腹脹痛等病,有何難療?孰意用平日治此疾法治之,半皆不應。或二三人同患一症而治法各異者,施之此人而效,施之彼人而又不效矣。或有一人患是症而愈,而復作者,其治法又異,施之前次而效,施之後此而又不效矣。
若非具慧眼卓識,而窺見垣一方者,豈能人人而濟之乎!蓋必深明乎司天在泉之歲,正氣客氣之殊,五運六氣之微,陰陽四時之異,或亢旱而燥熱煩灼,或霖雨而寒濕鬱蒸,或忽寒而忽暖,或倏晴而倏陰,或七情之有偏注,或六慾之有慝情,或老少強弱之異質,或富貴貧賤之殊途,細心入理,再加以望聞問切,一一詳參,庶病無遁情,而矢無妄發。至於治法,千變萬化,隨宜用藥,莫可名言。
故仲景曰:瘟疫不可先定方,瘟疫之來無方也,旨哉斯言。疫病一門,又豈一百一十三方所能盡哉!是在留心此道者,神而明之可耳。
白話文:
這個世界上的重症,沒有比風濕、勞損、脹滿和膈塞更嚴重的了。但這四種病症的治療,總歸是有方法可以遵循的。比如風濕症,只分為真風濕和類風濕兩種,真風濕比較少見,治療方法也有限,基本上就是類風濕,不過是氣血不足而已。因此,張景嶽擔心人們誤以為這是風濕,特別設立了非風濕的一類。研究其治療方法,主要是大力補充氣血。
勞損症雖說難治,但也只是陰陽、水火、氣血、先天、後天的問題,看看到底是哪個部分受損,然後進行補充。
脹滿的治療有驅除水分和調理氣機的不同,噎膈的治療則只有滋潤去燥和養血的方法。唯有到了瘟疫,其變化莫測,病症多端,就像神龍一樣無法捉摸。醫生在診治病人的時候,最不應該的就是忽視這一點。瘟疫雖然難治,但如果能辨別出病症的內外,已經掌握了大方向,即使出現像斑疹、黃疸這樣的複雜病症,也都容易掌握。即使是像諸瘟、諸痧、諸掙這樣的綜合病症,都有相應的治療方法,也容易進行治療。
然而在乙巳那一年,民眾所遭受的病症並不是什麼奇怪的疾病,只是普通的痢疾、腹瀉,肚子脹痛等病,有什麼難治的呢?但是,按照平常治療這些疾病的療法,卻發現一半都不奏效。或者三兩個人同樣患病,但治療方法卻各不相同,這種方法對這個人有效,對另一個人卻無效。甚至有人患了這種病痊癒後,病情再次復發,其治療方法又不同,前一次有效,後一次卻無效。
如果不是具有敏銳的洞察力和卓越的識別能力,又怎能救活每一個人呢!必須要深刻理解天氣和地氣的差異,正氣和邪氣的不同,五運六氣的微妙,陰陽四季的異常,或者是乾旱導致的燥熱煩躁,或者是連綿雨導致的寒冷濕氣,或者是突然的冷暖交替,或者是晴朗和陰天的突變,或者是情感的偏愛,或者是慾望的惡劣,或者是年齡、體質的差異,或者是貧富、地位的不同,再用心地進行觀察、聽診、詢問和脈診,這樣才能全面瞭解病情,不會亂開藥方。至於治療方法,千變萬化,根據情況使用藥物,無法用語言描述。
因此,張仲景曾說:瘟疫不能先設定治療方案,因為瘟疫的來臨是無規律的,這句話真是意味深長。瘟疫這一類的疾病,又豈是一百一十三種方劑所能涵蓋的呢!這就要求從事這一行的人,要用心去理解和掌握。
2. 抄復論
凡治傷寒、瘟疫,醫者最重初次得疾,至於抄復,謂死者蓋寡,每視為最輕而謾不經意焉。蓋謂抄復之病,人身之經絡、臟腑皆前次瘟邪所曾經傳遍之所,則此番不過由熟路而行,故邪氣易出也。古人原有此論,豈知此第語其常也。
獨瘟疫盛行之時則不然,蓋是時疫氣所積者厚,即無氣食勞損之因,尚有重感癘氣而復者,更有前番餘邪稍有未淨,再醞釀滋蔓而抖然自復者,是天地之邪與人之氣血膠固充塞,鬱勃糾紛,故復至三四次尚有隕命者矣。慎毋以其復也而忽之。
白話文:
[對於疾病的再發討論]
凡是治療像傷寒、瘟疫這類疾病,醫生最重視的是病人首次患病的情況。然而到了疾病的再發階段,俗稱的'抄復',通常認為死亡率較低,因此往往被視為較輕微且不夠受到重視。一般認為,抄復的病情,因為人體的經絡、臟腑在首次感染時已遭受病毒全面影響,再次感染只是沿著舊有的路徑進行,所以病毒比較容易被排除。
這種觀點在古籍中早有提及,但他們只描述了一般情況。
然而,在瘟疫大流行期間,情況就不同了。由於當時積累的病毒量非常大,即使沒有過度勞累或飲食失調的原因,仍有可能再次感染。甚至有些人在首波感染後,體內殘留的病毒尚未完全清除,經過一段時間的醞釀增生,會突然自行再次發作。這時,外在的病毒和人體的氣血緊密結合,充斥於全身,導致身體機能混亂,因此即便經歷三、四次的再發,還是可能有生命危險。因此,我們絕對不能因為是再發的病情,就掉以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