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峰說疫》~ 卷之二·論治 (9)
卷之二·論治 (9)
1. 蓄血
血症應分為三等,衄、唾、吐、嘔為上部,血結胸為中部,蓄血下焦為下部。夫血何以能蓄也?吳氏曰:病在太陽,當汗不汗,則瘀血在裡,必血結也。《活人》云:失汗而熱蓄在裡,熱化為血,其人善忘而如狂,血上逆則善忘,血下蓄則內急。吳又可曰:瘟疫失下,邪熱久羈不泄,血為熱搏,留於經絡,敗為紫血,溢於腸胃,腐為黑血,便色如漆,大便反易,合此三說,而蓄血之義始盡。蓋病在太陽失汗,熱蘊於中,血為熱所摶,始流經絡,繼溢腸胃,則當下矣。
斯時又失於下,邪熱久羈不泄,瘀於下焦,故少腹鞕滿急脹,皮見青紫筋,則蓄血之症成矣。其見症則有喜忘,如狂發狂,小便自利,□□大便色黑,譫妄燥渴,脈沉實結,皆蓄血之候。醫者診視,便當揣其少腹鞕滿而痛,即問其小便。若小便不利,是津液留結,可利小便;(此層倍。
白話文:
血症可以分為三種:上部包括鼻出血、流口水、嘔吐;中部是血塊積在胸腔;下部則是血液積聚在下焦。為何血液會積聚呢?吳氏說:如果病在太陽經,應該出汗卻沒有出汗,就會導致瘀血停留在體內,形成血塊。 《活人》中也說:沒有出汗卻體內有熱氣,熱氣就會轉化成血,病人會健忘、神志不清,血向上逆流就會健忘,血向下積聚就會腹痛。吳又可說:瘟疫導致下焦虛寒,邪熱長期滯留不排泄,血液被熱氣攻擊,停留在經絡中,變成紫色的血,溢出到腸胃中,腐敗成黑色的血,大便顏色像漆,排便次數頻繁,這三種說法綜合起來,就解釋了血液積聚的道理。
)若小便自利者,即是蓄血矣。若太陽病,有熱結膀胱(太陽本經。)而如狂者,症之輕者也,宜桃仁承氣湯。(此層又倍。)若陽明病,有蓄血而喜忘者,病之甚者也。抵當湯難用,可代以承氣之類,加桃仁、紅花、歸尾等破血之物,或兼虛者,以玉燭散之類下之,則蓄血去而病痊矣。
上所言者,道其常也。余有一孫,名河,方十四五歲。感瘟疫二十餘日不解,診其脈,空虛而弱,不任尋按,亦並無喜忘如狂等症,但終日昏睡不清醒,按其腹,雖覺微痛,亦無鞕滿急脹等候,醫有議補者,餘力持其不可,伊時余方料理兒病,未暇及孫,亦未服藥,靜候數日,突欲大便,隨下紫血數斗,頓然清醒,此時方知其為蓄血。若當時一用補劑,則立斃矣。
足見治瘟疫者,只知其常,而不知其變,猶作文看書之死於句下也。可不慎哉!筆之以俟高明者。
白話文:
如果小便順暢,就表示身體裡積存了血。如果太陽病有熱氣積聚在膀胱,並且出現狂躁的症狀,病情還算輕,可以用桃仁承氣湯治療。如果陽明病有積血並且出現健忘的症狀,病情就比較嚴重。抵當湯不太適合使用,可以改用承氣湯類的藥方,再加入桃仁、紅花、歸尾等破血的藥物。如果患者還有虛弱的症狀,可以服用玉燭散類的藥方來幫助排血,這樣積血排出後,病情就能痊癒。
以上說的是一般情況,我有一個孫子叫河,當時十四五歲,感染瘟疫二十多天都沒好轉。我診脈時發現他的脈象空虛乏力,經不起探查,也沒有出現健忘、狂躁等症狀,只是整天昏昏欲睡,神志不清。我按他的腹部,雖然感覺到輕微的疼痛,但沒有腹脹、堅硬等情況。當時有醫生建議補氣血,但我認為不可,因為當時我正在照顧兒子,沒空管孫子,所以也沒給他吃藥,就靜靜地觀察了幾天。突然有一天,他想要大便,隨後排出了幾鬥紫色的血,頓時清醒過來。這時我才明白他是因為積血導致的。如果當時我給他服用補藥,他肯定會立刻死亡。
由此可見,治療瘟疫,只知道一般的規律,而不知道病情的變化,就像讀書寫文章,只死板地照搬字句一樣,是很危險的。所以我們一定要謹慎小心!我寫下這些,希望能夠提醒那些醫術高明的人。
2. 斑疹
斑疹二字,非以色言,以形言也。故發斑有紅紫黑色之殊,而皆以斑名。點與皮平,絕不高起。其曰蚊跡者,狀紅斑之成點者也。曰錦紋者,狀紅斑之成片者也。疹則其形高出皮膚之上,大者若北方之高糧米,小者若小米,亦有紅紫二色,而黑者殊少,較之發斑稍輕。又有白疹發於衛分,形如莧種,色白,破之,中有清水。
凡發此者,最吉,是邪從疹散也。斑疹形色已盡於斯。先以斑論,總因邪毒不解,留於血分所致。如當汗不汗,則表邪不解;當下不下,則里邪不解;下之早,則邪陷不解;當清不清,則火盛不解;當補不補,則無力不解。(瘟疫少見。)或陽症而誤溫補,則陽亢不解;陰症而誤寒涼,則陰凝不解。
白話文:
「斑疹」這兩個字,不是用顏色來形容,而是用形狀來描述。所以,發斑有紅色、紫色、黑色等不同的顏色,但都統稱為「斑」。「點」是指與皮膚平齊,絕不凸起。所謂「蚊跡」,就是形容紅斑呈現點狀。而「錦紋」則是指紅斑成片狀。
「疹」是指形狀高於皮膚表面,大的像北方的糙米,小的像小米,也會有紅色和紫色,但黑色很少見,相較於發斑,疹的症狀較輕。還有一種白疹,發生在衛分,形狀像莧菜種子,顏色是白色,破開後裡面有清水。
凡是發這種疹子的,大多是吉兆,表示邪氣隨著疹子排出體外。斑疹的形狀和顏色,已經盡數列舉完畢。首先,我們來討論「斑」,通常是因邪毒不解,停留在血分所致。如果該出汗卻不出汗,就是表邪不解;該瀉卻不瀉,就是里邪不解;過早瀉下,則邪氣陷而不解;該清熱卻不清熱,就是火氣太盛不解;該補卻不補,就是身體虛弱不解。
(瘟疫很少見。)如果陽虛而誤用溫補藥物,就會導致陽氣過盛不解;陰虛而誤用寒涼藥物,就會導致陰氣凝滯不解。
(瘟疫無此。)不解則直入陰分,鬱而成熱,以致液涸血枯而發,乃營衛俱劇之症。凡汗下溫清俱不解,及足冷、耳聾、煩悶、咳嘔者,便是發斑之候。鮮紅者,吉;紫者,五死一生;黑則十死一生。並忌稠密成片。凡斑既出,脈洪數有力,身溫足暖者,易治。脈沉小,足冷,元氣弱者,難治。
凡已出未出時,切忌妄投寒劑,並忌飲冷,恐傷胃氣作嘔吐。又忌香臭薰觸,又不可妄發汗、妄攻下,虛其表裡之氣,其害尤甚。若脈弱者,或先有房事,要在審問之。凡治瘟斑,必細審人之虛實,症之表裡,脈之有神無神為要。吳又可發斑條,只有下之一法,奚足以盡其變哉!成氏言發斑者戒發汗,而張景岳則以邪自外入者,仍自內出。
白話文:
瘟疫沒有這種症狀。如果不理解病情,瘟疫就會直接侵入人體陰分,鬱積化熱,導致津液枯竭,血液衰竭而發病,這是營氣和衛氣都十分嚴重的症狀。凡是汗出、溫清藥物治療都不見效,而且足冷、耳聾、煩躁、咳嗽嘔吐的,都是要發斑的徵兆。斑點鮮紅的,預後良好;紫色的,五死一生;黑色的,十死一生。同時忌諱斑點密集成片。斑點一旦出現,脈象洪大有力,身體溫暖,腳部也溫暖的,容易治療。脈象沉細,腳冷,元氣虛弱的,難以治療。
斑點還沒出來之前,切忌亂用寒涼藥物,也要忌諱喝冷飲,以免傷及胃氣引起嘔吐。還要忌諱香臭氣味熏觸,也不可亂發汗、亂攻下,以免耗傷表裡之氣,這樣對身體的危害更大。如果脈象虛弱,或者之前有過房事,一定要仔細詢問。治療瘟疫發斑,必須細緻地辨別患者的虛實、病情的表裡、脈象是否有神,這才是關鍵。吳又可的發斑條,只寫了瀉下這一種方法,怎麼能涵蓋所有變化呢?成氏說發斑者忌發汗,而張景岳則認為邪氣從外侵入的,還是要從內部排出。
凡脈數無汗,表症俱在者,必須仍從汗解,以犀角地黃湯為治斑要藥,而以成氏不可汗之說為非。愚意成氏之所謂不可汗者,指麻桂紫蘇而言,非指犀角地黃湯也。
白話文:
凡是脈搏數而沒有出汗,並且有表證(如發熱、惡寒等)的患者,必須仍然採取發汗解表的方法治療,以犀角地黃湯為主要的治療藥方,而不能完全採信成氏的「不可汗」之說。愚以為成氏所說的不可汗,是指麻黃、桂枝、紫蘇等藥物而言,並不是指犀角地黃湯。
3. 發黃
瘟疫發黃,惟陽明與太陰兩經有之。黃者,土之正色。二經俱屬土,故發黃。蓋外不能汗,內不得小便,脾胃之土為熱所蒸,如合曲然,故發外為黃。若小便利,則熱不內蓄,故不能變黃。其有別經發黃者,亦由脾胃之土受邪也,但黃色不一。寒濕之黃,身如薰黃,色暗而不明。
熱盛之黃,如橘色、黃柏而明,汗出染衣,此其辨也。而其致黃之由亦不一。有蓄血在下焦發黃者,有濕熱鬱積於內發黃者,有因寒濕發黃者,有因下之太過變成陰黃者,有不因下而太陰經中(去聲。)濕之陰黃者。惟瘟疫之黃止濕熱、蓄血兩條。瘀熱發黃,脈浮滑堅數,其症則頭汗際頸而還,腹微滿,小便不利而渴者是也。
白話文:
瘟疫發黃,只會出現在陽明經和太陰經。黃色是土的本色,這兩條經絡都屬於土,所以才會發黃。這是因為患者體外無法出汗,體內也無法正常排尿,脾胃的土氣被熱氣蒸灼,就像發酵的麵糰一樣,所以才會表現在體外呈現黃色。如果能正常排尿,熱氣就不會積在體內,所以就不會變黃。其他經絡發黃,也是因為脾胃的土氣受邪氣影響,只是黃色不同。寒濕導致的黃色,身體像被熏黃一樣,顏色暗淡不明顯。熱盛導致的黃色,就像橘色、黃柏一樣明亮,汗液會染黃衣服,這就是兩者的區別。而導致發黃的原因也有所不同。有些是因瘀血積在小腹而發黃,有些是因濕熱鬱結在體內而發黃,有些是因寒濕而發黃,有些是因過度瀉下導致陰黃,還有些是沒有瀉下,但太陰經濕氣導致陰黃。瘟疫發黃只會出現濕熱和瘀血兩種情況。瘀熱導致發黃,脈象浮滑堅數,症狀是頭部、汗腺、頸部都發熱,腹部微微脹滿,排尿不暢且口渴。
瘀血發黃,脈微而沉或結,其人如狂,小腹急結鞕滿,小便自利,大便黑者是也。至於發黃而體如薰,直視搖頭,鼻出冷氣,環口黧黑,皆不治。
白話文:
這段古文中描述的是一種病症,稱為「瘀血發黃」。
病人出現皮膚和眼睛變黃、脈搏微弱且深沈或者緩慢的情況,同時還會有精神恍惚、小腹部緊繃硬塊以及排尿正常但大便呈黑色等症狀。如果病情進一步惡化,病人的身體會像被煙燻過一樣,眼神呆滯、不停晃動頭部、鼻子呼出寒冷空氣,並且嘴巴周圍變得黝黑,這些都是無法救治的徵兆。
4. 斑黃併發
凡傷寒、瘟疫變現諸症,相兼者多,惟斑黃二症少見同時而發者。□□□□□□□□□□□□□從兄秉欽,病發黃,旋即發斑。余往診視,甚覺駭異。以其素虛,隨用托裡舉斑湯、茵陳五苓散,二方中採擇加減服之,斑黃並治,冀可奏效。服一劑,次早戰汗,後斑黃並退,其病豁然,隨名其方曰斑黃雙解散。
茲錄於下,以備採擇,因擴而充之。或斑甚而黃輕者,則以治斑為重,而以治黃為輕;或黃甚而斑輕者,則以治黃為重,而以治斑為輕。又或有先斑而後黃者,有先黃而後斑者,有發黃而兼發疹者。斑黃之症不一,巧妙之治各殊。參伍以盡其變,錯綜以盡其神,左右逢源,是在業醫者因時以制宜耳。
白話文:
一般來說,傷寒和瘟疫的症狀很多,但同時出現斑疹和黃疸的患者很少見。然而,我的從兄秉欽就患了這種病,他先發黃疸,接著就出現了斑疹。我前去診治,感到非常驚奇。因為他知道他體質虛弱,所以我便根據他的情況,結合「托裡舉斑湯」和「茵陳五苓散」兩方藥,加減配伍,同時治療斑疹和黃疸,希望能奏效。服用一劑藥後,第二天早晨他就出了一身大汗,斑疹和黃疸都退了,病況也明顯好轉。於是,我便將這個方子命名為「斑黃雙解散」。
我把這個方子記錄下來,供後人參考和運用。如果患者斑疹嚴重,而黃疸輕微,則應以治療斑疹為主,治療黃疸為輔;如果黃疸嚴重,而斑疹輕微,則應以治療黃疸為主,治療斑疹為輔。此外,還有一些患者先出現斑疹,後出現黃疸,或者先出現黃疸,後出現斑疹,甚至還有一些患者在發黃疸的同時,也出現了疹子。斑疹和黃疸的症狀各不相同,治療方法也應隨之變化。醫生必須靈活運用各種藥物,精準地掌握病情變化,才能達到最佳療效。
斑黃雙解散,(自定新方。)
茵陳,豬苓,茯苓,澤瀉(鹽水洗,焙),炒梔,生地,甘草,白芍,當歸(酒洗)
白話文:
斑黃雙解散
(自定新方。)
茵陳、豬苓、茯苓、澤瀉(用鹽水洗淨,焙乾)、炒梔、生地、甘草、白芍、當歸(用酒洗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