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登元

《心醫集》~ 靜功 (7)

回本書目錄

靜功 (7)

1. 導引

息不閉則氣不聚,雖導引何益;欲不斷則精不住,雖修養無功。導引療未患之疾,通不和之氣,動之則百關氣暢,閉之則三官血凝。《法藏碎金》曰:修協用二法:止觀也,導引也。止念令靜,觀理令明,念靜理明,無生可成。導氣令和,引體令柔,氣和體柔,長生可求。

又云:百體導引貴乎動,久久必和柔,此道家之妙用也;一心檢攝貴乎靜,久久則明徹,此禪家之妙用也。

踴身令起,平身正坐,兩手叉項後,仰視舉首,左右招搖,使項與手爭。次以手扳腳稍閉氣,取太衝之氣(太衝穴在大指本節後二寸骨罅間陷者),左挽如引弓狀,右挽亦如之。以手按目近鼻之兩眥,閉氣為之,氣通即止。引畢以手按目四眥三九遍,捏令見光明。捏目四眥畢,即用兩手側立摩掌,如大開目熨睛數遍,以兩手按眉後小穴中二九,一年可夜作細書。眉後小穴為上元六合之府,主化生眼暈,和瑩精光。

長珠徹瞳,保煉月精,是真人坐起之道。紫微夫人曰:仰和天真,俯按山源。天真是兩眉之角,山源是鼻下人中也。兩眉之角是徹視之津梁,鼻下人中是引靈之上房。葛屺瞻曰:予賦稟最弱,壯年間,每房勞則三日不出戶,七日不易衣。臨文畢,時吐血眩暈,藥力無效。自傳閉息導引之術,苦坐百日,始得開關,覺神氣漸旺。

行之三年,無房勞諸病,進飲食、長精血、悅顏色,得力於此不少矣。閱三十年餘,又得傳靜忘坐功,既不行氣,又不咽津,即導引皆無所用,惟是閒時便靜坐,掃卻一切,獨證本來。吾身有天地,靜中光景逼現,後並此光景亦復不存,並精氣神付諸烏有,直到有生以前,無處著腳去所。殆顏氏坐忘真樂歟?自以道妙盡於此矣。

今更得無生子五進四戒秘旨,斯真證宗第一義也。

郭丹葵曰:予好道數十年,精氣神會合處所,實覺有得,只導引之法行之殊煩難,不免作止,惟每晨取幼女津唾服之,以多為貴,久久百節靈通,飲食加進,即今大耋而玄發青髭,登山如平地也,豈不驗哉!祝茹穹曰:此傳未嘗不妙,未嘗不驗,慮食生也,進以熟則無量。

其法當使女人頭晚用擦牙藥漱淨,至半夜後或清晨,女人亦叩齒,漱舌下泉滿口,接取過口,再漱服之。斯還元之秘訣,不老之奇方也。

竺陽子馮茂遠曰:嘗觀象於乾坤姤復,知《契》言剛柔有表裡,為消息陰陽至義。蓋《易》象自姤至坤,皆表柔而里剛,陰凝合而生陽於內也。廣成子曰:為汝遂於大明之上矣,至彼至陽之原,原至陰也。自復至乾,皆表剛而里柔,陽變動而生陰於內也。廣成子曰:為汝入於杳冥之門矣,至彼至陰之原,原至陽也。

是故乾之靜專即坤之靜翕,匪翕,也,於何有專?乾之動直,即坤之動闢,匪闢也,於何有直?夫是以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必以坤為道廬也,日月之有明,亦若是矣。其明者金也,至陽之精,日之魂也;其黑者水也,至陰之精,月之魄也。由三日復明,立表微剛,至望為純乾,柔皆在裡。

白話文:

導引

呼吸不調暢則氣機無法聚集,即使練習導引也無益;精氣神不能持續保持,即使修養也無功。導引可以治療尚未發病的疾病,疏通不協調的氣機,活動身體則全身關節氣血暢通,休息則三焦血液凝滯。《法藏碎金》說:修煉要運用兩種方法:止觀和導引。止念使心神平靜,觀想使道理明晰,心神平靜、道理明晰,便可達到無生之境。調和氣息,使身體柔軟,氣息調和、身體柔軟,長生不老就可以追求。

又說:全身導引貴在運動,長期堅持就會使身體柔軟,這是道家的妙用;一心專注收攝身心貴在靜定,長期堅持就會通達明澈,這是禪家的妙用。

起身站直,端正坐好,兩手交叉放在腦後,仰頭舉首,左右搖擺,使頸部和手臂互相牽引。然後用手扳腳趾,稍微閉氣,吸取太衝穴的氣息(太衝穴位於大腳趾本節後方二寸骨縫間的凹陷處),左手向後拉如同拉弓的姿勢,右手也同樣如此。用手按壓靠近鼻子的兩側眼角,閉氣進行,氣血通暢就停止。導引結束後,用手按壓眼角四個穴位三九遍,捏按到感覺明亮。捏按眼角四個穴位結束後,就用雙手側立摩擦手掌,像睜大眼睛一樣溫熱眼球幾遍,用雙手按壓眉後的小穴二九遍,一年後就能在晚上做細緻的書寫工作。眉後的小穴是上元六合的府舍,主管改善眼花和昏眩,使眼睛明亮有神。

貫通瞳仁,保養精氣,這是真人坐臥的方法。紫微夫人說:仰頭呼應天真,低頭按壓山源。“天真”是兩眉的角,“山源”是鼻下人中。“天真”是視力通達的橋樑,“山源”是引導元氣的場所。葛屺瞻說:我的體質先天最弱,壯年時,每次房事後都要臥床三日不出門,七日不換衣。寫文章結束後,經常吐血頭暈,藥物治療無效。後來學習閉氣導引之術,苦坐百日,才開始打通關節,感覺精神氣息漸漸旺盛。

練習三年,沒有房事後諸般疾病,飲食增加、精血充盈、容顏悅色,都得益於此不少。三十多年後,我又學習靜坐忘我的功法,既不調息,也不咽津,導引也都用不上了,只是閒時就靜坐,摒棄一切雜念,獨證本來面目。我的身體內有天地,靜坐中景象逼真呈現,後來連這些景象也都不存在了,精氣神都歸於虛無,直到有生命之前,都沒有著落的地方。大概這就是顏氏的坐忘之樂吧?我認為道家的妙用盡於此了。

現在又得到了無生子五進四戒的秘旨,這才是證悟宗旨的根本。

郭丹葵說:我修道幾十年,精氣神匯聚的地方,確實有所感悟,只是導引的方法練習起來特別困難,難免會時做時停,所以我每天早晨取幼女的唾液服用,多多益善,時間久了,全身關節都會靈活,飲食也增加了,現在已經年事已高,卻頭髮烏黑鬍鬚青翠,登山像在平地一樣,難道這不是驗證了嗎!祝茹穹說:這種方法確實奇妙,也確實有效,只是擔心吃生的,如果用熟的,則效果無量。

方法是讓婦女晚上用擦牙藥漱口,到半夜或清晨,婦女也要叩齒,漱口直到舌下充滿唾液,然後含在口中,再漱口服用。這是還元秘訣,長生不老的奇方。

竺陽子馮茂遠說:我觀察乾坤的變化,了解《易經》所說的剛柔有表裡,是陰陽消長變化的大道理。因為《易經》的卦象從姤卦到坤卦,都是外柔內剛,陰氣凝結而生陽氣於內。廣成子說:我帶你到達大明之上的境界了,到達至陽之源,至陽之源就是至陰。從復卦到乾卦,都是外剛內柔,陽氣變化而生陰氣於內。廣成子說:我帶你進入杳冥之門了,到達至陰之源,至陰之源就是至陽。

所以乾卦的靜止專一就是坤卦的靜止翕合,如果不是翕合,哪來的專一?乾卦的運動直進就是坤卦的運動開闢,如果不是開闢,哪來的直進?因此乾道的變化,各正性命,保持太和,必須以坤道為基礎。日月的光明也是如此。光明者是金,至陽之精,是太陽的靈魂;黑暗者是水,至陰之精,是月亮的精魄。從初三開始光明復現,呈現出微弱的剛陽之氣,到十五為純乾,陰柔都在內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