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登元

《心醫集》~ 靜功 (5)

回本書目錄

靜功 (5)

1. 導引

功畢復叩齒三十六通,咽津液三口,使神不散。後坐床上,兩足雙並,以目視頂,舌抵上齶,握固,縮穀道,搖颭為之,兩足如氣球狀,氣極即休。如有足痛,日行七八次,平時只轉三十六次可也,此乃導引秘法。功畢,以左足下地,默祝曰乾元亨利貞;右亦祝曰日月保長生。

各三祝。

葛真人曰:靈龜俊鵠,千歲不食者,善息故也。舌之下有三穴焉,左曰金津,右曰玉液,中曰玄膺,皆湧生甘泉,以灌於氣海。氣海者,命門也,此生死之岸也。神氣精,身之三寶也,保之之要有三焉。始以導引百骸,通流血脈以安其體;中以勤修百行,抱制魂魄以全萬神;終以淘煉本元,飛行日月以復其真精。真精得一,可以仙矣。

治身之要,在乎存想,閉目內視,而使神識氣,氣識神,於是氣為神胎,神為氣主,神氣相合而自然,此真想也。日月既足,可以出入其殼矣。肺,主氣者也,是為華蓋,下通於命關,上貫乎神廬,氣或不通,則鼻塞矣。於是存其白元,靜調六氣(呬噓呵吹呼嘻),可以革壅滯者矣。

白元者,肺之真氣也。治身莫先乎行氣,氣活則血榮,血榮則精實,精實則神靈,而四海內豐矣。四海者,氣血精髓也,其要在乎戒五傷焉。咸多心傷,苦多肺傷,酸多脾傷,辛多肝傷,甘多腎傷。不特此也,久視血傷,久臥氣傷,久立骨傷,久坐肉傷,久行筋傷,知此者血氣調理,上窮七返,下究九還,煉真元,服金液,於是血成乳,氣成云,骨成金,髓凝霜矣。肝,藏魂者也。

忍怒可以制陰,抑喜可以養陽。一陽起於子,而至於巳,則六陽極矣;常人之真氣,遇極則飛散,達生之士觀其極,則內生一陰;自午至亥,則六陰極矣,內生一陽。陰陽相推,生生不已,故得神全精復,與天地相久。此何道乎?用七日來復之候,以攝魂還魄、煉丹結胎者也。

腎堂者,玄關也。心腎合為一脈,其白如線,其聯如環,中廣一寸二分,包一身之精粹,是為九天真一靈和之妙氣,至精活命之深根者也。常能存固,則二部之海水,應刻定候,其潮自生,至於生門矣。生門者,幽關之戶也,水之運也,及冬至則王氣極,夫能實其腎則凝為白金,得乎離火,則為還丹矣。脾者,元氣之根也,能消穀分氣,其脈下貫於命門(臍下一寸三分),是為下丹田。

命門者,性命之門,非獨右腎已也。常溫養脾火,使土氣充盈,則體強而本固矣。膽者,六府之精也,主諸氣為外,應乎目瞳鼻柱,煉三元之氣既久,則五臟之靈光夜燭矣。鼻之氣出清入玄者也,夫存想發火,運載河車,不離乎呼吸而已。於是煉其津液,而入於玄宮,腎之鉛汞飛出於上道,乃上下關鍵而不泄,聖胎斯成矣。

白話文:

導引

功法做完後,叩齒三十六下,咽下唾液三次,讓精神不分散。然後坐在床上,雙腳併攏,眼睛看向头顶,舌頭抵住上顎,握緊拳頭,收縮肛門,輕輕搖動身體,雙腳感覺像氣球一樣充盈,氣血運行到極點就停止。如果腳痛,每天可以做七到八次,平常只做三十六次即可,這是導引的秘訣。功法結束後,先用左腳落地,默念“乾元亨利貞”三遍;再用右腳落地,默念“日月保長生”三遍。

葛真人說:靈龜和天鵝能活千年不食,是因為它們善於調息。舌頭下面有三個穴位,左邊叫金津,右邊叫玉液,中間叫玄膺,都能湧出甘甜的泉水,灌注到氣海。氣海就是命門,是生死攸關的地方。神、氣、精是身體的三寶,保養它們的方法有三個步驟:首先用導引法活動全身百骸,疏通經絡,使身體舒適;其次勤修德行,約束魂魄,使萬神安寧;最後煉化根本元氣,使之如日月運行般周而復始,恢復真精。真精與道合一,就能成仙。

養生最重要的在於存想,閉上眼睛,內視自身,使神、識、氣三者互相配合,氣為神的胎體,神為氣的主宰,神氣相合,自然而然,這就是真想的境界。日月精氣充盈後,就能出入於自身之殼(身體)。肺主氣,是人體的華蓋,下通於命門,上貫於神明居住的地方,氣不通則鼻塞。此時存想肺部的白色元氣,靜靜調息(六字訣:呬、噓、呵、吹、呼、嘻),就能消除阻塞之氣。

白色元氣就是肺部的真氣。養生首先要行氣,氣活則血脈暢通,血脈暢通則精氣充盈,精氣充盈則精神旺盛,全身充滿活力。“四海”指氣、血、精、髓,保養它們的关键在于戒除五種傷害:咸味過多傷心,苦味過多傷肺,酸味過多傷脾,辛味過多傷肝,甘味過多傷腎。不僅如此,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立傷骨,久坐傷肉,久行傷筋。明白這些後,就能調理血氣,上達七返,下達九還,煉化真元,服用金液,最終達到血如乳汁、氣如雲彩、骨如金鐵、髓如霜雪的境界。肝藏魂,忍怒可以控制陰氣,抑制喜樂可以滋養陽氣。一陽之氣從子時(23:00-01:00)開始,到巳時(9:00-11:00)達到極點,六陽極盛;常人的真氣,遇到極點就會散失,而得道之人觀察到極點,內心則會產生一陰之氣;從午時(11:00-13:00)到亥時(21:00-23:00),六陰極盛,內心則會產生一陽之氣。陰陽互相推動,生生不息,所以能使精神飽滿,精氣充足,與天地同壽。這是什麼道理呢?是用七日來復之法,來攝取魂魄,煉丹結胎的。

腎是玄關,心腎相通,如同一條白色的線,互相連接成環狀,中間寬約一寸二分,包容著一身的精華,是九天真一靈和之妙氣,是至精至純的生命之根。經常存想並鞏固它,則心腎兩部的精氣,會按時運轉,如同潮汐般自然生長,到達生門。生門是幽冥之門,是水運之門,冬至時王氣達到極點,如果能充實腎氣,則會凝結成白金,得到離火(丹田之火)則能煉成還丹。脾是元氣之根,能消化食物,分佈元氣,其經絡向下貫通命門(肚臍下約一寸三分),也就是下丹田。

命門是性命之門,不單指右腎。經常溫養脾火,使土氣充盈,則身體強壯,根本穩固。膽是六腑之精華,主導全身之氣,外應於目瞳、鼻柱,煉化三元之氣很久後,五臟的靈光就會在夜間發出光芒。鼻子吸入清氣,呼出濁氣,存想丹田之火,運轉河車,都不離開呼吸而已。於是煉化津液,使其進入玄宮(丹田),腎中的鉛汞(精氣)向上運行,上下相通而不洩漏,聖胎就完成了。